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实施课堂评价方法改革、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启智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相吻合,让学生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41-0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新课程理念。在此背景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打下基础。那么如何顺利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些肤浅的收获与认识,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一、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寻找情感教学点
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和大量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也就是“因思起疑”的道理,“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经验生活有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在讲液体内部压强内容时,可提出问题:给病人输液时,为什么把输液瓶高高提起来?这一问题的解决,既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有了很好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护理知识;在讲电学知识时,向学生提出怎样安装楼上楼下都能控制的电灯开关?使学生很想知道其方法、原理,很想动手实践。用这些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最容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让他们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科学知识一致的经验,也包含着不少与科学知识不一致的经验。但不论这些生活经验是与科学知识一致还是不一致的,在教学中,只要能合理利用,就可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往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出现“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么形成的?草上的露珠又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就能够得心應手了。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第一,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讲”。例如,在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时,先让学生对照实物,阅读课文,然后分别请几位学生上讲台,结合实物向大家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步骤,然后请一位学生向大家讲述使用步骤,每讲一个步骤,教师操作一步,并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板书。
第二,变“教师演示加讲述”为“教师边讲,学生边做”。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压力和压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课时,采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两人一组,边做试验,边观察,边思考,得出结论。
第三,变“教师讲知识的应用”为“学生讲知识的应用”。例如,在讲“音调、响度、音色”课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室附近噪声的来源,说说减轻这些噪声可采取的措施;讲“质量”时,让几个学生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质量是多少。这些讨论让学生很感兴趣,激励他们争取发言,参与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发挥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针对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要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有目的地演示实验。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认真观察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教师应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实验不但要培养动手的技能,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由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策略会因所学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指导方法。如教师从学生作业的差错中发现了审题方法上的共性错误,就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审题,如何减少解题中的错误率。
二是在提倡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既做到积极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忽略别人的思维方法途径,要加强与别人思维方式的比较,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从而发现自己思维方式的优劣,所以在课上对有些问题要允许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讲出各人的思路、各人的理由,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又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的思想,有效地推行“高效课堂”,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芳.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创新[J].现代交际,2016,(12).
[2]胡红兵.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5,(1).
[3]朱绍海.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6,(8).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41-0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新课程理念。在此背景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打下基础。那么如何顺利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些肤浅的收获与认识,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一、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寻找情感教学点
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和大量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也就是“因思起疑”的道理,“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经验生活有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在讲液体内部压强内容时,可提出问题:给病人输液时,为什么把输液瓶高高提起来?这一问题的解决,既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有了很好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护理知识;在讲电学知识时,向学生提出怎样安装楼上楼下都能控制的电灯开关?使学生很想知道其方法、原理,很想动手实践。用这些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最容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让他们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科学知识一致的经验,也包含着不少与科学知识不一致的经验。但不论这些生活经验是与科学知识一致还是不一致的,在教学中,只要能合理利用,就可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往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出现“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么形成的?草上的露珠又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就能够得心應手了。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第一,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讲”。例如,在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时,先让学生对照实物,阅读课文,然后分别请几位学生上讲台,结合实物向大家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步骤,然后请一位学生向大家讲述使用步骤,每讲一个步骤,教师操作一步,并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板书。
第二,变“教师演示加讲述”为“教师边讲,学生边做”。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压力和压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课时,采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两人一组,边做试验,边观察,边思考,得出结论。
第三,变“教师讲知识的应用”为“学生讲知识的应用”。例如,在讲“音调、响度、音色”课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室附近噪声的来源,说说减轻这些噪声可采取的措施;讲“质量”时,让几个学生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质量是多少。这些讨论让学生很感兴趣,激励他们争取发言,参与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发挥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针对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要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有目的地演示实验。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认真观察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教师应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实验不但要培养动手的技能,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由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策略会因所学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指导方法。如教师从学生作业的差错中发现了审题方法上的共性错误,就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审题,如何减少解题中的错误率。
二是在提倡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既做到积极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忽略别人的思维方法途径,要加强与别人思维方式的比较,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从而发现自己思维方式的优劣,所以在课上对有些问题要允许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讲出各人的思路、各人的理由,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又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的思想,有效地推行“高效课堂”,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芳.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创新[J].现代交际,2016,(12).
[2]胡红兵.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5,(1).
[3]朱绍海.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