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音乐欣赏又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音乐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聆听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聆听音乐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好的方式。无论是欣赏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欣赏婉转悠扬的抒情曲,学生都能从音乐的速度、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要素中得到美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歌曲的基本格调忧郁、深沉。歌曲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手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由远处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景。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虽忍辱负重,却仍然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通过聆听、比较和理解,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乐教”的德育功能。古人曾说过:“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实践也证明,欣赏好的音乐作品有助于学生远大理想与正确信念的形成,并能对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音乐欣赏课中,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美丽富饶的家乡、歌唱幸福的新生活等作品,都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如欣赏《东海渔歌》《春节序曲》《春天来了》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欣赏《嘉陵江上》《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抗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乐曲》(《命运》)启发学生做生活的强者,正确对待挫折……
  
  三、通过作品分析,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
  
  乐曲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听懂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了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形式等特点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容易领会作品内涵,而且了解了各个时期音乐的不同特点,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如在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时,我向同学们介绍贝多芬一生信仰共和,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他处于欧洲封建王朝复辟的黑暗统治时期,在周围环境恶劣、个人生活不幸的情况下,依然写下了这部闻名世界的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通过分析作品和作品创作背景,不仅让学生领会了作品的内涵,也丰富了他们的音乐文化修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对德性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真正的愉快。实践也证明,经常欣赏美的音乐,会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逐步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博览会上,一系列我国主导的TD—LTE(4G)通信服务新技术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