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缺乏理论深度这一问题出发,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从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增强教学针对性三个方面探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探究;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论述明确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遵循的指导方针与教育理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则承担起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等主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得怎么样,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然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曾一度被边缘化,变得可有可无。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侧重于职业技能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甚至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没有实质性帮助,因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不被重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性的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而渐渐过时,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更具理论性而缺少趣味性,很多思政教师为了提高“抬头率”而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以致于形成了一种“为了迎合学生品味而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现象,最终造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追求形式、理论讲解浅尝辄止,结果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脱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初衷,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思想政治素质没有与时俱进,成为只会工作的“机器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理论深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重视了,但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手段而忽视内涵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做到不跑题、不偏离方向,首先就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的三个特性——“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大学生在泥沙俱下的思想潮流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每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案例,解决真正与大学生相关的、大学生实际关心的思想问题。
另一方面,“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另一个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政教师不能当“老好人”,采取政治中立的方法对社会热点不闻不问,或是不持有任何政治立场地“重播新闻”。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因此,思政教师要勇于、更要善于对各种错误的政治主张、政治思潮进行辨析,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忽略理论的深度挖掘,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来满足听课率和抬头率的片面提升。“理论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属性,就是要求思政教师要用好用足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挖掘理论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成为大学生迸发思想火花、塑造高尚灵魂的殿堂,可以从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吸引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天然的信服力,其一言一行都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要有自信,对所传的道、所讲的理要有坚定的信仰。如果教师自身对自己所讲的内容都不信,再科学的知识、再完善的理论、再准确的价值观都不可能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愿去接受它。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严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门槛,只有让信仰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的教师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通过教师的自信启发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
其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增强教学方式方法的吸引力,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提升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趣味性。在当今移动网络时代,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微信公众号、社交平台等都是当下流行的学习途径,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自编自导微电影,這样既能够真正寓教于乐,又能够加深大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切实把课堂交回给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适应现代教育的“边学边做”、“先学后教”。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一是要紧扣课本教材内容,所选取的案例必须要精确地与教学目标对上号,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正确地回答思想政治问题。二是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关注大学生的共性问题,也要关心部分学生的个性思想,因此,在总体的“漫灌”式教学过程当中应注意分析思想个案,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三是要把握教学手段运用的“度”。教学手段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无论是慕课,还是微课、翻转课堂,都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变化,思政教师当然要充分利用这些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服务,但不能把形式视为主要问题,它只是为教学内容而服务的,思政教师们在实际教学准备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修养的提升上。
参考文献:
[1]王宗礼.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N].甘肃日报,2017-10-13(010).
[2]艾四林.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N].中国教育报,2017(5).
[3]赵静.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四个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7(9).
作者简介:麦中坚(1990-),男,江西赣州人,硕士,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邱哲彦(1985-),女,江西赣州人,硕士,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探究;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论述明确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遵循的指导方针与教育理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则承担起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等主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得怎么样,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然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曾一度被边缘化,变得可有可无。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侧重于职业技能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甚至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没有实质性帮助,因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不被重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性的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而渐渐过时,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更具理论性而缺少趣味性,很多思政教师为了提高“抬头率”而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以致于形成了一种“为了迎合学生品味而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现象,最终造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追求形式、理论讲解浅尝辄止,结果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脱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初衷,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思想政治素质没有与时俱进,成为只会工作的“机器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理论深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重视了,但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手段而忽视内涵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做到不跑题、不偏离方向,首先就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的三个特性——“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大学生在泥沙俱下的思想潮流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每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案例,解决真正与大学生相关的、大学生实际关心的思想问题。
另一方面,“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另一个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政教师不能当“老好人”,采取政治中立的方法对社会热点不闻不问,或是不持有任何政治立场地“重播新闻”。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因此,思政教师要勇于、更要善于对各种错误的政治主张、政治思潮进行辨析,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忽略理论的深度挖掘,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来满足听课率和抬头率的片面提升。“理论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属性,就是要求思政教师要用好用足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挖掘理论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成为大学生迸发思想火花、塑造高尚灵魂的殿堂,可以从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吸引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天然的信服力,其一言一行都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要有自信,对所传的道、所讲的理要有坚定的信仰。如果教师自身对自己所讲的内容都不信,再科学的知识、再完善的理论、再准确的价值观都不可能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愿去接受它。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严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门槛,只有让信仰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的教师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通过教师的自信启发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
其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增强教学方式方法的吸引力,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提升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趣味性。在当今移动网络时代,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微信公众号、社交平台等都是当下流行的学习途径,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自编自导微电影,這样既能够真正寓教于乐,又能够加深大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切实把课堂交回给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适应现代教育的“边学边做”、“先学后教”。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一是要紧扣课本教材内容,所选取的案例必须要精确地与教学目标对上号,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正确地回答思想政治问题。二是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关注大学生的共性问题,也要关心部分学生的个性思想,因此,在总体的“漫灌”式教学过程当中应注意分析思想个案,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三是要把握教学手段运用的“度”。教学手段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无论是慕课,还是微课、翻转课堂,都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变化,思政教师当然要充分利用这些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服务,但不能把形式视为主要问题,它只是为教学内容而服务的,思政教师们在实际教学准备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修养的提升上。
参考文献:
[1]王宗礼.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N].甘肃日报,2017-10-13(010).
[2]艾四林.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N].中国教育报,2017(5).
[3]赵静.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四个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7(9).
作者简介:麦中坚(1990-),男,江西赣州人,硕士,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邱哲彦(1985-),女,江西赣州人,硕士,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