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并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因此,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时,要考虑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如对希望得到获得获奖证书的学生,教师仅给予奖学金未必能有效强化其行为。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教师一味以学生的喜爱作为有效强化物的标准,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矫正其不合理需要,促使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久化
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成就动机强的人,对成功感到骄傲,对失败却不那么沮丧。他们的情绪积极健康,对未来成功希望的估计比较高。而成就动机弱的人则相反,他们对成功没有多大的追求,却非常害怕失败,思想负担重,焦虑程度高,心情压抑,对未来成功的希望估计偏低。虽然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都能促进人去学习,但在心理上的作用却不同。追求成功使人振奋,积极进取,乐学好学,学习效果也好;回避失败使人焦虑压抑,消极被动,怕学厌学。同时,成就动机也是刻苦和自觉学习的动力。因此,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
(三)培养学生因努力而成功的归因观
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同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成败归因,对学习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否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当学生完成更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这时,第一,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法:即学生观察模仿归因榜样,学会正确归因;还可以通过团队讨论法:即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学业成败的原因,第二,由一名受过训练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引导,指出归因误差,鼓励符合实际的归因;第三个就是可以采用强化矫正法:即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有归因偏差的学生以暗示和引导,鼓励作出正确归因的学生,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归因。
(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一般认识兴趣或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忘记疲劳,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当学生对某事物具有兴趣时,这种兴趣就会驱使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力也更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奋斗的方向。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导致学习的盲目和被动状态是所有学习问题的潜在因素。因而,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使学习目标具体化,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学习目标的难度也适合学生的能力,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更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即目标的近期性和缩小化。因为一个长期性的学习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
(二)采取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颖的东西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在保证教学内容新颖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鼓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争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加。学生都有进取心。这种进取心往往在学习竞争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竞争对动机的激发产生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竞争内容应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竞争形式中,应以团体竞赛为主,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又有利于集体精神的培养;竞赛活动要适量。竞赛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情绪紧张度,产生一定心理压力。因此,竞赛不应过于频繁,竞赛题目也不宜过难;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的反馈(尤其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信息会给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或是反面的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成败归因的根据。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时,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信心、个性较倚赖的学生,教师的肯定反馈会促进其学习的进步。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反馈应及时。这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及时调节学习程序,加强其自身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反馈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课外作业和各种考试结果,并且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得到反馈结果后的正确反映,随时让学生了解距离自己顶的学习标准有多远;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单纯看其其分数的高低,还应从各个学习环节上发现其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并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因此,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时,要考虑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如对希望得到获得获奖证书的学生,教师仅给予奖学金未必能有效强化其行为。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教师一味以学生的喜爱作为有效强化物的标准,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矫正其不合理需要,促使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久化
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成就动机强的人,对成功感到骄傲,对失败却不那么沮丧。他们的情绪积极健康,对未来成功希望的估计比较高。而成就动机弱的人则相反,他们对成功没有多大的追求,却非常害怕失败,思想负担重,焦虑程度高,心情压抑,对未来成功的希望估计偏低。虽然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都能促进人去学习,但在心理上的作用却不同。追求成功使人振奋,积极进取,乐学好学,学习效果也好;回避失败使人焦虑压抑,消极被动,怕学厌学。同时,成就动机也是刻苦和自觉学习的动力。因此,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
(三)培养学生因努力而成功的归因观
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同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成败归因,对学习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否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当学生完成更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这时,第一,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法:即学生观察模仿归因榜样,学会正确归因;还可以通过团队讨论法:即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学业成败的原因,第二,由一名受过训练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引导,指出归因误差,鼓励符合实际的归因;第三个就是可以采用强化矫正法:即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有归因偏差的学生以暗示和引导,鼓励作出正确归因的学生,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归因。
(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一般认识兴趣或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忘记疲劳,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当学生对某事物具有兴趣时,这种兴趣就会驱使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力也更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奋斗的方向。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导致学习的盲目和被动状态是所有学习问题的潜在因素。因而,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使学习目标具体化,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学习目标的难度也适合学生的能力,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更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即目标的近期性和缩小化。因为一个长期性的学习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
(二)采取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颖的东西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在保证教学内容新颖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鼓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争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加。学生都有进取心。这种进取心往往在学习竞争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竞争对动机的激发产生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竞争内容应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竞争形式中,应以团体竞赛为主,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又有利于集体精神的培养;竞赛活动要适量。竞赛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情绪紧张度,产生一定心理压力。因此,竞赛不应过于频繁,竞赛题目也不宜过难;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的反馈(尤其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信息会给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或是反面的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成败归因的根据。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时,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信心、个性较倚赖的学生,教师的肯定反馈会促进其学习的进步。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反馈应及时。这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及时调节学习程序,加强其自身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反馈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课外作业和各种考试结果,并且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得到反馈结果后的正确反映,随时让学生了解距离自己顶的学习标准有多远;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单纯看其其分数的高低,还应从各个学习环节上发现其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