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被极为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更高质量地得到应用,文章阐述了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般要求,并分别讨论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和强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国内建筑中对混凝土的应用逐渐增加和新材料的引进,为混凝土施工带来了新的设施和工艺,也大大的提高了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因为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它可以和钢筋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抗震、经济而且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成为了当今建筑工程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随着混凝土材料的逐渐提高,其使用范围延伸到世界各地,在土木建设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1、材料选择1.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1.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1.3.细骨料:采用中砂,山砂(45%)+人工砂(55%),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1.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2、现场准备工作
2.1.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2.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2.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
2.5.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2.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以及对裂缝的防护
2.1裂缝成因
2.1.1设计不合理
参与设计的相关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如果对构件不了解,从而会造成对其压力承受能力的错误估算,使浇筑出的混凝土与构件不匹配,对构件造成压力损伤,使得构件出现裂缝之类的问题;如果设计的构件不合理比如钢筋过粗过细都会也会引起裂缝;设计中未考虑混凝土的实际收缩变形能力高低,出现误差,则也会引起裂缝,对混凝土的收缩不利。所以,设计人员要本着实践重于理论的真理,多观察,对学习知识以及积累相关设计经验。
2.1.2温度变化大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热胀冷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换以及外部的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浇筑成的混凝土发生形变,如果混凝土的这种形变遭到约束,那么裂缝也就“应运而生”了。温度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以及气温突变、水化热等等。
2.1.3建筑地基产生变形
相关人员在为建筑物进行选址的时候,对地址的勘察不够精确,从而提供的资料不准确,这就造成了混凝土浇筑成品的相应差异,从而在应用到建筑中时与地质结构不匹配,造成裂缝;还有就是地质本身的原因,比如桥梁基础滑坡,地处断层,都会造成地质结构不匀称,从而引起地基的变形,造成裂缝。
2.1.4钢筋结构被锈蚀
沿海地区由于湿度大,空气潮湿度高,对钢筋的腐蚀很厉害,如果混凝土中的钢筋没有做好相应地防护措施,则会被腐蚀,钢筋结构的选择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如果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也会引起腐蚀,钢筋腐蚀,会造成混凝土的形变,从而引起裂缝。
2.2.裂缝的相关防护
2.2.1混凝土的初期保养
控制好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以及算好梯度,不要让混凝土的温度过低,使其在施工期的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使用期的稳定的温度,同时也要保持存放时间较长的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约束,降低裂缝的产生率。
2.2.2材料的合理设计配比
前面已经具体讲述过要合理地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应该都符合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量选择优良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适合混凝土的强度;设计人员通过对实地的勘测,选择适合当前建筑的材料,以及对混凝土的成分进行合理配比,从而使得造出的混凝土适合环境需要,产生的裂缝率较低。 2.2.3温度的合理控制
通过对骨料、水泥以及粉煤灰的正确选择与配制,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使其内外温差保持在一个较小的状态下;也可在混凝土中埋入冷水管,通过物理变化降温;天气较热时,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相应减少其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来进行降温,在天气较冷时,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应该采取相应地的保温措施,因为环境温度过高或过过低都会引起混凝土裂缝。通过对温度合理的控制减少其裂缝率。
3.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专业地进行浇筑。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大小的把握,以及控制好钢筋的疏密度,合理的调整管道的预埋以及地脚螺栓的留设,设计施工人员应该经过周详考虑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分三类,分段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以及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说的是先从底层起进行浇筑,浇筑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直到浇筑完毕;全面分层浇筑说的是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趁其未初凝时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也是如此类推,直至整个过程的完成;斜面分层浇筑,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进行浇筑,坡度不大于30度,这种浇筑方法适用于结构长度很大程度上超过厚度的情况。
3.2施工操作程序的严格进行
混凝土施工人员要认真看设计图,领会其中要点,通过对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的理解,制定相应地施工操作方案,并且严格按照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谨地进行施工程序的操作,坚决杜绝相关人员的恶意怠工。同时相关监管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配比要求,跟进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检查,监理的工程师应具体测量混凝土的用料规格,和易性以及离析状况,并按要求定时、定量抽查混凝土的相关塌落度,协助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工作,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与监督,减少对原材料的流失,从操作方面完善混凝土的浇筑。
3.3偷工减料现象的坚决杜绝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工作。比如,不能进行拆模的就坚决不过早的拆模。同时,在进行楼板的浇捣的时候必须专门派人监护钢筋,避免有人踩弯钢筋面。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私自拆除支柱,这是为了避免梁板形成悬臂,然后为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通过在大梁的两侧面层内加置通长的钢筋网片,增加其承受力等等。
结语
综上,建筑行业科学化管理的实现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目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的强化,来加快这个目标实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2]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国内建筑中对混凝土的应用逐渐增加和新材料的引进,为混凝土施工带来了新的设施和工艺,也大大的提高了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因为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它可以和钢筋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抗震、经济而且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成为了当今建筑工程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随着混凝土材料的逐渐提高,其使用范围延伸到世界各地,在土木建设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1、材料选择1.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1.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1.3.细骨料:采用中砂,山砂(45%)+人工砂(55%),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1.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2、现场准备工作
2.1.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2.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2.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
2.5.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2.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以及对裂缝的防护
2.1裂缝成因
2.1.1设计不合理
参与设计的相关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如果对构件不了解,从而会造成对其压力承受能力的错误估算,使浇筑出的混凝土与构件不匹配,对构件造成压力损伤,使得构件出现裂缝之类的问题;如果设计的构件不合理比如钢筋过粗过细都会也会引起裂缝;设计中未考虑混凝土的实际收缩变形能力高低,出现误差,则也会引起裂缝,对混凝土的收缩不利。所以,设计人员要本着实践重于理论的真理,多观察,对学习知识以及积累相关设计经验。
2.1.2温度变化大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热胀冷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换以及外部的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浇筑成的混凝土发生形变,如果混凝土的这种形变遭到约束,那么裂缝也就“应运而生”了。温度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以及气温突变、水化热等等。
2.1.3建筑地基产生变形
相关人员在为建筑物进行选址的时候,对地址的勘察不够精确,从而提供的资料不准确,这就造成了混凝土浇筑成品的相应差异,从而在应用到建筑中时与地质结构不匹配,造成裂缝;还有就是地质本身的原因,比如桥梁基础滑坡,地处断层,都会造成地质结构不匀称,从而引起地基的变形,造成裂缝。
2.1.4钢筋结构被锈蚀
沿海地区由于湿度大,空气潮湿度高,对钢筋的腐蚀很厉害,如果混凝土中的钢筋没有做好相应地防护措施,则会被腐蚀,钢筋结构的选择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如果设计的结构不合理,也会引起腐蚀,钢筋腐蚀,会造成混凝土的形变,从而引起裂缝。
2.2.裂缝的相关防护
2.2.1混凝土的初期保养
控制好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以及算好梯度,不要让混凝土的温度过低,使其在施工期的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使用期的稳定的温度,同时也要保持存放时间较长的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约束,降低裂缝的产生率。
2.2.2材料的合理设计配比
前面已经具体讲述过要合理地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应该都符合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量选择优良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适合混凝土的强度;设计人员通过对实地的勘测,选择适合当前建筑的材料,以及对混凝土的成分进行合理配比,从而使得造出的混凝土适合环境需要,产生的裂缝率较低。 2.2.3温度的合理控制
通过对骨料、水泥以及粉煤灰的正确选择与配制,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使其内外温差保持在一个较小的状态下;也可在混凝土中埋入冷水管,通过物理变化降温;天气较热时,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相应减少其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来进行降温,在天气较冷时,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应该采取相应地的保温措施,因为环境温度过高或过过低都会引起混凝土裂缝。通过对温度合理的控制减少其裂缝率。
3.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专业地进行浇筑。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大小的把握,以及控制好钢筋的疏密度,合理的调整管道的预埋以及地脚螺栓的留设,设计施工人员应该经过周详考虑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分三类,分段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以及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说的是先从底层起进行浇筑,浇筑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直到浇筑完毕;全面分层浇筑说的是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趁其未初凝时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也是如此类推,直至整个过程的完成;斜面分层浇筑,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进行浇筑,坡度不大于30度,这种浇筑方法适用于结构长度很大程度上超过厚度的情况。
3.2施工操作程序的严格进行
混凝土施工人员要认真看设计图,领会其中要点,通过对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的理解,制定相应地施工操作方案,并且严格按照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谨地进行施工程序的操作,坚决杜绝相关人员的恶意怠工。同时相关监管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配比要求,跟进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检查,监理的工程师应具体测量混凝土的用料规格,和易性以及离析状况,并按要求定时、定量抽查混凝土的相关塌落度,协助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工作,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与监督,减少对原材料的流失,从操作方面完善混凝土的浇筑。
3.3偷工减料现象的坚决杜绝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工作。比如,不能进行拆模的就坚决不过早的拆模。同时,在进行楼板的浇捣的时候必须专门派人监护钢筋,避免有人踩弯钢筋面。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私自拆除支柱,这是为了避免梁板形成悬臂,然后为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通过在大梁的两侧面层内加置通长的钢筋网片,增加其承受力等等。
结语
综上,建筑行业科学化管理的实现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目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的强化,来加快这个目标实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2]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