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多个省区有明显震感。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强度最大、面积最广、破坏力量最强的一次特大地质灾害。
历数“之最”
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一是灾情发生极其突然。灾情发生时正值上班、上课时间,大量楼房瞬间倒塌,大量人员被埋入废墟。二是人员伤亡极其惨重。截至5月28日12时,汶川特大地震遇难68109人,受伤364552人,失踪19851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万人。三是灾害破坏极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严重损坏房屋593.25万间,倒塌房屋546.19万间,造成数百万人无家可归。重灾区一些乡镇和绵阳、北川县城等被夷为平地。地震造成公路、铁路、桥梁、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厂房严重损毁。四是受灾范围极其广泛。四川省21个市(州)有19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涉及6个市(州)、88个县市区、1204个乡镇、2792万人。五是救援工作极其困难。灾情主要发生在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山区,地震引发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救援力量一时难以上去,受伤人员难以尽快运出。(新华网)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这是新中国首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
地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了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为应对汶川地震灾情,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启动Ⅰ级救灾响应。全方位机动:空运、水运、机降、空降、摩托化开进、铁路输送、徒步行进,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演绎了我军有史以来抢险救灾的立体大机动。军兵种全部到位:军种、兵种、大军区、武警、民兵预备役,我国所有的国防力量在行动,共同演绎了抢险救灾军兵种最全的千里大驰援。多专业攻坚:工程兵、卫生兵、消防兵、交通部队、水电部队,发挥专业兵种特长,演绎了我军历史上抢险救灾最具兵种特色的攻坚大营救。卫生部已组建一支百人的灾后心理干预医疗队深入灾区。这是卫生部首次大规模从全国各省市抽调专业心理医生组建医疗队服务灾区。(《瞭望》新闻周刊)
位于北川县曲山镇海光村的刘汉希望小学屹立不倒,为保住当时正在教学楼内的511名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发后,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一致大赞捐建者及施工方。这所被网民誉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的造价仅为400元每平方米,比当时国家拨款给公立学校的建房标准还低。(腾讯网)
感动我们的师生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正带领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经验丰富的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从县委礼堂回校后,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成都商报》)
5月14日,张关蓉在丈夫谭千秋的遗体旁痛哭。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新华网)
截至5月14日,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已经有5名教师在地震中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该校教师王作均亲眼目睹了那难忘的一刻:“很多老师都是为了让学生先出来,都是在教室里面喊学生快点走、快点跑、快点跑,老师在最后一个出来。有一个老师在这个地方喊学生走,他自己没有走,房子垮下来后,他是通过自救出来的,出来的时候手上有3个洞。”该校有4名教师子女遇难,而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们的父母正在疏散各自班上的学生。(CCTV.com)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新华网)
12岁藏族女孩邹雯为救同学被埋废墟身亡。父亲说:“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啊!” (《广州日报》)
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一学生甘甜和同学们正在一楼的教室里上课。地震之初的一阵晃动让大家六神无主,甘甜大叫:“不要慌,躲到桌子底下!”等摇晃稍微平静后,她又一次发出指令:“大家赶紧离开!”在她的组织下,班上同学迅速从教室的两道门离开。刚刚冲到操场上,4层楼的教学楼便整体垮塌了,她带领43名同学成功逃生,甚至无一人受伤。漩口中学在震中,全班同学集体安全逃生实属奇迹。(《山西晚报》)
八方支援
5月12日下午2时30分,江苏省红十字会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捐赠电话——南京人邵建波拨打省红会捐赠热线,主动提出要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他是全国第一个向灾区捐助的人。不为人所知的是,邵建波已经24年如一日,慷慨解囊,帮助退伍军人和现役军属、下岗职工、残疾人、困难学生等有困难的群体。在20多年里,他共捐款捐物570万余元,先后帮助2000多人走出了生活的困境,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人们称他为“慈善狂人”。(《江南时报》)
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夫妇已捐款3000万元。在“爱的奉献”募捐活动现场,张祥青当即表示再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建“震不垮的学校”。至此,张祥青夫妇在本次抗震救灾中累计捐款1亿元。(《天津日报》)
目前汶川地震灾区有4700多名孤儿和暂时没有找到双亲的儿童,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尽管中国民政部门反复强调,灾区孤儿的准确数字有待进一步核实,领养孤儿的程序尚未正式展开,但是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家庭已开始热切地申请认养地震孤儿。在北京,截至21日下午,已有3000多名市民通过民政机构的热线电话报名登记领养汶川地震孤儿。(新华网)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发出通知,向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和云南五省(市)下达第一批中央储备粮抗震救灾计划38.4万吨,其中小麦15.24万吨,稻谷23.16万吨。(新华社)
继续前行……
5月18日,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省绵竹县遵道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落成。学校校舍完全由新型轻型板材搭建而成,具有良好的抗震、防火、防水性能,面积为1100平方米,共9间教室和1间教师办公室,价值35万多元。据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劝募行动”在全国33个省级青基会和众多媒体的参与推动下,得到社会积极响应,已获得捐款逾亿元。这些捐款将主要用于为四川地震灾区援建“抗震希望小学(中学)”,以帮助灾区的少年儿童尽快复课。我国第一位灾害心理学博士董惠娟教授认为,为灾区孩子们搭建能够抵抗地震灾害的教室,让他们重新拿起书本复课,是帮助他们走出灾害心理创伤的最有效手段。(中国网)
5月19日,都江堰聚源中学一百多名初一年级的学生陆续来到聚源小学的操场,在临时搭建的教室里开始了震后他们重返校园的第一节课。同学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家人还好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上午9时许,学校专门为回校复课的学生举行了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复课礼。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整齐排列站在朝阳下,同声唱起了国歌。复课第一天安排的课程主要都与地震有关。上午上三节课:安全教育、心理辅导和感恩。上第一节课时,学生们都表情严肃,没人说话。当老师说上课时,他们都站起来,为遇难同学默哀,有些同学还哭了。上课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本《抗震救灾心理援助手册》。第二节课,同学们自由发言,许多同学在谈到死难同学时都泣不成声。老师随后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字“坚强”。下午2时28分,为了哀悼遇难的师生,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起立低头默哀。停在旁边的几辆汽车都全部鸣笛,整个场面很肃穆,偶尔还能听到师生的啜泣声。默哀结束后,学生们回到临时搭建的教室接受心理咨询。(《新快报》)
北川中学在地震中幸存的1290多名学生5月14日被撤离到九洲体育馆后,被整体转移到绵阳市跃进路虹苑大厅和长虹职工活动中心安置。经过短暂的休整后,5月19日,高三587名应届学生被长虹公司安排到长虹职工培训中心复课,并举行了庄严的开课仪式。(新浪网)
历数“之最”
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一是灾情发生极其突然。灾情发生时正值上班、上课时间,大量楼房瞬间倒塌,大量人员被埋入废墟。二是人员伤亡极其惨重。截至5月28日12时,汶川特大地震遇难68109人,受伤364552人,失踪19851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万人。三是灾害破坏极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严重损坏房屋593.25万间,倒塌房屋546.19万间,造成数百万人无家可归。重灾区一些乡镇和绵阳、北川县城等被夷为平地。地震造成公路、铁路、桥梁、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厂房严重损毁。四是受灾范围极其广泛。四川省21个市(州)有19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涉及6个市(州)、88个县市区、1204个乡镇、2792万人。五是救援工作极其困难。灾情主要发生在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山区,地震引发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救援力量一时难以上去,受伤人员难以尽快运出。(新华网)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这是新中国首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
地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了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为应对汶川地震灾情,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启动Ⅰ级救灾响应。全方位机动:空运、水运、机降、空降、摩托化开进、铁路输送、徒步行进,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演绎了我军有史以来抢险救灾的立体大机动。军兵种全部到位:军种、兵种、大军区、武警、民兵预备役,我国所有的国防力量在行动,共同演绎了抢险救灾军兵种最全的千里大驰援。多专业攻坚:工程兵、卫生兵、消防兵、交通部队、水电部队,发挥专业兵种特长,演绎了我军历史上抢险救灾最具兵种特色的攻坚大营救。卫生部已组建一支百人的灾后心理干预医疗队深入灾区。这是卫生部首次大规模从全国各省市抽调专业心理医生组建医疗队服务灾区。(《瞭望》新闻周刊)
位于北川县曲山镇海光村的刘汉希望小学屹立不倒,为保住当时正在教学楼内的511名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发后,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一致大赞捐建者及施工方。这所被网民誉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的造价仅为400元每平方米,比当时国家拨款给公立学校的建房标准还低。(腾讯网)
感动我们的师生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正带领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经验丰富的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从县委礼堂回校后,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成都商报》)
5月14日,张关蓉在丈夫谭千秋的遗体旁痛哭。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新华网)
截至5月14日,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已经有5名教师在地震中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该校教师王作均亲眼目睹了那难忘的一刻:“很多老师都是为了让学生先出来,都是在教室里面喊学生快点走、快点跑、快点跑,老师在最后一个出来。有一个老师在这个地方喊学生走,他自己没有走,房子垮下来后,他是通过自救出来的,出来的时候手上有3个洞。”该校有4名教师子女遇难,而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们的父母正在疏散各自班上的学生。(CCTV.com)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新华网)
12岁藏族女孩邹雯为救同学被埋废墟身亡。父亲说:“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啊!” (《广州日报》)
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一学生甘甜和同学们正在一楼的教室里上课。地震之初的一阵晃动让大家六神无主,甘甜大叫:“不要慌,躲到桌子底下!”等摇晃稍微平静后,她又一次发出指令:“大家赶紧离开!”在她的组织下,班上同学迅速从教室的两道门离开。刚刚冲到操场上,4层楼的教学楼便整体垮塌了,她带领43名同学成功逃生,甚至无一人受伤。漩口中学在震中,全班同学集体安全逃生实属奇迹。(《山西晚报》)
八方支援
5月12日下午2时30分,江苏省红十字会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捐赠电话——南京人邵建波拨打省红会捐赠热线,主动提出要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他是全国第一个向灾区捐助的人。不为人所知的是,邵建波已经24年如一日,慷慨解囊,帮助退伍军人和现役军属、下岗职工、残疾人、困难学生等有困难的群体。在20多年里,他共捐款捐物570万余元,先后帮助2000多人走出了生活的困境,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人们称他为“慈善狂人”。(《江南时报》)
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夫妇已捐款3000万元。在“爱的奉献”募捐活动现场,张祥青当即表示再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建“震不垮的学校”。至此,张祥青夫妇在本次抗震救灾中累计捐款1亿元。(《天津日报》)
目前汶川地震灾区有4700多名孤儿和暂时没有找到双亲的儿童,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尽管中国民政部门反复强调,灾区孤儿的准确数字有待进一步核实,领养孤儿的程序尚未正式展开,但是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家庭已开始热切地申请认养地震孤儿。在北京,截至21日下午,已有3000多名市民通过民政机构的热线电话报名登记领养汶川地震孤儿。(新华网)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发出通知,向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和云南五省(市)下达第一批中央储备粮抗震救灾计划38.4万吨,其中小麦15.24万吨,稻谷23.16万吨。(新华社)
继续前行……
5月18日,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省绵竹县遵道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落成。学校校舍完全由新型轻型板材搭建而成,具有良好的抗震、防火、防水性能,面积为1100平方米,共9间教室和1间教师办公室,价值35万多元。据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劝募行动”在全国33个省级青基会和众多媒体的参与推动下,得到社会积极响应,已获得捐款逾亿元。这些捐款将主要用于为四川地震灾区援建“抗震希望小学(中学)”,以帮助灾区的少年儿童尽快复课。我国第一位灾害心理学博士董惠娟教授认为,为灾区孩子们搭建能够抵抗地震灾害的教室,让他们重新拿起书本复课,是帮助他们走出灾害心理创伤的最有效手段。(中国网)
5月19日,都江堰聚源中学一百多名初一年级的学生陆续来到聚源小学的操场,在临时搭建的教室里开始了震后他们重返校园的第一节课。同学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家人还好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上午9时许,学校专门为回校复课的学生举行了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复课礼。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整齐排列站在朝阳下,同声唱起了国歌。复课第一天安排的课程主要都与地震有关。上午上三节课:安全教育、心理辅导和感恩。上第一节课时,学生们都表情严肃,没人说话。当老师说上课时,他们都站起来,为遇难同学默哀,有些同学还哭了。上课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本《抗震救灾心理援助手册》。第二节课,同学们自由发言,许多同学在谈到死难同学时都泣不成声。老师随后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字“坚强”。下午2时28分,为了哀悼遇难的师生,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起立低头默哀。停在旁边的几辆汽车都全部鸣笛,整个场面很肃穆,偶尔还能听到师生的啜泣声。默哀结束后,学生们回到临时搭建的教室接受心理咨询。(《新快报》)
北川中学在地震中幸存的1290多名学生5月14日被撤离到九洲体育馆后,被整体转移到绵阳市跃进路虹苑大厅和长虹职工活动中心安置。经过短暂的休整后,5月19日,高三587名应届学生被长虹公司安排到长虹职工培训中心复课,并举行了庄严的开课仪式。(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