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末,弗吉尼亚·伍尔夫就开始探索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间自己的房间》作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也正式迎来了女权主权思想意识的解放。她认为作为女性,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独立个体,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成为自己思想行为的主人,创作只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本文将从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来解析《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性话语。
【关键词】伍尔夫 女性话语
《一间自己的房间》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于1928年根据自己“妇女与小说”的演讲文章加工而成的。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不仅对历史中女性窘迫的生存境遇进行了回顾,也同样提出了当下社会中女性地位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小说的主旨和影响社会的设想:对于想写小说的女人而言,其自己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金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以通俗的话语来进行解释,也就是一个长期处于男性附属品地位下的女性,其要想获得精神世界的解放和社会的认可、尊重,就必须要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年500磅的收入便是最基本的创作保障。
一、以第一人称表达方式塑造女性话语权威
以女性为主体在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主要表现为其第一人称的故事叙述方式。小说通篇以“我”来进行叙述,但文章的“我”却又不是伍尔夫自己,而是不同时期下不同女性的代称。因此,以小说中的“我”来作为话语主体,也就可以充分地将作者的心声借不同女性的所想表达出来。另外,在小说的研读中不难发现,虽然伍尔夫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讲述,但其中却并没有“我们”这第一人称的复数集合,对于这种细节上的强调也正表现出她对话语主体中存在的差异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父权社会下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威性的反抗和对他们所制定的男女差异性生活方式的蔑视。在世界的变化发展过程中,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女性都是生活在男性为主体所制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秩序之中。那一时期下的女性为了获得生存,也就不得不将男性强加的思想进行转变而逐渐取代她们自己作为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一件有生命而无思想的“物品”。所以,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大量使用“我”这第一人称也就是对女性话语权威的一种肯定,希望女性在社会中重新找寻自己的价值定位,将内心的情感和话语勇敢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对女性思想意识的解放。
此外,伍尔夫还在《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创作中还设计出了话语主体“我”与其他女性的一些对话,其中以“我”和玛丽的对话最为频繁。玛丽·赛登是妇女解放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是费恩汗姆的负责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创办了女子学院。在“我”与玛丽的谈话中还涉及到了她的母亲和1860年妇女运动的集资活动等等。也就不难发现,“我”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既不是一个特定的小说人物形象,但同样也不是一群女性的集合,而是拥有话语主权的不同女性的不同情况下的代称,是对女性与男性平等独立话语权威性的构建。因此,伍尔夫以第一人称“我”来作为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的话语主体,是对女性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女性之间差异性的认可,也对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提出了一种批评。
二、以隐喻话语方式来宣扬女性主义思想
大量隐喻手法的运用是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创作的一大特色。就连小说整体结构安排也属于隐喻的一种宏观表达。在小说开始时,就对女性创作者提出了金钱和房间的要求。这里的关于女性自身的“金钱”和“房间”其实都属于一种隐喻,既是指表面意义上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同样暗指了女性想要进行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这样的一种隐喻手法也正阐明了当时社会下女性的生存境况,没有经济上的来源,没有独立的私人空间,也没有文学上的传统等等。而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伍尔夫则用其虚构而成的独立的女性个体形象“我”来形成“我再牛桥大学与费恩汗姆女子学院的经历”上的对比,从而突出社会性别发展的不公平性,并以此延伸出了物质条件对女性生存教育的限制和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制约。在当时的父权主义背景下,即使女性能够获得教育的权利,其也必须严格尊崇男性所制定的教育制度,形成男权意识影响下的不具备自主话语权的生活价值取向。接受父权文化教育的女性,其在文学创作中也就会表现出男性化的气质或者过女性化的软弱,因此,女性想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文学上的书写,其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积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还塑造了一个女性人物形象——莎士比亚的妹妹朱迪恩。身处于父权社会体制下,即使她和哥哥一样拥有者出众的才华,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她就注定不能像哥哥一样接受应有的教育和艺术才华的展示机会。朱迪恩积极反抗自己的命运,想和哥哥一样有所成就,但最终却受尽社会上男性的耻笑、沦为男人的玩物而不得不选择了对自己生命的结束。这一形象的设计也是在朱迪亚悲剧命运的背后,隐喻出没有话语权力的女性在文学创作历史进程中的沉寂无语和悲剧必然性的状态。
伍尔夫见证了女权主义理论由产生到成熟的过程,也为此付出了许多的努力。而其中《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小说作品便是伍尔夫对女性话语构建的代表之作。她不断地通过发掘女性写作、鼓励女性写作的方式来挑战、反抗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鼓励女性能够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找到自我,并积极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来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李清.女性:如何营造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2]何玉蔚.女性写作:物理空间与心灵空间——重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J].大学教育.2013(09).
【关键词】伍尔夫 女性话语
《一间自己的房间》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于1928年根据自己“妇女与小说”的演讲文章加工而成的。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不仅对历史中女性窘迫的生存境遇进行了回顾,也同样提出了当下社会中女性地位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小说的主旨和影响社会的设想:对于想写小说的女人而言,其自己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金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以通俗的话语来进行解释,也就是一个长期处于男性附属品地位下的女性,其要想获得精神世界的解放和社会的认可、尊重,就必须要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年500磅的收入便是最基本的创作保障。
一、以第一人称表达方式塑造女性话语权威
以女性为主体在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主要表现为其第一人称的故事叙述方式。小说通篇以“我”来进行叙述,但文章的“我”却又不是伍尔夫自己,而是不同时期下不同女性的代称。因此,以小说中的“我”来作为话语主体,也就可以充分地将作者的心声借不同女性的所想表达出来。另外,在小说的研读中不难发现,虽然伍尔夫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讲述,但其中却并没有“我们”这第一人称的复数集合,对于这种细节上的强调也正表现出她对话语主体中存在的差异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父权社会下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威性的反抗和对他们所制定的男女差异性生活方式的蔑视。在世界的变化发展过程中,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女性都是生活在男性为主体所制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秩序之中。那一时期下的女性为了获得生存,也就不得不将男性强加的思想进行转变而逐渐取代她们自己作为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一件有生命而无思想的“物品”。所以,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大量使用“我”这第一人称也就是对女性话语权威的一种肯定,希望女性在社会中重新找寻自己的价值定位,将内心的情感和话语勇敢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对女性思想意识的解放。
此外,伍尔夫还在《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创作中还设计出了话语主体“我”与其他女性的一些对话,其中以“我”和玛丽的对话最为频繁。玛丽·赛登是妇女解放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是费恩汗姆的负责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创办了女子学院。在“我”与玛丽的谈话中还涉及到了她的母亲和1860年妇女运动的集资活动等等。也就不难发现,“我”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既不是一个特定的小说人物形象,但同样也不是一群女性的集合,而是拥有话语主权的不同女性的不同情况下的代称,是对女性与男性平等独立话语权威性的构建。因此,伍尔夫以第一人称“我”来作为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的话语主体,是对女性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女性之间差异性的认可,也对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提出了一种批评。
二、以隐喻话语方式来宣扬女性主义思想
大量隐喻手法的运用是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创作的一大特色。就连小说整体结构安排也属于隐喻的一种宏观表达。在小说开始时,就对女性创作者提出了金钱和房间的要求。这里的关于女性自身的“金钱”和“房间”其实都属于一种隐喻,既是指表面意义上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同样暗指了女性想要进行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这样的一种隐喻手法也正阐明了当时社会下女性的生存境况,没有经济上的来源,没有独立的私人空间,也没有文学上的传统等等。而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伍尔夫则用其虚构而成的独立的女性个体形象“我”来形成“我再牛桥大学与费恩汗姆女子学院的经历”上的对比,从而突出社会性别发展的不公平性,并以此延伸出了物质条件对女性生存教育的限制和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制约。在当时的父权主义背景下,即使女性能够获得教育的权利,其也必须严格尊崇男性所制定的教育制度,形成男权意识影响下的不具备自主话语权的生活价值取向。接受父权文化教育的女性,其在文学创作中也就会表现出男性化的气质或者过女性化的软弱,因此,女性想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文学上的书写,其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积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还塑造了一个女性人物形象——莎士比亚的妹妹朱迪恩。身处于父权社会体制下,即使她和哥哥一样拥有者出众的才华,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她就注定不能像哥哥一样接受应有的教育和艺术才华的展示机会。朱迪恩积极反抗自己的命运,想和哥哥一样有所成就,但最终却受尽社会上男性的耻笑、沦为男人的玩物而不得不选择了对自己生命的结束。这一形象的设计也是在朱迪亚悲剧命运的背后,隐喻出没有话语权力的女性在文学创作历史进程中的沉寂无语和悲剧必然性的状态。
伍尔夫见证了女权主义理论由产生到成熟的过程,也为此付出了许多的努力。而其中《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小说作品便是伍尔夫对女性话语构建的代表之作。她不断地通过发掘女性写作、鼓励女性写作的方式来挑战、反抗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鼓励女性能够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找到自我,并积极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来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李清.女性:如何营造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2]何玉蔚.女性写作:物理空间与心灵空间——重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J].大学教育.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