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调查发現,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管理行政化,学生学习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权变理论指导大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是影响大学教学改进的重要权变因素。
关键词:大学教学;权变理论;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齐阳(1967-),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23-02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大学教学的主流,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的欲望。大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对教师的数字化考评,使教师不敢轻易改变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偏差,知识的工具性等,导致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进展一直比较缓慢。
一、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的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或矛盾,主要表現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狭窄,书本与現实脱节
我国大学教材知识陈旧、内容与社会脱节、版式语言风格与現代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差距等弊病,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最不和谐音符,屡遭社会各界批评。教材不能与时俱进,许多教材纳新而不剔旧,内容越来越多。难怪大学生抱怨:“我们的教材和現实完全没有联系。大学里辛辛苦苦读几年,求职时却发現没啥用!书本上的东西又旧又落后,谁愿意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与其说学习那些过时知识,还不如上网一个小时获得的知识来得实用,教材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干嘛还要苦苦煎熬啊?所以我经常逃课”。[1]
2.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
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只教知识不教方法,忽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许多教师认为讲究教学方法是对中小学的要求。因此,满堂灌的授课依然盛行。
3.教育观念陈旧
大学教师存在重专业知识而轻教学理论学习的現象。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上讲台后的方式方法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在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教学体会,进行“心理位置置换”,经过观察、揣摩而来。有些学生评教时采取不正确的态度,从而导致个别教师有情绪,教师“怕”学生(怕学生对自己评教不利)。数字化、行政化的教学管理导致教师必须按数据、表格的要求行事。有些教师囿于个人偏好,对現代教育观念、新方法不是太在乎。
4.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
現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信息容量,使大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鲜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课堂中“讲授+粉笔”的沉闷状况。但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現代化的教学手段也需要灵活使用,使得教学方法变得古板、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些学生干脆向教师索要课件,连笔记都不记了,学习的效率大大下降,这样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知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有效的实現。
5.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后,进入大学教师队伍的人员也呈現多元化,一些人把进大学作为职业转换的一个跳板,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在現代大学中,教师是经济人,学校和教师订立的聘用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双方拥有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因此有些教师会选择偷懒,损害学生权益和学校声誉。[2]一些院校师资缺乏,社会上出現了“上课游击队”,一个教案上几个地方,甚至一些教师什么课都能上、都敢上,而且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于监控和保障。
6.教学设施跟不上需要
由于学校规模急剧膨胀,办学投入不足,教学大班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纵然有一些教学改革的构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7.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这与大学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继承,很难说培养的人就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为技术、技能是可以不断在实践中或需要的时候习得的,而观念的东西有一个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8.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偏差
大学应该是个人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思考、怎样学习。由于物质主义的膨胀,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使得知识变为工具。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的成功。笔者作了一项问卷调查,有25.1%的学生表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家长而学,31.5%的学生承认旷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动力。
9.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为了抓升学率,目前我国中学的教学中,教师们都是为学生的学习事先做好了计划和安排。学生一到大学环境里,不知道如何学习。一些学生平时逃课,到了考试前,抄笔记或者干脆复印笔记。大学生的精力被谈恋爱、社交、社会兼职、网络、游戏分割得所剩无几。一项调查显示,[3]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
二、权变理论简介
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领导方式被看作是上级享有最大限度自由度和下级享有最大限度自由度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一个连续的函数。这种理论强调,领导工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者估计、决定他的行动是否适当的各种力量,并且依照估计采取行动。随机制宜是权变理论的精髓。我们把领导权变理论引入到大学教学中,用函数表示为:
教学方法(教学效果)=f(教师,教学情景,学生)
教师、教学情景、学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权变因素。换句话来说,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求变,达到教学三境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要成为一个“随机应变的人”
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课堂控制者(领导者)、课堂组织者、课堂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学生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个课堂、一次教学就是一个个流动的权变环境。[4]在实际教学中,总的来说,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学经验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评价较好;对思维活跃、口才好、有一定专业特长、课堂组织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的评价也较好。但老教师中,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教学效果非常差。这不是教师知识水平不够,而是教学方法老套。相反,一些教师积极主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大大改观。
一位高明的教师应是一个善于应变的人,即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权变理论认为,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权变的,学生是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流动的,即使是一堂课,同样的课程内容,对于不同的认知结构、学习风格、情绪、性格特征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如今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他们开始注意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学识水平。一般而言,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一门课程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内容,在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一定是一个权变的过程。
2.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
戴维•乔纳森博士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教学情景在大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权变因素,它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探究和建构起着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构成教学情景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教学情景是指大学课堂教学的微观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基础设施,课堂气氛,教室座位的编排,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道德品质,学生的学习态度、班风班貌、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自学互学、勤学乐学因素都是重要的教学情景因素。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时,要求:学习主要通过交互来实現,课程设计应该强调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之间的交互过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评测方法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因素如动机、自我意识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現,大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减弱。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的趋向,教师会经常发現一些学生到了课堂,却在看其他的书籍。一些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他(她)的兴趣点不在教师所讲授的范围内。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大学更应该教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和创新学习观。
参考文献:
[1]大学教材“不思进取”枉费“大学之大”[N].工人日报,2011-09-29.
[2]徐秋慧.高校教师偷懒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
[3]堵力.北京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整体评价下降[N].中国青年报,2005-09-16(6).
[4]康霖.現代教学环境构成要素与功能探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大学教学;权变理论;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齐阳(1967-),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23-02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大学教学的主流,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的欲望。大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对教师的数字化考评,使教师不敢轻易改变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偏差,知识的工具性等,导致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进展一直比较缓慢。
一、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的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或矛盾,主要表現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狭窄,书本与現实脱节
我国大学教材知识陈旧、内容与社会脱节、版式语言风格与現代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差距等弊病,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最不和谐音符,屡遭社会各界批评。教材不能与时俱进,许多教材纳新而不剔旧,内容越来越多。难怪大学生抱怨:“我们的教材和現实完全没有联系。大学里辛辛苦苦读几年,求职时却发現没啥用!书本上的东西又旧又落后,谁愿意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与其说学习那些过时知识,还不如上网一个小时获得的知识来得实用,教材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干嘛还要苦苦煎熬啊?所以我经常逃课”。[1]
2.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
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只教知识不教方法,忽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许多教师认为讲究教学方法是对中小学的要求。因此,满堂灌的授课依然盛行。
3.教育观念陈旧
大学教师存在重专业知识而轻教学理论学习的現象。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上讲台后的方式方法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在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教学体会,进行“心理位置置换”,经过观察、揣摩而来。有些学生评教时采取不正确的态度,从而导致个别教师有情绪,教师“怕”学生(怕学生对自己评教不利)。数字化、行政化的教学管理导致教师必须按数据、表格的要求行事。有些教师囿于个人偏好,对現代教育观念、新方法不是太在乎。
4.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
現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信息容量,使大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鲜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课堂中“讲授+粉笔”的沉闷状况。但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現代化的教学手段也需要灵活使用,使得教学方法变得古板、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些学生干脆向教师索要课件,连笔记都不记了,学习的效率大大下降,这样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知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有效的实現。
5.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后,进入大学教师队伍的人员也呈現多元化,一些人把进大学作为职业转换的一个跳板,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在現代大学中,教师是经济人,学校和教师订立的聘用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双方拥有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因此有些教师会选择偷懒,损害学生权益和学校声誉。[2]一些院校师资缺乏,社会上出現了“上课游击队”,一个教案上几个地方,甚至一些教师什么课都能上、都敢上,而且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于监控和保障。
6.教学设施跟不上需要
由于学校规模急剧膨胀,办学投入不足,教学大班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纵然有一些教学改革的构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7.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这与大学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继承,很难说培养的人就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为技术、技能是可以不断在实践中或需要的时候习得的,而观念的东西有一个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8.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偏差
大学应该是个人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思考、怎样学习。由于物质主义的膨胀,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使得知识变为工具。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的成功。笔者作了一项问卷调查,有25.1%的学生表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家长而学,31.5%的学生承认旷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动力。
9.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为了抓升学率,目前我国中学的教学中,教师们都是为学生的学习事先做好了计划和安排。学生一到大学环境里,不知道如何学习。一些学生平时逃课,到了考试前,抄笔记或者干脆复印笔记。大学生的精力被谈恋爱、社交、社会兼职、网络、游戏分割得所剩无几。一项调查显示,[3]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
二、权变理论简介
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领导方式被看作是上级享有最大限度自由度和下级享有最大限度自由度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一个连续的函数。这种理论强调,领导工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者估计、决定他的行动是否适当的各种力量,并且依照估计采取行动。随机制宜是权变理论的精髓。我们把领导权变理论引入到大学教学中,用函数表示为:
教学方法(教学效果)=f(教师,教学情景,学生)
教师、教学情景、学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权变因素。换句话来说,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求变,达到教学三境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要成为一个“随机应变的人”
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课堂控制者(领导者)、课堂组织者、课堂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学生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个课堂、一次教学就是一个个流动的权变环境。[4]在实际教学中,总的来说,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学经验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评价较好;对思维活跃、口才好、有一定专业特长、课堂组织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的评价也较好。但老教师中,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教学效果非常差。这不是教师知识水平不够,而是教学方法老套。相反,一些教师积极主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大大改观。
一位高明的教师应是一个善于应变的人,即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权变理论认为,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权变的,学生是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流动的,即使是一堂课,同样的课程内容,对于不同的认知结构、学习风格、情绪、性格特征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如今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他们开始注意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学识水平。一般而言,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一门课程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内容,在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一定是一个权变的过程。
2.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
戴维•乔纳森博士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教学情景在大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权变因素,它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探究和建构起着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构成教学情景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教学情景是指大学课堂教学的微观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基础设施,课堂气氛,教室座位的编排,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道德品质,学生的学习态度、班风班貌、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自学互学、勤学乐学因素都是重要的教学情景因素。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时,要求:学习主要通过交互来实現,课程设计应该强调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之间的交互过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评测方法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因素如动机、自我意识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現,大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减弱。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的趋向,教师会经常发現一些学生到了课堂,却在看其他的书籍。一些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他(她)的兴趣点不在教师所讲授的范围内。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大学更应该教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和创新学习观。
参考文献:
[1]大学教材“不思进取”枉费“大学之大”[N].工人日报,2011-09-29.
[2]徐秋慧.高校教师偷懒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
[3]堵力.北京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整体评价下降[N].中国青年报,2005-09-16(6).
[4]康霖.現代教学环境构成要素与功能探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