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技能是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身体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本质特征。在体育课堂技能教学中,存在着运动技能的相互作用,已有技能会影响新技能学习的掌握,这种影响统称为迁移。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本文结合案例研析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如何避免负迁移和优化正迁移,以期为运用动作技能迁移寻找新的教学策略。
一、厘清迁移因素,探讨迁移规律
《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明确指出迁移问题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运动技能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发生,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讨中,浙江王国来、山东孙浩认为“影响动作技能迁移的因素有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和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教材内容学练方法的互通性、学生对原有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概括能力等”;上海吕祥文、浙江王鑫歆认为“已掌握的动作技能与新学技术在动作结构、基本环节或在刺激与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时会产生积极迁移,反之则会产生干扰”;浙江莫琼瑶认为“学生的个人情绪(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教师的精神状态、学习环境、教学设备等,都直接影响学习气氛和技能的迁移”。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动作技能迁移受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技术层面、场地器材4个主体要素的影响。学生层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原有技能掌握程度、学生的体质差异等;教师层面包括:教师对学情的掌握情况、教材分析及处理能力、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策略等;技术层面包括: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前后两种动作技术的内在联系等;场地器材方面包括:场地利用的有效性、器材使用的多样性、两者结合的合理性等。
二、排除迁移干扰,增强迁移效果
体育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能对学习新学技术会产生促进和干扰,合理避免动作技能干扰是提升迁移效果的关键。在对问题“请结合案例,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原有技能对新技术学习产生干扰?”的讨论中,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极具教学智慧的方法和策略,对教学中避免迁移干扰提供了较好的借鉴。陕西王朝、上海吕祥文认为“一是通过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比较提高抗干扰能力;二是根据迁移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三是熟练性是消除干扰的重要条件。如,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和侧面双手下手垫球,在垫球手型、击球点、击球部位和手触球位置等都高度相似,教学中宜先学习难度相对较低的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待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正面动作后再学习侧面垫球动作时教学效果较好,且两个垫球动作先后安排,避免了排球传球、发球等其他动作对垫球的干扰,促成正迁移发生”;山东田凯瑞以先掌握脚弓踢球技术后再学习正脚背踢球为例介绍了排除迁移干扰的方法“首先利用准确地讲解示范对比两个技术动作的异同之处;其次针对两者的不同之处结合视频或挂图组织学生细心观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体验两个动作的细节差异,减少在学练中因不理解动作要点而造成的干扰情况;最后针对触球部位粘贴标志贴,针对大腿带动小腿的摆动轨迹不同观看慢动作回放,并多次练习反复强化”;山东崔玉婷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技能学习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一项技术学习要让学生在多次练习熟练体验并形成肌肉记忆后再进行关联动作的技术练习,在减少动作干扰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综合研讨教师的观点可以看出,认知和遵循技能迁移规律是教师在技能教学中排除迁移干扰的首要基础。教师要高度重视在技能教学时渗透与技能紧密相关的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学习基本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時增长多元体育认知。基于教材分析,在单元教学中合理安排技能教学先后顺序,在前一技能练习达到较高熟练程度时再进入下一技能的学习。要把体能练习作为支撑技能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巩固复习原有动作技能时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在设计技能教学指导策略前要精准分析并把握学生基本学情,基于学情特点优化教学指导方法,也是避免技能教学干扰因素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迁移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探讨运动技能迁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技能迁移规律,并将技能迁移的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提升课堂教学质效。针对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技能迁移的教学策略,研讨教师提出了“科学编排教学顺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等一些列的策略和措施,具体观点呈现如下。
1.遵循技能迁移规律,合理编排教学顺序
江苏吕存款、浙江胡松认为“在教学前期准备阶段中,教师要深度分析、钻研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材之间的关系,根据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运动技能迁移的情况,合理制订不同内容课时数及单元教学的先后顺序,把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落实到体育教学计划中。如基于技术、体能和运用三维度构建的《跑几步单脚起跳》单元教学中,安排1课时技术学习、3课时体能学练和2课时技能运用,帮助学生在已有单跳双落的基础上学练跑几步单脚起跳动作,通过以单一动作为核心的组合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熟练技术动作,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安排教学进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不仅要考虑动作本身的特点,还应考虑与其他教材的关系,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项教材后再学习另一种教材,尽量避免同时学习两项新教材,以免出现技能的相互干扰,可把两种容易发生正迁移的学习内容尽量前后衔接起来安排在一起。既要考虑同一运动项目中不同难度技术动作间的纵向迁移,也要考虑不同运动项目动作技能之间的横向迁移,在安排教材时,结构相似的教材应由易到难、承上启下、系统安排,以相互促进,形成动作技能的正迁移。结构相反的教材初学时应相互间隔开,避免相互干扰,造成动作技能的负迁移。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浙江王玲认为“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技术,而且要使其对所学技术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如,在投掷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超越器械原理,就能在以后其他投掷项目的学习中加以运用。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联系,就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使迁移转化。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避免运动技能干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迁移和干扰的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并积累经验。通过优化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教法手段,反复强化练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排除迁移干扰,提升教学质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宋晓露(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71000);连传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研中心,271000)整理
一、厘清迁移因素,探讨迁移规律
《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明确指出迁移问题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运动技能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发生,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讨中,浙江王国来、山东孙浩认为“影响动作技能迁移的因素有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和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教材内容学练方法的互通性、学生对原有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概括能力等”;上海吕祥文、浙江王鑫歆认为“已掌握的动作技能与新学技术在动作结构、基本环节或在刺激与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时会产生积极迁移,反之则会产生干扰”;浙江莫琼瑶认为“学生的个人情绪(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教师的精神状态、学习环境、教学设备等,都直接影响学习气氛和技能的迁移”。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动作技能迁移受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技术层面、场地器材4个主体要素的影响。学生层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原有技能掌握程度、学生的体质差异等;教师层面包括:教师对学情的掌握情况、教材分析及处理能力、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策略等;技术层面包括: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前后两种动作技术的内在联系等;场地器材方面包括:场地利用的有效性、器材使用的多样性、两者结合的合理性等。
二、排除迁移干扰,增强迁移效果
体育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能对学习新学技术会产生促进和干扰,合理避免动作技能干扰是提升迁移效果的关键。在对问题“请结合案例,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原有技能对新技术学习产生干扰?”的讨论中,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极具教学智慧的方法和策略,对教学中避免迁移干扰提供了较好的借鉴。陕西王朝、上海吕祥文认为“一是通过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比较提高抗干扰能力;二是根据迁移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三是熟练性是消除干扰的重要条件。如,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和侧面双手下手垫球,在垫球手型、击球点、击球部位和手触球位置等都高度相似,教学中宜先学习难度相对较低的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待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正面动作后再学习侧面垫球动作时教学效果较好,且两个垫球动作先后安排,避免了排球传球、发球等其他动作对垫球的干扰,促成正迁移发生”;山东田凯瑞以先掌握脚弓踢球技术后再学习正脚背踢球为例介绍了排除迁移干扰的方法“首先利用准确地讲解示范对比两个技术动作的异同之处;其次针对两者的不同之处结合视频或挂图组织学生细心观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体验两个动作的细节差异,减少在学练中因不理解动作要点而造成的干扰情况;最后针对触球部位粘贴标志贴,针对大腿带动小腿的摆动轨迹不同观看慢动作回放,并多次练习反复强化”;山东崔玉婷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技能学习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一项技术学习要让学生在多次练习熟练体验并形成肌肉记忆后再进行关联动作的技术练习,在减少动作干扰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综合研讨教师的观点可以看出,认知和遵循技能迁移规律是教师在技能教学中排除迁移干扰的首要基础。教师要高度重视在技能教学时渗透与技能紧密相关的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学习基本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時增长多元体育认知。基于教材分析,在单元教学中合理安排技能教学先后顺序,在前一技能练习达到较高熟练程度时再进入下一技能的学习。要把体能练习作为支撑技能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巩固复习原有动作技能时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在设计技能教学指导策略前要精准分析并把握学生基本学情,基于学情特点优化教学指导方法,也是避免技能教学干扰因素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迁移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探讨运动技能迁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技能迁移规律,并将技能迁移的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提升课堂教学质效。针对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技能迁移的教学策略,研讨教师提出了“科学编排教学顺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等一些列的策略和措施,具体观点呈现如下。
1.遵循技能迁移规律,合理编排教学顺序
江苏吕存款、浙江胡松认为“在教学前期准备阶段中,教师要深度分析、钻研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材之间的关系,根据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运动技能迁移的情况,合理制订不同内容课时数及单元教学的先后顺序,把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落实到体育教学计划中。如基于技术、体能和运用三维度构建的《跑几步单脚起跳》单元教学中,安排1课时技术学习、3课时体能学练和2课时技能运用,帮助学生在已有单跳双落的基础上学练跑几步单脚起跳动作,通过以单一动作为核心的组合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熟练技术动作,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安排教学进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不仅要考虑动作本身的特点,还应考虑与其他教材的关系,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项教材后再学习另一种教材,尽量避免同时学习两项新教材,以免出现技能的相互干扰,可把两种容易发生正迁移的学习内容尽量前后衔接起来安排在一起。既要考虑同一运动项目中不同难度技术动作间的纵向迁移,也要考虑不同运动项目动作技能之间的横向迁移,在安排教材时,结构相似的教材应由易到难、承上启下、系统安排,以相互促进,形成动作技能的正迁移。结构相反的教材初学时应相互间隔开,避免相互干扰,造成动作技能的负迁移。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浙江王玲认为“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技术,而且要使其对所学技术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如,在投掷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超越器械原理,就能在以后其他投掷项目的学习中加以运用。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联系,就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使迁移转化。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避免运动技能干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迁移和干扰的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并积累经验。通过优化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教法手段,反复强化练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排除迁移干扰,提升教学质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宋晓露(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71000);连传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研中心,2710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