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概述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特点
从教学体系来说,声乐教学归类于艺术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传统,首先,需要声乐教师通过示范演唱等传统形式来讲解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能力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的投入艺术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双重发挥。声乐艺术作品本身也是融合了创作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在里面,也正是因为情感的融合才使得声乐艺术作品丰富起来。因此,声乐教育中有一定的主观性。
其次,声乐教学具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高校声乐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把声乐理论知识传播给学生们,声乐教师通过示范演唱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教导学生们怎么把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作品相结合,完美演绎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专业知识只是声乐教学最基础、最浅显的部分,是教学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与实践相结合了,这才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
声乐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启发的过程,学生跟随者教师的引导,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面,不断地受到新的知识的启发,慢慢地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而运用到实际的歌唱表演中去。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教育也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其中,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部分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地方走在了潮流前端。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全面性、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虽然培养出了很多学生,但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较为一般,没有突出的特长,在学校里表现不错的学生进入了社会却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没有施展出自己的所学。于是,地方高校开始从规模化教学转变成综合性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促进了声乐教学的成熟性发展,也使地方高校开始自我反省,不断地推陈出新。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
声乐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招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声乐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高校的要求,亟待改进和完善。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具有不错的专业素质,对声乐基础都有着很好地掌握,但是却缺乏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对声乐教学没有发挥出真实的情感,使得声乐教学与艺术内涵脱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现阶段,国内声乐教学的发展促使很多地方性高校开始开设声乐教学课程,并编写相应的声乐教学书籍供学生使用。一方面确实是促进了声乐教学的蓬勃发展,可是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盲目的增设声乐教学课程,而高校本身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这导致声乐教学课程安排的极度不合理,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在学校很难学到真正的声乐知识。与此同时,不合理的专业课程安排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混乱的知识体系,从而丧失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只是完成任务似的上课学习,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较低,对声乐也没有自己的认知。
(三)方法、教材及观念
众多高校盲目的编写声乐教材,使得市场上声乐教学的教材良莠不齐,部分教材只是浅显的把声乐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拼凑在一起,完全不能形成一个声乐学习体系,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还有的教材着重华丽的辞藻堆砌,整本教材覆盖面过于广泛,没有任何的细节讲解和知识分析,这样的教材只适合后期参考用,而不适合学生学习使用。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取声乐教学的教材,对于差异化较大的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与他们自主选择课本教材的权利和机会。
三、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改革课程设置
首先,声乐是音乐艺术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直接的途径。声乐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设立的必要性。声乐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它的知识面宽,自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和其他各门音乐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钢琴、医学嗓音的保护、人体的构造等。尤其对于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声乐课的学习更要走一条综合的、交叉的、边缘的道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决定其学习声乐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不同于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教学套路。
其次,地方高校声乐教学面向的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声乐需求、不同审美取向的一些地方大学生,不同的学生对声乐教学的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面对这个特殊的声乐学习群体,按照地方院校强灌技能技巧的声乐教学套路是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要明确学生的个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上一要全面,二要有关联性,两者缺一不可。简而言之,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并对待声乐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重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创新上课方式,在重视声乐教学理论的同时,在课堂上创新声乐教学的方式,比如像现代流行歌曲这样的,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歌曲的或者是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歌曲,然后根据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安排的声乐学习任务,还可以挑选表现优秀的小组做示范歌唱。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容易,但是很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考验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与调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声乐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可以设置适当奖项与奖品用于鼓励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的同时,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声音的波动与转折。
(三)提升教师素质
声乐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招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地方高校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来源和保障。但是对于学校来说,不能单方面要求声乐教师自身具备高素质、高技能,而应该组织学校内部的声乐教师培训,这一点尤为重要。总而言之,声乐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优与差。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现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深化改革发展,更制约着学生的声乐学习。因此,推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型发展,有助于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促进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优质学生。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特点
从教学体系来说,声乐教学归类于艺术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传统,首先,需要声乐教师通过示范演唱等传统形式来讲解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能力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的投入艺术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双重发挥。声乐艺术作品本身也是融合了创作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在里面,也正是因为情感的融合才使得声乐艺术作品丰富起来。因此,声乐教育中有一定的主观性。
其次,声乐教学具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高校声乐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把声乐理论知识传播给学生们,声乐教师通过示范演唱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教导学生们怎么把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作品相结合,完美演绎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专业知识只是声乐教学最基础、最浅显的部分,是教学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与实践相结合了,这才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
声乐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启发的过程,学生跟随者教师的引导,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面,不断地受到新的知识的启发,慢慢地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而运用到实际的歌唱表演中去。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教育也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其中,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部分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地方走在了潮流前端。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全面性、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虽然培养出了很多学生,但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较为一般,没有突出的特长,在学校里表现不错的学生进入了社会却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没有施展出自己的所学。于是,地方高校开始从规模化教学转变成综合性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促进了声乐教学的成熟性发展,也使地方高校开始自我反省,不断地推陈出新。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
声乐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招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声乐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高校的要求,亟待改进和完善。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具有不错的专业素质,对声乐基础都有着很好地掌握,但是却缺乏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对声乐教学没有发挥出真实的情感,使得声乐教学与艺术内涵脱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现阶段,国内声乐教学的发展促使很多地方性高校开始开设声乐教学课程,并编写相应的声乐教学书籍供学生使用。一方面确实是促进了声乐教学的蓬勃发展,可是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盲目的增设声乐教学课程,而高校本身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这导致声乐教学课程安排的极度不合理,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在学校很难学到真正的声乐知识。与此同时,不合理的专业课程安排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混乱的知识体系,从而丧失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只是完成任务似的上课学习,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较低,对声乐也没有自己的认知。
(三)方法、教材及观念
众多高校盲目的编写声乐教材,使得市场上声乐教学的教材良莠不齐,部分教材只是浅显的把声乐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拼凑在一起,完全不能形成一个声乐学习体系,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还有的教材着重华丽的辞藻堆砌,整本教材覆盖面过于广泛,没有任何的细节讲解和知识分析,这样的教材只适合后期参考用,而不适合学生学习使用。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取声乐教学的教材,对于差异化较大的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与他们自主选择课本教材的权利和机会。
三、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改革课程设置
首先,声乐是音乐艺术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直接的途径。声乐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设立的必要性。声乐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它的知识面宽,自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和其他各门音乐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钢琴、医学嗓音的保护、人体的构造等。尤其对于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声乐课的学习更要走一条综合的、交叉的、边缘的道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决定其学习声乐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不同于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教学套路。
其次,地方高校声乐教学面向的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声乐需求、不同审美取向的一些地方大学生,不同的学生对声乐教学的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面对这个特殊的声乐学习群体,按照地方院校强灌技能技巧的声乐教学套路是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要明确学生的个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上一要全面,二要有关联性,两者缺一不可。简而言之,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并对待声乐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重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创新上课方式,在重视声乐教学理论的同时,在课堂上创新声乐教学的方式,比如像现代流行歌曲这样的,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歌曲的或者是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歌曲,然后根据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安排的声乐学习任务,还可以挑选表现优秀的小组做示范歌唱。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容易,但是很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考验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与调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声乐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可以设置适当奖项与奖品用于鼓励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的同时,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声音的波动与转折。
(三)提升教师素质
声乐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招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地方高校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来源和保障。但是对于学校来说,不能单方面要求声乐教师自身具备高素质、高技能,而应该组织学校内部的声乐教师培训,这一点尤为重要。总而言之,声乐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优与差。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现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深化改革发展,更制约着学生的声乐学习。因此,推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型发展,有助于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促进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优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