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健身消闲良方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老年学书法,已成为一种风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把练习书法作为自己晚年生活中的“健身功课”、“消闲良方”。这是因为,写字首先是一项养生延寿的运动。喜好书法者长寿,这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历代著名书法家中,长寿者很多:唐代欧阳询活到85岁;虞世南81岁;柳公权88岁;五代杨凝式82岁;明代文征明90岁;董其昌82岁;近代书画家齐白石97岁。上海书法家苏局仙106岁(编者:此说有误。据互联网资料,苏局仙生于1882年1月1日,卒于1991年12月30日,算来当是差一日即110岁矣),北京书法家孙墨佛103岁……这些长寿书法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书法可以练字,健身,颐养精。正因如此,他们毕身挥毫书写,寒暑不缀,把练习书法当作“健身功课”。甚至将长寿的秘诀,归纳为五个字:“唯书法而已”(孙墨佛语)。
  的确,文字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它看起来只是动手,而实际上是一种全身运动。因为写字要求身直,头正,臂开,稳脚。悬肘松肩,指实掌虚。“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与肘,肘运于肩;肩也,肘也,腕也,指也,皆运于其右体者也。而上体则运于其下体。下体者,两足也,两足着地,拇踵下钩,如履之有齿,以刻于地者然”。这个过程,酷似打一套太极拳。加之运笔的波撇屈曲,起承转合,都是要用刚柔曲直的笔画,浓淡适宜的墨色,写出一个个或端庄秀丽,或雄豪飞舞的字来。而这一切,又全靠舒臂运脘为完成。且每当挥毫得意处,真如打拳打得上劲那样,真是意满志得,其乐无穷!
  还有人说,飞书法与做气功,还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写字除了通过手、腕、肘、臂带动全身,在大脑指挥下协调运动四肢之外,还须凝神静气,平心思考,排出杂念,眼注笔端。虞世南《笔髓论》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及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这样的要求,深合气功原理。难怪有的书法家深有体会地说:“(我)操起毛笔写字时,一会儿就进入了‘气功状态’。明显地感到一股‘气’在体内周游不止”。运气行笔,日久见功,自然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当代书画家范曾在谈到书画家为何长寿时说:“中国书画历来讲究‘运气’,即内在气功的运用。每当奋笔疾书,必用丹田之气。久而久之,酿成了书画家深厚的气功造诣。中国书画家为何有高寿之人,恐怕其因盖出于此”。范曾的这段话,对把书法作为“健身功课”的老年人来说,或许会有所启发吧!
  当然,习书不光可以养生,还可以养性陶情,使老年人获得一个消闲的良方。人到老年,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手执笔管,眼注毫端,临池读帖,悬肘学书,格调既雅,情趣亦多,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习书消闲之乐,一是临池之畅,二是读帖之趣。每当端坐案前,置古人碑帖于上,揣其笔法,体其笔势,赏其笔意,玩其笔趣,心有所得。欣欣然展纸濡墨,绝虑凝神,临池挥毫,则陶然自乐,畅神惬意。尘世喧嚣,世间烦恼,一如烟云俱散。
  至于读帖,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汉碑的古朴自然,方正平整,含蕴无限,体现了一种真正的造化之功;魏晋书法的浑整简远,庄重静穆,都显示出一种可供逼视的时代风度。读王羲之的法帖,能让人发现他的书法含篆棣而不露痕迹,多媚趣而注重技巧。读颜真卿楷书,则让人看到他的用笔既线条丰富又极富弹性,结构宽博又意态浑成。赵,苏,黄,米,蔡风格各具……中国书法中千姿百态的“有意味的艺术形式”,直令人玩赏久之,不忍释手,仿佛从黄山归来,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
  总之,老年人习书,诚以笔墨自娱。其养生养性,本可兼得,愿读帖临池,好者日多!
其他文献
深入思考“竺可桢之问”有助于发挥“问题”在德育中的价值,从“竺可桢之问”提出的问题启发式德育,属于启发教育思想衍生出的一种具体教学方法,但不同于一般的问题式教学,其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全期护理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儿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
歌唱是语言的扩大与延长,是把歌唱和语言结合起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体。我国的民族声乐,始终围绕着汉字的歌唱来咬字、吐字、强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大数据环境下,小数据克服了大数据的弊端,对于大数据的多样化、秘密性弱、数据量大等情况上分析,小数据具有一定的优势,小数据容易操作,对于隐秘性更加合理.在中学图书馆中,
从古至今,在近代中国影视作品中,“贤良淑德”、“温润如玉”、“体贴入微”的大众女性角色早已根深蒂固地绑架了中国人的大众思想,并且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其实,中国女性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其实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这个小社会构成的环境既可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潜能,也可能成为学生潜能开发的障碍。作为班级小社会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承担的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对于化学教学而言,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生文化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要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享受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导致学生求知欲的泯灭,学习没有积极性.为此,笔者提出了以学生学习情感为基础的化学教学模式.首先以学习情感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特点,其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流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