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蒙的工厂,温情的民居,空旷的视野,怀念的心情。这里似乎拥有一切童年的记忆,这里是起点,而我,刚好又回到了这里,只期望再看一眼。昔日的小路幽静依旧,只是路两边的野草越发肆意,弯曲小道越发幽寂。
我沉默着一路前行,两边的墙壁斑斑驳驳,我到处触触碰碰不想停下来。墙上一个石块忽地落了下来,绊住了我的脚步,我下意识地扶住破落的厂房墙壁,却不料沾了一手油漆。我本有些懊恼,可是此时的阳光正好照在有些颓圮的墙面上,那本是单色的痕迹折射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斑斓得犹如我记忆中的颜色。
那两排肩并肩手挽手的民居里,有一幢是我曾经的家。不能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但我那破碎却欢乐无比的记忆一大半儿都是有关这里的,甚至我童年生活中最深刻记忆的源头便是这里。
我记忆中最浓厚的“色调”便是这老房子的色彩。房子不大,标准的五层民房再加一个小阁楼。正面向阳,背面遮光。记忆中,我最闲适的时光便是在这里度过的。
那时候父母很忙,基本上没人管我,就算大闹天宫,顶多也就是外婆一句轻轻的数落或外公只闻其声的“威吓”。而我们仨小孩也就笑嘻嘻地扮鬼脸,然后各自逃竄开去。儿时的记忆里,那会儿的天总是很好,阳光“平铺直叙”,一点儿也不遮掩,每天的学习也就是那么点加减乘除的事儿。于是当白天的光线由楼顶的天窗一路洒到底边时,我便准备起床。而每当这个时候,大人们都忙自己的事儿去了,这段“无人监控区”便成了我们最好的时光。我便一骨碌起床,与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表兄弟一起玩耍。我们先是扑通扑通地跳楼梯,比比谁跳得更高,然后各自不服输地蹲在楼梯口,却谁也不敢再往更高处跳。于是就围成一圈谈天说地,聊稚嫩的理想,然后放声大笑。接着冲上五楼的阳台翻墙扔拖鞋,好奇隔壁为什么没有大人出来阻止我们胡闹。最后玩累了还不忘去捉弄一下凑在后门阴凉地打麻将的一群老头儿。于是身后立马传来一连串看似无多少威慑力的数落声、拐杖敲地的“硁硁”声以及颤巍巍“追打”我们的脚步声。我们一边急忙“逃离”,一边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笑声顺着随地生长的瓜蔓爬过围墙,在风中飘散,飘散……
更欢愉的,就是每逢传统节日,外婆这里总要好好地热闹一番。其中端午的记忆最深刻。每逢这一天,几位巧手阿姨总会纷纷上阵。先是一番忙碌——淘米浸米,冲洗粽叶,切五花肉,掏咸蛋黄,挑选蜜枣,剁香菇末,拌上调料;然后变着花样包出各式各样香甜咸淡不一的粽子。而我们呢,时不时跑到他们身边瞎喊或帮倒忙,惹来一顿“臭骂”。而外婆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那一桌丰盛的菜肴了,还怕我们饿着,隔一会儿就往我们嘴里送小吃。每年这一天,总是一家老小忙忙碌碌嬉笑打闹,到中午才可以团团围坐在一起。那一刻我才仿佛真正明白圆桌的意义。一大家子坐成一圈,温暖又适意!饭后大人们继续着他们小别重逢的话题,我们继续着我们永远玩不腻的“闹剧”……
这就是那抹色彩,房子是主调,房子里的人做了底色,房子里的事是配色;总是这般显眼,摆在记忆最温柔的地方;这般五光十色,让人留恋不已!
恍然回神,日影依旧斑驳。我轻轻摘了几片草叶,慢慢拭去手上那抹锈迹,转身离去,忍不住又回首留下一声长叹,为那早已变了模样的老地方!
我宁愿一直记着的还是我记忆里曾经的颜色!
(作者系浙江省苍南县潜龙学校九年<1>班学生,指导老师:陈荣锁)(责任编辑 刘冬杨)
我沉默着一路前行,两边的墙壁斑斑驳驳,我到处触触碰碰不想停下来。墙上一个石块忽地落了下来,绊住了我的脚步,我下意识地扶住破落的厂房墙壁,却不料沾了一手油漆。我本有些懊恼,可是此时的阳光正好照在有些颓圮的墙面上,那本是单色的痕迹折射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斑斓得犹如我记忆中的颜色。
那两排肩并肩手挽手的民居里,有一幢是我曾经的家。不能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但我那破碎却欢乐无比的记忆一大半儿都是有关这里的,甚至我童年生活中最深刻记忆的源头便是这里。
我记忆中最浓厚的“色调”便是这老房子的色彩。房子不大,标准的五层民房再加一个小阁楼。正面向阳,背面遮光。记忆中,我最闲适的时光便是在这里度过的。
那时候父母很忙,基本上没人管我,就算大闹天宫,顶多也就是外婆一句轻轻的数落或外公只闻其声的“威吓”。而我们仨小孩也就笑嘻嘻地扮鬼脸,然后各自逃竄开去。儿时的记忆里,那会儿的天总是很好,阳光“平铺直叙”,一点儿也不遮掩,每天的学习也就是那么点加减乘除的事儿。于是当白天的光线由楼顶的天窗一路洒到底边时,我便准备起床。而每当这个时候,大人们都忙自己的事儿去了,这段“无人监控区”便成了我们最好的时光。我便一骨碌起床,与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表兄弟一起玩耍。我们先是扑通扑通地跳楼梯,比比谁跳得更高,然后各自不服输地蹲在楼梯口,却谁也不敢再往更高处跳。于是就围成一圈谈天说地,聊稚嫩的理想,然后放声大笑。接着冲上五楼的阳台翻墙扔拖鞋,好奇隔壁为什么没有大人出来阻止我们胡闹。最后玩累了还不忘去捉弄一下凑在后门阴凉地打麻将的一群老头儿。于是身后立马传来一连串看似无多少威慑力的数落声、拐杖敲地的“硁硁”声以及颤巍巍“追打”我们的脚步声。我们一边急忙“逃离”,一边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笑声顺着随地生长的瓜蔓爬过围墙,在风中飘散,飘散……
更欢愉的,就是每逢传统节日,外婆这里总要好好地热闹一番。其中端午的记忆最深刻。每逢这一天,几位巧手阿姨总会纷纷上阵。先是一番忙碌——淘米浸米,冲洗粽叶,切五花肉,掏咸蛋黄,挑选蜜枣,剁香菇末,拌上调料;然后变着花样包出各式各样香甜咸淡不一的粽子。而我们呢,时不时跑到他们身边瞎喊或帮倒忙,惹来一顿“臭骂”。而外婆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那一桌丰盛的菜肴了,还怕我们饿着,隔一会儿就往我们嘴里送小吃。每年这一天,总是一家老小忙忙碌碌嬉笑打闹,到中午才可以团团围坐在一起。那一刻我才仿佛真正明白圆桌的意义。一大家子坐成一圈,温暖又适意!饭后大人们继续着他们小别重逢的话题,我们继续着我们永远玩不腻的“闹剧”……
这就是那抹色彩,房子是主调,房子里的人做了底色,房子里的事是配色;总是这般显眼,摆在记忆最温柔的地方;这般五光十色,让人留恋不已!
恍然回神,日影依旧斑驳。我轻轻摘了几片草叶,慢慢拭去手上那抹锈迹,转身离去,忍不住又回首留下一声长叹,为那早已变了模样的老地方!
我宁愿一直记着的还是我记忆里曾经的颜色!
(作者系浙江省苍南县潜龙学校九年<1>班学生,指导老师:陈荣锁)(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