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它是对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完成课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一、在教学中明确目的和作用
  初中学生体育课的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通过学习使他们初步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成长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体育锻炼能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特别与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体育活动还能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那么采用什么措施能让学生明确体育目的和作用?一方面利用室内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锻炼目的和作用的教学,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确目的,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在实践课教学中联系学生每一种行为,因势利导,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体育兴趣在潜移化中达到提高。
  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要能够关爱学生。要带着爱心去课堂,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教师都应想到,做到,学生能从老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做到课堂教学活而不乱,适当的放松,也能更好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最后,对一些后进生采取自我选择,降低难度,精心辅导,尽可能的运用鼓励使其达到目标,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用良好积极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教师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的自身方面
  1、提高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学校体育不仅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健康的身体来完成全部学业,而且为走向社会自身继续成长和发展身心素质打好坚实体育理论和技能基础。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未来事业成功的支柱,认识到自己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关于民族兴衰的大事,从而增强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欲望,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2、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课堂常规是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的基础,如:提前做好上体育课的准备,及时换好运动服装,提前到达场地,遵守课堂纪律,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积极思考领会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掌握练习方法等。在教学中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团结守纪的良好个人品质。
  3、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外锻炼,认真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动作技术,努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培养自觉地参加身体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课的活动中要坚持安全教育,特别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因为学生一旦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情绪,就很难再培养起运动兴趣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正确地运动保护和帮助,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尽快地建立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和提高动作质量。
  四、从宏观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社会舆论
  我国出台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在电视和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先进的体育个人和事迹,但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到位,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不高,范围不广。应该全面实际开展体育知识的普及和讲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去,这样才能为我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2、教学导向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倡,在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责任感,让他们知道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参不参加锻炼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能不能成才,能不能胜任艰苦工作,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事。
  3、学校方面
  学校的主管领导不应该刻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应加强学校领导的体育认识,充分发挥体育在学校工作中作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的现境条件,搞好体育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工作和学习环境,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首先要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精通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还要掌握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广播向学生播放国内外重要体育新闻,利用宣传栏定期向学生推出体育刊物等。让学生了解体育动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来就是体育教学探索的主题,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理施教,以情导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历史教学“导入语”设计尤为重要,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它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
期刊
历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结合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如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及探求如何更好地运用历史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一、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  梁启超先生在《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的翻新,人的思想也随之改变,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初中生,思想层面也受到了社会的冲击及身边人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宽实事的领域,放宽眼界,才能走的更远,把握学生的思想,才能授予政治知识。  一、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观念很难在一个人的思想上彻底消除,对于一部
期刊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
期刊
新课标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尽情发挥、尽情创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这一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巧妙运用课堂引入式教学设计,营造起伏有度、
期刊
英美最近的研究表明,教师课堂每五个提问中,有三个只需要简单地回忆事实性内容,一个是关于课堂管理性的,只有一个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问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设计问题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存在着正相关——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能带来较好的成绩,因而了解
期刊
历史如何复习,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单纯的强化训练,未免枯燥;一味的读书背记,难免单调。而且同样的问题,学生会不断重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知道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如何能让每一个种复习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我的看法。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初中阶段不被重视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开发有效教学资源的必要性,从五个方面即挖掘乡土资源,让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收集生活素材,让学生身临其境;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其他学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利用教师资源,发挥教师个人特长,营造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开发学生资源(设计实践作业、开展“故事王”大赛、创编学生刊物、学生命题试卷等),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激
期刊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没
期刊
小学国画教学大都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为主,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试图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一、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