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商在河南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小典故:下雨时,福建人都会带两把雨伞,一把自己用,一把拿来卖。
河南,是闽商重要的“卖伞地”:街上随处可见的七匹狼、利郎、九牧王、劲霸等都是福建的品牌。
同时,闽商在河南地产行业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5年,升龙投资集团在河南地产界的影响日渐增强。这家闽商到河南后,创下了2000万平方米多项目并举的规模。
河南临颍是闽商企业入驻最多的县,目前各类闽商企业有30多家,主要经营休闲食品,有福建晋江福源食品、福建亲亲、福建巧巧、香港豪峰集团等。
据正在筹建中的河南省福建商会介绍,在豫的闽商数量将近百万,除了大部分垄断行业外,闽商已经渗透到河南各行各业:房地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鞋业、酒店、汽配、建材、茶叶、干货等。
河南省商务厅的一份数据显示,仅2007年到2009年,闽商在河南的投资项目就有560多个,投资额达840多亿元。
“闽商对河南特别有感情。”河南省福建商会会长候选人、香港锦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焰说,很多福建人祖籍都是河南的,闽商到河南来投资,某种程度上是“回乡创业”。
泉舜集团董事长吴泉水也表示,“河洛一家亲”,洛阳和福建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大批洛阳人南下福建。至今福建很多地名、水名都用“洛阳”来命名,如洛阳江、洛阳桥、洛阳镇等。
闽商行天下
有这样一种说法,“闽”是“门”里一个“虫”,大凡福建人都是“待在家里是条虫,出得门后是条龙”,走出去是大多数福建人的选择。“八山一水一份田”,福建丘陵山地众多,沿海平原地区“人满为患”,客观上促使大量福建人走出去谋生计。
闺商闯荡全球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福建人,挈妻携子移民海外,形成“海贾归来富不赀,以身殉货绝堪悲。似闻近日鸡林相,只博黄金不博诗”的浓厚重商主义色彩。
这种重商主义也是闽商文化的合理延伸,是接受海洋文化熏陶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并且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诠释。
“只博黄金不博诗”意指“只爱金钱不爱文化”,这也构成了第一代闽商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几乎都没有“文化”,因此也不重视文化。
采访中,大众阀门集团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建加就表示,受环境的影响,“走外省,跑推销”在泉州非常流行,家家都以走出去闯荡为荣。
过早地走出去也导致第一代企业家文化水平比较低,赫赫有名的福建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都十分重视。
有人形容说: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
爱拼敢赢的精神
在河南的闽商以闽南人居多。那首最熟悉的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就是闽南话唱的,也给全世界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福建人印象。
福建人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他们认为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外出“掘金”,一旦认准目标就不放弃,“赚一块钱再借一块钱”投进去,依靠自己的拼搏取得成功。
“福建人和河南人的区别是,我们出去打工是为了当老板,你们出去打工大多只是为了打工。”一位闽商说。
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闽商的价值取向之一。采访过程中所见到的闽商,几乎没有“富家子弟”,个个贫苦农民出身,白手起家。泉舜集团的董事长吴泉水,十几岁时,就揣着300块钱来中原闯荡,从骑着破自行车推销阀门,到创建自己的集团,坐拥上亿资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诚信、用心、认真、智慧,是会拼敢赢的一种精神。”
闽商洪海山,只身闯荡中原,毫无人脉资源,自己打拼出一片天空。
……
在首届世界闽商大会上,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卢展工精辟概括了“闽商精神”: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
闽商总是敏于环境,快人一步抓住先机。为了改变命运,他们风雨同舟,守望互助,无论好运歹运,都不能泯灭他们奋进的雄心。
喜欢做慈善
在当今慈善界,闽商所捐善款总额冠绝全国,涌现了诸如黄如论、曹德旺、陈发树等慈善大亨,更勇于开拓进取,倡领中国慈善新潮流。
2010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0胡润慈善榜》显示,2005年至今,有15位闽商慈善家共捐赠48.6亿元,人均捐赠额达3.3亿元,平均捐赠额全国最高。
许连捷曾说:“如果说我还有一些财富的话,也理应归属社会。因为企业发展来自社会,企业效益也是来自社会。”
闽商热衷慈善,亦是其创业艰辛的体现。闺商奔波异乡,极富抱团精神,以便在异乡求得生存与发展。每当商帮会员有难,其他会员便会积极伸出援手,捐钱出力,助其渡过难关。由于创业艰辛,闽商成功后对穷人更具体恤之心,对慈善不遗余力。
闽商行善,不论大小,大则捐款上亿,少则捐款数十成百。上海通用机械产销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谋曲就提到,他们倾心慈善,有一次,曾经半个小时就筹集到130万元。
吴泉水办起了全国第一家民营残疾人教育机构,这就是成立于2004年的福建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主要教育对象。
同为闽商的黄如论在去年决定捐赠3亿元在河南建设一所文化艺术类本科院校。
在为白血病女孩举行的大型募捐活动中,闽商的身影也闪现其中。李建加说,只要是阳光慈善,我们都乐于参与。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小典故:下雨时,福建人都会带两把雨伞,一把自己用,一把拿来卖。
河南,是闽商重要的“卖伞地”:街上随处可见的七匹狼、利郎、九牧王、劲霸等都是福建的品牌。
同时,闽商在河南地产行业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5年,升龙投资集团在河南地产界的影响日渐增强。这家闽商到河南后,创下了2000万平方米多项目并举的规模。
河南临颍是闽商企业入驻最多的县,目前各类闽商企业有30多家,主要经营休闲食品,有福建晋江福源食品、福建亲亲、福建巧巧、香港豪峰集团等。
据正在筹建中的河南省福建商会介绍,在豫的闽商数量将近百万,除了大部分垄断行业外,闽商已经渗透到河南各行各业:房地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鞋业、酒店、汽配、建材、茶叶、干货等。
河南省商务厅的一份数据显示,仅2007年到2009年,闽商在河南的投资项目就有560多个,投资额达840多亿元。
“闽商对河南特别有感情。”河南省福建商会会长候选人、香港锦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焰说,很多福建人祖籍都是河南的,闽商到河南来投资,某种程度上是“回乡创业”。
泉舜集团董事长吴泉水也表示,“河洛一家亲”,洛阳和福建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大批洛阳人南下福建。至今福建很多地名、水名都用“洛阳”来命名,如洛阳江、洛阳桥、洛阳镇等。
闽商行天下
有这样一种说法,“闽”是“门”里一个“虫”,大凡福建人都是“待在家里是条虫,出得门后是条龙”,走出去是大多数福建人的选择。“八山一水一份田”,福建丘陵山地众多,沿海平原地区“人满为患”,客观上促使大量福建人走出去谋生计。
闺商闯荡全球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福建人,挈妻携子移民海外,形成“海贾归来富不赀,以身殉货绝堪悲。似闻近日鸡林相,只博黄金不博诗”的浓厚重商主义色彩。
这种重商主义也是闽商文化的合理延伸,是接受海洋文化熏陶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并且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诠释。
“只博黄金不博诗”意指“只爱金钱不爱文化”,这也构成了第一代闽商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几乎都没有“文化”,因此也不重视文化。
采访中,大众阀门集团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建加就表示,受环境的影响,“走外省,跑推销”在泉州非常流行,家家都以走出去闯荡为荣。
过早地走出去也导致第一代企业家文化水平比较低,赫赫有名的福建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都十分重视。
有人形容说: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
爱拼敢赢的精神
在河南的闽商以闽南人居多。那首最熟悉的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就是闽南话唱的,也给全世界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福建人印象。
福建人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他们认为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外出“掘金”,一旦认准目标就不放弃,“赚一块钱再借一块钱”投进去,依靠自己的拼搏取得成功。
“福建人和河南人的区别是,我们出去打工是为了当老板,你们出去打工大多只是为了打工。”一位闽商说。
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闽商的价值取向之一。采访过程中所见到的闽商,几乎没有“富家子弟”,个个贫苦农民出身,白手起家。泉舜集团的董事长吴泉水,十几岁时,就揣着300块钱来中原闯荡,从骑着破自行车推销阀门,到创建自己的集团,坐拥上亿资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诚信、用心、认真、智慧,是会拼敢赢的一种精神。”
闽商洪海山,只身闯荡中原,毫无人脉资源,自己打拼出一片天空。
……
在首届世界闽商大会上,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卢展工精辟概括了“闽商精神”: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
闽商总是敏于环境,快人一步抓住先机。为了改变命运,他们风雨同舟,守望互助,无论好运歹运,都不能泯灭他们奋进的雄心。
喜欢做慈善
在当今慈善界,闽商所捐善款总额冠绝全国,涌现了诸如黄如论、曹德旺、陈发树等慈善大亨,更勇于开拓进取,倡领中国慈善新潮流。
2010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0胡润慈善榜》显示,2005年至今,有15位闽商慈善家共捐赠48.6亿元,人均捐赠额达3.3亿元,平均捐赠额全国最高。
许连捷曾说:“如果说我还有一些财富的话,也理应归属社会。因为企业发展来自社会,企业效益也是来自社会。”
闽商热衷慈善,亦是其创业艰辛的体现。闺商奔波异乡,极富抱团精神,以便在异乡求得生存与发展。每当商帮会员有难,其他会员便会积极伸出援手,捐钱出力,助其渡过难关。由于创业艰辛,闽商成功后对穷人更具体恤之心,对慈善不遗余力。
闽商行善,不论大小,大则捐款上亿,少则捐款数十成百。上海通用机械产销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谋曲就提到,他们倾心慈善,有一次,曾经半个小时就筹集到130万元。
吴泉水办起了全国第一家民营残疾人教育机构,这就是成立于2004年的福建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主要教育对象。
同为闽商的黄如论在去年决定捐赠3亿元在河南建设一所文化艺术类本科院校。
在为白血病女孩举行的大型募捐活动中,闽商的身影也闪现其中。李建加说,只要是阳光慈善,我们都乐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