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全民寂寞,真爱难求。有20年历史的国内电视相亲节目,近两年突然达到高峰:《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幸福来敲门》、《为爱向前冲》、《爱情来敲门》、《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缘来是你》等节目纷至沓来,
创造着高收视率,也营造着各种话题。
为什么“电视红娘”诞生了20多年,却在最近几年才火起来呢?
电视红娘诞生记
1991年,京城推出了一档非常火爆的相亲节目《今晚我们相识》,作为一个“吃螃蟹”的人,它在10年内,促成千余对佳偶,是一位功德无量的红娘。此后,台湾中视的《非常男女》和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都曾红极一时,但是最终却都遭遇停播的命运。
我们先从节目形式谈起,20年前的相亲节目主打温馨浪漫的氛围,每一期的节目都像一次玫瑰色的社交沙龙,八男八女如约而至,相向而坐,简要的介绍之后各显才艺,只为博得“意中人”一点头,其中还会穿插一些相互合作的小游戏,检验彼此合拍度和默契指数。假若郎有情,妹有意,在最终的选择环节中,双方牵起手就算速配成功了。
从节目人数、到性别布局再到节目形式,彼时的相亲节目,主题正是直奔“相亲”二字,除此再无花活和噱头——相对于20年前的文化来说,敢于在电视上相亲已然是相当的新鲜,不少国外媒体也对这档节目颇为关注,认为是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中国人的情爱观念一直比较保守,像结婚这样私密度极高的事情拿到电视上来,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亲,简直就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但是,电视红娘的社会意义也仅仅是点到为止了,随着社会风气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西方的一些主流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人们对性和爱的观念像紧缩的一团普洱茶叶一样,在好莱坞电影、译文小说、绿卡文化等外来沸水的浸泡之下,缓缓地把原本折叠起来的自己释放,打开。
然后有了《非诚勿扰》——“服务”,还是“秀”?
在有了手机和互联网之后,人们的交际和联络越发的容易,为何还需要相亲呢?很简单,有供求就有市场。
和20年前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剩女”大军的数量高居不下,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一份由全国妇联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该报告指出,女性超过27岁、男性超过30岁就是“剩女”、“剩男”的标志。另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大龄”未婚单身女已超过80万,远高于日本。在上海,“剩男”、“剩女”的比例为3:7。在深圳,“剩男”、“剩女”的比例为1:9。由此可见“剩女”问题在我国一线城市已相当严重。她们的共同特点为:高学历——大多是本科以上学历,不乏硕士、博士学历者;高收入——多数有着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高年龄——如今多已步入30岁。
尽管《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飞在节目一开始就重点强调这是一档“服务类”节目,但明眼人都明白这种说辞的折中意味——因为该节目中可以频繁见到一些幺蛾子,偏偏这些幺蛾子总能触碰到到大众的兴奋“G点”,于是成为全民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显然有违和谐社会的精髓,节目的制作方担心其犀利、鲜明的特色容易引发上面领导的“雷点”,于是渐渐收敛起锋芒,开始强调它的社会公益属性,即服务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为他们打造一个交际的平台。有那么一段时间,《非诚勿扰》失去了火热劲爆的话题人物,整个节目走起了“温馨浪漫”的路线,收视率也曾一度跟着下跌——可见,20年前的节目风格就像压箱底的衣服一样,彼时越是走在潮流尖端,今时再看越是土得不堪入目。所以《非诚勿扰》从节目创办的一开始就宣称“只创造邂逅,不包办爱情”。一名男嘉宾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同时邂逅24位不同年龄、容貌、学历、家境、职业的女嘉宾,迥异的婚恋观在舞台上激烈交锋,嘉宾的麻辣言语、唇枪舌剑让节目变得热闹非常。20年前那种八男八女蜻蜒点水,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相亲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谁让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档相亲节目火了,十几档节目迅速崛起,从去年年初开始,相亲节目一发不可收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卫视亮相,远远超过了10年前那一拨相亲节目热。无论是卫视频道还是地面频道,纷纷将目光投向相亲节目,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北卫视、青海卫视都迅速加入到“相亲”行列,相亲节目井喷了,从周一到周日,每周十几档相亲节目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保守统计,现在在荧屏上播出的相亲节目依然有十几档之多,在淘汰率如此之高的电视节目市场,相亲节目竟然屹立不倒,可见其火爆程度。
由此可见,把“服务”变成了“秀”,市场会多么庞大。说到底大众还是需要娱乐而不是服务。极品层出不穷
节目形式的变化都只是“瓶”的包装,最为关键的是里面“酒”也升级了,不仅度数高,喝完也极其上头。因为有些标榜为“烈酒”的,实际上不过是“劣酒”——我不相信所有的相亲节目都是为博眼球而请的演员,我更不相信所有相亲节目为了真实而不请一个演员。说到底,在节目形式可以互相抄袭的今天,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人性、人格必须成为展示的目的。如果一个节目看下来,里面的人、人性、人格没有突现出来,没有对我们产生感染力,那么节目的成功是有限的。
秉信“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的马诺走红了。她从名不见经传的平面模特变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拜金女”。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不单单是个例,用一句中国式的成功学来总结便是:马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你不信?《非诚勿扰》紧跟着又复制了闰凤娇。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演出经纪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新人从出道到成名,最快也要6到10年的时间。”正常情况下,新人的推广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有一个漫长的再培养和创作过程。而相亲节目中的很多嘉宾则把这个“漫长”过程给省略掉了。你看,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总能给我们提供各种速效的捷径。参加《非诚勿扰》之前,马诺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平面模特,如今她已经签约娱乐公司,正式成为艺人。而据知情人介绍,马诺的出场费也涨了好几倍,直逼二线艺人价码。如今她正在为新歌做筹备工作,“可能要出EPI巴,公司还要送我去韩国培训”。
因《我们约会吧》而走红的云才哥亦是一个例子。虽然他的走红确实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坦言自己当初上相亲节目确实是为了找个女朋友,却没想到自己在舞台上一站就是13期,成为所有相亲节目中为期最长的“钉子户”,更夸张的是,他还录制了《我是云才哥,我不是传说》上下集版本的专题片。皇上选妃的阵势也不过如此吧?即使现在走下舞台,云才哥每天依然会收到很多粉丝发来的邮件。我丝毫不怀疑云才哥相亲的 初衷,但随着电视台的运作,他作秀的成分已经远远盖过相亲的动机。
相亲和作秀之所以如此本末倒置,实在是为了夺取看官们的眼球,确保收视率啊!
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舞台就是一个表演秀的地方。谁秀得新鲜好玩,谁秀得惊世骇俗,谁秀得语不惊人死不休,谁便是最后的赢家。在秀场上,每个人都赤裸裸表达自己的欲望,为什么用欲望这个词?因为对于普遍人来讲,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仿佛对于那些女嘉宾来说只有用最伤人最锋利的话才能博得自己的出彩。必须把男嘉宾的缺点无限放大,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才能让摄像机瞄准自己的几率高一些。《非诚勿扰》一直说他们节目的主题是现代青年对恋爱、婚姻观念的探讨。可是我发现很多人都觉得这24位女嘉宾根本代表不了80后、90后的观点,台上嘉宾的观点异常偏激,不能代表大多数。殊不知,她们只是被塑造成的人物而已。
编导在挑选嘉宾的时候,会先问对方的性格,然后根据这个性格给你贴上鲜明的标签,把嘉宾变成一个彻底类型化的人,以至于观众在舞台上看到这位“被打造”好的嘉宾的时候,会大呼“极品”!比如马诺,你除了看到她拜金以外,再也读不到关于她的任何信息,这种符号化的塑造就像插在古代死刑犯的脖子后面的标签一样鲜明。这种节目的制作方式,从商业和营销的角度而言,确实是大获全胜,以至于现在的相亲节目若没有几个极品嘉宾出镜,它的知名度一定不会高。只是个照妖镜
不知道大家是否对“富二代”刘云超还有印象?他在去年曾经参加过《非诚勿扰》,他当时选择的心动女生是马诺,虽然没有速配成功,但他的出现还是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
节目中,当某位女嘉宾表示他的身材不好后,桀骜不驯的刘云超不屑地反问:“你身材好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刘云超缺乏风度的表现及言语之间的傲慢,让向来众口难调的女嘉宾群起攻之。亮点在后面——当刘云超讲述自己用父母给的第一桶金60万,挣来600万的存款时,现场女生全部露出惊讶表情。主持人问刚才指责刘云超的女嘉宾还有什么话时,那位女嘉宾一下子支支吾吾不知为什么说话都变得不流畅了。在播出刘云超兴趣爱好VCR环节时,刘云超将自己开跑车漂移、甩尾的细节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刘云超笑着调侃马诺,
“马诺不是喜欢在宝马里哭吗?到我宝马里来哭吧!”结果马诺挑起烟熏妆下的眼帘,孤傲地拒绝:“不是所有开宝马的约我我都要跟他走吧。”在朋友评价环节,评价他的女性朋友说过生日时,刘云超送了一辆车给她。结果仅剩的6盏灯全灭。失败退场后采访中,刘云超说:“她们很虚伪,我觉得她们不真实。”
我并不觉得刘云超最后的话是因为没吃到葡萄而说葡萄酸。事实上,他从一出场到后来的言论都带着一股浓重的挑衅。没错,他是来踢馆的。他本来的动机就不是相亲。他就像一个照妖镜,照出了所有女嘉宾道貌岸然的一面。比如我不明白为什么喜欢在宝马里哭的马诺看到“富二代”的邀请之后,却摆出一副知识分子式的清高,比如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强调送女友汽车的时候,剩下的灯会全灭掉——这里面或许隐含着一种假撇清吧?
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来过中国的人,在看了相亲节目之后,会误把“极品”当成大众。美国知名报纸《今日美国》甚至刊登了一篇题名为《中国人被电视相亲征服了》的文章,而美国《时代》周刊的标题则更是直白:《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钱还是为爱?》。要了解世道人心的变化,最便捷最实惠的莫过于看男的都想娶谁,尤其是女的都爱跟谁。参加节目的嘉宾是自愿的,自愿在世人面前公开自己的“婚姻自由选择权”,可能言论上不符合广大群众的道德取向,毕竟是个人言论。但也是因为个人言论,节目中出现过嘉宾如人身攻击、职业歧视甚至是涉性话题等内容,一定程度上让节目内容触犯了大众的道德底线。甚至有网友戏谑地调侃相亲节目的名字不如改成《伪爱向前;中》、《非钱勿扰》。更有一些人担心电视作为传播媒体的舆论导向会影响到价值观尚未成形的青少年群体。
文化评论人黄纪苏曾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言论,“由亿万劳动者出资、由各级政府掌控、由各路文化精英伙同各色男女流氓操办的大众传媒,都争先恐后地讴歌财富,肆无忌惮地嘲笑劳动,针扎锥刺着底层民众逼仄而灰暗的人生视界。我有回随便浏览了十个电视频道,发现其中有六个正在弘扬影视明星奢靡无耻的生活。文化的恶之花像黑衣女巫摇荡在道路两侧,欢送中华复兴的列车从阶级分化的丘陵地带直奔社会分裂的大峡谷。财富分配上一刀两断而财富价值观上一统江山的社会,是对底层人群的双重围猎,不但将其驱往社会经济的边缘,还将其逼人心理文化的绝地”。
我丝毫不怀疑黄纪苏的立场,但我却认为这种批评太过形而上。作为一档电视栏目,主要的收看群体则是普通群众。不同于某些“专业人士”带着批判性的审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娱乐性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东西。
创造着高收视率,也营造着各种话题。
为什么“电视红娘”诞生了20多年,却在最近几年才火起来呢?
电视红娘诞生记
1991年,京城推出了一档非常火爆的相亲节目《今晚我们相识》,作为一个“吃螃蟹”的人,它在10年内,促成千余对佳偶,是一位功德无量的红娘。此后,台湾中视的《非常男女》和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都曾红极一时,但是最终却都遭遇停播的命运。
我们先从节目形式谈起,20年前的相亲节目主打温馨浪漫的氛围,每一期的节目都像一次玫瑰色的社交沙龙,八男八女如约而至,相向而坐,简要的介绍之后各显才艺,只为博得“意中人”一点头,其中还会穿插一些相互合作的小游戏,检验彼此合拍度和默契指数。假若郎有情,妹有意,在最终的选择环节中,双方牵起手就算速配成功了。
从节目人数、到性别布局再到节目形式,彼时的相亲节目,主题正是直奔“相亲”二字,除此再无花活和噱头——相对于20年前的文化来说,敢于在电视上相亲已然是相当的新鲜,不少国外媒体也对这档节目颇为关注,认为是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中国人的情爱观念一直比较保守,像结婚这样私密度极高的事情拿到电视上来,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亲,简直就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但是,电视红娘的社会意义也仅仅是点到为止了,随着社会风气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西方的一些主流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人们对性和爱的观念像紧缩的一团普洱茶叶一样,在好莱坞电影、译文小说、绿卡文化等外来沸水的浸泡之下,缓缓地把原本折叠起来的自己释放,打开。
然后有了《非诚勿扰》——“服务”,还是“秀”?
在有了手机和互联网之后,人们的交际和联络越发的容易,为何还需要相亲呢?很简单,有供求就有市场。
和20年前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剩女”大军的数量高居不下,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一份由全国妇联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该报告指出,女性超过27岁、男性超过30岁就是“剩女”、“剩男”的标志。另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大龄”未婚单身女已超过80万,远高于日本。在上海,“剩男”、“剩女”的比例为3:7。在深圳,“剩男”、“剩女”的比例为1:9。由此可见“剩女”问题在我国一线城市已相当严重。她们的共同特点为:高学历——大多是本科以上学历,不乏硕士、博士学历者;高收入——多数有着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高年龄——如今多已步入30岁。
尽管《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飞在节目一开始就重点强调这是一档“服务类”节目,但明眼人都明白这种说辞的折中意味——因为该节目中可以频繁见到一些幺蛾子,偏偏这些幺蛾子总能触碰到到大众的兴奋“G点”,于是成为全民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显然有违和谐社会的精髓,节目的制作方担心其犀利、鲜明的特色容易引发上面领导的“雷点”,于是渐渐收敛起锋芒,开始强调它的社会公益属性,即服务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为他们打造一个交际的平台。有那么一段时间,《非诚勿扰》失去了火热劲爆的话题人物,整个节目走起了“温馨浪漫”的路线,收视率也曾一度跟着下跌——可见,20年前的节目风格就像压箱底的衣服一样,彼时越是走在潮流尖端,今时再看越是土得不堪入目。所以《非诚勿扰》从节目创办的一开始就宣称“只创造邂逅,不包办爱情”。一名男嘉宾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同时邂逅24位不同年龄、容貌、学历、家境、职业的女嘉宾,迥异的婚恋观在舞台上激烈交锋,嘉宾的麻辣言语、唇枪舌剑让节目变得热闹非常。20年前那种八男八女蜻蜒点水,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相亲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谁让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档相亲节目火了,十几档节目迅速崛起,从去年年初开始,相亲节目一发不可收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卫视亮相,远远超过了10年前那一拨相亲节目热。无论是卫视频道还是地面频道,纷纷将目光投向相亲节目,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北卫视、青海卫视都迅速加入到“相亲”行列,相亲节目井喷了,从周一到周日,每周十几档相亲节目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保守统计,现在在荧屏上播出的相亲节目依然有十几档之多,在淘汰率如此之高的电视节目市场,相亲节目竟然屹立不倒,可见其火爆程度。
由此可见,把“服务”变成了“秀”,市场会多么庞大。说到底大众还是需要娱乐而不是服务。极品层出不穷
节目形式的变化都只是“瓶”的包装,最为关键的是里面“酒”也升级了,不仅度数高,喝完也极其上头。因为有些标榜为“烈酒”的,实际上不过是“劣酒”——我不相信所有的相亲节目都是为博眼球而请的演员,我更不相信所有相亲节目为了真实而不请一个演员。说到底,在节目形式可以互相抄袭的今天,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人性、人格必须成为展示的目的。如果一个节目看下来,里面的人、人性、人格没有突现出来,没有对我们产生感染力,那么节目的成功是有限的。
秉信“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的马诺走红了。她从名不见经传的平面模特变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拜金女”。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不单单是个例,用一句中国式的成功学来总结便是:马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你不信?《非诚勿扰》紧跟着又复制了闰凤娇。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演出经纪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新人从出道到成名,最快也要6到10年的时间。”正常情况下,新人的推广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有一个漫长的再培养和创作过程。而相亲节目中的很多嘉宾则把这个“漫长”过程给省略掉了。你看,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总能给我们提供各种速效的捷径。参加《非诚勿扰》之前,马诺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平面模特,如今她已经签约娱乐公司,正式成为艺人。而据知情人介绍,马诺的出场费也涨了好几倍,直逼二线艺人价码。如今她正在为新歌做筹备工作,“可能要出EPI巴,公司还要送我去韩国培训”。
因《我们约会吧》而走红的云才哥亦是一个例子。虽然他的走红确实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坦言自己当初上相亲节目确实是为了找个女朋友,却没想到自己在舞台上一站就是13期,成为所有相亲节目中为期最长的“钉子户”,更夸张的是,他还录制了《我是云才哥,我不是传说》上下集版本的专题片。皇上选妃的阵势也不过如此吧?即使现在走下舞台,云才哥每天依然会收到很多粉丝发来的邮件。我丝毫不怀疑云才哥相亲的 初衷,但随着电视台的运作,他作秀的成分已经远远盖过相亲的动机。
相亲和作秀之所以如此本末倒置,实在是为了夺取看官们的眼球,确保收视率啊!
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舞台就是一个表演秀的地方。谁秀得新鲜好玩,谁秀得惊世骇俗,谁秀得语不惊人死不休,谁便是最后的赢家。在秀场上,每个人都赤裸裸表达自己的欲望,为什么用欲望这个词?因为对于普遍人来讲,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仿佛对于那些女嘉宾来说只有用最伤人最锋利的话才能博得自己的出彩。必须把男嘉宾的缺点无限放大,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才能让摄像机瞄准自己的几率高一些。《非诚勿扰》一直说他们节目的主题是现代青年对恋爱、婚姻观念的探讨。可是我发现很多人都觉得这24位女嘉宾根本代表不了80后、90后的观点,台上嘉宾的观点异常偏激,不能代表大多数。殊不知,她们只是被塑造成的人物而已。
编导在挑选嘉宾的时候,会先问对方的性格,然后根据这个性格给你贴上鲜明的标签,把嘉宾变成一个彻底类型化的人,以至于观众在舞台上看到这位“被打造”好的嘉宾的时候,会大呼“极品”!比如马诺,你除了看到她拜金以外,再也读不到关于她的任何信息,这种符号化的塑造就像插在古代死刑犯的脖子后面的标签一样鲜明。这种节目的制作方式,从商业和营销的角度而言,确实是大获全胜,以至于现在的相亲节目若没有几个极品嘉宾出镜,它的知名度一定不会高。只是个照妖镜
不知道大家是否对“富二代”刘云超还有印象?他在去年曾经参加过《非诚勿扰》,他当时选择的心动女生是马诺,虽然没有速配成功,但他的出现还是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
节目中,当某位女嘉宾表示他的身材不好后,桀骜不驯的刘云超不屑地反问:“你身材好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刘云超缺乏风度的表现及言语之间的傲慢,让向来众口难调的女嘉宾群起攻之。亮点在后面——当刘云超讲述自己用父母给的第一桶金60万,挣来600万的存款时,现场女生全部露出惊讶表情。主持人问刚才指责刘云超的女嘉宾还有什么话时,那位女嘉宾一下子支支吾吾不知为什么说话都变得不流畅了。在播出刘云超兴趣爱好VCR环节时,刘云超将自己开跑车漂移、甩尾的细节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刘云超笑着调侃马诺,
“马诺不是喜欢在宝马里哭吗?到我宝马里来哭吧!”结果马诺挑起烟熏妆下的眼帘,孤傲地拒绝:“不是所有开宝马的约我我都要跟他走吧。”在朋友评价环节,评价他的女性朋友说过生日时,刘云超送了一辆车给她。结果仅剩的6盏灯全灭。失败退场后采访中,刘云超说:“她们很虚伪,我觉得她们不真实。”
我并不觉得刘云超最后的话是因为没吃到葡萄而说葡萄酸。事实上,他从一出场到后来的言论都带着一股浓重的挑衅。没错,他是来踢馆的。他本来的动机就不是相亲。他就像一个照妖镜,照出了所有女嘉宾道貌岸然的一面。比如我不明白为什么喜欢在宝马里哭的马诺看到“富二代”的邀请之后,却摆出一副知识分子式的清高,比如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强调送女友汽车的时候,剩下的灯会全灭掉——这里面或许隐含着一种假撇清吧?
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来过中国的人,在看了相亲节目之后,会误把“极品”当成大众。美国知名报纸《今日美国》甚至刊登了一篇题名为《中国人被电视相亲征服了》的文章,而美国《时代》周刊的标题则更是直白:《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钱还是为爱?》。要了解世道人心的变化,最便捷最实惠的莫过于看男的都想娶谁,尤其是女的都爱跟谁。参加节目的嘉宾是自愿的,自愿在世人面前公开自己的“婚姻自由选择权”,可能言论上不符合广大群众的道德取向,毕竟是个人言论。但也是因为个人言论,节目中出现过嘉宾如人身攻击、职业歧视甚至是涉性话题等内容,一定程度上让节目内容触犯了大众的道德底线。甚至有网友戏谑地调侃相亲节目的名字不如改成《伪爱向前;中》、《非钱勿扰》。更有一些人担心电视作为传播媒体的舆论导向会影响到价值观尚未成形的青少年群体。
文化评论人黄纪苏曾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言论,“由亿万劳动者出资、由各级政府掌控、由各路文化精英伙同各色男女流氓操办的大众传媒,都争先恐后地讴歌财富,肆无忌惮地嘲笑劳动,针扎锥刺着底层民众逼仄而灰暗的人生视界。我有回随便浏览了十个电视频道,发现其中有六个正在弘扬影视明星奢靡无耻的生活。文化的恶之花像黑衣女巫摇荡在道路两侧,欢送中华复兴的列车从阶级分化的丘陵地带直奔社会分裂的大峡谷。财富分配上一刀两断而财富价值观上一统江山的社会,是对底层人群的双重围猎,不但将其驱往社会经济的边缘,还将其逼人心理文化的绝地”。
我丝毫不怀疑黄纪苏的立场,但我却认为这种批评太过形而上。作为一档电视栏目,主要的收看群体则是普通群众。不同于某些“专业人士”带着批判性的审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娱乐性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