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之间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ang89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农历六月七月,时晴时雨,出门便取一把伞,握在手中,有时走了一个上午,无一滴雨。有时想在空旷地晨跑时安心一点,便握一把伞出去,而雨来了,撑着伞跑,滴滴答答作响,远处的人看我,犹如一朵黑蘑菇在移动。这样跑起来的效果会更好,来自风雨的阻力,使人付出的力量更大,要努力向前,又要保持平衡,更有一种因风雨而生的豪情。
  人在伞下有一种安全感,薄薄的一层伞布,或者伞纸,可以使人一身干爽,更使人一身从容,像个斯文人了。
  我从山区回到城市时,有人送了一把伞。之前的十年都是戴斗笠。斗笠简单结实,人头正好顶在正中凹处,如榫入卯,然后以带子系紧于下巴。插秧时节田间会有许多移动的斗笠,时而立起,时而俯身,动感生焉。那时清贫,爱美之心尚有,便有人拿了红油漆来,让我画个五角星,再题上“灵地公社姚坊大队第五生产队某某某”,美观之余又可以防盗。一个人戴上斗笠变得质朴,透着几分土气,只有下放干部才穿戴整齐撑着伞,到这里来检查工作,或者到公社开会。一把伞撑着就是一种身份,像是穿长衫的人,而非一身短打,冒冒失失。一个人有一把伞了,就想着,怎么还不下雨,最好天天下雨,撑着伞到村头村尾走几趟。可是伞的主人也有隐忧,总是有人来借伞。借呢?还是不借呢?借的人也是理由充足的,都是比较隆重的场合。但伞借给别人却是另一种心情,也许还回来时已经破了两个洞,或者一条伞骨折了。
  很快,斗笠隐退,城市的雨天都是伞。要在一个城市找到一个斗笠并非易事,有人到山区收集一些用过的斗笠,钉于墙上,它们不再实用,成了一种记忆。斗笠不做了,制伞的能力就极大地提升,不仅量多而且技高——只要輕轻按动按钮,砰的一声,蘑菇云打开;收起后一拍,一下子缩回一半,收入包里。每一家的伞都多了,有朋友来,临走时下雨,便可以很慷慨地送他一把,说,不必还啊。如果说以往的手工油纸伞还有收藏的价值,那么机制伞就只有使用的份儿——谁会费时费神去找修理的作坊?昔日持守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作风,是因为经济如一潭死水——新的出不来,只好一直在旧物上下功夫,修补是人类旧日生活的方式之一,就像摔了一个碗,找个懂行的人把它锔起来——这样,你会看到家中都是被修补过的痕迹时,宛如有一种时光停顿的感觉。现在,伞大批量地生产,任你撑着行于雨天,行于盛夏。
  到学校上课,见到每位学生都撑着一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花伞。如果比较固定,可以凭着伞的颜色在人群中找到她。
  影视剧中不时有墓地告别的情节——一个人故去,一群人告别,皆一身黑,手上还有撑开的一把黑伞。黑色使墓地的气氛更为阴晦、紧张。一把黑伞可能没什么效果,许多黑伞聚于一处,就显得凝重。
  人如伞——我们会把很有能量的人比喻为伞。一个人有牢狱之灾,由于有一把伞庇护他,使人奈何不得。伞小人少,伞大人多,风来雨往,岂能无伞?“伞”与“散”如此音近,待到伞散了,人也散了,阳光照射进来。
  一把伞撑开来有一股大气,收起来又有一缕落寞,开开合合,没有定时,就像一个人,人生无多变数多。
  选自《一起读美文》
其他文献
夜晚,從绿草如茵的湖畔走过,惊起的飞虫,瞬间又不知落在了何处。皎洁的月光,清洌洌的泄满大地,透过垂柳的缝隙,斑驳地落在湖面上,像一位婀娜的舞者,尽显妖娆。那些不知名的娇艳的花朵,就算在角落里,也在默默地开放,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文瀛湖,静静地,靠近她,你会感到她是那样的慈祥和温暖。文瀛湖敞开怀抱,娇羞地享受着月儿深情的亲吻,轻轻的、柔柔的………此刻的我,陶醉在这迷人的夜色里,就像偎在母亲的怀里,
孙成久九十多岁了,身子还算硬实。俗话说尿尿尿湿鞋(读孩),咳嗽屁出来,就是老了。老了,鼻涕多了song少了。孙成久当然不是说这些症状一点没有,而是脑筋相当清楚。脑后留辫子,妹子裹了小脚,孙成久都记得很清楚。妹子裹小腳,上茅房不方便,娘搀了去。娘也是小脚,娘俩一步一蹭。妹子一步一哭,跟娘说,娘我疼的,疼的哟!妹子张着两只胳膊,一步一吸气。娘说,你不裹日后可怎么嫁?  孙成久站着看,小小年纪,就知道替
时隔二十载,我已经忘了2000年的第一场雪降临于中原的大致时间,却清晰记得一个琐碎的细节。那个雪天的下午,同桌何启驴脾气发作,硬拉我去三里外的书店买余秋雨新书《霜冷长河》,说此书适合雪里买,夜里读。一路雪花乱飞,落进眼中,清寒之外,有一种久违的生涩。何启高歌《雪中情》,嗓音尖细,有如驴鸣。唱到后来,翻来覆去只有一句“雪中行,雪中行,雪中我独行……”,忽然他不唱了,扭头问我:你决定不考中文系了?我怔
北京出产侃爷,就像中国出产熊猫一样,是个世人皆知的事实。但是熊猫只生长在川陕甘三省交界的一隅之地,而且数量稀少,濒临灭绝;侃爷则不同,他们广泛产生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教室会堂,几乎无处不有,不但未有蜕化衰减之象,而且似乎还越来越繁盛。随着外地人更多地涌入北京,侃爷还有升级换代的架势;语言词汇更加丰富,语气腔调更加多样,许多外地人进京几年,也出师成了侃爷。一个外地人去北京,印象最深的一定不是别的,而是
不敢相信事实,往往是意外惊喜;事实不敢相信,则往往只有迷惑神伤。  我喜欢一个人独自走过漫漫的夜,看灯光点亮大街,看车流往来自如,看路人各自归家。  街角处,我看见一个老大爷,摆放着满满的一挑子黄瓜。这些黄瓜和他的年龄是极为相称的,都是一色的淡黄。每个黄瓜约一拃长,要是把我的拇指与食指蜷起来,正好可以把一个黄瓜稳稳地卡住。这一挑子黄瓜很新鮮,没有淋过一滴水,虽然是在深夜里略显昏黄的灯光下,还是能清
艾青有一首诗写到酒,酒是“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这个的确很精妙。喝酒的风格和方法南人与北人不同,民族和民族相异,每个人的喝酒记忆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的人就是滴酒不沾。喝酒,从味道上来说也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威士忌、黄酒、米酒、干邑各不相同,千般滋味在舌尖上,也在内心里荡漾。在新疆,有一次我在餐馆里吃饭,正吃着,看见从外面进来一个山地牧人打扮的壮汉。只见他要了两瓶白酒,将一整瓶倒进一只大碗里,然后
宋太宗赵光义曾问翰林学士苏易简:“食品称珍,何物为最?”苏易简答:“物无定味,适口者珍。”一碟山芋梗,便是珍馐,因为它最合我胃口。夏日餐桌上,隔三差五,总有一碟山芋梗,价贱,却味高。将皮撕了,折寸段,热锅冷油,拍一瓣老蒜炝锅,山芋梗爆炒十余秒,凉水激,取其脆,临起锅前,稍许香醋,入嘴,酸甜咸辣,滋味殊异,百食不厌。  每次买茄子,将茄蒂留存于冰箱,如此累积三四回,获茄蒂一小碟。每只茄蒂,拦中撕开,
我從不吃拌面,只吃汤面。直到遇到了那碗三虾面。液体是喝的,上海人眼睛一闭,开口闭口:吃、吃、吃!吃水、吃汤、吃粥、吃泡饭、吃老酒,吃辣火酱,焕发出前工业时代的语言特性:简洁!合并同类项,凡是入口的,都说“吃”。指着眼前一碗面:“侬吃呀!”正确的说法:喝面,但上海人要掩口嗤笑:“侬讲‘牙’地咸话啊?”(外、牙:沪语里同音)。正确的,往往水土不服,喝面用词正确,但所有上海人听着就觉得别扭,就像戏里的念
舅公对从东京来看望他的佳奈说,有喜庆的事或者庙会之类的就是晴,这时候人们都会精心打扮穿所谓的“晴着”,亵就是日常的普通的日子。料理其實也有晴和亵。高级的、得一本正经精心打扮才能去的店,很贵的店,就是晴。还有一些就是随随便便进去吃的店,那是亵。但有一类平民小店里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美味,比如京都这些创业很久的店里有很棒的美味,这是亵中的晴。  晴之意是自不必说,亵在汉语语境中似乎总带点晦感,“轻慢”是通
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菜系。从表面上来看,完全不同。实际上,前者之所以异于后者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  然而,这中间还有更深一层的理由。到了今天,烹制西餐,在西方已经机械化、数字化。连煮一个鸡蛋,都要手握钟表,计算几分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