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儿童思维能力之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成的,它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与训练的过程。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最主要的途径是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把学生的思维训练与思维品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现就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心得。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情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否提高,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把握机会创设情境,这样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使师生迅速进入角色,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我认为,引入新课中创设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用这个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工具,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2、以旧引新,温故知新。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以把新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逐步建立起来,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提出疑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新课,不仅使听课注意力集中,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将记忆犹新。
  4、以与新课相关的趣味故事创设思维情境。新课开始可讲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故事、小游戏来创设情境,适当增加趣味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引入新知识时,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可增强形象直观的效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利用学具,引导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遇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最为明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要把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物化”。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中亲身参加到认识过程中来,获得直接体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给学生每人9根小棒,让他们把这些小棒分成3份,每份要一样多。有的学生1根1根地分,分3份,还有小棒,就再1根1根地分,直到分完为止,每份有3根小棒;有的学生直接3根3根地分,分成3份,正好分完。从学生不同的分发,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同。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三、类比迁移,发展思维
  类比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类比对象。在数学教学中,类比更主要的是推测两类事物或现象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之处,并产生问题、引出思考,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由于7的乘法口诀与前面学习过的6的乘法口诀在知识间有很强的相似性,为此,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挖掘新旧知识联结的切入点:自学7的乘法口诀,并思考这部分内容与我们学过的哪部分内容很像?根据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可以怎样学习7的乘法口诀?从而学生轻而易举得出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即学具操作——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采取类比迁移的方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合作学习,共同思维
  我们的课堂应该使孩子们积极地思考,但孩子的智慧不是用于記忆,而是用于思维,在思维中研究、发现并创新。但低年级的孩子毕竟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中要注意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活动,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思维,共同创新。如:在教学“5的分成”时,组织孩子们5人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想办法学会并记住5的分成。结果学生发现了比课本上好得多的方法:“教室前面的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1个大的,4个小的,5可以分成1和4”;“我的左手有5个指头,其中1个大姆指”;“我的手变成手枪的样子是把5分成了3和2”;“我的手变成剪刀,5可以分成是2和3”;“我们5人一小组,有4个女生,1个男生”……学生们在相互交流、思考中发现了他们的好方法。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要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
  五、联系实际,开拓思维
  《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中,能结合教材提出生活中学生能观察到的有关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使用过人民币,教师应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屏幕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子(每把3角),请小朋友用1元钱去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多角度的探索,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真正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传统PBL教学模式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由于地域的原因部分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机会。本文将U-learning理念和LMS引入PBL教学模式中,打破了原有的限制,使得强调的是任务的设置、个性化的表现、自我设计的PBL教学无处不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 U-learning LMS PBL 教学模式设计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
【摘要】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用生活经验理解物理概念、用生活现象辅助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堂演示实验素材来自于生活、课堂练习素材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使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联系学生关注的生活世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愿学、乐于学。  【关键词】高中 物理 生活  走进课堂,会发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总体现状表现为: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了物理学科的理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掌握合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笔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 的实践研究,有效打造活力科学课堂。即通过一、构建结构、分工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二、创建环境,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机会;三、有效组织,促使合作学习的成功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实施 合作学习 打造 活力科
摘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手段,从而真正的调动起学生们的主动性。本文主要以初中物理学的教学为例,对于在新课改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初中新课改 探究性实验 教学策略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初中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  1.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关于科学探究的重要因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摘要: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如何调控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师 实效性  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如何调控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适当的时机,针对学生易出错误的地方,通过分析研究,有目的的设置“陷井”,诱使学生“上当”,再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上当”的途径。通过对错误的质疑、否定,对知识进行补充、完善,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种方法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 教学 陷井 上当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每一位教师都把概念、定律、定理的含义及应用做为教学的重点。有时,为了加强记忆,还叫学生在课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的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肤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