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探索,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做到用得准、用得好、用得巧,从而把教学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变静为动,增加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增强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生物教学 学生兴趣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根据上课内容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教材上有些内容,学生能够看懂或通过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也能掌握的,就没有必要应用多媒体教学。但是,生物学上的有些内容,如结构、生理变化及现象等较抽象、枯燥,上课时仅靠课本上的示意图或挂图等模型很难讲解清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则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同时,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做实验,像放“电影”一样让学生观看,这样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实验会受到学校原有设备、实验材料及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开设,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再现生物实验情景,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过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如下:
一、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注意力就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体动作及简单的挂图、模型或标本都难以将各种生物的鲜活形象和复杂的生态展现给学生,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人的性别遗传》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组可爱小宝宝的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宝宝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下子吸引学生眼球,个个兴趣盎然。又如讲《输血与血型》一节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两辆汽车突然相撞,司机流血不止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医院,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医生,你将如何救治病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输血。紧接着问:输血能随便输吗?这样就很好地揭开了本节问题探究的序幕。
二、多媒体能直观地呈现知识
传统生物教学模式讲究教学的直观性,例如用挂图、模型等教具进行演示教学。但是挂图、模型的数量和种类毕竟是有限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直观教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生物的教学理念。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显示某些微观现象、瞬间突变、长期渐变等过程,且效果逼真。这就使无法讲清、容易似是而非的问题迎刃而解,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如在讲授《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我从搜集到的视频素材中用“超级解霸”进行片段截取,并加入多幅家蚕和蝗虫生殖与发育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昆虫的一生及“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有非常直观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如七年级学生刚开始生物科学的学习,在教学第一章《认识生物》时,我精心制作了一堂多媒体课件,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生物图片,一些图片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ACDsee软件进行了处理,制成了配有文字说明和音响效果的课件,用以介绍“生物的特征”。同时搜集到了动物捕食、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等视频素材加入课件中,介绍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内容。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生物世界,一开始就对生物课产生浓厚兴趣。另外,在讲桃花的结构时,学生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花瓣是花的主要部分,忽略对雌蕊和雄蕊的观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雌蕊和雄蕊从一朵花中剥离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屏幕上展示小麦和玉米的花,使学生认识到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三、多媒体能改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把生动、鲜明、形象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恰当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学科中很多的生命现象、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化静为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从而突破重难点。如第四章第二节《神经调节》中的“兴奋的传导”这个难点,教师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讲清,学生难于理解,而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兴奋在“神经元内”、“神经元间”的电位变化和突触内递质的释放过程,以及电位传导和化学刺激的转化,则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递质—膜电位变化这条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从而理解兴奋的传导机制,达到教学目的。
四、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效率
在常规教学手段中,教师的大量板书和学生的大量记录,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因而课堂始终停留在课本知识本位的讲解上,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补充更多能够让学生扩展知识面的信息。但是多媒体在生物课堂的应用,有利于缩短课堂授课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广开思路,通过各种手段掌握所学知识,这是常规教学手段不容易办到的。如讲“血液”这部分内容时,在演示实验中观察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的分层情况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结果,即使出现结果,也往往不明显。为配合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在进行完实验操作后可用放像机将最后的结果和现象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结果明显,学生一看便认出哪一层是血浆,哪一层是血细胞。在此试验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节省出的时间进行其他血液知识的讲解,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些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能高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李学明.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生物教学 学生兴趣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根据上课内容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教材上有些内容,学生能够看懂或通过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也能掌握的,就没有必要应用多媒体教学。但是,生物学上的有些内容,如结构、生理变化及现象等较抽象、枯燥,上课时仅靠课本上的示意图或挂图等模型很难讲解清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则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同时,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做实验,像放“电影”一样让学生观看,这样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实验会受到学校原有设备、实验材料及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开设,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再现生物实验情景,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过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如下:
一、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注意力就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体动作及简单的挂图、模型或标本都难以将各种生物的鲜活形象和复杂的生态展现给学生,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人的性别遗传》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组可爱小宝宝的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宝宝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下子吸引学生眼球,个个兴趣盎然。又如讲《输血与血型》一节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两辆汽车突然相撞,司机流血不止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医院,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医生,你将如何救治病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输血。紧接着问:输血能随便输吗?这样就很好地揭开了本节问题探究的序幕。
二、多媒体能直观地呈现知识
传统生物教学模式讲究教学的直观性,例如用挂图、模型等教具进行演示教学。但是挂图、模型的数量和种类毕竟是有限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直观教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生物的教学理念。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显示某些微观现象、瞬间突变、长期渐变等过程,且效果逼真。这就使无法讲清、容易似是而非的问题迎刃而解,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如在讲授《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我从搜集到的视频素材中用“超级解霸”进行片段截取,并加入多幅家蚕和蝗虫生殖与发育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昆虫的一生及“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有非常直观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如七年级学生刚开始生物科学的学习,在教学第一章《认识生物》时,我精心制作了一堂多媒体课件,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生物图片,一些图片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ACDsee软件进行了处理,制成了配有文字说明和音响效果的课件,用以介绍“生物的特征”。同时搜集到了动物捕食、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等视频素材加入课件中,介绍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内容。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生物世界,一开始就对生物课产生浓厚兴趣。另外,在讲桃花的结构时,学生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花瓣是花的主要部分,忽略对雌蕊和雄蕊的观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雌蕊和雄蕊从一朵花中剥离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屏幕上展示小麦和玉米的花,使学生认识到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三、多媒体能改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把生动、鲜明、形象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恰当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学科中很多的生命现象、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化静为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从而突破重难点。如第四章第二节《神经调节》中的“兴奋的传导”这个难点,教师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讲清,学生难于理解,而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兴奋在“神经元内”、“神经元间”的电位变化和突触内递质的释放过程,以及电位传导和化学刺激的转化,则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递质—膜电位变化这条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从而理解兴奋的传导机制,达到教学目的。
四、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效率
在常规教学手段中,教师的大量板书和学生的大量记录,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因而课堂始终停留在课本知识本位的讲解上,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补充更多能够让学生扩展知识面的信息。但是多媒体在生物课堂的应用,有利于缩短课堂授课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广开思路,通过各种手段掌握所学知识,这是常规教学手段不容易办到的。如讲“血液”这部分内容时,在演示实验中观察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的分层情况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结果,即使出现结果,也往往不明显。为配合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在进行完实验操作后可用放像机将最后的结果和现象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结果明显,学生一看便认出哪一层是血浆,哪一层是血细胞。在此试验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节省出的时间进行其他血液知识的讲解,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些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能高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李学明.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