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末年,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后汉书·华佗传》中手术的描述与现代外科手术非常相似。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用中药麻醉药施行外科手术的记载。
麻醉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东汉时期,在“麻沸散”作用下的外科手术,在当时家喻户晓。“麻沸散”不仅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伟大发明,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那么,“麻沸散”到底是什么药?中药麻醉又是如何应用和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一窥究竟。
“麻沸散”的发明
麻醉的应用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在《尚书·说命》中记载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缪。”另一部古籍《列子·汤问》中也有记载:“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充分发挥药与酒的双重麻醉功效,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羊踯躅、大麻、乌头、莨菪子等镇痛麻醉的药物。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一个“令金伤毋痛”的方子,记载了麻醉药的性能和用法,有“已饮,有顷不痛。复痛,饮药如数。不痛,毋饮药”这样的描述 ,说明当时的医者对于药物的麻醉止痛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东汉末年,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后汉书·华佗传》中有一段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的精彩记录:“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这段关于手术的描述与现代外科手术非常相似。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用中药麻醉药施行外科手术的记载。中药麻醉剂“麻沸散”的问世,比西方医学家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要早1600年左右,对外科学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现在发现的“麻沸散”的处方始见于孙思邈的《华陀神医秘传》。该书卷三记载了麻醉药方一组, 共计三张处方,其中“麻沸散”处方为: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但由于华佗的著作早已失传,孙思邈的《华陀神医秘传》所记载的“麻沸散”处方是否是华佗的原始配方,到目前为止也无人得知。
古代中药麻醉
在唐宋期间,药物麻醉发展迅速, 全身麻醉法已经应用于医疗。唐代孙思邈在使用中药麻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五卷中强调了大麻的麻醉作用和用法:当“治腕折骨损,痛不可忍”时,“以大麻根及叶捣汁,饮一升。无生麻,煮干麻汁服。”《华陀神医秘传》中还详细记载了专为痈、疽、疮、疡等开刀时用的麻醉药方剂一组,共计三张处方。其中的“华陀琼酥散神方”最为后人称道,组方和用法是:蟾蜍一钱、半夏六分、羊踯躅六分、胡椒一钱八分、川乌一钱八分、川椒一钱八分、荜拔二钱研为末,每服半分,陈酒调服,如欲大开,加白酒药一丸。
唐代骨伤学家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主张使用“整骨药”这种麻醉药:“常用整骨药,用大草乌,刮去皮,为细末,每服逐半钱,温酒调下。如未觉,再添二分药,酒下”,“又方,用乳香、没药各一两,别研;次用血竭、自然铜、无名异、醋煮黄木鳖子各一两,地龙二两,并为末,蜜丸如龙眼大,嚼烂,热酒咽下。俟了,用生葱嚼解”。更值得称道的是,蔺道人还对麻醉药用量、麻醉深度、麻醉药中毒的解救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麻醉药的应用,使中国的骨折整复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蔺道人也无可争议地成为骨伤科历史上应用麻醉药的先驱之一。
宋太医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中记载了内服全身麻醉方剂“睡圣散”,此方由山茄花(又名曼陀罗花、洋金花、风茄子)、火麻花(即大麻)共研为末,“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同时还强调了成人与儿童的不同用量和效果指标:“成人每服三钱, 小儿只一钱。”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最早施行全身麻醉术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遗憾的是,无论是扁鹊的著作还是华佗的著作及麻沸散的配方均已失传。幸运的是,作为以山茄花和火麻花为主的全身麻醉方剂“睡圣散”,从《扁鹊心书》收录起,以后的医学典籍无不载之, 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元代由于战争频繁, 骨伤科疾病出现较多, 医学家在此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外伤治疗和麻醉经验。
五世名医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主张骨折在手法复位困难时,行切开复位法。他在总结前人麻醉经验的基础上, 创新了“草乌散”, 首次提出把追加使用曼陀罗花的全身麻醉法用于骨科临床治疗,“服后若麻不得, 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 用好酒少些与服”;“用此麻之, 任从用钳拽, 或凿开取出”。麻醉用量按照患者年龄、体质及有无出血等具体情况而定,“颠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知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被伤者有老有幼,有无力,有出血甚者,此要逐时相度加入,不可过多”。这种既追求理想的麻醉效果,又要防止用药过量产生意外的麻醉原则, 与现代医学全身麻醉的给药原则何其相似。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对“蒙汗药”并不陌生。多少英雄好汉,都曾醉倒在这一江湖利器之下。其实,“蒙汗药”就是麻醉药的一种。明代梅元实的《药性会元》称曼佗罗花与川乌、草乌合末,即为 “蒙汗药”。
明代朱棣的《普济方》对当时各种外治伤痛和麻醉的方剂及用法进行了总结,其中有与危亦林的“草乌散”相类似的麻醉药方,特别强调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并记述在骨科手术时如病人怕痛,则用曼陀罗花与坐擎草各五钱,病人即入睡。手术时用刀割,或剪骨复位,甚至将箭头从骨中拔出,病人都没有痛的感觉。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许多麻醉方剂进行了验方和详细收录,把麻醉方的药味从危氏沿用下来的十余味精简到两味,证实仍然有麻醉作用,这是一大进步。书中记录了其配方及用法,“曼陀罗花、火麻花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麻醉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东汉时期,在“麻沸散”作用下的外科手术,在当时家喻户晓。“麻沸散”不仅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伟大发明,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那么,“麻沸散”到底是什么药?中药麻醉又是如何应用和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一窥究竟。
“麻沸散”的发明
麻醉的应用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在《尚书·说命》中记载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缪。”另一部古籍《列子·汤问》中也有记载:“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充分发挥药与酒的双重麻醉功效,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羊踯躅、大麻、乌头、莨菪子等镇痛麻醉的药物。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一个“令金伤毋痛”的方子,记载了麻醉药的性能和用法,有“已饮,有顷不痛。复痛,饮药如数。不痛,毋饮药”这样的描述 ,说明当时的医者对于药物的麻醉止痛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东汉末年,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后汉书·华佗传》中有一段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的精彩记录:“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这段关于手术的描述与现代外科手术非常相似。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用中药麻醉药施行外科手术的记载。中药麻醉剂“麻沸散”的问世,比西方医学家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要早1600年左右,对外科学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现在发现的“麻沸散”的处方始见于孙思邈的《华陀神医秘传》。该书卷三记载了麻醉药方一组, 共计三张处方,其中“麻沸散”处方为: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但由于华佗的著作早已失传,孙思邈的《华陀神医秘传》所记载的“麻沸散”处方是否是华佗的原始配方,到目前为止也无人得知。
古代中药麻醉
在唐宋期间,药物麻醉发展迅速, 全身麻醉法已经应用于医疗。唐代孙思邈在使用中药麻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五卷中强调了大麻的麻醉作用和用法:当“治腕折骨损,痛不可忍”时,“以大麻根及叶捣汁,饮一升。无生麻,煮干麻汁服。”《华陀神医秘传》中还详细记载了专为痈、疽、疮、疡等开刀时用的麻醉药方剂一组,共计三张处方。其中的“华陀琼酥散神方”最为后人称道,组方和用法是:蟾蜍一钱、半夏六分、羊踯躅六分、胡椒一钱八分、川乌一钱八分、川椒一钱八分、荜拔二钱研为末,每服半分,陈酒调服,如欲大开,加白酒药一丸。
唐代骨伤学家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主张使用“整骨药”这种麻醉药:“常用整骨药,用大草乌,刮去皮,为细末,每服逐半钱,温酒调下。如未觉,再添二分药,酒下”,“又方,用乳香、没药各一两,别研;次用血竭、自然铜、无名异、醋煮黄木鳖子各一两,地龙二两,并为末,蜜丸如龙眼大,嚼烂,热酒咽下。俟了,用生葱嚼解”。更值得称道的是,蔺道人还对麻醉药用量、麻醉深度、麻醉药中毒的解救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麻醉药的应用,使中国的骨折整复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蔺道人也无可争议地成为骨伤科历史上应用麻醉药的先驱之一。
宋太医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中记载了内服全身麻醉方剂“睡圣散”,此方由山茄花(又名曼陀罗花、洋金花、风茄子)、火麻花(即大麻)共研为末,“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同时还强调了成人与儿童的不同用量和效果指标:“成人每服三钱, 小儿只一钱。”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最早施行全身麻醉术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遗憾的是,无论是扁鹊的著作还是华佗的著作及麻沸散的配方均已失传。幸运的是,作为以山茄花和火麻花为主的全身麻醉方剂“睡圣散”,从《扁鹊心书》收录起,以后的医学典籍无不载之, 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元代由于战争频繁, 骨伤科疾病出现较多, 医学家在此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外伤治疗和麻醉经验。
五世名医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主张骨折在手法复位困难时,行切开复位法。他在总结前人麻醉经验的基础上, 创新了“草乌散”, 首次提出把追加使用曼陀罗花的全身麻醉法用于骨科临床治疗,“服后若麻不得, 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 用好酒少些与服”;“用此麻之, 任从用钳拽, 或凿开取出”。麻醉用量按照患者年龄、体质及有无出血等具体情况而定,“颠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知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被伤者有老有幼,有无力,有出血甚者,此要逐时相度加入,不可过多”。这种既追求理想的麻醉效果,又要防止用药过量产生意外的麻醉原则, 与现代医学全身麻醉的给药原则何其相似。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对“蒙汗药”并不陌生。多少英雄好汉,都曾醉倒在这一江湖利器之下。其实,“蒙汗药”就是麻醉药的一种。明代梅元实的《药性会元》称曼佗罗花与川乌、草乌合末,即为 “蒙汗药”。
明代朱棣的《普济方》对当时各种外治伤痛和麻醉的方剂及用法进行了总结,其中有与危亦林的“草乌散”相类似的麻醉药方,特别强调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并记述在骨科手术时如病人怕痛,则用曼陀罗花与坐擎草各五钱,病人即入睡。手术时用刀割,或剪骨复位,甚至将箭头从骨中拔出,病人都没有痛的感觉。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许多麻醉方剂进行了验方和详细收录,把麻醉方的药味从危氏沿用下来的十余味精简到两味,证实仍然有麻醉作用,这是一大进步。书中记录了其配方及用法,“曼陀罗花、火麻花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