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些年的高考阅卷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考场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几点缺陷:
1.字迹潦草,书写不够规范 有的学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阅卷老师只能上下文联系,连蒙带猜,才能勉强读懂句意;有的学生不懂书写格式,如开头不懂空格,文中不懂分段,段中不懂得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
2.扩写材料,没有认真审题立意 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作文都是新材料作文——即讲一个故事(事件),让学生提出观点写作文。但有些学生只看到了材料的表面,而不去挖掘作文材料背后的深意。如2014年的作文材料中说到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会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于是,又有各种喂食动物的作文出现,有的动物生病了,有的游客被教训了,有的……总之,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
3.缺乏生活常识,论据可笑 作文,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考查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文中的事例不仅仅是用来支撑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思想)的,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是非的分辨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好多年前,曾考过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记得一位老师说过,那一年写父母在高考前意外身亡的学生很多,刚开始,老师觉得是一种感动,但后来发现,大多数实为矫情。
4.文章内容空洞,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 有的学生拿到作文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不会审题立意,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凑够字数。因此,他就盲目下笔,述写材料,空洞讲理,不着边际,直到文章最后似乎才有所感悟。终于提出了一个看似观点的话语,但又戛然而至。我常常戏称此类文章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论据材料陈旧,应用在文中显得牵强 学生阅读面过窄,积累的作文素材过于陈旧,离不开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霍金等。这些事例本身都很典型,也不乏教育意义和励志作用,但用得过多,就会没有新意和时代精神。
兼于上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我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很重要 高中毕业生已都是成年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比如庄稼的种收季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来源和意义;生活中的日常规范以及吃饭穿衣的基本礼仪,等等。
2.审题立意不可缺,提炼中心是关键 新材料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传统材料作文在材料之后有一段阐明观点或发表议论的话,这无疑已经概括了作文材料的中心。而新材料作文中只有材料而没有总结性的语段。这就增加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可以训练学生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中的作文(材料略)。
老切割师的话就是这段材料中的关键句,其中“经验”“技术”“勇气”就是关键词,可以任选一个立意,也可以立意为“经验 技术 勇气=成功”。
②材料中的叙述对象就是立意角度。上述材料中叙述的对象有商人、其他切割师、老切割师、徒弟,前两者的角度不好写,但后两个的角度就好写多了,老切割师的成功是“经验、技术、勇气”,而徒弟成功是不考虑其价值,心无杂念。
③从材料中找到辩证的关系进行立意。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中的作文: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这段材料中有游客、动物和制度三个角度,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辩证地立意,从游客与动物的角度立意——爱与害,从游客与制度的角度立意——爱与法,情与理,理智地去爱等等。
④从两段材料的共同点来立意。因为篇幅有限,不一一举例,大意即从提供的素材里寻找共同点。
另外,还应该注意:一、任何材料都最终要立意到人上;二、材料中叙述对象有观点我们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立意,但要选一个好写的来写。
3.文章结构要完整,内容丰富见真知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阅卷老师是其唯一的读者,而且阅读时间很短。因此,考场作文最引人注目的应是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题目做到“慧眼传情”,开头做到“开门见山”,中间行文引用材料最好是古今中外,结尾联系现实和时事。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技巧,准确表情达意,取悦阅卷老师,勇夺高分。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
1.字迹潦草,书写不够规范 有的学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阅卷老师只能上下文联系,连蒙带猜,才能勉强读懂句意;有的学生不懂书写格式,如开头不懂空格,文中不懂分段,段中不懂得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
2.扩写材料,没有认真审题立意 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作文都是新材料作文——即讲一个故事(事件),让学生提出观点写作文。但有些学生只看到了材料的表面,而不去挖掘作文材料背后的深意。如2014年的作文材料中说到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会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于是,又有各种喂食动物的作文出现,有的动物生病了,有的游客被教训了,有的……总之,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
3.缺乏生活常识,论据可笑 作文,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考查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文中的事例不仅仅是用来支撑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思想)的,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是非的分辨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好多年前,曾考过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记得一位老师说过,那一年写父母在高考前意外身亡的学生很多,刚开始,老师觉得是一种感动,但后来发现,大多数实为矫情。
4.文章内容空洞,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 有的学生拿到作文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不会审题立意,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凑够字数。因此,他就盲目下笔,述写材料,空洞讲理,不着边际,直到文章最后似乎才有所感悟。终于提出了一个看似观点的话语,但又戛然而至。我常常戏称此类文章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论据材料陈旧,应用在文中显得牵强 学生阅读面过窄,积累的作文素材过于陈旧,离不开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霍金等。这些事例本身都很典型,也不乏教育意义和励志作用,但用得过多,就会没有新意和时代精神。
兼于上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我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很重要 高中毕业生已都是成年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比如庄稼的种收季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来源和意义;生活中的日常规范以及吃饭穿衣的基本礼仪,等等。
2.审题立意不可缺,提炼中心是关键 新材料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传统材料作文在材料之后有一段阐明观点或发表议论的话,这无疑已经概括了作文材料的中心。而新材料作文中只有材料而没有总结性的语段。这就增加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可以训练学生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中的作文(材料略)。
老切割师的话就是这段材料中的关键句,其中“经验”“技术”“勇气”就是关键词,可以任选一个立意,也可以立意为“经验 技术 勇气=成功”。
②材料中的叙述对象就是立意角度。上述材料中叙述的对象有商人、其他切割师、老切割师、徒弟,前两者的角度不好写,但后两个的角度就好写多了,老切割师的成功是“经验、技术、勇气”,而徒弟成功是不考虑其价值,心无杂念。
③从材料中找到辩证的关系进行立意。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中的作文: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这段材料中有游客、动物和制度三个角度,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辩证地立意,从游客与动物的角度立意——爱与害,从游客与制度的角度立意——爱与法,情与理,理智地去爱等等。
④从两段材料的共同点来立意。因为篇幅有限,不一一举例,大意即从提供的素材里寻找共同点。
另外,还应该注意:一、任何材料都最终要立意到人上;二、材料中叙述对象有观点我们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立意,但要选一个好写的来写。
3.文章结构要完整,内容丰富见真知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阅卷老师是其唯一的读者,而且阅读时间很短。因此,考场作文最引人注目的应是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题目做到“慧眼传情”,开头做到“开门见山”,中间行文引用材料最好是古今中外,结尾联系现实和时事。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技巧,准确表情达意,取悦阅卷老师,勇夺高分。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