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跨越海峡的对话 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
【编者按】为促进海峡两岸基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海峡两岸教育界人士的相互了解,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台北教育大学主办,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编辑部、福州市钱塘小学承办的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于2013年10月在福州隆重举行。语数两场研讨会吸引了近3000位海峡两岸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以优质课展示、专家讲座、现场互动、学术交流、综合探讨等方式观摩聆听,切磋交流。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台湾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听课教师也好评如潮,纷纷来稿畅谈他们对此次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2013年10月19日,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在福州举行。
一、展示新理念,在实践中致力课改理念的落实
现代教育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培养学生“四能”,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理能力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重演绎,轻归纳、类比,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过程。基于此,活动确定了“培养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思考”的主题,其中关键词“推理”与“思考”,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律,展示了如何让学生感悟不完全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现学生推理能力。著名特级教师王永对此非常肯定,同时他认为《积的变化规律》是一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他指出,让学生看到算式的规律,并尝试去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方面上,语言描述和符号描述是两种重要的方法。
台北教育大学钟静教授的讲座内容新颖,她为我们展示了台湾数学课程连结主题的理念与实践。关于“连结”为主题的观点,是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借由内部连结来掌握数学的方法,增进数学素养,并借由外部的连结来拓展数学应用,加强数学式的思考。为大陆小学数学研究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台湾新北市中正小学詹婉华老师的《长方形面积》一课,让我们看到与大陆教师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展示了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做中学”。王永老师在评议中指出:学生学数学一定要老师们领着他们去“做”,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是“做中学”的三环节。尽管两岸小学数学都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台湾教师的课堂“动手做”的经验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发,这样的两岸交流真需要多一些。
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与郑桂元老师的《观察的范围》,同样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尤其在指引学生思考的过程上,为我们展示了独到的艺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强调:数学教学应当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平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优秀的数学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概括活动,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
刘加霞教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讲座,从理论的高度,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认为,中国人和中国的数学教学,尤其缺少的是合情推理。她强调,培养创新能力要学会“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经验、直观与直觉。
二、寻找新交集,在碰撞中追求两岸经验的融合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本届活动的举办,为老师们了解台湾小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研讨,切磋教育心得、借鉴成功经验,促进了两岸教师的共同成长,这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台北市士林区的孙德兰老师的自编教材《加一加》,给刚入学一个多月的学生上“10以内的加法”,她通过游戏,让不同颜色的方块与数字一一对应,让学生玩加法。课后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关于本课最终延长了授课时间的问题,有教师提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孩子,什么颜色代表哪个数字,这样开展教学是否更有效?观点的碰撞,折射了两岸教育理念的差异,换一句话说就是不同教师心中“好课”标准的不同。直接告诉颜色与数字的对应,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完整和效率,而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体现了台湾课堂更侧重学生个体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台湾教师的课堂,还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师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有别于大陆教师的精彩。孙德兰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听、问、说、想。然后,她逐一告诉学生,你有责任听老师说,听同学说;有问题的时候,你有责任问老师,问同学;你明白的时候,你有责任举手,有责任把话说清楚;别人在说的时候,你有责任想一想。詹婉华老师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课堂的五点要求:发言要举手、操作要认真、讨论要轻声、聆听要专心、学习要快乐,并在学生互动中解释要求。这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育在学生习惯培养上的独特文化。彰显了台湾课堂的育人特点。
三、推出新教师,在课堂中追寻闽派教师的踪影
本次活动,推出了福建新生代名师代表——厦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戴曙光老师和福州乌山小学的林碧珍老师,他们的两节课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了“闽派教师”的风采。
戴曙光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组合图形面积推理的方法概括为“先分再合”“先合再分”两大策略,正当学生以为探索尘埃落定的时候,他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是否还有一分为一的方法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平台上。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同样如此,在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上颇见功力。“质朴之中凸显深刻,内敛之中孕育激情”,这让我们看到福建名师群体越来越清晰的身影。
本次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岸基础教育的了解,加强了两岸教育改革经验的融合,为两岸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峰主任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说:“《新教师》把教师培养与出版社的社会贡献联系在一起,正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活动在助力教师发展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第五中学小学部 责任编辑:王彬)
——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
【编者按】为促进海峡两岸基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海峡两岸教育界人士的相互了解,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台北教育大学主办,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编辑部、福州市钱塘小学承办的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于2013年10月在福州隆重举行。语数两场研讨会吸引了近3000位海峡两岸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以优质课展示、专家讲座、现场互动、学术交流、综合探讨等方式观摩聆听,切磋交流。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台湾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听课教师也好评如潮,纷纷来稿畅谈他们对此次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2013年10月19日,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在福州举行。
一、展示新理念,在实践中致力课改理念的落实
现代教育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培养学生“四能”,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理能力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重演绎,轻归纳、类比,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过程。基于此,活动确定了“培养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思考”的主题,其中关键词“推理”与“思考”,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律,展示了如何让学生感悟不完全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现学生推理能力。著名特级教师王永对此非常肯定,同时他认为《积的变化规律》是一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他指出,让学生看到算式的规律,并尝试去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方面上,语言描述和符号描述是两种重要的方法。
台北教育大学钟静教授的讲座内容新颖,她为我们展示了台湾数学课程连结主题的理念与实践。关于“连结”为主题的观点,是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借由内部连结来掌握数学的方法,增进数学素养,并借由外部的连结来拓展数学应用,加强数学式的思考。为大陆小学数学研究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台湾新北市中正小学詹婉华老师的《长方形面积》一课,让我们看到与大陆教师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展示了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做中学”。王永老师在评议中指出:学生学数学一定要老师们领着他们去“做”,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是“做中学”的三环节。尽管两岸小学数学都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台湾教师的课堂“动手做”的经验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发,这样的两岸交流真需要多一些。
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与郑桂元老师的《观察的范围》,同样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尤其在指引学生思考的过程上,为我们展示了独到的艺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强调:数学教学应当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平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优秀的数学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概括活动,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
刘加霞教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讲座,从理论的高度,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认为,中国人和中国的数学教学,尤其缺少的是合情推理。她强调,培养创新能力要学会“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经验、直观与直觉。
二、寻找新交集,在碰撞中追求两岸经验的融合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本届活动的举办,为老师们了解台湾小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研讨,切磋教育心得、借鉴成功经验,促进了两岸教师的共同成长,这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台北市士林区的孙德兰老师的自编教材《加一加》,给刚入学一个多月的学生上“10以内的加法”,她通过游戏,让不同颜色的方块与数字一一对应,让学生玩加法。课后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关于本课最终延长了授课时间的问题,有教师提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孩子,什么颜色代表哪个数字,这样开展教学是否更有效?观点的碰撞,折射了两岸教育理念的差异,换一句话说就是不同教师心中“好课”标准的不同。直接告诉颜色与数字的对应,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完整和效率,而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体现了台湾课堂更侧重学生个体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台湾教师的课堂,还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师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有别于大陆教师的精彩。孙德兰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听、问、说、想。然后,她逐一告诉学生,你有责任听老师说,听同学说;有问题的时候,你有责任问老师,问同学;你明白的时候,你有责任举手,有责任把话说清楚;别人在说的时候,你有责任想一想。詹婉华老师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课堂的五点要求:发言要举手、操作要认真、讨论要轻声、聆听要专心、学习要快乐,并在学生互动中解释要求。这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育在学生习惯培养上的独特文化。彰显了台湾课堂的育人特点。
三、推出新教师,在课堂中追寻闽派教师的踪影
本次活动,推出了福建新生代名师代表——厦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戴曙光老师和福州乌山小学的林碧珍老师,他们的两节课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了“闽派教师”的风采。
戴曙光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组合图形面积推理的方法概括为“先分再合”“先合再分”两大策略,正当学生以为探索尘埃落定的时候,他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是否还有一分为一的方法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平台上。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同样如此,在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上颇见功力。“质朴之中凸显深刻,内敛之中孕育激情”,这让我们看到福建名师群体越来越清晰的身影。
本次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岸基础教育的了解,加强了两岸教育改革经验的融合,为两岸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峰主任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说:“《新教师》把教师培养与出版社的社会贡献联系在一起,正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活动在助力教师发展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第五中学小学部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