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众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形态,产生和发展于现代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开放化、文化民主化的后果,且与现代大众传媒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大众”, 并非通常意义的“民众或群众”, 而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俗化生活中推涌出的特定消费群体。大众文化从酝酿、发展、转型、成熟,最终形成今日多元大众文化格局,其中不乏“大众”的推动作用,“大众”在此过程中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大众文化 历史背景 大众特点
大众文化是一种时代性的商业性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关。[]它是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传媒等全方位发展的结果。首先,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社会的中下层。其次,其内容与中下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其符号体系、象征体系吻合了社会中下层的审美偏好和接受能力。本文根据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大众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综合分析大众文化中“大众”发展的特点。
一.大众消费群体世俗化,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在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进程中,普通公众逐步获得了自由人身权、政治参与权(选举权)、言论出版自由权,在这个民主化进程中,社会学家命名的“大众”阶层兴起.其社会地位提升,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市场支持,为大众而生产的文化才繁盛起来。
例如,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繁荣经济的支撑下,大都会里催生了大量的通俗文艺活动。唐明皇李隆基(685 - 762)精通音律,尤好俗乐,并要求下属设置宫廷乐团一一“ 梨园”和"教坊”,专门学习、表演俗乐。由于唐玄宗对俗乐的酷好和重视,造成了唐代文艺事业的高度繁荣。唐代出现的“传奇”可以说是后代通俗小说的先声,讲述了很多普通人的传奇故事。此外,唐代的舞蹈、音乐和文学都有庞大的世俗化规模,从唐代诗人的篇章中能够看到不少市井生活描述。宋元时 ,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有卖药、估衣、饮食等店铺,也设有表演杂剧、曲艺、杂技等的勾栏。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介于贵族文人和山野农民之间的市民阶层,出现了市民经常出入的固定游艺场所一瓦舍。 在眾多瓦舍伎艺中,最能体现市民口味、市民意趣的是“说话”和”杂剧”。
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到社会的中下阶层,大众文化用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文艺消费。
二.大众需求类型多元化,需求种类不断丰富
大众文化内容涉及广泛,这主要取决于大众需求类型的多元化,主要包括:大众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行为习俗、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
随着生存空间的城市化,于是在城市里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背井离乡的、无名的、有着多元精神需求的群体,既造成了文化的大融合,又形成了庞大的文化需求与消费市场,为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创造了条件,于是剧院、收舞厅、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出现了。
在中国唐代,中唐诗歌在反映现实、伤病民瘼、讽谏朝政、针砭时弊的深度广度方面,超过初盛唐,而且大量增加了表现男女爱情、商妇贾客生活和民风民俗的题材。唐传奇多表现市民阶层和中下层文人所喜闻乐见的男女爱情、侠义、历史传说等题材;在形式上,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或诗文相辅(如<长恨歌传),或诗文相间(如许尧佐(柳氏传)》);叙事写人,以散文为主,可以说是一种十分世俗化、通俗化的文学形式,在中唐臻于极盛。
正是在当下消费主义的语境中, 表情复杂多样的“大众”获得了新的规定性。它是时尚的、流行的、动态的、匿名的、非实指的、游牧的、年轻的、又带有某种不确定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消费者。[]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开放性增加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与此同时,大众文化也在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品位和心理需求,辅以市场运作,使文化向商业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三.大众接受教育普及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在大众文化产生的最初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仍然很低,读者大众的规模和素质水平也很低,但是从事中产阶级职业的人能够抓住罕见的受教育的机会且掌握基本读写能力,劳动阶层中已经有少数人比较注重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成为阅读大众的实际成员。随着大众接受教育普及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世俗化进程,也形成了中产阶级的读者大众队伍。
随着现代世俗社会的形成,从市民阶层中还诞生了一批渴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信息灵通者,有独立意志和判断能力,从普通市民家庭成长,具有草根意识,他们为市民阶层鼓与呼,向统治阶层施压,在咖啡馆、酒吧、茶馆等公共空间里,议论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正义,形成了意见压力群体,他们扮演着市民阶层的代言人角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粗通文墨的市民阶层已然兴起,他们能阅读大众报刊与通俗书籍,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实用信息,也能及时了解流行文化潮流。
教育的大众化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意味着都会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已经形成,成为流行文化的肥沃土壤,都市公共文化生活的趣味将转移到新兴市民阶层的品位文化中,规模化生产,大范围传播与消费。
如今,大众文化作为我们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令人愉悦的“大众文化”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塑。了解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大众文化中“大众”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作为文化消费者的我们更好的审视自身,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大众文化对大众心态变迁的影响研究》,艾娟,2006 年 4 月 20 日
【2】《当下语境中的“大众”与“大众文化”》,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关键词】:大众文化 历史背景 大众特点
大众文化是一种时代性的商业性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关。[]它是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传媒等全方位发展的结果。首先,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社会的中下层。其次,其内容与中下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其符号体系、象征体系吻合了社会中下层的审美偏好和接受能力。本文根据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大众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综合分析大众文化中“大众”发展的特点。
一.大众消费群体世俗化,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在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进程中,普通公众逐步获得了自由人身权、政治参与权(选举权)、言论出版自由权,在这个民主化进程中,社会学家命名的“大众”阶层兴起.其社会地位提升,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市场支持,为大众而生产的文化才繁盛起来。
例如,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繁荣经济的支撑下,大都会里催生了大量的通俗文艺活动。唐明皇李隆基(685 - 762)精通音律,尤好俗乐,并要求下属设置宫廷乐团一一“ 梨园”和"教坊”,专门学习、表演俗乐。由于唐玄宗对俗乐的酷好和重视,造成了唐代文艺事业的高度繁荣。唐代出现的“传奇”可以说是后代通俗小说的先声,讲述了很多普通人的传奇故事。此外,唐代的舞蹈、音乐和文学都有庞大的世俗化规模,从唐代诗人的篇章中能够看到不少市井生活描述。宋元时 ,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有卖药、估衣、饮食等店铺,也设有表演杂剧、曲艺、杂技等的勾栏。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介于贵族文人和山野农民之间的市民阶层,出现了市民经常出入的固定游艺场所一瓦舍。 在眾多瓦舍伎艺中,最能体现市民口味、市民意趣的是“说话”和”杂剧”。
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到社会的中下阶层,大众文化用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文艺消费。
二.大众需求类型多元化,需求种类不断丰富
大众文化内容涉及广泛,这主要取决于大众需求类型的多元化,主要包括:大众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行为习俗、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
随着生存空间的城市化,于是在城市里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背井离乡的、无名的、有着多元精神需求的群体,既造成了文化的大融合,又形成了庞大的文化需求与消费市场,为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创造了条件,于是剧院、收舞厅、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出现了。
在中国唐代,中唐诗歌在反映现实、伤病民瘼、讽谏朝政、针砭时弊的深度广度方面,超过初盛唐,而且大量增加了表现男女爱情、商妇贾客生活和民风民俗的题材。唐传奇多表现市民阶层和中下层文人所喜闻乐见的男女爱情、侠义、历史传说等题材;在形式上,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或诗文相辅(如<长恨歌传),或诗文相间(如许尧佐(柳氏传)》);叙事写人,以散文为主,可以说是一种十分世俗化、通俗化的文学形式,在中唐臻于极盛。
正是在当下消费主义的语境中, 表情复杂多样的“大众”获得了新的规定性。它是时尚的、流行的、动态的、匿名的、非实指的、游牧的、年轻的、又带有某种不确定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消费者。[]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开放性增加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与此同时,大众文化也在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品位和心理需求,辅以市场运作,使文化向商业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三.大众接受教育普及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在大众文化产生的最初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仍然很低,读者大众的规模和素质水平也很低,但是从事中产阶级职业的人能够抓住罕见的受教育的机会且掌握基本读写能力,劳动阶层中已经有少数人比较注重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成为阅读大众的实际成员。随着大众接受教育普及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世俗化进程,也形成了中产阶级的读者大众队伍。
随着现代世俗社会的形成,从市民阶层中还诞生了一批渴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信息灵通者,有独立意志和判断能力,从普通市民家庭成长,具有草根意识,他们为市民阶层鼓与呼,向统治阶层施压,在咖啡馆、酒吧、茶馆等公共空间里,议论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正义,形成了意见压力群体,他们扮演着市民阶层的代言人角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粗通文墨的市民阶层已然兴起,他们能阅读大众报刊与通俗书籍,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实用信息,也能及时了解流行文化潮流。
教育的大众化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意味着都会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已经形成,成为流行文化的肥沃土壤,都市公共文化生活的趣味将转移到新兴市民阶层的品位文化中,规模化生产,大范围传播与消费。
如今,大众文化作为我们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令人愉悦的“大众文化”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塑。了解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大众文化中“大众”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作为文化消费者的我们更好的审视自身,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大众文化对大众心态变迁的影响研究》,艾娟,2006 年 4 月 20 日
【2】《当下语境中的“大众”与“大众文化”》,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