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 新课改以后,在课堂交互过程中,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可控因素陡然增多,教师要掌握处理的主动权,善于选择恰当的方式,巧妙地处理,化腐朽为神奇,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招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殿堂,课堂是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摇篮,然而,在这神圣的方寸之地,也会发生很多教师无法预测的事情,尤其是教师应该怎样处理,才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从而发挥教育教学的正能量,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
新课改以后,随着各种思潮的涌入,课堂教学讲究自主学习,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创新教育,成为课堂主流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互动让课堂更加活跃灵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跳跃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应和个别差异等实际情况,在课堂交互过程中,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可控因素陡然增多。课堂突发事件,无论在那一类学校的课堂都会发生,不管是谁都可能会遇上,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曾经被人奉为经典的处理方式而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突然,一只麻雀飞进了教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调皮的麻雀吸引过去了,课堂上出现了骚动。老师灵机一动,这样说道:“同学们表现太棒了,我们的课多么精彩,连麻雀也来听课了。”当时,我们很佩服这个老师的临场应变处理能力,现在,我们觉得这太艺术化了,太虚了。如果按新课程的生成理论,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虽然离开课堂确定的教学内容较远,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有时会使教学不得不偏离既定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置,怎样做到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教师的点石成金的功夫至关重要。
《教师文汇百科知识》杂志记载了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故事,很受启发。魏书生告诉学生这是一堂作文课后,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不会写,魏老师说老师会教你们的,老师教我们,我们还是不会写,有许多字也不会写,还不是等于圈圈,老师幽默地说:“那好,老师今天就来教你们写圈圈。”原来魏老师就是让学生们将不会写的字空格画上圆圈,下课以后通过查字典加以解决。原本因为学生水平低而抵触的作文课上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教师是不可能预先设计的,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就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教学机智也难以解决这些难题,因为我们很难巧妙地“拿捏”或者很难和本堂课确定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了避免尴尬和消极的影响,教师要尽量避免偏离教学的主题,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期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
第一,教师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两大主体,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有区别的。现在的学生处于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见多识广,有些成人化的思维也是很正常的,但心灵是纯洁的,如果我们在事情发生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是加以训斥和当堂批评,对学生来说,将会是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课堂教学中出现突发的事件时,无论它是学生有意的还是无意引发的,教师都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以便能够帮助教师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以便选择正确而恰当的方法处理,切不可大发雷霆,简单粗暴地处理,从而避免导致师生的直接对立,课堂失控。
第二,教师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功夫在课外。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离不开教师课外对班级学生情况的认真研究,只有对学情了如指掌,教师才能对症下药。
重庆市政府教育参事、研究员曾庆宇专家在讲学中曾经举了一个十分另类的个案,在一所中职学校,有一位男生,在课堂上画画,老师走过去后发现,这位学生画的可不是一般的内容,是一幅幅狗、马等动物的生殖器与人的生殖器的比较图。这位教师没有在班上声张或者对学生谴责批评,而是对学生进行暗示后,继续自己的教学内容。把這件事情留在课外处理。并且与生物老师、班主任一起探究对这位学生的教育良策,最后,这位学生在作文里描述了这件事情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这位学生成年以后成为了一位颇有建树的人才。曾老师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成长的地方,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犯错以后能够改正,减少不利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老师的必修功课。因此,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生犯错的地方,要允许学生犯错。
第三,教师要始终胸怀善意,尊重学生,“化贬为褒”法,处理恶作剧。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学“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有些偶发事件是由学生引起的。如有人故意大声咳嗽,打怪呵欠,顶撞老师,同学之间的恶作剧等。对此,教师如果采用训斥、挖苦、讽刺甚至是“镇压”的手段对待,有时是越“镇压”越“猖狂”。我觉得当学生出现突发性不良行为时,教师不先去批评指责,而是从中发掘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并予以充分肯定表扬,让学生认识错误及时改正。
第四,教师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这门艺术。现代课堂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的现场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有些偶发事件可以说是从天而降,教师毫无心理准备。如学生的坐椅突然跌落、呕吐、放响屁、教室玻璃被风吹烂等都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教学进度,重者课堂纪律一团糟。在个别学生即将失态,课堂可能失控的情况下,教师要巧妙而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开,从而使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回归教学正道。
第五,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幽默诙谐的个性特色。课堂教学时,遇到陌生人听课, 即使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十分难答,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不积极主动的举手,或者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老师抽到自己,这让课堂变得紧张,教师应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网络中具有活力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教学中,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惟妙惟肖地用夸张手法处理,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轻松自如地进行下去。
第六,教师要做强自己,掌握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的主动权。
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增强师生之间的认同感。如果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属于恶作剧,尤其是发生在新班,那么,这很可能是调皮学生对你的火力侦察,这是对你的教学综合实力的一种考验,相信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知道该怎么处理,不过,效果肯定和教师的才华与能力水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个学生会认同一个水平差的教师。所以,课堂的铁律就是,在你走上讲台以前,必须做强你自己,当不成教学上的英雄,也必须成为教学上的好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机智地、敏锐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只有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和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招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殿堂,课堂是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摇篮,然而,在这神圣的方寸之地,也会发生很多教师无法预测的事情,尤其是教师应该怎样处理,才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从而发挥教育教学的正能量,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
新课改以后,随着各种思潮的涌入,课堂教学讲究自主学习,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创新教育,成为课堂主流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互动让课堂更加活跃灵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跳跃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应和个别差异等实际情况,在课堂交互过程中,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可控因素陡然增多。课堂突发事件,无论在那一类学校的课堂都会发生,不管是谁都可能会遇上,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曾经被人奉为经典的处理方式而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突然,一只麻雀飞进了教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调皮的麻雀吸引过去了,课堂上出现了骚动。老师灵机一动,这样说道:“同学们表现太棒了,我们的课多么精彩,连麻雀也来听课了。”当时,我们很佩服这个老师的临场应变处理能力,现在,我们觉得这太艺术化了,太虚了。如果按新课程的生成理论,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虽然离开课堂确定的教学内容较远,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有时会使教学不得不偏离既定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置,怎样做到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教师的点石成金的功夫至关重要。
《教师文汇百科知识》杂志记载了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故事,很受启发。魏书生告诉学生这是一堂作文课后,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不会写,魏老师说老师会教你们的,老师教我们,我们还是不会写,有许多字也不会写,还不是等于圈圈,老师幽默地说:“那好,老师今天就来教你们写圈圈。”原来魏老师就是让学生们将不会写的字空格画上圆圈,下课以后通过查字典加以解决。原本因为学生水平低而抵触的作文课上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教师是不可能预先设计的,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就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教学机智也难以解决这些难题,因为我们很难巧妙地“拿捏”或者很难和本堂课确定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了避免尴尬和消极的影响,教师要尽量避免偏离教学的主题,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期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
第一,教师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两大主体,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有区别的。现在的学生处于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见多识广,有些成人化的思维也是很正常的,但心灵是纯洁的,如果我们在事情发生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是加以训斥和当堂批评,对学生来说,将会是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课堂教学中出现突发的事件时,无论它是学生有意的还是无意引发的,教师都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以便能够帮助教师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以便选择正确而恰当的方法处理,切不可大发雷霆,简单粗暴地处理,从而避免导致师生的直接对立,课堂失控。
第二,教师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功夫在课外。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离不开教师课外对班级学生情况的认真研究,只有对学情了如指掌,教师才能对症下药。
重庆市政府教育参事、研究员曾庆宇专家在讲学中曾经举了一个十分另类的个案,在一所中职学校,有一位男生,在课堂上画画,老师走过去后发现,这位学生画的可不是一般的内容,是一幅幅狗、马等动物的生殖器与人的生殖器的比较图。这位教师没有在班上声张或者对学生谴责批评,而是对学生进行暗示后,继续自己的教学内容。把這件事情留在课外处理。并且与生物老师、班主任一起探究对这位学生的教育良策,最后,这位学生在作文里描述了这件事情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这位学生成年以后成为了一位颇有建树的人才。曾老师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成长的地方,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犯错以后能够改正,减少不利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老师的必修功课。因此,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生犯错的地方,要允许学生犯错。
第三,教师要始终胸怀善意,尊重学生,“化贬为褒”法,处理恶作剧。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学“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有些偶发事件是由学生引起的。如有人故意大声咳嗽,打怪呵欠,顶撞老师,同学之间的恶作剧等。对此,教师如果采用训斥、挖苦、讽刺甚至是“镇压”的手段对待,有时是越“镇压”越“猖狂”。我觉得当学生出现突发性不良行为时,教师不先去批评指责,而是从中发掘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并予以充分肯定表扬,让学生认识错误及时改正。
第四,教师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这门艺术。现代课堂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的现场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有些偶发事件可以说是从天而降,教师毫无心理准备。如学生的坐椅突然跌落、呕吐、放响屁、教室玻璃被风吹烂等都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教学进度,重者课堂纪律一团糟。在个别学生即将失态,课堂可能失控的情况下,教师要巧妙而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开,从而使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回归教学正道。
第五,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幽默诙谐的个性特色。课堂教学时,遇到陌生人听课, 即使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十分难答,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不积极主动的举手,或者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老师抽到自己,这让课堂变得紧张,教师应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网络中具有活力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教学中,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惟妙惟肖地用夸张手法处理,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轻松自如地进行下去。
第六,教师要做强自己,掌握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的主动权。
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增强师生之间的认同感。如果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属于恶作剧,尤其是发生在新班,那么,这很可能是调皮学生对你的火力侦察,这是对你的教学综合实力的一种考验,相信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知道该怎么处理,不过,效果肯定和教师的才华与能力水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个学生会认同一个水平差的教师。所以,课堂的铁律就是,在你走上讲台以前,必须做强你自己,当不成教学上的英雄,也必须成为教学上的好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机智地、敏锐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只有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