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就业质量最关键的还是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与学校培养方式密切相关,学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依赖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开展,影响工作开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风问题。只有搞好学风建设,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保障学生就业率、就业稳定性和就业层次得到提高。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学风建设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以思想教育为学风建设的基础
(1)以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推进校风建设工作。通过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和校外教育积极结合,开展“三生教育”的宣传、教育、交流和研究,如:女性青春期性知识讲座、安全教育、法制教育、“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等作为重点,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同学对“三生”的感悟和认识。(2)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加强师德建设、突出管理的人性化要求,围绕促进学生成才来抓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促进学生成才。并明确管理队伍的工作要求,加强工作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撑好学校的人才培养。(3)通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主线,以党建带团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并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创先争优,争当表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成为身边同学的带动者,从端正学习态度、文明诚信中起表率作用。(4)以考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考风考纪。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如: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等。(5)端正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神圣感。注重师德建设,倡导建立一支献身教育,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让处在其中的大学生自觉地形成与校园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风气,担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使、军训等使学生学会担当责任、严谨求实,养成强壮的身体树立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品德意识。
2 以加强学生管理为学风建设的保障
从学生特点出发注重日常管理,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考勤、道德品质、劳动意识、学习情况、宿舍纪律抓起,从小事抓起,注意细节,注意痕迹管理,要有说服力。做到处理学生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能及时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了解情况,做好疏导工作。保证了学风建设的有序进行。以严格规范的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
(1)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使学生在日常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勤俭自强、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品德得以提高。(2)严格学生考勤管理。为确保学生正常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学校严格考勤制度,并通过任课教师反馈、学生代表反馈、值班教师、辅导员反馈,有效的控制学生的考勤。有效的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了学风建设的有序进行。
3 加强诚信教育,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学生资助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
学生大多家庭贫困,需要国家学校给予资助,也通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成长,在校期间努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与智慧。同时指导学生实习期间选择顶岗实习,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自己及家庭经济困难,又使自己得到历练,通过努力学习争取奖助学金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引导教育将其提升为“授人以欲”。真正把学生资助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信息准确,公开、公正、公平,真正使贫困生得到资助。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及时周到、不出差错。做到了按制度周密进行,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了有力保障。(2)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信贷知识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还款付息义务等诚信教育列入工作重点,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3)多渠道争取校内外资金及顶岗实习岗位,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4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学生就业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
要做到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首先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高,这就必须有良好的学风。所以学校把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就业,把学生就业作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
(1)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有序、高效开展。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宣传、动员。就业信息及时更新发布,宣传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和规定,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主动积极地自主择业;二是通力协作,学校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方便快捷的服务。(2)顶岗实习工作策划与布置,动员学生走出去,开拓就业门路,使学校成为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摇篮,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就业的过硬本领,以满足社会对适用性人才的需要,坚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基本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3)为提升学生的学历,学校支持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及家庭实际情况参加专升本。(4)结合专业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考取执业和职业资格证书。配备就业指导老师针对不同年级分专业、层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的讲授。邀请学校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就业与创业等方面的讲座。相关课程学时充足,使学生就业目标清晰,提升了就业效果。(5)强化服务意识,科学合理安排,积极稳妥地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总之,工作中注重将思想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学生资助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学生就业作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工作中查找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学风建设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的保证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剑波.论学风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文汇,2013.7.
[2] 周杰.强学风基础,烙文化印记,提升就业质量[J].高教论坛.
[3] 阿不力克木·艾则孜,阿依努尔·买买提.加强学风建设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2.12.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学风建设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以思想教育为学风建设的基础
(1)以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推进校风建设工作。通过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和校外教育积极结合,开展“三生教育”的宣传、教育、交流和研究,如:女性青春期性知识讲座、安全教育、法制教育、“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等作为重点,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同学对“三生”的感悟和认识。(2)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加强师德建设、突出管理的人性化要求,围绕促进学生成才来抓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促进学生成才。并明确管理队伍的工作要求,加强工作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撑好学校的人才培养。(3)通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主线,以党建带团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并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创先争优,争当表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成为身边同学的带动者,从端正学习态度、文明诚信中起表率作用。(4)以考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考风考纪。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如: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等。(5)端正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神圣感。注重师德建设,倡导建立一支献身教育,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让处在其中的大学生自觉地形成与校园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风气,担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使、军训等使学生学会担当责任、严谨求实,养成强壮的身体树立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品德意识。
2 以加强学生管理为学风建设的保障
从学生特点出发注重日常管理,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考勤、道德品质、劳动意识、学习情况、宿舍纪律抓起,从小事抓起,注意细节,注意痕迹管理,要有说服力。做到处理学生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能及时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了解情况,做好疏导工作。保证了学风建设的有序进行。以严格规范的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
(1)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使学生在日常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勤俭自强、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品德得以提高。(2)严格学生考勤管理。为确保学生正常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学校严格考勤制度,并通过任课教师反馈、学生代表反馈、值班教师、辅导员反馈,有效的控制学生的考勤。有效的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了学风建设的有序进行。
3 加强诚信教育,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学生资助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
学生大多家庭贫困,需要国家学校给予资助,也通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成长,在校期间努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与智慧。同时指导学生实习期间选择顶岗实习,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自己及家庭经济困难,又使自己得到历练,通过努力学习争取奖助学金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引导教育将其提升为“授人以欲”。真正把学生资助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信息准确,公开、公正、公平,真正使贫困生得到资助。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及时周到、不出差错。做到了按制度周密进行,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了有力保障。(2)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信贷知识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还款付息义务等诚信教育列入工作重点,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3)多渠道争取校内外资金及顶岗实习岗位,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4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学生就业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
要做到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首先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高,这就必须有良好的学风。所以学校把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就业,把学生就业作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
(1)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有序、高效开展。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宣传、动员。就业信息及时更新发布,宣传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和规定,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主动积极地自主择业;二是通力协作,学校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方便快捷的服务。(2)顶岗实习工作策划与布置,动员学生走出去,开拓就业门路,使学校成为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摇篮,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就业的过硬本领,以满足社会对适用性人才的需要,坚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基本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3)为提升学生的学历,学校支持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及家庭实际情况参加专升本。(4)结合专业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考取执业和职业资格证书。配备就业指导老师针对不同年级分专业、层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的讲授。邀请学校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就业与创业等方面的讲座。相关课程学时充足,使学生就业目标清晰,提升了就业效果。(5)强化服务意识,科学合理安排,积极稳妥地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总之,工作中注重将思想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学生资助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学生就业作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工作中查找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学风建设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的保证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剑波.论学风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文汇,2013.7.
[2] 周杰.强学风基础,烙文化印记,提升就业质量[J].高教论坛.
[3] 阿不力克木·艾则孜,阿依努尔·买买提.加强学风建设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