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中的讨论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活动方式之一,对学生有疑问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说,尽情地议,是学生自主性的真实体现,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我们却经常看见在教学中讨论往往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要使讨论学习真正发挥效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基本策略:
一、灵活构建合作小组是前提
笔者在听一些课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个现象,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宣布讨论,学生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异常。仔细一看,这热烈的背后学生大多是“各自为阵”,当汇报讨论结果时,往往是小组中的优秀者滔滔不绝,后进生更多的成了陪衬,甚至一言不发,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往往是“我是怎样认为的”,仍旧是个别学生的独角戏。可见这样的讨论学习是一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低效状态,笔者经过反复的实践、讨论、观摩,认为要克服这一弊端必须构建一个合作小组,这是组织讨论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和性格特点,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A、B、C三个层次,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其中各层次学生1—2人,座位以前后为宜。同时,每组要设组长,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组内要有记录员、资料员、代表本组回答问题的学生等,另外要不定期地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是关键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讨论问题的质量非常关键,讨论的问题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问题必须要符合课标要求,围绕教材的中心内容并选取重难点、关键点、易混点,注重广度,挖掘深度,设置坡度,力求精度。实践证明,一个有价值的讨论内容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难易程度的适宜性。讨论的内容过于简单,课本上早有定性的结论,不需要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的问题是没有思考价值的,例如:黄河流经我国的哪些地区?最后流入什么海?等问题,学生一看书就知道,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值得讨论。反之,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超出了学生水平,挑战性过大,会使学生头脑空白一片,无从下手,那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资料辅助,有课前的研究,否则难有见解,课堂会出现难堪的沉默。学生即使说也只能是不着边际的漫谈,例如:浙江要成为国际大都市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这样问题的讨论就必须在学生做过事先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问题情景的启发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情景新颖,可以启发学生做由浅入深的连续思考。例如,在学习“环境亮起‘黄牌”’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欣赏录像片、图片或漫画展示,进而设置问题:请说说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对待?显然这种先再现情境、再展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的做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讨论一些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分析的疑难问题,例如:平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的内容,不同区域人们生产、生活特性就需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历史传统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讨论一些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出谋划策的内容,例如对于黄河治理的问题。虽然这样的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并非必不可少,但是它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意义重大。还可以讨论一些交流感受的内容,例如对沙漠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讨论,更容易让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可以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关于台湾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讨论:“台独”活动的结果会怎么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对重大问题的理解。
三、合理安排讨论时间是基础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而要使讨论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并取得实效,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因此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必须要解决的一环节。讨论的时间一般没有定数,讨论时间的长短可依问题的难度、数量的多少而定,不能过多或过少,而且讨论学习前先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要问题一提出马上就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甚至还不明白讨论的目的,就跟着忙乎起来。否则,时间过紧、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不足,会使讨论流于形式而无法深入。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下来,因时间过于宽松,会导致学生海阔天空地乱侃,课堂松懈,从而形成“浮合作”。
如果能事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的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其次,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讨论时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最后,教师也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讨论议题让他们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活动。
四、教师恰当的引导见效益
中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对较复杂的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还会出现冲突和过激行为,甚至到达剑拔弩张的程度。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排演好“导演”角色,应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参与其中的学习、讨论,积极地进行引导,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浅尝辄止”或不愿进一步讨论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讨论的欲望;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出现理解上的障碍时,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当学生讨论缺乏正确思想而“跑题”时,教师应点明问题的“范围”,进行校正,指明思维的内容和方向,做好引导工作,以确保讨论可以有序地进行下去。例如在学习“一道难解的题”,在分析PRDE关系时,学生的答案往往会显得零碎甚至离题,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把问题理顺,集中到(1)人口过多,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过多,会导致什么问题?(2)人口过多,人类排放的废气物过多,会导致什么问题?到此,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PRDE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总之,课堂讨论,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在各种科学的、有效的策略的指导下实施、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灵活构建合作小组是前提
笔者在听一些课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个现象,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宣布讨论,学生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异常。仔细一看,这热烈的背后学生大多是“各自为阵”,当汇报讨论结果时,往往是小组中的优秀者滔滔不绝,后进生更多的成了陪衬,甚至一言不发,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往往是“我是怎样认为的”,仍旧是个别学生的独角戏。可见这样的讨论学习是一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低效状态,笔者经过反复的实践、讨论、观摩,认为要克服这一弊端必须构建一个合作小组,这是组织讨论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和性格特点,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A、B、C三个层次,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其中各层次学生1—2人,座位以前后为宜。同时,每组要设组长,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组内要有记录员、资料员、代表本组回答问题的学生等,另外要不定期地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是关键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讨论问题的质量非常关键,讨论的问题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问题必须要符合课标要求,围绕教材的中心内容并选取重难点、关键点、易混点,注重广度,挖掘深度,设置坡度,力求精度。实践证明,一个有价值的讨论内容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难易程度的适宜性。讨论的内容过于简单,课本上早有定性的结论,不需要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的问题是没有思考价值的,例如:黄河流经我国的哪些地区?最后流入什么海?等问题,学生一看书就知道,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值得讨论。反之,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超出了学生水平,挑战性过大,会使学生头脑空白一片,无从下手,那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资料辅助,有课前的研究,否则难有见解,课堂会出现难堪的沉默。学生即使说也只能是不着边际的漫谈,例如:浙江要成为国际大都市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这样问题的讨论就必须在学生做过事先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问题情景的启发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情景新颖,可以启发学生做由浅入深的连续思考。例如,在学习“环境亮起‘黄牌”’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欣赏录像片、图片或漫画展示,进而设置问题:请说说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对待?显然这种先再现情境、再展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的做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讨论一些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分析的疑难问题,例如:平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的内容,不同区域人们生产、生活特性就需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历史传统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讨论一些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出谋划策的内容,例如对于黄河治理的问题。虽然这样的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并非必不可少,但是它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意义重大。还可以讨论一些交流感受的内容,例如对沙漠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讨论,更容易让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可以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关于台湾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讨论:“台独”活动的结果会怎么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对重大问题的理解。
三、合理安排讨论时间是基础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而要使讨论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并取得实效,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因此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必须要解决的一环节。讨论的时间一般没有定数,讨论时间的长短可依问题的难度、数量的多少而定,不能过多或过少,而且讨论学习前先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要问题一提出马上就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甚至还不明白讨论的目的,就跟着忙乎起来。否则,时间过紧、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不足,会使讨论流于形式而无法深入。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下来,因时间过于宽松,会导致学生海阔天空地乱侃,课堂松懈,从而形成“浮合作”。
如果能事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的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其次,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讨论时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最后,教师也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讨论议题让他们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活动。
四、教师恰当的引导见效益
中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对较复杂的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还会出现冲突和过激行为,甚至到达剑拔弩张的程度。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排演好“导演”角色,应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参与其中的学习、讨论,积极地进行引导,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浅尝辄止”或不愿进一步讨论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讨论的欲望;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出现理解上的障碍时,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当学生讨论缺乏正确思想而“跑题”时,教师应点明问题的“范围”,进行校正,指明思维的内容和方向,做好引导工作,以确保讨论可以有序地进行下去。例如在学习“一道难解的题”,在分析PRDE关系时,学生的答案往往会显得零碎甚至离题,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把问题理顺,集中到(1)人口过多,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过多,会导致什么问题?(2)人口过多,人类排放的废气物过多,会导致什么问题?到此,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PRDE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总之,课堂讨论,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在各种科学的、有效的策略的指导下实施、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