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您还用纸笔写信吗?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换星移几度秋,书信这一人类的情感档案,早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去。今天,太多的生活意蕴和情感交融,已经被一串串冷漠的数字和机械的号码代替了,而载着云淡风轻明月清泉般情意的小小信笺,已成为昨日黄花。今天还会有多少人驻足文具店,精心挑选做工精美的信纸?还会有多少人在夜深人静时,摊开信纸,向亲人、友人、爱人倾诉自己的绵绵情愫?还会有多少人翘首期盼邮递员带来远方的友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民间家书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档案,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历史资料。各个时代的家书都以零距离的叙述方式记载了那个时代。每一封家书都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当本刊以《这个年代您还用纸笔写信吗?》为题进行采访时,引起了众多被访者的共鸣,但愿我们这一期杂志拿到读者手里时,能唤醒人们对书信这一人类的情感档案的回忆。
  从《一封家书》到《打个电话》
  1993年,歌手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唱遍了大江南北,其歌词在“此致那个敬礼”之后加上了一封书信必有的日期:1993年10月18日。这个日期在今天已具有珍贵的档案意义。它足以证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书信还是人们互相联系的主要媒介。
  而在2000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黄格选、林志炫等人合唱的《打个电话》则取代了当年的那封家书,“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张嘴先问你在哪儿呐”的歌词向人们传递着如下信息:电话已经取代了书信。
  春节前,北京市师范大学附近的一位邮局工作人员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说:“偌大一个高校,以前学生的信件是一麻袋一麻袋地送,现在一天顶多三五封信,还都是贺卡,邮件之类的东西。”
  手机、网络通信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工作、生活、感情、友情、社会的参与,只需轻轻一点,轻轻一拨,便可达成你的渴求和愿望。网聊、QQ、短信大行其道,风靡全球,让你感情丰富又焦虑,思想活跃又脆弱,生活忙碌又辛劳。
  《中国邮政报》2004年曾就“你还写不写信”这一主题进行过网上调查,结果发现,在25-45岁的受调查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不到3封,而他们每周接到的E-mail却达到了20封:目前写信最多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和“部队官兵”,其他群体写信的则非常少;在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写信”时,人们的回答主要是:“花费时间”、“邮寄慢”和“措辞麻烦”。在“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络方式”一项中,排名最前的是“电话”、“E-mail”和“手机短信”,随后是“QQ”、“MSN”,而“书信”连前五名都没进入——这与2005年“家书征集活动”中参与者的反映基本相符。
  提速时代远离纸笔
  时至今日,谁都无法否认,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面提速的时代。高速公路的网状蔓延,动车、高铁的强势行进,使人们的出行提速;麦当劳、肯德基的增多,使人们的吃在提速;房价的高居不下,使得人们的居住价格在提速;高压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提速……
  与加速度的生活相适应,BP机、移动电话、E-mail、QQ、MSN、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现代通信工具具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实时交流等特点,其功能比传统书信强得多,所以书信自然就受到了冷落。
  有调查表明,2010年北京人均私人信件不足3封,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下降。北京邮政部门2009年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平信的数量比10年前下降了85%,但商业信函、明信片等增幅为40%。
  市邮政局某营业厅负责人称,她从业十几年来,到邮局寄信的人越来越少,所邮信件大多数是商业信函、明信片等。写信的主要群体以老年人居多,此外就是学生、军人。
  被丢弃的不仅仅是书信
  书信的魅力在于,它将虚的感情,流于笔端、载于纸上。选择信纸,灌上墨水,情感抒于笔尖,装信,贴邮票,投递……这样的写信流程同时也是情感的进发与传递。尔后等信件发出后,收信人焦灼等待的心情,发信人翘首期盼的回信,则是感情的再次传递与升华。在这样的过程中,包含着多种感情,有写信时的浓浓真情、有邮信时的忐忑不安、有收信时的欢欣满怀……这些情感是任何传输媒介所无法代替的。
  短信是不易长久保存的,很多人都是看完就删除。不像书信,在10年、20年后,再去打开泛黄的信封,打开的是心底那尘封的记忆,记录的是永不逝去的青春岁月,更能体会友人、亲人、恋人在特殊年代特殊岁月里那份特殊的情愫。科学技术发达的后果之一,就是人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枯竭和肤浅,没有了想象和等待,没有了耐心和坚持。
  书信的丢弃,还将丢弃中国汉字。中国汉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其内在神韵可谓源远流长。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让人们越来越熟练地运用手机和电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远离了钢笔和纸张,很多人更是提笔忘字。而年青一代则无法深刻体会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的书法得不到有效地传承,人们的生活里少了见字如见人的那种情愫。
  留住家书,捐献家书
  2005年,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发起了一个“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当年4月初,费孝通、季羡林数十位文化名人向海内外华夏子孙发出倡议:留住家书,捐献家书,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组委会公开征集民间家书,所有应征家书均捐赠给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100封最具价值的家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丁章说,之所以说“抢救”家书,是因为传统家书消亡得太快了,也许再过二三十年,除了一些名人书信外,其他的家书会荡然无存。即使一些珍藏多年的家书,也往往因为空间的限制,持有者不得不忍痛割爱,废品收购站常常成为家书的最后归宿。
  他说,之所以定位在民间,除了名人书信不好征集之外,更大的原因是要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从史料上讲,正是一封封民间家书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档案,是中国最基本的历史资料。各个时代的家书都以零距离的叙述方式记载了那个时代。每一封家书都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征集家书正是为了能使这~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保护。
  “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张海鹰介绍说,活动启动后,在媒体和公众间引起的巨大反响出乎意料,不到一周时间里,接到几百个电话,涉及家书4000多封;为此,组委会不得不将原先公布的征集电话改成“24小时热线”,同时增设了一部征集电话。
  张海鹰介绍说:“尽管这次征集活动反响强烈,但是我们发现,参加活动、提供家书线索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几乎没有二三十岁年轻人的身影;几乎每位老人在捐出家书的同时,都会告诉我们很多家书背后的故事,而他们觉得最遗憾的,也是‘孩子们现在只知道打电话,几乎忘了用书信表达亲情了’。”
其他文献
一、以节水灌溉为原则  节水灌溉既要节约水资源又要满足水稻生产需要,是科学用水方法。首先要在工程上做好节水,健全灌排水渠道,逐步建成水泥或塑管渠系;然后在管理上节水,主要是耕作节水,实行泡田、耙地、插秧一体化,在整个生育期原则上都以浅湿灌溉为主,有效提高地温,丰富根系氧气,使根系健壮。一般水深3厘米左右,沉后再灌,在抽穗后20天可以采取间断灌溉,保持田面湿润即可。注意勤换水口,10天左右换一次,防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外语教学日益普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提出了全新的全面要求,这对高校外语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外语专业必须从“单一外语技能训练”的
一、2BFD—2SC型花生覆膜播种机操作技巧  作业过程中,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前行,驱动轮(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排种轴和施肥轴转动,施肥铲将化肥施于两行花生中间的土中,排种机构将花生种均匀地播入相应的两条沟内。喷药系统向垄面喷洒除草剂后,松驰度自动调整的展膜机构将地膜均匀地平展在垄面,压膜辊及时将地膜压平,后端覆土铲扶土把地膜压实,集土滚桶在地膜表面筑出两条土带,这样一次作业就完成了播种、施肥、喷药
<正>~~
期刊
分析"一校多区"模式下离退休工作的现状,肯定了近年来离退休工作的成绩,也指出其多继承、少创新的不足。文章对新模式下离退休工作的理论基础、实现途径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
摘要:使用四大肉类(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鸡蛋、牛奶近10年的月度价格数据,分析肉蛋奶市场间的价格关系,即分析验证需求上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分析玉米价格对肉蛋奶产品价格的影响,即分析验证供给上的价格传递。研究表明:肉蛋奶产品的价格均存在显著的自回归性和蛛网效应;肉类价格存在复杂的当期互补效应和前期替代效应;鸡肉与鸡蛋、牛肉与牛奶也存在类似效应,但价格传递期更短。玉米价格在供给上的成本传递,对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62-01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责任重、意义大。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施行,使得国家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里程碑。它针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
说吃  人们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又云:“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事。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  笔者从记事起,对吃印象极深。那会儿的民风是:一有了富余钱,首先想到的是存粮。不论穷富,皆如此。那时一到六月天,几乎家家晒存粮,把新粮存成旧粮吃。那就是历史经验:怕遇到灾年饿死;怕一有战争,粮食就会涨高价,买不起,以致饥饿而死。  人们在解放前挨饿是不足为奇
关注民生,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地市报要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把视角多投向民生,做大做强民生新闻,推进实施新闻强报战略,进一步
刘东斌在2008年第6期《档案管理》上撰文,认为档案立法应体现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对等的立法理念,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