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前两名合并”的事情越来越多,早几年的优酷和土豆,今年以来,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再到今天的美团和点评。如此之多的“前两名合并”让人们不由得猜想,下一对合体的“前两名”会是谁?会是清华和北大吗?
笔者认为这一猜想虽然非常大胆,甚至有些荒诞,但并非全然没有可能。
事实上,在两校百余年的建校史中,清华和北大曾经因为抗战南迁而合并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在1952年,两校还以“换股”的形式,重新组合:北大工学院建制撤销,机、电、土、建四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法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这次院系调整,虽不能算作合并,却如置肌换血,路人转亲。
两校合并,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经费投入,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合并后的大学,将集两校文、理、工、医等各领域之大成,将全面提升在各类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US News排名、泰晤士报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列将会第一次出现中国大学的身影。
真可谓:琅琊榜首,北大清华。这排名,如您所愿。
虽然合并后益处良多,但笔者分析认为在清华和北大合并的道路上,依然存在三大阻碍。
阻碍1:清华、北大背后不存在资本压力
优酷土豆、滴滴快的、美团点评的合并,说漂亮些叫“强强联合”,说实在些可谓“抱团取暖”。在竞争白热化,盈利空间狭小,投资长期得不到回报后,他们的合并背后往往都有资本作为推手。通过团队结构上的优化互补,市场份额上的更大覆盖,整合资源,扩大战果,形成垄断优势,无论是盈利、进一步融资还是上市都将更有更大的作为。
然而,清华和北大并不存在类似的“资本压力”,两所大学都是国务院直属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和科研经费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在短时间内,国家并不需要两校通过合并来节省办学经费。同时,两校的并行运作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为我国高等教育试点、创新和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样本。
阻碍2:合并后的新校名存在具大争议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后,自然还是一所大学。然而这所新大学的名字,有可能会成为两校合并中难以预料的巨大障碍。
如果叫北京清华大学,看起来似乎像“上海交通大学”一样,是清华大学多了一个地方标识,北京大学一定会反对。如果叫清华北京大学,看起来又像区别于清华(新竹)大学的北京校区,北京大学也一定会反对。这样一来,只能叫北大清华大学,或者清华北大大学,虽然不会不出前面两种的歧义,但两个校名谁放在前面势必会争论不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其中的一个都会加以反对。如果折中一下,取一个和清华北大都没有关系的全新校名,又割裂了百余年的历史沉淀和品牌效应。
大家不要觉得校名取不出就不合并是个笑话。
俗话说,名不正而言不顺。因为合并后校名意见不统一而合不成的,在国内是有过先例的。同属“国立中央大学”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似乎就是因为合并后到底叫啥,迟迟不合,至今无疾而终。
阻碍3:国内其他高校或将极力劝阻
国内高校的反对将会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招生。清华和北大在高考招生中常常将每一年的高分考生尽数收入,如若合并,两校招办合二为一,不抢不撕,而考生也不再纠结是去清华还是去北大,合并后的吸引力将超过香港地区高校,甚至可与欧美、新加坡的名校媲美,这将形成一个强大的招生黑洞,这将使国内其他高校的招生工作更加强做。
二、级别。目前,清华北大和其他三十所兄弟院校都为“副部级”高校,即校长、书记等领导高配为副部级,由中组部任命。如果清华与北大合并,势必将形成一个巨无霸大学,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大学是否会向中央进一步申请成为“正部级”高校?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如果申请成功,这种行政级别上的位势将如同直辖市和普通副省级城市的区别,形成一个巨大的人才泵,吸引着其他高校的优秀人才向这所巨无霸大学涌入。
三、谁是第二。将清华北大并存的时候,“谁是第三”似乎争起来有些很没意思,校友和媒体也并不太关注。但如果清华北大合并,那么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就摆了至少七所,乃至十所,甚至十五所大学校长的面前——到底谁是第二?相信,为了维护我国高校格局的稳定,清华北大的合并也势必将受到极大阻挠。
责任编辑/张元奕
笔者认为这一猜想虽然非常大胆,甚至有些荒诞,但并非全然没有可能。
事实上,在两校百余年的建校史中,清华和北大曾经因为抗战南迁而合并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在1952年,两校还以“换股”的形式,重新组合:北大工学院建制撤销,机、电、土、建四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法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这次院系调整,虽不能算作合并,却如置肌换血,路人转亲。
两校合并,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经费投入,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合并后的大学,将集两校文、理、工、医等各领域之大成,将全面提升在各类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US News排名、泰晤士报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列将会第一次出现中国大学的身影。
真可谓:琅琊榜首,北大清华。这排名,如您所愿。
虽然合并后益处良多,但笔者分析认为在清华和北大合并的道路上,依然存在三大阻碍。
阻碍1:清华、北大背后不存在资本压力
优酷土豆、滴滴快的、美团点评的合并,说漂亮些叫“强强联合”,说实在些可谓“抱团取暖”。在竞争白热化,盈利空间狭小,投资长期得不到回报后,他们的合并背后往往都有资本作为推手。通过团队结构上的优化互补,市场份额上的更大覆盖,整合资源,扩大战果,形成垄断优势,无论是盈利、进一步融资还是上市都将更有更大的作为。
然而,清华和北大并不存在类似的“资本压力”,两所大学都是国务院直属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和科研经费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在短时间内,国家并不需要两校通过合并来节省办学经费。同时,两校的并行运作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为我国高等教育试点、创新和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样本。
阻碍2:合并后的新校名存在具大争议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后,自然还是一所大学。然而这所新大学的名字,有可能会成为两校合并中难以预料的巨大障碍。
如果叫北京清华大学,看起来似乎像“上海交通大学”一样,是清华大学多了一个地方标识,北京大学一定会反对。如果叫清华北京大学,看起来又像区别于清华(新竹)大学的北京校区,北京大学也一定会反对。这样一来,只能叫北大清华大学,或者清华北大大学,虽然不会不出前面两种的歧义,但两个校名谁放在前面势必会争论不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其中的一个都会加以反对。如果折中一下,取一个和清华北大都没有关系的全新校名,又割裂了百余年的历史沉淀和品牌效应。
大家不要觉得校名取不出就不合并是个笑话。
俗话说,名不正而言不顺。因为合并后校名意见不统一而合不成的,在国内是有过先例的。同属“国立中央大学”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似乎就是因为合并后到底叫啥,迟迟不合,至今无疾而终。
阻碍3:国内其他高校或将极力劝阻
国内高校的反对将会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招生。清华和北大在高考招生中常常将每一年的高分考生尽数收入,如若合并,两校招办合二为一,不抢不撕,而考生也不再纠结是去清华还是去北大,合并后的吸引力将超过香港地区高校,甚至可与欧美、新加坡的名校媲美,这将形成一个强大的招生黑洞,这将使国内其他高校的招生工作更加强做。
二、级别。目前,清华北大和其他三十所兄弟院校都为“副部级”高校,即校长、书记等领导高配为副部级,由中组部任命。如果清华与北大合并,势必将形成一个巨无霸大学,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大学是否会向中央进一步申请成为“正部级”高校?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如果申请成功,这种行政级别上的位势将如同直辖市和普通副省级城市的区别,形成一个巨大的人才泵,吸引着其他高校的优秀人才向这所巨无霸大学涌入。
三、谁是第二。将清华北大并存的时候,“谁是第三”似乎争起来有些很没意思,校友和媒体也并不太关注。但如果清华北大合并,那么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就摆了至少七所,乃至十所,甚至十五所大学校长的面前——到底谁是第二?相信,为了维护我国高校格局的稳定,清华北大的合并也势必将受到极大阻挠。
责任编辑/张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