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些文本由于感情和表现手法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地方会略写,因此对人物或情节的描写就形成了“空白”。但是空白处并不空白,有些课文,它所反映的思想和作者渗透的情感及语言技巧往往也蕴含在空白处。“无字处皆其意也”它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可以从文中标点符号、文章的插图、概述性的语句、结尾等处入手练习补白,利用文本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
一 让标点符号活起来。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的表述中,与文字一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跟文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往往不止表示停顿和语气,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标点自身的范畴。破译这些标点,无疑地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如讲到《故乡》中闰土的人物形象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两处对话。第一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是闰土对迅哥儿的应答,仅仅“老爷”二字,由于缀上了一个凝重的叹号,一串无限的省略号, 这一叹号和省略号又会怎么读呢?这时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接下来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一来,他那局促的神态活脱于读者眼前,那唯唯诺诺的语调尖锐地刺入读者的耳膜。一个穷困木讷、等级观念深入脑髓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破译这些标点,无疑地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 让课文的插图说话
课本上有不少的插图,这些插图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图文并茂,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
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发现插图没有题目,而课文是一首词,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给插图取个名字,并分析这样命名的原因学生兴趣非常高。这样作者表达的情感很快就被学生所把握。
再如学习《托尔斯泰》一文。学习精彩的外貌描写并通过解读托尔斯泰那双智慧的饿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在读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托尔斯泰的画像,然后再来描写他的外貌,再和课文作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还能在满足学生对插图好奇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效率。
三 把概括描写细致化
有些文本由于感情和表现手法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地方会一笔带过, 对人物或情节的描写极为概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并挖掘文本的概括处并把它细致化,以此来突破难点
如学习《西门豹治邺》时,讲到西门豹设计破除迷信时,“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想象说说跪地求饶的乡绅是怎样求饶的,看热闹的百姓有什么反映,曾有女儿被溺死者会有什么反映。这样就算西门豹一句话不说迷信就不攻自破了做到了“将计就计”
这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文本中简单、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难点也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四 结尾不等于结束
有的课文结束了,却让人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有的课文又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发人深思的常常使人觉得人虽尽而意不尽,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如此更富有魅力。我们可以巧用这些结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最后一课》结尾: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请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结尾:小弗朗士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走在树林边,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的普鲁士兵时又是什么样的情景。这样既加深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又深化了小弗朗士的形象
再如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在选为课文时,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 在分析这篇小说之前,我们先把课文删掉的部分补全。
原文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
原文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让同学们充分讨论 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一设计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意犹未尽的结尾就给了我们这样驰骋想象的空间。
课文中这样的“空白”有很多,我们备课时就要善于发现并挖掘文本的“空白”, 重视“空白” 、巧用“空白” 、运用“空白”填补的方法,巧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补充。语言空白的填充,可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文本的内涵。
一 让标点符号活起来。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的表述中,与文字一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跟文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往往不止表示停顿和语气,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标点自身的范畴。破译这些标点,无疑地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如讲到《故乡》中闰土的人物形象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两处对话。第一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是闰土对迅哥儿的应答,仅仅“老爷”二字,由于缀上了一个凝重的叹号,一串无限的省略号, 这一叹号和省略号又会怎么读呢?这时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接下来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一来,他那局促的神态活脱于读者眼前,那唯唯诺诺的语调尖锐地刺入读者的耳膜。一个穷困木讷、等级观念深入脑髓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破译这些标点,无疑地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 让课文的插图说话
课本上有不少的插图,这些插图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图文并茂,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
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发现插图没有题目,而课文是一首词,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给插图取个名字,并分析这样命名的原因学生兴趣非常高。这样作者表达的情感很快就被学生所把握。
再如学习《托尔斯泰》一文。学习精彩的外貌描写并通过解读托尔斯泰那双智慧的饿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在读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托尔斯泰的画像,然后再来描写他的外貌,再和课文作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还能在满足学生对插图好奇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效率。
三 把概括描写细致化
有些文本由于感情和表现手法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地方会一笔带过, 对人物或情节的描写极为概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并挖掘文本的概括处并把它细致化,以此来突破难点
如学习《西门豹治邺》时,讲到西门豹设计破除迷信时,“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想象说说跪地求饶的乡绅是怎样求饶的,看热闹的百姓有什么反映,曾有女儿被溺死者会有什么反映。这样就算西门豹一句话不说迷信就不攻自破了做到了“将计就计”
这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文本中简单、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难点也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四 结尾不等于结束
有的课文结束了,却让人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有的课文又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发人深思的常常使人觉得人虽尽而意不尽,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如此更富有魅力。我们可以巧用这些结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最后一课》结尾: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请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结尾:小弗朗士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走在树林边,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的普鲁士兵时又是什么样的情景。这样既加深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又深化了小弗朗士的形象
再如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在选为课文时,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 在分析这篇小说之前,我们先把课文删掉的部分补全。
原文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
原文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让同学们充分讨论 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一设计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意犹未尽的结尾就给了我们这样驰骋想象的空间。
课文中这样的“空白”有很多,我们备课时就要善于发现并挖掘文本的“空白”, 重视“空白” 、巧用“空白” 、运用“空白”填补的方法,巧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补充。语言空白的填充,可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文本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