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按照马维·哈里斯的观点,那些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文化实践和文化制度,必须通过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实在来理解,即通过他们的社会、经济、政治体系来理解。在本文中,笔者从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入手,通过两个案例分析来解释其中存在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以此得出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其现实基础。
关键词:民间信仰;文化现象;文化主体;夸富
不管是文化信仰、文化实践还是文化制度,它的行为主体都是人,而人创造了文化并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中生活,那么肯定要为自己更好的生存而不断努力,也就是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1]。人们会不断的创造一些“仪式”作为现实生活的表现形式,以此去巩固这些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文化实践和文化制度都是通过这些“仪式”展现出来的,虽然这些“仪式”可能在外人看来没道理可言,但它就成了生活在特定文化空间中的特定人群的精神信仰,而这些精神信仰又反作用于生产和发展之中。
一、庙宇的隐喻
在西北的农村近些年,掀起了一股庙宇的重建风,很多庙宇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而且修建的这些庙宇无论从外观上还是质量上都很好,当这些庙宇建好开始供香火时的盛况更是让人始料未及,基本上一年大小庙会不曾间断,有很多人自发去庙里无偿帮忙。来烧香的香客不仅有本村以及周围的人,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香火更旺,关于这种群众自发組织的活动,村委会只能在口头上进行制止,村主任多次在大会上严肃批评那些天天往庙里跑的村民,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很多村名凌晨起的特早,就为了烧新年的第一柱头香,他们认为只要能烧到头香,在这一年里这家人都会平平安安、心想事成。去年大年初一早上有人看到早上赶去烧头香的村主任。
(一)为什么近些年掀起了重建庙宇的风气?这些新建的庙宇香火为什么这么旺?
民间信仰根植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里很难自我消失。庄孔韶在《银翅》里写过福建民间信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复苏的盛况,他给出的解释是九十年代福建人民在改革开放后,经商的浪潮又再一次掀起,人们的口袋鼓鼓的,但却心灵空虚,且政府的政策放宽,所以再次兴起的民间信仰活动复杂而又红火[2]。和许多地方一样,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村的庙宇全被砸毁,不能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所以表面上看,“封建迷信活动”已经瓦解,但是只有村民自己知道所有的民间信仰活动全部转为暗处,西北内陆的经济发展相比福建等沿海地区就慢的很多了。在二十多年后,西北内陆农村的经济条件好起来后,出现了和福建一样的民间信仰复苏浪潮。庙宇作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就重建起来了。所以近些年民间信仰活动兴盛背后的经济原因和政策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二)为什么这些建筑的外观与质量如此高标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捐款捐物,无偿劳动?
巴特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交换为基础的,这种交换可能是利益的、心理的、象征的、或是物质的。同样的,人与神灵也是存在互惠的,信众并不是无私奉献,而是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在莫斯的《礼物中》,分析了印度教中关于散发财富、赠人礼物的意义,“或在此世、或在来世,所送出者,必再复得”。庙宇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的场所,在信众看来,每一件设施都是受佛祖庇佑的,如果工匠在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就是对这座庙宇的神灵的亵渎,神灵是无事不知、无事不晓的,一定会惩罚他,如果他用心去建造,那么神灵会保佑他。所以在这种意识下,建造出来的庙宇质量怎会不高。所以,再去理解人们为什么是在庙宇建设还是庙会的活动中,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捐款捐物,无偿劳动,极度认真就很简单了,这实质上一种人与神的互惠行为而已 ,信众供奉神灵,神灵保佑信众。
(三)为什么村主任表面上大力遏制这种民间信仰活动,而自己会跑去烧头香?
村主任有两重身份,一他是我们村的最高领导人这个政治身份, 二是他也是一个村民这个社会身份,第一重身份给予他的是政治任务,第二重身份下的他也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这个文化环境的村民,也是受这个文化环境熏陶的信众,而这两重身份所代表的意义是对立的,所以导致了他言行与行为上的不统一。
以上论述中出现了很多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与文化实践现象,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都与人们的现实的实际生活状况与需求密切相关,大家建庙、义务劳动、烧香等都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赐予他们更好的生活。所以在他们得到这个精神动力后,才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并再次感谢神灵,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体系。
二、葬礼中的夸富宴
在西北的农村,家人去世后,每家都会尽自家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去世的人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这是一场“夸富宴”[3]。葬礼的规模一是体现着这个家的经济状况。中国社会中讲究“面子”,如果在村子里葬礼办的越奢华,说明这家家庭情况比较好,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家富裕的。二是体现着主家是否对死去的人孝顺,葬礼的规模越大说明这家人对去世的人越孝顺。
从理性上讲,这种葬礼上的夸富行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可能对去世的人起实质作用,还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拮据,但我们忽略了这场葬礼背后的人际交往关系。葬礼作为一个被重视的“仪式”,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起到了聚集亲友的作用,葬礼维持了人际交往的网络,类似葬礼这样聚集亲朋好友的场合还有婚礼,如果不通过这些重要的人生仪式把亲友都聚集起来,那么很多亲戚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更谈不上往来了,那么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的“人情网”就坍塌了。二是葬礼中可以体现一个家族的精诚团结,在葬礼中,大家任务明确,通力合作,目的就是将这场葬礼办的漂漂亮亮,同时也加强了这个家族的亲属归属感。三是葬礼具有缓解悲伤情绪的作用。在葬礼上,大家忙着进行一些传统仪式,招待客人,经过葬礼的忙碌,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能得到一定缓解,同时,逝去的亲人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在他们看来也算是为逝去的人尽心尽力了,不会因为愧疚而遗憾了。站在这个角度看现在很多简化后的葬礼,很多人在办完葬礼后好多天都不能从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因为他们悲伤的情绪一直在持续,没有任何干扰。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的那些看似非理性的些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文化实践和文化制度,都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都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即为“人”这个意识和行为主体服务,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站在他者的角度怀疑它的合理性,但它们却有地方本土真实性,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为存在于其中的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而服务的,不会是凭空产生的。
参考文献:
[1](美)马文·哈里斯. 文化唯物主义[M].张海洋,王曼萍译,华夏出版社,1988(2):34—54.
[2]庄孔绍.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6):89—134.
[3](法)马塞尔·莫斯.礼物[M]. 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10—16.
关键词:民间信仰;文化现象;文化主体;夸富
不管是文化信仰、文化实践还是文化制度,它的行为主体都是人,而人创造了文化并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中生活,那么肯定要为自己更好的生存而不断努力,也就是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1]。人们会不断的创造一些“仪式”作为现实生活的表现形式,以此去巩固这些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文化实践和文化制度都是通过这些“仪式”展现出来的,虽然这些“仪式”可能在外人看来没道理可言,但它就成了生活在特定文化空间中的特定人群的精神信仰,而这些精神信仰又反作用于生产和发展之中。
一、庙宇的隐喻
在西北的农村近些年,掀起了一股庙宇的重建风,很多庙宇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而且修建的这些庙宇无论从外观上还是质量上都很好,当这些庙宇建好开始供香火时的盛况更是让人始料未及,基本上一年大小庙会不曾间断,有很多人自发去庙里无偿帮忙。来烧香的香客不仅有本村以及周围的人,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香火更旺,关于这种群众自发組织的活动,村委会只能在口头上进行制止,村主任多次在大会上严肃批评那些天天往庙里跑的村民,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很多村名凌晨起的特早,就为了烧新年的第一柱头香,他们认为只要能烧到头香,在这一年里这家人都会平平安安、心想事成。去年大年初一早上有人看到早上赶去烧头香的村主任。
(一)为什么近些年掀起了重建庙宇的风气?这些新建的庙宇香火为什么这么旺?
民间信仰根植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里很难自我消失。庄孔韶在《银翅》里写过福建民间信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复苏的盛况,他给出的解释是九十年代福建人民在改革开放后,经商的浪潮又再一次掀起,人们的口袋鼓鼓的,但却心灵空虚,且政府的政策放宽,所以再次兴起的民间信仰活动复杂而又红火[2]。和许多地方一样,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村的庙宇全被砸毁,不能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所以表面上看,“封建迷信活动”已经瓦解,但是只有村民自己知道所有的民间信仰活动全部转为暗处,西北内陆的经济发展相比福建等沿海地区就慢的很多了。在二十多年后,西北内陆农村的经济条件好起来后,出现了和福建一样的民间信仰复苏浪潮。庙宇作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就重建起来了。所以近些年民间信仰活动兴盛背后的经济原因和政策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二)为什么这些建筑的外观与质量如此高标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捐款捐物,无偿劳动?
巴特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交换为基础的,这种交换可能是利益的、心理的、象征的、或是物质的。同样的,人与神灵也是存在互惠的,信众并不是无私奉献,而是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在莫斯的《礼物中》,分析了印度教中关于散发财富、赠人礼物的意义,“或在此世、或在来世,所送出者,必再复得”。庙宇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的场所,在信众看来,每一件设施都是受佛祖庇佑的,如果工匠在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就是对这座庙宇的神灵的亵渎,神灵是无事不知、无事不晓的,一定会惩罚他,如果他用心去建造,那么神灵会保佑他。所以在这种意识下,建造出来的庙宇质量怎会不高。所以,再去理解人们为什么是在庙宇建设还是庙会的活动中,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捐款捐物,无偿劳动,极度认真就很简单了,这实质上一种人与神的互惠行为而已 ,信众供奉神灵,神灵保佑信众。
(三)为什么村主任表面上大力遏制这种民间信仰活动,而自己会跑去烧头香?
村主任有两重身份,一他是我们村的最高领导人这个政治身份, 二是他也是一个村民这个社会身份,第一重身份给予他的是政治任务,第二重身份下的他也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这个文化环境的村民,也是受这个文化环境熏陶的信众,而这两重身份所代表的意义是对立的,所以导致了他言行与行为上的不统一。
以上论述中出现了很多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与文化实践现象,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都与人们的现实的实际生活状况与需求密切相关,大家建庙、义务劳动、烧香等都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赐予他们更好的生活。所以在他们得到这个精神动力后,才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并再次感谢神灵,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体系。
二、葬礼中的夸富宴
在西北的农村,家人去世后,每家都会尽自家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去世的人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这是一场“夸富宴”[3]。葬礼的规模一是体现着这个家的经济状况。中国社会中讲究“面子”,如果在村子里葬礼办的越奢华,说明这家家庭情况比较好,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家富裕的。二是体现着主家是否对死去的人孝顺,葬礼的规模越大说明这家人对去世的人越孝顺。
从理性上讲,这种葬礼上的夸富行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可能对去世的人起实质作用,还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拮据,但我们忽略了这场葬礼背后的人际交往关系。葬礼作为一个被重视的“仪式”,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起到了聚集亲友的作用,葬礼维持了人际交往的网络,类似葬礼这样聚集亲朋好友的场合还有婚礼,如果不通过这些重要的人生仪式把亲友都聚集起来,那么很多亲戚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更谈不上往来了,那么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的“人情网”就坍塌了。二是葬礼中可以体现一个家族的精诚团结,在葬礼中,大家任务明确,通力合作,目的就是将这场葬礼办的漂漂亮亮,同时也加强了这个家族的亲属归属感。三是葬礼具有缓解悲伤情绪的作用。在葬礼上,大家忙着进行一些传统仪式,招待客人,经过葬礼的忙碌,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能得到一定缓解,同时,逝去的亲人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在他们看来也算是为逝去的人尽心尽力了,不会因为愧疚而遗憾了。站在这个角度看现在很多简化后的葬礼,很多人在办完葬礼后好多天都不能从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因为他们悲伤的情绪一直在持续,没有任何干扰。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的那些看似非理性的些看似非理性、不可思议的文化信仰、文化实践和文化制度,都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都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即为“人”这个意识和行为主体服务,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站在他者的角度怀疑它的合理性,但它们却有地方本土真实性,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为存在于其中的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而服务的,不会是凭空产生的。
参考文献:
[1](美)马文·哈里斯. 文化唯物主义[M].张海洋,王曼萍译,华夏出版社,1988(2):34—54.
[2]庄孔绍.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6):89—134.
[3](法)马塞尔·莫斯.礼物[M]. 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