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兼顾,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找准支点,摆平砝码,才能维持平衡换言之。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
【关键词】交际;工具;人文;成功;语言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硬币的两个面,无法分割;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紧密相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我们曾经过于追求工具性,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工具性组织、展开,强调对字词、语法、修辞、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的抽象分析,并靠“迁移”这块敲门砖去实现应试的目的。机械、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使本应鲜活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催人泪下的人物,震颤人心的场面,触发灵感的对话,引发异想的讨论,勾通现实的镜头,引人入胜的美景等等,被淡化、被湮没。学生收获的不是语文的整体,而是一个个关联不大的零部件。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案例一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了工具性。“桂林山水甲天下”多美的漓江水啊!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正是在这种“唯工具性”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拨乱反正,痛改前非”,提出了“弘扬人文性”的口号,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乎语文的工具性似乎又成了千古罪人,许多语文教师避之尤嫌不及,课堂上该讲的不敢讲,该练的不去练,大兴人文之风,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超级震撼”。
案例二:《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10分钟)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0分钟)案例二的教学设计,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儿?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又有多大作用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应该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案例三:我执教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边默读边圈划,并请学生将标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讨论:首先看正误,然后看书写是否美观,最后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
课后有老师觉得这个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我认为,这个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
首先,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第一,黑板上的词语是学生阅读课文后写上去的,他之所以写上“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选择的,因为“这个词”让他“感动”,而“那个词”没有让他“感动”,这里面就有“价值观”的判断;其次,讨论“书写是否美观”,“哪个字书写美观”以及“谁的书写美观”,这又是一种审美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三,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这更是学生从词语引发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无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我们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含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决不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
工具性可以训练,但人文性是依靠工具性这个载体去感悟积累的。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比如: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是三维目标不是也把知识和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吗?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更好地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
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兼顾,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找准支点,摆平砝码,才能维持平衡,换言之,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课程的性质》 (杨再随 张尚兵).
【关键词】交际;工具;人文;成功;语言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硬币的两个面,无法分割;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紧密相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我们曾经过于追求工具性,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工具性组织、展开,强调对字词、语法、修辞、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的抽象分析,并靠“迁移”这块敲门砖去实现应试的目的。机械、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使本应鲜活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催人泪下的人物,震颤人心的场面,触发灵感的对话,引发异想的讨论,勾通现实的镜头,引人入胜的美景等等,被淡化、被湮没。学生收获的不是语文的整体,而是一个个关联不大的零部件。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案例一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了工具性。“桂林山水甲天下”多美的漓江水啊!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正是在这种“唯工具性”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拨乱反正,痛改前非”,提出了“弘扬人文性”的口号,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乎语文的工具性似乎又成了千古罪人,许多语文教师避之尤嫌不及,课堂上该讲的不敢讲,该练的不去练,大兴人文之风,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超级震撼”。
案例二:《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10分钟)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0分钟)案例二的教学设计,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儿?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又有多大作用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应该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案例三:我执教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边默读边圈划,并请学生将标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讨论:首先看正误,然后看书写是否美观,最后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
课后有老师觉得这个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我认为,这个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
首先,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第一,黑板上的词语是学生阅读课文后写上去的,他之所以写上“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选择的,因为“这个词”让他“感动”,而“那个词”没有让他“感动”,这里面就有“价值观”的判断;其次,讨论“书写是否美观”,“哪个字书写美观”以及“谁的书写美观”,这又是一种审美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三,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这更是学生从词语引发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无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我们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含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决不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
工具性可以训练,但人文性是依靠工具性这个载体去感悟积累的。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比如: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是三维目标不是也把知识和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吗?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更好地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
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兼顾,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找准支点,摆平砝码,才能维持平衡,换言之,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课程的性质》 (杨再随 张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