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本文从自我学习的角度,总结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构建,希望对同学有所帮助。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法是阅读古代汉语的特殊方法,也可以说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来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阅读文言文要理解文言文的词语含义,了解文言文词汇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汇大多是双音词,而古代汉语的词汇大都是单音词,常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如果我们把古汉语的单音词转换成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理解文言文就容易多了。我们要注意同一个概念,古今用词有哪些不同。如现代说“逃跑”,古代说“亡”;现代说“跑”,古代说“走”;现在说“热水”,古代说“汤”。我们还要注意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也往往存在差别,如“行李”现代汉语中指出门时带的铺盖箱件物等,古代汉语则指外交使节,“爪牙”现代汉语中专指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古代汉语指武臣,没有贬义。
第二,阅读文言文要了解古今语法差异。现代说“日行千里的马”,古代则说成“马之千里者”,加点的是移到中心词“马”后面的定语,这是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现代说“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古代则说“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是古代汉语宾语的前置情况,其它如使动、意动等古汉话的特殊用法都应掌握,这样才能避免望文生义。
第三,阅读文言文应该垃意辨析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这些字通常是理解文言文的拦路虎,熟悉了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就扫除了阅读文言文的另一个障碍。
第四,阅读文言文还须了解古代的社会状况,历史背景相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官职、科举、服饰、饮食、礼俗等与现在有好多不同,不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也会影响对古文的正确理解。
[文言文分析]
文言文分析所遇到的问题,第一就是语言障碍,主要来自于文言词语(含通假字)、古文特殊语法关系等,第二是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类似于典故的简缩语及典故;第三是写作的历史背景。对文言文进行分析,必须考虑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与白话文相比,就使文言文的分析具有了特殊性。根据这样的特殊性,文言文的分析暂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其一是串讲式分析,其二是分项式分析。
串讲式分析方法是:以文章的自然段或意义段为单位,逐段解决,最后总括。
具体一点说,在每一段里,首先要将文言文词语、特殊语法关系、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等,通过书下注释和查阅有关资料加以解决,达到使本段内容能被正确理解的程度。其次是对内容的分析——概括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观点。第三是对本段有特色的表现手法的分析——用了什么祥的方法,对表现意义起了什么作用等。最后,逐段解决完了,再从部分到整体地归纳概括出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或中心),分析出精华(取)与糟粕(弃)或其局限性;从艺术(形式)上,除段的分析中所得出的艺术手法外,还要统观全篇,从结构、整体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分析,进而归纳出文章的艺术特色。
现以《捕蛇者说》为例,以意义段为单位,进行串讲式的简要分析。
本文五个自然段为三个意义段。前后两自然段各为一段,中间三自然段为一段。(写作背景略)
第一段:第一步,主要解决生字的音.义和词语的意义。还要弄通句子的意义(根据书下注释和课后提示)。第二步,内容概括:毒蛇之毒和争捕毒蛇的原因。第三步,分析写法:衬托的写法。以蛇之毒衬托赋之毒,突出赋敛之毒。
步,分析写法:对照一家人与乡邻遭遇对照,捕蛇与赋敛对照等;衬托——蛇毒衬托赋毒。两种方法都有力突出赋敛之毒。
第三段:第一步(同上)。第二步,内容概括:通过议论,作出了“赋敛之毒有甚予蛇”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希望统治者采纳自己的意见,轻徭薄赋。第三步写法分析:与上文叙警、描写紧密结合,议论精当,画龙点睛。
最后,纵观全文,做如下概括分析。
1、概括全文中心:借捕蛇者的倾诉,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的同情及要求革新的政治愿望。
2、分析其进步性与局限性;揭露统治者,同情劳動人民是其进步性的表现;将革除时弊仍寄托予封建统治者则是其局限性。
3、分析其艺术特色。除各段分析得出的之外,再从整体上分析其艺术特色。
①文章由叙到议,“毒”字贯穿全文。前后照应,层层深入。结构严谨,处处紧扣中心。
②叙事、描写、议论有机结合,使议论有理有据,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③运用了“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的写法。
分项式分析方法,是将语言障碍、内容理解上的障碍(历史人物、事件、典故、写作背景等)一次性解决,使其在理解上变成类似白话文的形式。接着按一般白话文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但也必须对其思想观点进行取、弃分析。
以上为文言文分析的两种简略分析方法。从上面说明看来,文言文学习还是必须首先应排除障碍,才能为顺畅的阅读、分析打下基础,同学们只有打下词汇基础,多读、多看、多总结,结合古代背景注意思想观点的取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评语:
本文小作者从学习文言文整体构建角度,较为详尽地总结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文章条理清晰、逻辑通透,同时列举文例,可以看得出作者扎实的学习功底。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法是阅读古代汉语的特殊方法,也可以说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来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阅读文言文要理解文言文的词语含义,了解文言文词汇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汇大多是双音词,而古代汉语的词汇大都是单音词,常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如果我们把古汉语的单音词转换成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理解文言文就容易多了。我们要注意同一个概念,古今用词有哪些不同。如现代说“逃跑”,古代说“亡”;现代说“跑”,古代说“走”;现在说“热水”,古代说“汤”。我们还要注意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也往往存在差别,如“行李”现代汉语中指出门时带的铺盖箱件物等,古代汉语则指外交使节,“爪牙”现代汉语中专指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古代汉语指武臣,没有贬义。
第二,阅读文言文要了解古今语法差异。现代说“日行千里的马”,古代则说成“马之千里者”,加点的是移到中心词“马”后面的定语,这是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现代说“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古代则说“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是古代汉语宾语的前置情况,其它如使动、意动等古汉话的特殊用法都应掌握,这样才能避免望文生义。
第三,阅读文言文应该垃意辨析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这些字通常是理解文言文的拦路虎,熟悉了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就扫除了阅读文言文的另一个障碍。
第四,阅读文言文还须了解古代的社会状况,历史背景相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官职、科举、服饰、饮食、礼俗等与现在有好多不同,不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也会影响对古文的正确理解。
[文言文分析]
文言文分析所遇到的问题,第一就是语言障碍,主要来自于文言词语(含通假字)、古文特殊语法关系等,第二是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类似于典故的简缩语及典故;第三是写作的历史背景。对文言文进行分析,必须考虑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与白话文相比,就使文言文的分析具有了特殊性。根据这样的特殊性,文言文的分析暂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其一是串讲式分析,其二是分项式分析。
串讲式分析方法是:以文章的自然段或意义段为单位,逐段解决,最后总括。
具体一点说,在每一段里,首先要将文言文词语、特殊语法关系、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等,通过书下注释和查阅有关资料加以解决,达到使本段内容能被正确理解的程度。其次是对内容的分析——概括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观点。第三是对本段有特色的表现手法的分析——用了什么祥的方法,对表现意义起了什么作用等。最后,逐段解决完了,再从部分到整体地归纳概括出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或中心),分析出精华(取)与糟粕(弃)或其局限性;从艺术(形式)上,除段的分析中所得出的艺术手法外,还要统观全篇,从结构、整体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分析,进而归纳出文章的艺术特色。
现以《捕蛇者说》为例,以意义段为单位,进行串讲式的简要分析。
本文五个自然段为三个意义段。前后两自然段各为一段,中间三自然段为一段。(写作背景略)
第一段:第一步,主要解决生字的音.义和词语的意义。还要弄通句子的意义(根据书下注释和课后提示)。第二步,内容概括:毒蛇之毒和争捕毒蛇的原因。第三步,分析写法:衬托的写法。以蛇之毒衬托赋之毒,突出赋敛之毒。
步,分析写法:对照一家人与乡邻遭遇对照,捕蛇与赋敛对照等;衬托——蛇毒衬托赋毒。两种方法都有力突出赋敛之毒。
第三段:第一步(同上)。第二步,内容概括:通过议论,作出了“赋敛之毒有甚予蛇”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希望统治者采纳自己的意见,轻徭薄赋。第三步写法分析:与上文叙警、描写紧密结合,议论精当,画龙点睛。
最后,纵观全文,做如下概括分析。
1、概括全文中心:借捕蛇者的倾诉,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的同情及要求革新的政治愿望。
2、分析其进步性与局限性;揭露统治者,同情劳動人民是其进步性的表现;将革除时弊仍寄托予封建统治者则是其局限性。
3、分析其艺术特色。除各段分析得出的之外,再从整体上分析其艺术特色。
①文章由叙到议,“毒”字贯穿全文。前后照应,层层深入。结构严谨,处处紧扣中心。
②叙事、描写、议论有机结合,使议论有理有据,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③运用了“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的写法。
分项式分析方法,是将语言障碍、内容理解上的障碍(历史人物、事件、典故、写作背景等)一次性解决,使其在理解上变成类似白话文的形式。接着按一般白话文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但也必须对其思想观点进行取、弃分析。
以上为文言文分析的两种简略分析方法。从上面说明看来,文言文学习还是必须首先应排除障碍,才能为顺畅的阅读、分析打下基础,同学们只有打下词汇基础,多读、多看、多总结,结合古代背景注意思想观点的取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评语:
本文小作者从学习文言文整体构建角度,较为详尽地总结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文章条理清晰、逻辑通透,同时列举文例,可以看得出作者扎实的学习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