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却发现由于许多老师的文体意识淡化,导致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偏位、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理解的越位等现象。
(1)文本解读的偏位。以解读《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为例,一些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对埃及金字塔特点的介绍,热衷于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类火星图片,播放彗星碰撞地球、火星的视频,演示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动画等,来帮助学生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这样的解读显然过于狭隘。说明文文本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说明文文本阅读与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2)教学目标的错位。课堂该教些什么,这是课堂有效的起点,但是在这个起点上,恰恰有些老师表现得无从谈起。总体来说,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常常是从重点字词分析到挖掘课文思想内容,而轻视了文本特征的指导,以及新的教学内容的开发。笔者曾经听过一堂课,教师在教《桥之美》的时候,将文本当成散文来教,要学生谈谈桥如何美丽,而关于说明文的文本特征却毫无涉及。 目标定位的错位或是不明晰, 甚至目标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
(3)课程意识的缺位。“教课文”成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执教《太阳》一课。我是用《太阳》一文来教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目标指向阅读的方法、策略,而大陆老师通过《太阳》这篇课文教学生认识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从他的这段话中,显然能看出大陆老师仍然是在教课文。 课文在前台,课程在后台。同样的课程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课文来实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分不清“课程”与“课文”,我们就可能“南辕北辙”。
二、深入探究:语用学破解小学说明文教学困境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十分明确地提示我们,语文课程的理解与实施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背景:语用学。由此,笔者认为,语用学可以打开小学说明文教学的另一扇窗。
(1) 对比句子,发现写的规律。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说明方法的应用,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还应该让学生运用。我们来看案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师:那么什么是纳米技术呢?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请同学们读一读。(教师出示句子。)
(看着屏幕开始读,马上就有学生举手。)
生:老师,屏幕上的句子和课文相比,有两个句子没有了。
师:哪两个句子漏掉了?
生: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师:你觉得这漏掉的两句话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学生开始议论)
生:第一句话运用数字来说明纳米的小。
生:第二句运用比较的手法,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纳米有多么小。
师:我明白了,当我们要说清楚一个物体的特征时,可以采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让读者直观形象地明白物体的特点。
(师生对比读,再次感受说明方法的作用。
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事物,让学生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来写一写。
反思:教师故意漏掉句子,让学生发现错误,形成认知冲突。学生在思考中明白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同时,及时运用这两种方法来介绍其他事物,在尝试与实践中感受到课文表达的魅力。)
(2)课文补白,强调虚词的作用。梳理文本内容是说明性文本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说明性文本中一些“大概、大约、左右、可能”等虚词也很重要,体现了说明性文本语言表达的准确和严密。在一环节采用“猜一猜”和“写一写”的方法,既让学生联结已经知道的知识,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虚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科学和严谨,巧妙地将感受语言和运用语言结合起来。
案例《飞向蓝天的恐龙》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猜猜哪些恐龙会演化成鸟类?
生:是肉食恐龙演化来的。
师:你能百分百肯定吗?
生:不能完全肯定,毕竟我们没有在恐龙生活过的世纪呆过。
师:对啊,你根据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知识作出了猜测,所以要用上“可能、也许”等词语,这样表达才能准确。
师:请你找出下面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出示句子)
生:“可能”这个词语,说明这是作者的猜测。
师:我们那想象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大家来写一写。
(3)模仿说明文结构,进行练笔。小学说明文教学中, 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充满情趣地去写。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写”挤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性化的创造。 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当学习到“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 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写练习:“想象一下, 未来的餐桌上会出现哪些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呢? ”这样,通过仿写、改写、补写等多种“写”的方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尤其是让学生在动笔实践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4)有效说,提高表达能力。说明文教学应时刻关注语言形式, 扎实进行语言训练,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 因此,在语用指向下,我们必须明确“说”的目的,以此提高“说”的效率。 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麋鹿,也为了提高学生
的语言水平,笔者设计了一个指向语用的“说”的环节,设计了一种假设:①你就是一只麋鹿,你会怎样来介绍自己?②假如你是姜子牙,你骑着麋鹿上天庭,你又如何向天上的神仙们介绍你的坐骑?③如果你是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来参观的客人介绍你的麋鹿?请大家自由选择一种角色,小组交流介绍。注意在介绍的时候要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同时尝试运用列数字、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