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阅读技能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更高效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言和词汇。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阅读学习来培养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堂上逐渐提高阅读速度从而增强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结合自身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三点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创新导入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教材文本为基础,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拓展延伸课外文本,逐步培养阅读思维。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的兴趣不大,对所阅读的内容转眼就忘,阅读效果欠佳;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阅读动漫类图书多于文学作品,认为纸质的阅读太过枯燥。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结合教材上的文本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并在课堂上获得有趣的阅读感受,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新导入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文章的导入采取多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参与,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已有知识导入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阅读知识,并结合教材上生动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方式表达文章的意境;谈话激趣法,教师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谈论,调动给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进而引出课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一种有趣的导入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成功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时,通过借助多媒体导入进行阅读教学。师:“同学们,请先欣赏多媒体给大家展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看完之后说出你们有什么感受。”甲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太美了!”乙生:“这个峡谷非常壮观,我都移不开眼睛了!丙生:“它的奇异吸引着我,长大后想去实地欣赏一番它的美景!”……师:“现在我们共同来朗读这篇课文,感受一下文章是如何用语言描述它的壮观吧。”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美妙的图片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惊叹和阅读兴趣。
二、以教材文本为基础,深入挖掘文章内涵
阅读教學离不开教材上的文本,教师在导入环节之后,要引领学生明白文章的学习要点,让学生自主阅读每一篇课文,通过朗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而整体感知文本,引导学生学会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梳理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挖掘文本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阅读体会,可以设计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给学生带来有深度的阅读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以教材文本为依据设计互动。师:“文中的哪些句子突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呢?请用横线标记出来,然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感悟。”甲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父亲坚持不懈地‘挖’让我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的决心。”乙生:“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这句运用的是外貌描写,让我看见一位从文中走来的身体虽然疲惫不已、满身伤痕,却了不起的父亲形象。”……教师以教材中的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具体语句,深入分析并感受其中的内涵,从而引起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三、拓展延伸课外文本,逐步培养阅读思维
将课外文本引入到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式阅读或主题类阅读,引发学生的对比思考与联想,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延伸课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能够启发学会说呢过从多个角度对文本展开阅读与思考,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提炼阅读的科学思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有效地避免学生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让学生发现阅读中的规律,从而掌握阅读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月光曲》时,为学生拓展与月光有关的“古诗里的月光”,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师:“同学们,请大家联想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古诗里也描述了月亮和月光呢?”甲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乙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师:“贝多芬《月光曲》中的月亮与诗句中的月亮有何不同呢?”教师通过拓展与延伸课外的文本,引导学生发现《月光曲》与古诗中诗句描写的月亮不同之处,进一步总结出月亮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心情,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发散阅读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积极设计有趣多变的教学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趣味盎然的阅读环境,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指导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从而产生自己的阅读感悟,逐渐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万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31-132.
[2]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作者简介:张庆荣,1969年6月,女,石家庄市井陉县威州镇东头小学,一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与写作。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的兴趣不大,对所阅读的内容转眼就忘,阅读效果欠佳;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阅读动漫类图书多于文学作品,认为纸质的阅读太过枯燥。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结合教材上的文本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并在课堂上获得有趣的阅读感受,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新导入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文章的导入采取多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参与,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已有知识导入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阅读知识,并结合教材上生动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方式表达文章的意境;谈话激趣法,教师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谈论,调动给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进而引出课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一种有趣的导入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成功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时,通过借助多媒体导入进行阅读教学。师:“同学们,请先欣赏多媒体给大家展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看完之后说出你们有什么感受。”甲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太美了!”乙生:“这个峡谷非常壮观,我都移不开眼睛了!丙生:“它的奇异吸引着我,长大后想去实地欣赏一番它的美景!”……师:“现在我们共同来朗读这篇课文,感受一下文章是如何用语言描述它的壮观吧。”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美妙的图片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惊叹和阅读兴趣。
二、以教材文本为基础,深入挖掘文章内涵
阅读教學离不开教材上的文本,教师在导入环节之后,要引领学生明白文章的学习要点,让学生自主阅读每一篇课文,通过朗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而整体感知文本,引导学生学会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梳理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挖掘文本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阅读体会,可以设计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给学生带来有深度的阅读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以教材文本为依据设计互动。师:“文中的哪些句子突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呢?请用横线标记出来,然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感悟。”甲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父亲坚持不懈地‘挖’让我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的决心。”乙生:“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这句运用的是外貌描写,让我看见一位从文中走来的身体虽然疲惫不已、满身伤痕,却了不起的父亲形象。”……教师以教材中的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具体语句,深入分析并感受其中的内涵,从而引起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三、拓展延伸课外文本,逐步培养阅读思维
将课外文本引入到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式阅读或主题类阅读,引发学生的对比思考与联想,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延伸课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能够启发学会说呢过从多个角度对文本展开阅读与思考,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提炼阅读的科学思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有效地避免学生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让学生发现阅读中的规律,从而掌握阅读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月光曲》时,为学生拓展与月光有关的“古诗里的月光”,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师:“同学们,请大家联想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古诗里也描述了月亮和月光呢?”甲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乙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师:“贝多芬《月光曲》中的月亮与诗句中的月亮有何不同呢?”教师通过拓展与延伸课外的文本,引导学生发现《月光曲》与古诗中诗句描写的月亮不同之处,进一步总结出月亮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心情,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发散阅读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积极设计有趣多变的教学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趣味盎然的阅读环境,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指导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从而产生自己的阅读感悟,逐渐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万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31-132.
[2]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作者简介:张庆荣,1969年6月,女,石家庄市井陉县威州镇东头小学,一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