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 改进方法 训练习惯 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fe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两三个周期。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背后冷静思考,就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灌输新理念﹑运用新教法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培养兴趣,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曾首先进行这样的情境设计:两个小朋友分饼,最后只剩下1块饼,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分呢?这样自然地引入新课。先请学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块饼,再实践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块就要用分数1/2表示。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脑,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知识的过渡水到渠成。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顺利直观地完成了预设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这样的设计,动手、动脑、动口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但并非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才能收到预测的效果和目标。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在班上组织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当售货员或顾客,使每个孩子对人民币的互换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练。
  二、改进方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此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等等。在教学中还要立足于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学生的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训练习惯,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養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养成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在学习相遇应用题时,当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后,我出示这样的练习:王师傅开着客车从A地去B,每小时30千米,同时李师傅开着货车从B地去A地,每小时40千米,经4小时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当学生正确解答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王师傅,你停在相遇点向前看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王师傅还要走多少千米才能到达B地?)要是王师傅回头看呢?(王师傅离A地多少千米?)如果换成李师傅你们还有什么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自己提出不同的叙述方式的问题,加深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以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题的兴趣;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圆柱,体验圆柱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动手用尺子、绳子量一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然后用剪刀剪开圆柱的侧面进行观察;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这种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的和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新知识探索活动,要认真观察活动现象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极思考活动对解决的问题启发和帮助作用,促进对新知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时同伴的发言。要学会从同学的发言中吸取好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的积极因素。第五,培养学生自觉修正、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整理、自觉修正、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其他文献
摘 要: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这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如果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时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为指导,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教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的设计者也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专利,而成为激发学生愿望、动机、价值追求的载体,那么让学生下水去体验作业设计的过程,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一、激发兴趣创设作业设计的氛围  教师一直是布置作业的主人,这是若干年以来形成的模式,其实我认为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
期刊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开端就像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以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为出发点,来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导入模式。  一、以“情”激“情”、 激情导入  情感具有
期刊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体现“探究”理念,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训练,真正把学生的发展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生物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想借此一角,略谈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一、探究性教学  日常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整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仅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谈论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实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性质中可看出,语文学科是知识性和工具性统一体。我们语文教育要想达到这个终极目标,就是要我们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时时刻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活动中,研究和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通过以下的教育方法与途径来实现:  一、语文
期刊
一位教育理论家这样描述:“在中国的教室中,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而在精神上,教师始终占据至尊的位置,在学生的躯体里掩藏着的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灵魂。”这段话可能比较刻薄。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表现恰恰是: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前辈们留下的“经典”;对学生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正规军的训练,把学生训练到没有进入数学考场就“胆战心惊”了,学生的能力体现在模仿和回忆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
期刊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能力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结合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