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合作探究式教
学;情境;教材;分组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9(A)—0022—01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古人又主张:作学问时要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探究的精神。这些古代的教育思想,正是当今新课标下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可见,合作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呢?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本人的观点。
创设情境,激发合作探究的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个数学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才会有探究这一问题的动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想象空间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把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激活,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如,在教“黄金分割”这节课时,我提出问题:人体的上部与下部在什么比例下最美?(初中学生爱美之心很强)著名油画《蒙娜丽莎》中蕴含着哪些数学奥妙?于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我再顺势提出探究的问题,就变枯燥的数学为有趣味的数学了。
挖掘教材,设计恰当的问题
合作探究式教学并不是适合各种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当中吃透教材,合理整合,恰当选材,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难易结合、循序渐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探究中都有一定的收获,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可先让学生分别探究二次函数的顶点在原点、在y轴上、在x轴上的三个类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般形式下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从而使学生由易到难、全面、系统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内在规律。
其次,所设计的问题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模式,要有开放性、前瞻性,要有广度、深度。如,古今中外的数学典例:黄金分割、圆周率、古希腊的三角函数表等等,都是教师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的好素材,因为这些问题的提出正好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些问题通过学生亲身的探究,给他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
合理分组分工,明确目标,进行合作探究
在实施合作探究活动时,可把学生按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交往合理搭配,分成小组,每组有组长、学习骨干,活动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给各组提出探究的问题、学习的目标,小组长组织学生学,学习骨干带着大家学,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各抒己见,完成确定的目标。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果。如,在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测量旗杆、楼房的高度,从而既提高了学生交流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及时反馈,不断完善,深入探究
任何一次创新的教学活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而每一次的探究活动应要求学生及时地给教师反馈信息,使教师掌握活动发展的动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在合作探究的形式上,教师只有把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把一般层面的合作探究与深入持久的合作探究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一批敢于攻克难关、探索科学奥秘的新型人才。
师生有机结合,共创和谐教学氛围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体。广大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与学生创设的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灵魂所在。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领路人、参与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经历探究数学问题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因为师生只有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把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逐步取得显著的成效。
学;情境;教材;分组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9(A)—0022—01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古人又主张:作学问时要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探究的精神。这些古代的教育思想,正是当今新课标下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可见,合作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呢?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本人的观点。
创设情境,激发合作探究的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个数学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才会有探究这一问题的动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想象空间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把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激活,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如,在教“黄金分割”这节课时,我提出问题:人体的上部与下部在什么比例下最美?(初中学生爱美之心很强)著名油画《蒙娜丽莎》中蕴含着哪些数学奥妙?于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我再顺势提出探究的问题,就变枯燥的数学为有趣味的数学了。
挖掘教材,设计恰当的问题
合作探究式教学并不是适合各种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当中吃透教材,合理整合,恰当选材,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难易结合、循序渐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探究中都有一定的收获,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可先让学生分别探究二次函数的顶点在原点、在y轴上、在x轴上的三个类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般形式下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从而使学生由易到难、全面、系统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内在规律。
其次,所设计的问题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模式,要有开放性、前瞻性,要有广度、深度。如,古今中外的数学典例:黄金分割、圆周率、古希腊的三角函数表等等,都是教师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的好素材,因为这些问题的提出正好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些问题通过学生亲身的探究,给他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
合理分组分工,明确目标,进行合作探究
在实施合作探究活动时,可把学生按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交往合理搭配,分成小组,每组有组长、学习骨干,活动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给各组提出探究的问题、学习的目标,小组长组织学生学,学习骨干带着大家学,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各抒己见,完成确定的目标。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果。如,在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测量旗杆、楼房的高度,从而既提高了学生交流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及时反馈,不断完善,深入探究
任何一次创新的教学活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而每一次的探究活动应要求学生及时地给教师反馈信息,使教师掌握活动发展的动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在合作探究的形式上,教师只有把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把一般层面的合作探究与深入持久的合作探究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一批敢于攻克难关、探索科学奥秘的新型人才。
师生有机结合,共创和谐教学氛围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体。广大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与学生创设的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灵魂所在。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领路人、参与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经历探究数学问题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因为师生只有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把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逐步取得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