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播音“对象感”的把握与表现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nj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同质化的今天,通过提升新闻播音员的“对象感”,有助于提升新闻节目的特色,实现更佳的新闻播报效果,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对象感”也是衡量一个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水平高低、把握新闻内容的标尺,优秀的新闻播音员能够通过把握“对象感”,播出心中有观众的效果,拉近播音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本文就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把握“对象感”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播音员;电视新闻;对象感;播音效果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5-0000-00
  对象感贯穿于播音员的整个新闻播报过程,对播音员的新聞播报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象感是指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虽然眼前没有观众,但是为了提高新闻播报效果,增强播报时的亲切感,要假想眼前有观众,产生观众就在面前的感觉,进而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精辟的言论播报新闻内容,感染电视跟前的观众,并赢得观众的信赖和支持。因此电视新闻播音员要准确把握对象感的实质,掌握运用对象感的技巧与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忘我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
  1影响电视新闻播音对象感把握的要素
  1.1 备稿时间
  备稿是每个电视新闻播音人在新闻正式播出之前必做的功课,它是播音员把握对象感的基础。播音员在背稿时,通常会识记新闻要点,分析新闻的特点,及如何措辞能够更加直接的表达出新闻要点。在播音员备稿过程中,备稿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若时间充足,播音员则可以从容备稿,并仔细揣摩新闻内容及措辞,在新闻正式播出时,播音员才会做到胸有成竹,从容自若,为有效把握对象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电视新闻栏目往往要播报一些突发新闻或热点新闻,突然新闻和热点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及最佳播出效果,电视新闻节目往往无法给播音员足够的备稿时间。播音员拿到新闻稿子后,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新闻内容,抓住新闻要点,然后以流畅的语言将其准确无误的表述出来。这就导致了播音员无法对新闻内容进行推敲,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把握,不能给人以亲切感和带人感,降低了对象感的把握效果。
  1.2 工作环节的影响
  新闻播音员并不能够在播报新闻时随意发挥,需要根据新闻内容来进行,为解决播音员忘词的现象,通常会使用提词器或卡片辅助播音员的新闻播报。无论使用哪种辅助方式,都会打断播音员的思路,致使其分心兼顾其他工作,影响其发挥,不利于播音员对象感的有效把握。如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播音员频繁查看卡片,一是容易被新闻内容所左右,只是机械的在复述新闻内容,没有体现播音员对新闻内容的加工;二是播音员的播报较为生硬,仪态不够自然,没有做到心中有观众。因而播音员的对象感自然会被削弱,新闻的播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影响新闻的公信力。此外导播在播音员播音时,会下达指令要求播音员配合,此时播音员的思路会产生波动,一些原定的语言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偏离播音员预设的状态,直接削弱了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对象感。
  1.3 播音员心理素质问题
  播音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对象感把握的重要因素,播音员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忘词、口误等现象,致使新闻上下内容不连贯,或是新闻内容过渡不自然,这些现象都会引发播音员的心理波动,影响到播报新闻的效果。致使播音员在播音时过于纠结自己的言行和仪态,对于新闻内容的把握程度较低,对象感的感觉较弱,不能很好的表述新闻事件,向观众传递重要信号,并引导新闻舆论方向。
  1.4 语调平淡
  我们在看新闻节目时会发现一些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语调总是维持在一个调上,语气较为平淡,仿佛机器人一样在读新闻稿子,给人一种生冷的感觉,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播音员在说什么。这就是播音员未能准确把握对象感,没有将新闻的重点内容突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叙述清楚,导致观众不理解新闻。播音员在播音时因缺失对象感,不能很好的掌控新闻播报现象,间杂着紧张情绪,因而在播音时容易以一种固定的语调播报新闻,缺乏抑扬顿挫,是没有感情的在叙述一件事情。
  2把握对象感提升运用效果
  电视新闻播音工作在把握对象感时,要立足于新闻播报行业的特点,即新闻播报具有严肃性、权威性,作为播音的主体播音员,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与言行。在播报新闻时,要以观众为核心,从语气上、行为上、仪态上与观众产生呼应,仿佛观众就在面前与播音员进行互动。此外播音员要善用语言技巧,向观众传递新闻重点,并善于引导舆论走向,让观众能够主动从新闻播报中获取有效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式的记忆。因此电视新闻播音节目在把握对象感时,应做好新闻播报的各个环节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2.1 备稿环节要充分备稿
  虽然备稿环节容易受备稿时间的影响,导致播音员的备稿不充分,对新闻内容把握不到位,感知对象感时较为模糊。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仍然要做好备稿环节的工作。备稿环节的工作重点在于理解新闻稿件的内容,播音员若对新闻不熟悉,不理解新闻内容,是很难把握对象感的。因此在备稿环节,播音员应不断提升自身基础知识与专业素养,做到快速识记新闻内容,并理解新闻内容。首先播音员在拿到稿件后,应快速阅读新闻内容,查看是否有生僻字或是读音不确定的字,然后借助工具明确字词的读音,解决发音上的问题。然后从中寻找有效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在找寻到有效信息后,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与事件的走向,从而掌握新闻事件的大致脉络。其次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推敲,找寻新闻事件中的亮点或吐槽点,对新闻事件进行定性。如可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事件的曲折处寻找,发现新闻事件中可以引发观众共鸣的点,从而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然后对新闻事件定性,对新闻事件定性以后,就会明确该新闻会引发哪种类型的观众的关注和呼应,及其接触到新闻事件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在对观众反应的揣摩中,播音员的对象感逐渐清晰,并能够根据播报对象对新闻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观众的实际需要。最后在理解新闻的过程中,播音员要设想观众就在面前,自己的每一次尝试播报都是正式播出,都是在直面观众,并与观众在互动,将对象感进一步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播音员要思考面对观众应如何将该新闻事件表述出来,才能让观众明白播音员所要播报的内容。并在心中模拟新闻播报现场,尝试进行新闻播报,站在观众的立场去审视播音员的仪态、语调和用语,发现自身在仪态、语调和表述词语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若是在新闻播报时时间较为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稿,播音员可将播音室内的话筒或镜头当做是观众,看到镜头或话筒就像看到了观众的眼睛,这样对象感的感觉会更强烈,播音员才会找准定位,感知新闻播报对象,并以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将新闻顺利播报出去。此外播音员应树立对象感意识,不仅要感知新闻播报对象,还应注意自身的言行,树立自身的形象,便于观众也把握对象感,才能够实现播音员与观众之间的有效互动。   2.2 采编环节的对象感把握
  采编环节的工作直接关系着播音员对象感的把握,通过采编工作能够将复杂的新闻事件条理分明化,便于播音员抓住新闻重点及对象感的把握。因此在采编环节,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针对性。每件新闻事件都有其特点,对应着不同的观众。如军事类新闻对应军事迷,娱乐类新闻对应追星者,因此在采编工作中要找准每件新闻事件的特性及定位人群,突出新闻事件的针对性。找准观众定位以后,采编人员要深入了解观众的想法。然后在撰写稿件时,才会考虑这一群体的情感态度,才能明确新闻事件的对象,做到把握对象感,并以对象所喜欢接受的形式去撰写新闻。(2)创新新闻播报形式。不同的观众对新闻节目有着不同的需求,其关注的热点与想法也就不同,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关注点就有很大的差异,看到同一新闻事件时产生的想法也不同。因此在采编工作上,一定要注意区分观众的这一特质,并根据观众的这一特质创新新闻播报形式,以观众所喜欢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工作。首先电视新闻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根据所面对的观众,把握对象感,分析观众的收视特点。如地方电视台,所面对的是本地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往往关注城市的新变化及关系自身的事情,且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因此不适宜长篇大论的报道。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准确把握这一特质,取材于城市的现实生活,以简单明快、直接的方式突出新闻重点,将新闻播报给观众。(3)播报时间要合理。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无论城市居民也好,还是农村居民,其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休息的时间段集中在12-13.30、7-9点。因此在采编工作上,要根据观众的休息时间来确定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制定的播出时间要合理,不与观众的休息时间其冲突。(4)关注观众的生活。采编工作要为对象感的把握工作服务,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去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然后在把握对象时,才能够假想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对象,才能感受到真实的观众,仿佛在人民群众中间与他们在交谈,在讨论着一件件关系着他们的事情,播音员的新闻播报自然也就更加真实与自然。
  2.3 新闻播报时的工作
  在正式进行新闻播报时,播音员要做好以下环节工作:(1)注重仪态。播音员要注意自身的着装,做到仪容仪表干净整洁,不搞奇装异服。着装要与新闻播报环境相符合,视线要朝前看,不畏畏缩缩或躲避。(2)全身心投入到播报中。在新闻播报开始后,播音员的视线、口型、姿态要到位,不能随便走动或变更,应集中注意力,设想观众就在面前,自己是在于观众进行互动,虽然目中无人,但是要做到心中有观众。时刻谨记观众在面前,自己是面向观众在进行播报,因而要根據新闻内容而变化,适时调整心态与言辞,注意向观众传达新闻的细节,眼睛要有神,动作要有力,言行要自然,感觉要良好,使播报符合新闻内容,新闻内容又能让观众而感知。
  3培养对象感的有效方式
  3.1 勤加练习积累经验
  对象感的把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播音员在长期的播音活动中去养成。播音员要端正对待工作的态度,将播音事业视作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因而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对象感。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多观看一些著名新闻播音人的节目,如《新闻30分》的播音员康辉,知名播音员白岩松等。通过观看知名播音员的节目,揣摩他们的播音细节,并结合自身的播音实际工作,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此积累下丰富的播音经验,从而在实际工作时,能够更加有效的把握对象感。
  3.2 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
  紧张是导致播音员播报新闻时无法有效把握对象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播音员要掌握消除紧张的方法,摈弃心中的杂念,专心致志的进行新闻播报,消除播音环境对播音员的干扰,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在播报新闻时,播音员要由己达人、以情动人,针对不同的新闻稿件,要充分的理解,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在播报新闻时准确的表述出重点,并加之以自己的理解。仿佛直面观众似的在向观众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假想观众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回应。播音员在播音时不断给自己以心理暗示,调整心态,要饱满的热情与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4结语
  对象感是播音员的重要能力之一,它的养成需要播音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经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才能做好。同时电视新闻节目要为播音员对象感的养成创造条件,减少繁琐的工作流程,减少导播对播音员的指示,将舞台交给播音员,让播音员自由的发挥和创,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彩的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佟琳.浅谈电视新闻播音员对象感的把握[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04):31-33.
  [2]陈冰凌.听说之间——广播节目对象感浅析[J].传媒,2014,(07):75-77.
  [3]卞海峰.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对象感[J].视听界,2016,(02):121-122.
  [4]崔志刚,贺红梅. 好好说话:新闻主播的陈述式播音[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5]王群.“口语化”播音要把握好度[J].新闻战线,2016,(13):138-139.
  [6]任航.电视新闻直播中对象感的把握[J].东南传播,2005,(11):55-56.
  [7]丁大侃.浅析电视新闻播音对象感缺失原因及培养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2):108-109.
  [8]肇燮.浅析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对象感[J].电影评介,2013,(11):87-88.
  作者简介:李周圆(1996—),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
其他文献
4月22日-24日,2017年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会议以《分化与进化:寻找经济新动能》为主题,作为传统产业的房地产,在经历新一轮更为严苛调控后,如何寻找新动能、新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细分注水单元,补充地层能量,力争各层位均发挥出最佳的开发水平是保证油田长期稳产的重要因素,而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的实施是达到该目的的一项有力工艺。为解决试采作业区宁138区块延10层位、层间差异而导致的吸水不均匀的现象,本年度开展分层注水工艺试验。  关键词:地层能量;分层注水工艺;探讨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
19世纪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并不平顺,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韦尔斯利大学历史名誉教授保罗·A·科恩在《基督教运动与中国人
摘要:近年来,能源价格日益高涨,空气污染日渐严重,如何使电站锅炉在最有效率的条件下运转,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电站锅炉的节能和环保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本项目研制发明了防积灰磨损余热回收节能换热装置。在锅炉的排烟管道上安装了高效余热回收节能换热装置,将助燃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70~80℃左右)后参与燃料的燃烧,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离炉烟气所带
摘要: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之中,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体育与其他课程有较大区别,实践占据了体育教学的绝大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从高职体育教学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入手,分析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正确应用方法,为我国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思路和想法。  关键词:多媒体
半番鸭又称骡鸭,是番鸭与家鸭杂交的后代,因性情温顺、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胸腿肉比例高、肉味鲜美、极富野禽风味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不同杂交组合或饲养方式
中国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其中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传统价值观诸多合理内容和精神,整体本位、以民为本、以德治国、成性成人、教化为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