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根据以往的经验,旅游免签对游客的增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效应。2005年,韩国宣布对华游客实施过境免签后,五年内游客总数增长64.5%;泰国游也是在免签政策推出后异常火爆。
“印尼正式对相关国家实行免签”,印尼《雅加达环球报》以此为题对外报道了印尼对外旅游签证规则的又一次革新与改变。按照新制定的文件规定,印尼将对包括中国在内、新增的30个国家的游客实施免签政策。在印尼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之前,中国已经是该国重要的游客来源地。资料显示,中国此前已经是赴印尼旅游重要客源国。如今,印尼对外来游客签证政策作了更新,而这在中国势必引起一番赴印尼旅游热。
考察本次印尼对华游客签证政策的改革,不得不强调一个大的背景,这就是中国提出、沿线各国共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及印尼的海洋强国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与印尼两国对彼此战略进行对接持有相当高的认可。这在促使中国与印尼两国合作关系大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两国的人文交流空前高涨。对中国人来说,一趟赴因印尼“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成为奢望。其中,不得不说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俨然成为印尼旅游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印尼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地理上,印尼拥有大大小小的岛屿无数 ,一直有“万岛之国”的美誉。不仅如此,印尼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风光绚丽、海岛风光旖旎。这些对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游客来说,已经产生了难以抵抗的吸引力。然而,好酒也怕巷子深。印尼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只有在合适的宣传与发展策略下,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致及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印尼旅游,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旅游业规划与管理,是印尼政府为推动本国旅游业发展和发挥旅游业吸引游客、创造外汇和增加就业机会推出的首要发展策略。印尼政府很早建立了专门负责旅游业发展的政府部门(例如如今的“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和成立了国家旅游委员会,并统一加强全国旅游区的规划。20世纪60年代末,印尼将全国划分为雅加达、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日惹、巴厘等十大旅游区,后改为七个和下设27个旅游分区。不仅如此,印尼民间还成立了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多个行业工会,例如旅馆餐工会等。在加强管理之余,印尼还十分注重加强法制和发展规划。1990年10月,印尼政府就颁布了《旅游法》。同时,印尼还制定了旅游业发展的中期规划,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十大方针:加强市场推广、放松入境限制、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国内旅游、积极参与地区旅游组织、培养旅游人才、扩大国际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在区域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强环境保护。
其次,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持续增强印尼旅游业的竞争力和接待能力,印尼政府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比如低息贷款、优惠税赋等,吸引国内外商人投资旅游行业,大量资金的流入使印尼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不仅如此,对这个“万岛之国”来说,交通运输,特别是海港、空港条件,对旅游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兴建和发展巴厘、泗水、雅加达和龙目等地的机场,增加吞吐量,对印尼接待更多的外国游客至关重要。此外,雅加达等重点旅游城市的内陆交通状况的整治与管理无疑也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
再者,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简化入境手续和确保旅游安全是印尼政府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两个主要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在简化入境手续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从免签过境到落地签,再到旅游签证免签。在旅游安全方面,印尼政府也一再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旅游服务部门,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为此,印尼政府还特别制定了七项标准:安全宁静、美好回忆、热情好客、优质服务、彬彬有礼、赏心悦目与天造地双。
而且,扩大国际合作,发挥国际层面在印尼旅游开发和宣传方面的优势。印尼作为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是东盟旅游协会的重要成员,并积极推动东盟旅游情报中心的建立。在东盟内部,印尼竭力发展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合作关系,发挥这些国家在旅游资源开发、对外宣导和促销旅游产品方面的优势与作用。
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的发展情况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旅游管理服务同样吸引了广大来自中国的游客。印尼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尼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5年来,特别是1990年中国与印尼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1年印尼正式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随着中国-印尼两国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人文交流的迅速发展,前往印尼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快速增长。
2002年中国游客仅为4万人次,2011年猛增到47万人次;到2012年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的人数达61.8万人次,相比2011年又增长22.5%。2013年10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签署了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预计,2015年将实现中、印尼两国游客互访200万人次。2013年全年,中国大陆赴印尼旅游约有75万人次。2014年1至4月,印尼共接待外国游客93.57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从去年同期的7.19万人次增至12.43万人次,增幅高达74.6%,游客人数仅次于澳大利亚,名列第二。2014年全年,中国公民首站赴印尼人数95.82万人次。随着免签政策的推出,中国公民赴印尼旅游人数在2015年或将出现突破性的增长。
可见,中国游客增长速度之快,增长潜力之大。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意愿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印尼政府政策努力的结果。其中,不断改革对华游客和往来人员签证政策彰显了印尼政府对中国游客的重视。2005年,两国相互免除持外交与公务护照人员签证;同时,印尼政府宣布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这意味着,中国游客在抵达印尼后,要在出入境管理所上交35美元的手续费,且只有得到入境签证,才能在境内停留30天。 2014年底,有媒体报道,印尼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对来自中国的游客给予免签。但后经中国驻印尼大使馆证实,该新闻报道并不属实,印尼政府尚未对中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施免签政策。虽然这对中国游客来说,是一场空欢喜,但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印尼政府消除游客免签政策的法律障碍后,印尼政府在2015年6月上旬最终完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游客免签规则的制定工作,而印尼总统佐科也于6月9日正式予以签署。根据规定,来自中国的游客将免签旅游签证赴印尼旅游,时间不得超过30天,而且不能延长与转换其他停留身份。
根据以往的经验,旅游免签对游客的增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效应。2005年,韩国宣布对华游客实施过境免签后,五年内游客总数增长64.5%;泰国游也是在免签政策推出后异常火爆。印尼对华游客免签会否产生同样的效果,十分值得期待。当然,面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出境游游客来源市场,印尼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的总量,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则为我们对中印尼两国游客来往人数大幅度增长持有的疑问提供了大背景和肯定的答案。
“海上丝路”提升印尼旅游热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期间提出。他在演讲中强调,中国愿同东南亚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政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希望给包括印尼在内的沿线国家与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并切实地推动印尼等沿线国家与中国在商贸、金融、政治、教育与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关系的大踏步前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中国提出,但需要印尼等沿线国家的支持与配合。事实上,这一演讲的地点正是印尼国会,而印尼也是彼时习近平主席访问东南亚行程的第一站。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尼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印尼两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发展的一系列原则达成了共识。作为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构成了推进中印尼关系的“三驾马车”。为将中国-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落实实处和实现共同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中印尼双方需要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想通五个方面齐心努力。作为这一系列共识的聚焦点,中印尼两国领导人一致认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海洋强国战略能够实现对接,双方在基础设施、海洋经济、旅游合作等方面大有可为。
可见,游客往来在中印尼关系发展中也有着不俗的地位,而印尼旅游业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也同样大有可为,可供提升与开拓的空间非常大。对此,印尼官员、学者、旅游业者均有共识,认为中国对印尼旅游业有着十分重要拉动的作用。印尼旅游部部长阿里夫曾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客源市场,每年近一亿人次出境旅游,而“来印尼旅游的人数还不到总量的1%”,因此中国游客赴印尼的总量上升潜力十分可观。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印尼拉动中国游客增长和接纳更多游客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问题、缺少精通中文、具备中国式思维的从业者等。为克服这些不足和持续推进印尼旅游业的发展,印尼政府应在下述几点多作为:一是,加强中国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把开通或增加中国主要城市至巴厘岛直飞航班的计划落到实处;三是,印尼旅游部门应尽快落实针对中国市场的吸引策略;四是,尽快实现东盟旅游一签通,推进东盟统一旅游签证的政策落实。
借着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春风,印尼政府已经在加紧落实两国双向旅游交流的共识,譬如启动“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等。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显著地提升了印尼旅游的“热度”,为印尼旅游业发展贴上了更多的新标签。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两国人文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印尼未来双向来往游客数量势必出现大幅增长。美好的未来值得期许,但更多的努力应该都在眼下,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春风里,印尼也必须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方可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进而为印尼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印尼正式对相关国家实行免签”,印尼《雅加达环球报》以此为题对外报道了印尼对外旅游签证规则的又一次革新与改变。按照新制定的文件规定,印尼将对包括中国在内、新增的30个国家的游客实施免签政策。在印尼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之前,中国已经是该国重要的游客来源地。资料显示,中国此前已经是赴印尼旅游重要客源国。如今,印尼对外来游客签证政策作了更新,而这在中国势必引起一番赴印尼旅游热。
考察本次印尼对华游客签证政策的改革,不得不强调一个大的背景,这就是中国提出、沿线各国共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及印尼的海洋强国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与印尼两国对彼此战略进行对接持有相当高的认可。这在促使中国与印尼两国合作关系大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两国的人文交流空前高涨。对中国人来说,一趟赴因印尼“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成为奢望。其中,不得不说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俨然成为印尼旅游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印尼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地理上,印尼拥有大大小小的岛屿无数 ,一直有“万岛之国”的美誉。不仅如此,印尼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风光绚丽、海岛风光旖旎。这些对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游客来说,已经产生了难以抵抗的吸引力。然而,好酒也怕巷子深。印尼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只有在合适的宣传与发展策略下,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致及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印尼旅游,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旅游业规划与管理,是印尼政府为推动本国旅游业发展和发挥旅游业吸引游客、创造外汇和增加就业机会推出的首要发展策略。印尼政府很早建立了专门负责旅游业发展的政府部门(例如如今的“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和成立了国家旅游委员会,并统一加强全国旅游区的规划。20世纪60年代末,印尼将全国划分为雅加达、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日惹、巴厘等十大旅游区,后改为七个和下设27个旅游分区。不仅如此,印尼民间还成立了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多个行业工会,例如旅馆餐工会等。在加强管理之余,印尼还十分注重加强法制和发展规划。1990年10月,印尼政府就颁布了《旅游法》。同时,印尼还制定了旅游业发展的中期规划,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十大方针:加强市场推广、放松入境限制、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国内旅游、积极参与地区旅游组织、培养旅游人才、扩大国际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在区域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强环境保护。
其次,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持续增强印尼旅游业的竞争力和接待能力,印尼政府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比如低息贷款、优惠税赋等,吸引国内外商人投资旅游行业,大量资金的流入使印尼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不仅如此,对这个“万岛之国”来说,交通运输,特别是海港、空港条件,对旅游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兴建和发展巴厘、泗水、雅加达和龙目等地的机场,增加吞吐量,对印尼接待更多的外国游客至关重要。此外,雅加达等重点旅游城市的内陆交通状况的整治与管理无疑也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
再者,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简化入境手续和确保旅游安全是印尼政府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两个主要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在简化入境手续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从免签过境到落地签,再到旅游签证免签。在旅游安全方面,印尼政府也一再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旅游服务部门,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为此,印尼政府还特别制定了七项标准:安全宁静、美好回忆、热情好客、优质服务、彬彬有礼、赏心悦目与天造地双。
而且,扩大国际合作,发挥国际层面在印尼旅游开发和宣传方面的优势。印尼作为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是东盟旅游协会的重要成员,并积极推动东盟旅游情报中心的建立。在东盟内部,印尼竭力发展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合作关系,发挥这些国家在旅游资源开发、对外宣导和促销旅游产品方面的优势与作用。
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的发展情况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旅游管理服务同样吸引了广大来自中国的游客。印尼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尼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5年来,特别是1990年中国与印尼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1年印尼正式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随着中国-印尼两国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人文交流的迅速发展,前往印尼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快速增长。
2002年中国游客仅为4万人次,2011年猛增到47万人次;到2012年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的人数达61.8万人次,相比2011年又增长22.5%。2013年10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签署了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预计,2015年将实现中、印尼两国游客互访200万人次。2013年全年,中国大陆赴印尼旅游约有75万人次。2014年1至4月,印尼共接待外国游客93.57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从去年同期的7.19万人次增至12.43万人次,增幅高达74.6%,游客人数仅次于澳大利亚,名列第二。2014年全年,中国公民首站赴印尼人数95.82万人次。随着免签政策的推出,中国公民赴印尼旅游人数在2015年或将出现突破性的增长。
可见,中国游客增长速度之快,增长潜力之大。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意愿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印尼政府政策努力的结果。其中,不断改革对华游客和往来人员签证政策彰显了印尼政府对中国游客的重视。2005年,两国相互免除持外交与公务护照人员签证;同时,印尼政府宣布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这意味着,中国游客在抵达印尼后,要在出入境管理所上交35美元的手续费,且只有得到入境签证,才能在境内停留30天。 2014年底,有媒体报道,印尼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对来自中国的游客给予免签。但后经中国驻印尼大使馆证实,该新闻报道并不属实,印尼政府尚未对中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施免签政策。虽然这对中国游客来说,是一场空欢喜,但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印尼政府消除游客免签政策的法律障碍后,印尼政府在2015年6月上旬最终完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游客免签规则的制定工作,而印尼总统佐科也于6月9日正式予以签署。根据规定,来自中国的游客将免签旅游签证赴印尼旅游,时间不得超过30天,而且不能延长与转换其他停留身份。
根据以往的经验,旅游免签对游客的增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效应。2005年,韩国宣布对华游客实施过境免签后,五年内游客总数增长64.5%;泰国游也是在免签政策推出后异常火爆。印尼对华游客免签会否产生同样的效果,十分值得期待。当然,面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出境游游客来源市场,印尼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中国游客赴印尼旅游的总量,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则为我们对中印尼两国游客来往人数大幅度增长持有的疑问提供了大背景和肯定的答案。
“海上丝路”提升印尼旅游热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期间提出。他在演讲中强调,中国愿同东南亚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政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希望给包括印尼在内的沿线国家与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并切实地推动印尼等沿线国家与中国在商贸、金融、政治、教育与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关系的大踏步前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中国提出,但需要印尼等沿线国家的支持与配合。事实上,这一演讲的地点正是印尼国会,而印尼也是彼时习近平主席访问东南亚行程的第一站。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尼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印尼两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发展的一系列原则达成了共识。作为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构成了推进中印尼关系的“三驾马车”。为将中国-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落实实处和实现共同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中印尼双方需要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想通五个方面齐心努力。作为这一系列共识的聚焦点,中印尼两国领导人一致认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海洋强国战略能够实现对接,双方在基础设施、海洋经济、旅游合作等方面大有可为。
可见,游客往来在中印尼关系发展中也有着不俗的地位,而印尼旅游业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也同样大有可为,可供提升与开拓的空间非常大。对此,印尼官员、学者、旅游业者均有共识,认为中国对印尼旅游业有着十分重要拉动的作用。印尼旅游部部长阿里夫曾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客源市场,每年近一亿人次出境旅游,而“来印尼旅游的人数还不到总量的1%”,因此中国游客赴印尼的总量上升潜力十分可观。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印尼拉动中国游客增长和接纳更多游客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问题、缺少精通中文、具备中国式思维的从业者等。为克服这些不足和持续推进印尼旅游业的发展,印尼政府应在下述几点多作为:一是,加强中国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把开通或增加中国主要城市至巴厘岛直飞航班的计划落到实处;三是,印尼旅游部门应尽快落实针对中国市场的吸引策略;四是,尽快实现东盟旅游一签通,推进东盟统一旅游签证的政策落实。
借着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春风,印尼政府已经在加紧落实两国双向旅游交流的共识,譬如启动“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等。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显著地提升了印尼旅游的“热度”,为印尼旅游业发展贴上了更多的新标签。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两国人文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印尼未来双向来往游客数量势必出现大幅增长。美好的未来值得期许,但更多的努力应该都在眼下,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春风里,印尼也必须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方可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进而为印尼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