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要求、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手段,对受教育主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往进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突破传统教育方式,进入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无限选择的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被新媒体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1.学习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带来海量的知识,各种文字、视频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非常便利地获取想要的知识和信息,利用新媒体技术辅助学习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一种学习手段。从网络上获取最前沿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在线网络课堂的开放使用可以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需要的课程,或深入挖掘或拓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但是,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信息,容易使学习不够扎实,很多信息的凝练总结并不是建立在充分的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通常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渐退化,思考的主动性下降。
2.生活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通过网络使个体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频繁,但与此同时,大学生过度沉溺在网络世界,其生活方式已离不开电脑、手机和网络。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兴致勃勃、精神亢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百无聊赖、兴致索然,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警示思想政治教育者传统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新媒体创造的便捷通信环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现实生活中的淡漠又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3.心理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多元化、立体化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得到了活跃,个性得到了发展,潜能获得了开发。网络同时也为大学生倾诉、宣泄情感和消极情绪提供了平台。但是虚拟化的网络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孤僻冷漠的心理特征。高度开放的自由度和隐蔽性也不利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二)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搭建了新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受教育者进行全面彻底的沟通。大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育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最直接地获取学生最真实的感受,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新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获取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并针对个体需求及时地进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引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及时性和自由度也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度,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传播,其中有害性的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得到渗透,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阅历尚浅无法辨别真假,容易受到诱惑,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网络信息传播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现问题和网络犯罪的难度加大。在思想引导上,网络创造的虚拟社会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增加了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突出政治性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而稳定的道德品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高校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道德培养和人文教育,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感性思维的养成,帮助大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传统教育资源和新媒体资源的整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传统教育方式获取的资源准确直接,依靠新媒体获取信息则更快捷方便,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提高载体合力。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课堂,打造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教育新载体,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向网络倾斜。建立特色网站,延伸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传播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生活维度,回归现实生活,建立平等主体的交往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权利和网络话语权。
(三)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主旋律意识形态的渗透。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充分运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对新媒体平台进行严格地监督和管理。在信息发布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筛选,防止有害信息的进一步渗透和流入。明确发布、管理主体的权限和责任,只有具有相应权利的主体才能上传、发布信息,一旦出现问题,相关主体要承担直接责任。
(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队伍
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和媒介素养,加强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知识的涉猎,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鼓励高校教师、辅导员开通自己的网络空间,建立QQ、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与同学保持畅通有效的沟通方式,实现实时沟通交流。另外,教师和辅导员应以師德规范为工作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注意网络语言,通过文字交流向同学们传递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锻就高尚的品质,形成共鸣,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1.学习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带来海量的知识,各种文字、视频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非常便利地获取想要的知识和信息,利用新媒体技术辅助学习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一种学习手段。从网络上获取最前沿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在线网络课堂的开放使用可以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需要的课程,或深入挖掘或拓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但是,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信息,容易使学习不够扎实,很多信息的凝练总结并不是建立在充分的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通常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渐退化,思考的主动性下降。
2.生活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通过网络使个体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频繁,但与此同时,大学生过度沉溺在网络世界,其生活方式已离不开电脑、手机和网络。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兴致勃勃、精神亢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百无聊赖、兴致索然,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警示思想政治教育者传统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新媒体创造的便捷通信环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现实生活中的淡漠又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3.心理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多元化、立体化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得到了活跃,个性得到了发展,潜能获得了开发。网络同时也为大学生倾诉、宣泄情感和消极情绪提供了平台。但是虚拟化的网络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孤僻冷漠的心理特征。高度开放的自由度和隐蔽性也不利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二)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搭建了新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受教育者进行全面彻底的沟通。大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育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最直接地获取学生最真实的感受,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新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获取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并针对个体需求及时地进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引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及时性和自由度也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度,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传播,其中有害性的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得到渗透,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阅历尚浅无法辨别真假,容易受到诱惑,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网络信息传播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现问题和网络犯罪的难度加大。在思想引导上,网络创造的虚拟社会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增加了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突出政治性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而稳定的道德品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高校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道德培养和人文教育,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感性思维的养成,帮助大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传统教育资源和新媒体资源的整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传统教育方式获取的资源准确直接,依靠新媒体获取信息则更快捷方便,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提高载体合力。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课堂,打造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教育新载体,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向网络倾斜。建立特色网站,延伸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传播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生活维度,回归现实生活,建立平等主体的交往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权利和网络话语权。
(三)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主旋律意识形态的渗透。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充分运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对新媒体平台进行严格地监督和管理。在信息发布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筛选,防止有害信息的进一步渗透和流入。明确发布、管理主体的权限和责任,只有具有相应权利的主体才能上传、发布信息,一旦出现问题,相关主体要承担直接责任。
(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队伍
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和媒介素养,加强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知识的涉猎,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鼓励高校教师、辅导员开通自己的网络空间,建立QQ、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与同学保持畅通有效的沟通方式,实现实时沟通交流。另外,教师和辅导员应以師德规范为工作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注意网络语言,通过文字交流向同学们传递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锻就高尚的品质,形成共鸣,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