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漩涡的由来:音乐周缘起及目的
此次音乐周于2008年10月16至20日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音乐周的目的在于展演当代具有前沿性和实验性的现代音乐作品,探讨现代音乐(包括电子音乐)的创作技巧与观念内涵。音乐周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担任出品人,副院长杨燕迪、张显平任组委会主任,华裔瑞士籍作曲家温德青任音乐总监。邀请嘉宾来自美国、瑞士、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不同国家与地区,国内外参加此次音乐周的代表共计300余人。
音乐周主旨为“没有当代就没有未来”。杨燕迪教授在开幕式致词中高度肯定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甚至认为没有当代就没有过去,因为过去包含在当代人重新理解与纠正之中,如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凸显了当代音乐的文化价值与内涵。音乐周参演作品共计51部,属于在中国首演的作品有34部,涉及中外作曲家共计40余人,包括诸多享有盛誉的国外作曲大师,如意大利贝里奥与歇尔西、德国拉亨曼、法国格里塞、希腊泽纳基斯、匈牙利库塔克、美国艾夫斯、波兰潘德雷斯基等,以及我国中青年作曲家(含华裔)杨立青、瞿小松、贾达群、温德青、梁雷、尹明五、陆培、叶国辉、陈牧声等。音乐周定位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心,服务于学院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术性,活动内容分为讲座、大师班、音乐会、研讨会四个板块,具体安排见上表。
上海音乐学院为音乐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为作曲系与音乐工程系,具体而繁复的组织工作全部由艺术管理系的师生们承担,管弦系、民乐系、研究生部等各部门予以大力配合,每一场活动井然有序。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最后两场音乐会需要付费买票外,其余所有活动均免费向所有参加者开放,给囊中羞涩的莘莘学子提供了方便。
二、漩涡之一:睿思焕发的讲座与大师班
1.七场讲座:五场与电子音乐或/频谱音乐相关、两场与作曲相关
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哈金斯(H.James Harkins)作了两场讲座,题目分别为:《舞蹈音乐与计算机音乐的实时演奏》、《运用Supercollider软件进行现场演出和合成》。法国的奥拉雷(Yann Orlarey)作了《Faust:在音频编程中的新方法》的讲座。马来西亚的罗家恩作了两场关于《从音色说起:受频谱音乐思维影响的当代室内乐作品介绍》的讲座。上述讲座反映出算法思维在电子音乐与频谱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作曲讲座方面,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葛迪伯(Eric Gaudibert) 教授作了《作曲家工作坊》(关于写作、演奏与聆听)的讲座,但当天实际的讲座内容作了调整,他从意象、诗歌、舞蹈三个关键词出发,列举了匈牙利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以及瓦格纳、德彪西、拉威尔、泽纳基斯、歇尔西等作曲家的作品,从作曲的角度探讨了这些作品的结构形态与文本内涵。瞿小松教授作了《向传统致敬》的讲座,主持人韩锺恩教授向听众预设了两个问题:“传统是什么?”“传统在哪里?”讲座传达出的信息与瞿小松近些年的一贯思考相联系,即“走出西方音乐的阴影”,认为在四百年来的西方专业音乐之外,有着广袤无边的音乐表达空间,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之中,如古琴音乐、昆曲以及蒙古族长调等等,它们道法自然,有着丰富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与西方专业音乐完全不同。讲座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瞿小松从容闲适地回答了观念、音乐、家庭生活等诸多不同问题。
2.四场大师班:两场与作曲相关、一场与电子音乐相关、一场与钢琴演奏相关
此次的两场作曲大师班引人注目,由葛迪伯与瞿小松共同主持,为十位作曲学生上了公开课,每场都座无虚席。两位教授的点评非常注重细节,从记谱、材料、结构、配器、排练等方面为青年学子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钢琴大师班由美国钢琴家托马斯·罗森克伦兹(Thomas Rosenkranz)主讲,他生动活泼地为钢琴学子示范讲解了现代钢琴作品中技巧练习、表情处理、肢体动作等方面要领,讲座由毛翔宇教授主持、翻译。电子音乐大师班比较特殊,以《工业》(为独奏大提琴和电声而作)与《潇湘记忆》(为中音萨克斯和磁带所作)两首作品为例,两位演奏家通过现场拆解,让与会者学习了独奏乐器与计算机互动处理的一些特殊手法。
三、漩涡之二:流光溢彩的音乐会
音乐周中的音乐会由于事先作了周密设计,七场音乐会各具特色,开幕式音乐会是综合性音乐会,闭幕式音乐会是个人作品专场,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民乐音乐会与电子音乐会可谓传统与现代的唱和,除此之外的两场音乐会也很特别:大提琴与中提琴音乐会、教学汇报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体现了国内外作曲家们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形式探索。
开幕式音乐会于2008年10月16日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音乐会选取了六位作曲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两位华裔作曲家梁雷与温德青,波兰作曲家潘德雷斯基,三位已经作古的现代作曲家为意大利的弗朗哥·多纳托尼(Franco Donatoni,1927—2000)与歇尔西(Giacinto Scelsi,1905—1988)、法国的格里塞(Gérard Grisey,1946—1998)。其中,潘德雷斯基的《单簧管四重奏》是一首调性作品,具有所谓“新浪漫主义”风格,既有活泼的主调写法,也有复杂的赋格段落,聆听中让人感到时空回转,仿佛回到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时代。弗朗哥·多纳托尼的《三重声部》乐器配置为长笛、萨克斯与单簧管,三件乐器你追我赶,充盈着游戏谐谑的情趣。温德青的《草原的颤音》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而作,它以颤音为主题,三个乐器声部逐渐由简至繁,最终汇集成为声音鼎沸、热闹欢腾的音流,然后逐渐消融,如同消失在广袤、安详的草原一般。歇尔西的《三首萨克斯小品》,音高上安排了两条不同音区的旋律线,高音区以点状材料为主,低音区材料大多匍匐于狭窄音区之内,简单活泼。法国频谱学派创始人格里塞的《时间的漩涡》为音乐会压轴之作,演奏精彩,可惜由于指挥有脚伤,不能较长时间站立,只演出了其中一部分。
单独一提的是梁雷的《潇湘记忆:为中音萨克斯和磁带所作》,题材源自莫五平未竟的歌剧,讲的是一个妇女每天夜里在村长家后面的山上像鬼一般的哭泣,为自己死去的丈夫复仇,直到她自己和村长都发了疯。①作品并没有直接叙述这个故事,笔墨着意在描绘一个遥远又恐怖的寒夜,萨克斯、女声演唱的瑶族民歌、古琴曲《潇湘水云》片段、莫五平的歌声,塑造了一种寒气侵骨的鬼魅氛围。
第二场音乐会的标题为“中提与大提的当代对话”,演出了著名作曲家拉亨曼、库塔克、贝利奥等人的名作,如拉亨曼的《压力》(大提琴)、贝里奥的《模进Ⅵ》(中提琴)、库塔克的《Jelek Op.5》(中提琴)、麦克尔·戈登的《工业》(大提琴与电声)等等,这些作品高难度或反常的技巧给演奏者带来较大的挑战,两位演奏者均来自“无疆界”乐团,其中大提琴演奏家为捷克的图帕(Jan Filip Tupa),中提琴演奏家为澳大利亚的威廉·兰(William Lane),他们的精彩演绎为听众带来了新奇的音响体验。
第三场为“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演唱演奏课汇报音乐会”,这是温德青教授自200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以来推出的一个系列教学音乐会,其宗旨是推荐现代音乐作品。虽然是一次汇报音乐会,也汇集了诸多名家名作,如葛迪伯的《传息》(为大提琴、中提琴而作)、贾达群的木管七重奏《时间的对位》、尹明五的《组曲》(为长笛与钢琴而作)、叶国辉的《新空间Ⅱ》(胡琴独奏)等,显示作曲家们立意高远的学术追求,如《时间的对位》有着严密的数理设计,《新空间Ⅱ》围绕中胡的箱体与琴弦做文章,没有具体音高,通过拨、敲、拉、弹制造出点、线相殊的音响。
第四场“中外作曲家电子作品音乐会”上演了六首作品,前述电子音乐讲座中的主讲人有三首作品:《胭脂上海》(奥拉雷)、《僧加花》(哈金斯)、《二重奏》(罗家恩),除此之外,还演出了上海音乐学院吴粤北教授的《道冲》、博士生李嘉的《粼动》、研究生周媛的《水墨》等作品。除《水墨》外,此次演出的电子音乐多是单件乐器与计算机互动的作品,而《道冲》是个例外,它是七件乐器与计算机的互动,表现了“道”无所不在、变化万端之状。
第五场“托马斯·罗森克伦兹现代钢琴独奏会”演出了艾夫斯《康科德奏鸣曲第二号》、莱哲斯基(Frederic Rzewski)的《钢琴小品》、维尔丢斯(Jacob Ter Veldhuis)的《梦的本体》等作品,其中,《梦的本体》是钢琴与电视广告剪辑音频的混合体,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作品,引起现场听众热烈呼应。
第六场音乐会名为:“丝竹引”当代民乐室内音乐会,于10月19日在上海兰心剧院演出,作品有杨立青的《思》、王建中的《阿哩哩》、陈强斌的《丝》、陆培的《丝竹引》、张旭儒的《传说》、齐瑶的《天韵》、徐坚强的《﹦76》等。民乐可以说是中国作曲家的另一种母语,这些作品显示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在民乐写作上的宽阔想象力,音色拓展上丰富、生动,技术与理念几近圆润无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场音乐会演奏水准很高,演奏者大多背谱演奏。
第七场音乐会“《Mong Dong》瞿小松作品专场音乐会”为此次音乐周压轴之作,于10月20日在上海兰心剧院演出。曲目选择了瞿小松自1985年到2003年间创作的五部作品,它们是“寂”系列的两首作品:《寂4》(为弦乐四重奏而作,2003)与《寂5》(为筝与弦乐四重奏而作,1995),早年的成名作《Mong Dong》(室内乐,1985),以及《定风波》(为人声与三个打击乐而作,2000)与《幻》(马林巴独奏,2003)等。每首作品演出前,瞿小松向听众简短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美学追求,并参加了《定风波》与《Mong Dong》中的人声演出,这两部作品在现场也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在《定风波》中,他坐禅入定,由淡定神闲的吟诵者形象逐渐转变为铿锵激越的弄潮者形象。《Mong Dong》的创作灵感源自云南沧源的原始崖画,情绪粗犷、荒蛮,野趣盎然,尽管创作于1984年,但现场引起观众的回应最为热烈。其他三个作品反映了瞿小松当下的创作趣味,一切从寂静中来,息于寂静之中。在此次音乐周上,既有瞿小松的讲座与大师班,又有他的专场音乐会,体现了本次音乐周的另一个特点:既统筹兼顾,又适当突出个人特色。
四、漩涡的余言
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都举办过类似音乐周或音乐节,这些活动推动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不同作曲家、理论家在作曲技术与观念上的交流。通过类似活动,除了介绍、引进西方的最新创作成果之外,也让中国作曲家直接和国外作曲家同台竞技,促进了西方作曲家、演奏团体对中国现代音乐的认识,尤其是当下,东西方的交流对不同国度的作曲家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虽然类似活动在中国日渐增多,但现代音乐在中国依然时有孤单之感,原因错综复杂,座谈会上,与会作曲家用毫不吝啬的言词褒奖了本次音乐周各项安排与组织工作。“无疆界”一词本是担任本场音乐会演奏的室内乐团的名称,由德语Grenzenlos翻译而来,这里喻指音乐无畛域之别,漩涡本为格里塞作品的标题,无疆界的漩涡是本届音乐周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毫无疑问,此次音乐周是一次现代音乐的盛宴,它激起的漩涡激荡在人们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心中,或将会化为一股爱乐的绵绵潮涌。现代音乐虽曾经历了“诸神逃离”的种种诘难,但逾百年的发展,已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浩瀚之海,借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相约明年的上海!
①此段文字参考“当代音乐周”宣传册上梁雷关于作品的说明。
杨和平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于庆新)
此次音乐周于2008年10月16至20日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音乐周的目的在于展演当代具有前沿性和实验性的现代音乐作品,探讨现代音乐(包括电子音乐)的创作技巧与观念内涵。音乐周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担任出品人,副院长杨燕迪、张显平任组委会主任,华裔瑞士籍作曲家温德青任音乐总监。邀请嘉宾来自美国、瑞士、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不同国家与地区,国内外参加此次音乐周的代表共计300余人。
音乐周主旨为“没有当代就没有未来”。杨燕迪教授在开幕式致词中高度肯定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甚至认为没有当代就没有过去,因为过去包含在当代人重新理解与纠正之中,如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凸显了当代音乐的文化价值与内涵。音乐周参演作品共计51部,属于在中国首演的作品有34部,涉及中外作曲家共计40余人,包括诸多享有盛誉的国外作曲大师,如意大利贝里奥与歇尔西、德国拉亨曼、法国格里塞、希腊泽纳基斯、匈牙利库塔克、美国艾夫斯、波兰潘德雷斯基等,以及我国中青年作曲家(含华裔)杨立青、瞿小松、贾达群、温德青、梁雷、尹明五、陆培、叶国辉、陈牧声等。音乐周定位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心,服务于学院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术性,活动内容分为讲座、大师班、音乐会、研讨会四个板块,具体安排见上表。
上海音乐学院为音乐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为作曲系与音乐工程系,具体而繁复的组织工作全部由艺术管理系的师生们承担,管弦系、民乐系、研究生部等各部门予以大力配合,每一场活动井然有序。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最后两场音乐会需要付费买票外,其余所有活动均免费向所有参加者开放,给囊中羞涩的莘莘学子提供了方便。
二、漩涡之一:睿思焕发的讲座与大师班
1.七场讲座:五场与电子音乐或/频谱音乐相关、两场与作曲相关
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哈金斯(H.James Harkins)作了两场讲座,题目分别为:《舞蹈音乐与计算机音乐的实时演奏》、《运用Supercollider软件进行现场演出和合成》。法国的奥拉雷(Yann Orlarey)作了《Faust:在音频编程中的新方法》的讲座。马来西亚的罗家恩作了两场关于《从音色说起:受频谱音乐思维影响的当代室内乐作品介绍》的讲座。上述讲座反映出算法思维在电子音乐与频谱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作曲讲座方面,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葛迪伯(Eric Gaudibert) 教授作了《作曲家工作坊》(关于写作、演奏与聆听)的讲座,但当天实际的讲座内容作了调整,他从意象、诗歌、舞蹈三个关键词出发,列举了匈牙利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以及瓦格纳、德彪西、拉威尔、泽纳基斯、歇尔西等作曲家的作品,从作曲的角度探讨了这些作品的结构形态与文本内涵。瞿小松教授作了《向传统致敬》的讲座,主持人韩锺恩教授向听众预设了两个问题:“传统是什么?”“传统在哪里?”讲座传达出的信息与瞿小松近些年的一贯思考相联系,即“走出西方音乐的阴影”,认为在四百年来的西方专业音乐之外,有着广袤无边的音乐表达空间,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之中,如古琴音乐、昆曲以及蒙古族长调等等,它们道法自然,有着丰富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与西方专业音乐完全不同。讲座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瞿小松从容闲适地回答了观念、音乐、家庭生活等诸多不同问题。
2.四场大师班:两场与作曲相关、一场与电子音乐相关、一场与钢琴演奏相关
此次的两场作曲大师班引人注目,由葛迪伯与瞿小松共同主持,为十位作曲学生上了公开课,每场都座无虚席。两位教授的点评非常注重细节,从记谱、材料、结构、配器、排练等方面为青年学子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钢琴大师班由美国钢琴家托马斯·罗森克伦兹(Thomas Rosenkranz)主讲,他生动活泼地为钢琴学子示范讲解了现代钢琴作品中技巧练习、表情处理、肢体动作等方面要领,讲座由毛翔宇教授主持、翻译。电子音乐大师班比较特殊,以《工业》(为独奏大提琴和电声而作)与《潇湘记忆》(为中音萨克斯和磁带所作)两首作品为例,两位演奏家通过现场拆解,让与会者学习了独奏乐器与计算机互动处理的一些特殊手法。
三、漩涡之二:流光溢彩的音乐会
音乐周中的音乐会由于事先作了周密设计,七场音乐会各具特色,开幕式音乐会是综合性音乐会,闭幕式音乐会是个人作品专场,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民乐音乐会与电子音乐会可谓传统与现代的唱和,除此之外的两场音乐会也很特别:大提琴与中提琴音乐会、教学汇报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体现了国内外作曲家们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形式探索。
开幕式音乐会于2008年10月16日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音乐会选取了六位作曲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两位华裔作曲家梁雷与温德青,波兰作曲家潘德雷斯基,三位已经作古的现代作曲家为意大利的弗朗哥·多纳托尼(Franco Donatoni,1927—2000)与歇尔西(Giacinto Scelsi,1905—1988)、法国的格里塞(Gérard Grisey,1946—1998)。其中,潘德雷斯基的《单簧管四重奏》是一首调性作品,具有所谓“新浪漫主义”风格,既有活泼的主调写法,也有复杂的赋格段落,聆听中让人感到时空回转,仿佛回到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时代。弗朗哥·多纳托尼的《三重声部》乐器配置为长笛、萨克斯与单簧管,三件乐器你追我赶,充盈着游戏谐谑的情趣。温德青的《草原的颤音》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而作,它以颤音为主题,三个乐器声部逐渐由简至繁,最终汇集成为声音鼎沸、热闹欢腾的音流,然后逐渐消融,如同消失在广袤、安详的草原一般。歇尔西的《三首萨克斯小品》,音高上安排了两条不同音区的旋律线,高音区以点状材料为主,低音区材料大多匍匐于狭窄音区之内,简单活泼。法国频谱学派创始人格里塞的《时间的漩涡》为音乐会压轴之作,演奏精彩,可惜由于指挥有脚伤,不能较长时间站立,只演出了其中一部分。
单独一提的是梁雷的《潇湘记忆:为中音萨克斯和磁带所作》,题材源自莫五平未竟的歌剧,讲的是一个妇女每天夜里在村长家后面的山上像鬼一般的哭泣,为自己死去的丈夫复仇,直到她自己和村长都发了疯。①作品并没有直接叙述这个故事,笔墨着意在描绘一个遥远又恐怖的寒夜,萨克斯、女声演唱的瑶族民歌、古琴曲《潇湘水云》片段、莫五平的歌声,塑造了一种寒气侵骨的鬼魅氛围。
第二场音乐会的标题为“中提与大提的当代对话”,演出了著名作曲家拉亨曼、库塔克、贝利奥等人的名作,如拉亨曼的《压力》(大提琴)、贝里奥的《模进Ⅵ》(中提琴)、库塔克的《Jelek Op.5》(中提琴)、麦克尔·戈登的《工业》(大提琴与电声)等等,这些作品高难度或反常的技巧给演奏者带来较大的挑战,两位演奏者均来自“无疆界”乐团,其中大提琴演奏家为捷克的图帕(Jan Filip Tupa),中提琴演奏家为澳大利亚的威廉·兰(William Lane),他们的精彩演绎为听众带来了新奇的音响体验。
第三场为“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演唱演奏课汇报音乐会”,这是温德青教授自200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以来推出的一个系列教学音乐会,其宗旨是推荐现代音乐作品。虽然是一次汇报音乐会,也汇集了诸多名家名作,如葛迪伯的《传息》(为大提琴、中提琴而作)、贾达群的木管七重奏《时间的对位》、尹明五的《组曲》(为长笛与钢琴而作)、叶国辉的《新空间Ⅱ》(胡琴独奏)等,显示作曲家们立意高远的学术追求,如《时间的对位》有着严密的数理设计,《新空间Ⅱ》围绕中胡的箱体与琴弦做文章,没有具体音高,通过拨、敲、拉、弹制造出点、线相殊的音响。
第四场“中外作曲家电子作品音乐会”上演了六首作品,前述电子音乐讲座中的主讲人有三首作品:《胭脂上海》(奥拉雷)、《僧加花》(哈金斯)、《二重奏》(罗家恩),除此之外,还演出了上海音乐学院吴粤北教授的《道冲》、博士生李嘉的《粼动》、研究生周媛的《水墨》等作品。除《水墨》外,此次演出的电子音乐多是单件乐器与计算机互动的作品,而《道冲》是个例外,它是七件乐器与计算机的互动,表现了“道”无所不在、变化万端之状。
第五场“托马斯·罗森克伦兹现代钢琴独奏会”演出了艾夫斯《康科德奏鸣曲第二号》、莱哲斯基(Frederic Rzewski)的《钢琴小品》、维尔丢斯(Jacob Ter Veldhuis)的《梦的本体》等作品,其中,《梦的本体》是钢琴与电视广告剪辑音频的混合体,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作品,引起现场听众热烈呼应。
第六场音乐会名为:“丝竹引”当代民乐室内音乐会,于10月19日在上海兰心剧院演出,作品有杨立青的《思》、王建中的《阿哩哩》、陈强斌的《丝》、陆培的《丝竹引》、张旭儒的《传说》、齐瑶的《天韵》、徐坚强的《﹦76》等。民乐可以说是中国作曲家的另一种母语,这些作品显示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在民乐写作上的宽阔想象力,音色拓展上丰富、生动,技术与理念几近圆润无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场音乐会演奏水准很高,演奏者大多背谱演奏。
第七场音乐会“《Mong Dong》瞿小松作品专场音乐会”为此次音乐周压轴之作,于10月20日在上海兰心剧院演出。曲目选择了瞿小松自1985年到2003年间创作的五部作品,它们是“寂”系列的两首作品:《寂4》(为弦乐四重奏而作,2003)与《寂5》(为筝与弦乐四重奏而作,1995),早年的成名作《Mong Dong》(室内乐,1985),以及《定风波》(为人声与三个打击乐而作,2000)与《幻》(马林巴独奏,2003)等。每首作品演出前,瞿小松向听众简短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美学追求,并参加了《定风波》与《Mong Dong》中的人声演出,这两部作品在现场也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在《定风波》中,他坐禅入定,由淡定神闲的吟诵者形象逐渐转变为铿锵激越的弄潮者形象。《Mong Dong》的创作灵感源自云南沧源的原始崖画,情绪粗犷、荒蛮,野趣盎然,尽管创作于1984年,但现场引起观众的回应最为热烈。其他三个作品反映了瞿小松当下的创作趣味,一切从寂静中来,息于寂静之中。在此次音乐周上,既有瞿小松的讲座与大师班,又有他的专场音乐会,体现了本次音乐周的另一个特点:既统筹兼顾,又适当突出个人特色。
四、漩涡的余言
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都举办过类似音乐周或音乐节,这些活动推动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不同作曲家、理论家在作曲技术与观念上的交流。通过类似活动,除了介绍、引进西方的最新创作成果之外,也让中国作曲家直接和国外作曲家同台竞技,促进了西方作曲家、演奏团体对中国现代音乐的认识,尤其是当下,东西方的交流对不同国度的作曲家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虽然类似活动在中国日渐增多,但现代音乐在中国依然时有孤单之感,原因错综复杂,座谈会上,与会作曲家用毫不吝啬的言词褒奖了本次音乐周各项安排与组织工作。“无疆界”一词本是担任本场音乐会演奏的室内乐团的名称,由德语Grenzenlos翻译而来,这里喻指音乐无畛域之别,漩涡本为格里塞作品的标题,无疆界的漩涡是本届音乐周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毫无疑问,此次音乐周是一次现代音乐的盛宴,它激起的漩涡激荡在人们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心中,或将会化为一股爱乐的绵绵潮涌。现代音乐虽曾经历了“诸神逃离”的种种诘难,但逾百年的发展,已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浩瀚之海,借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相约明年的上海!
①此段文字参考“当代音乐周”宣传册上梁雷关于作品的说明。
杨和平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