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期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在对诗歌语言、意象和结构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作品意境,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意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变被动学习诗歌为主动学习诗歌,进而练习写诗。在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中,积累更多的诗词佳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为传承中华文明,发展中国古典文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意象 深入分析 诗歌内涵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篇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多数是中国古代杰出诗人的代表作,在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欣赏古人的悠然自得,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初中生对学习古诗词不感兴趣,认为古诗词与现代汉语相比理解起来有难度、体会不到其中的韵味,只知道通过死记硬背去应对考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基础,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更多的优秀诗篇,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深入领会古诗词中的意蕴。具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从意象入手挖掘诗歌意境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词,最讲究的无疑是意境。所谓意境是将诗人的个人感受蕴含在诗歌意象之中,从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内涵,历来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对诗中描写的意象具体的分析,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歌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此诗是杜甫在历经漂泊,身患重疾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遥望故乡,触景伤怀之情。全诗通过“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几个意象的描写,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孤单漂泊的凄凉。而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莺”、“燕”、“暖树”、“春泥”都体现了早春来临的景象,而“乱花”、“浅草”则描绘出来早春的大自然中花草的特点,全诗通过早春时独特的意象展示了西湖初春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
二、深入分析感悟诗中情感
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无法切身体会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只是带领学生读诗――翻译――赏析优美句子――提炼诗歌内涵,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置身到诗人的时代背景中,自然无法跟随教师一同感受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会学生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的深入讲解,拉近学生与古典诗歌的距离,让学生切身地感受诗歌情感。
如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在完成了“刈”,“箪”,“饷”,“灼”,“秉”,“敝”等词的学习后,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画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图片,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当时妇女儿童冒着烈日参与割麦的场面,学生通过结合对诗歌的阅读和对图片的观赏,脑子里也出现了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农民们在麦田中辛勤劳作的景象。然而,原本丰收的喜悦转眼间被“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取代。可见,当时社会赋税制度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作品以作者亲眼所见分别描写了农民烈日割麦和抱子拾穗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状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
作者创作这首诗时,官居周至县县尉,征收捐税一事正由白居易负责,所以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了解颇深,但是身为小小的县尉,只能对繁重的税负进行讽喻,对自己丰衣足食的生活感到歉疚,除此之外却无能为力。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中,白居易只能尽文人薄弱之力,创作出讽刺社会弊政,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矛盾的讽喻诗。通过对诗歌语言,诗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的介绍,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一个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官场黑暗的白居易。
三、深入体会诗歌内涵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诗人情感的领悟,接下来就应该将诗歌中的美感进行扩展,真正实现知识的延伸。例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时,教师就可联系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诗人王昌龄的《從军行》一诗进行比较分析,既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两位诗人及其创作风格,又能实现知识间的扩展,梳理古诗词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比较的眼光学习古典诗词。
《凉州词》作于开元年间,当时王之涣与王昌龄及另一位友人高适(系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在饮酒时,根据宴乐伶人的表演各自做了一首诗。诗作从“黄河”,“万仞山”两个意象展开描写,写出了守戍边塞的凄凉、孤寂,之后的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显示出作者尽管经受着边关的孤苦、寂寞却也深刻意识到保卫边关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边关战士身上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整首诗的基调是悲壮的。此诗与王昌龄的《从军行》联系起来学习,可以看出两首诗都展现了守卫边关征人的思乡之情,同时又都体现了边关战士一心报国,保卫国家百姓的壮志豪情,读来气势雄伟,格调高昂。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古人深沉的爱国热情。可见,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上收录的诗歌鉴赏,而应该联系实际给学生介绍更多的经典诗词,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吸取精华,积累更多的古典文化知识,充分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四、小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不理解诗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学习,自然无法体会理解诗歌的内涵,何谈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故而,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期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在对诗歌语言、意象和结构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作品意境,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意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变被动学习诗歌为主动学习诗歌,进而练习写诗。在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中,积累更多的诗词佳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为传承中华文明,发展中国古典文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意象 深入分析 诗歌内涵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篇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多数是中国古代杰出诗人的代表作,在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欣赏古人的悠然自得,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初中生对学习古诗词不感兴趣,认为古诗词与现代汉语相比理解起来有难度、体会不到其中的韵味,只知道通过死记硬背去应对考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基础,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更多的优秀诗篇,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深入领会古诗词中的意蕴。具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从意象入手挖掘诗歌意境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词,最讲究的无疑是意境。所谓意境是将诗人的个人感受蕴含在诗歌意象之中,从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内涵,历来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对诗中描写的意象具体的分析,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歌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此诗是杜甫在历经漂泊,身患重疾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遥望故乡,触景伤怀之情。全诗通过“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几个意象的描写,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孤单漂泊的凄凉。而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莺”、“燕”、“暖树”、“春泥”都体现了早春来临的景象,而“乱花”、“浅草”则描绘出来早春的大自然中花草的特点,全诗通过早春时独特的意象展示了西湖初春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
二、深入分析感悟诗中情感
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无法切身体会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只是带领学生读诗――翻译――赏析优美句子――提炼诗歌内涵,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置身到诗人的时代背景中,自然无法跟随教师一同感受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会学生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的深入讲解,拉近学生与古典诗歌的距离,让学生切身地感受诗歌情感。
如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在完成了“刈”,“箪”,“饷”,“灼”,“秉”,“敝”等词的学习后,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画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图片,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当时妇女儿童冒着烈日参与割麦的场面,学生通过结合对诗歌的阅读和对图片的观赏,脑子里也出现了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农民们在麦田中辛勤劳作的景象。然而,原本丰收的喜悦转眼间被“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取代。可见,当时社会赋税制度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作品以作者亲眼所见分别描写了农民烈日割麦和抱子拾穗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状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
作者创作这首诗时,官居周至县县尉,征收捐税一事正由白居易负责,所以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了解颇深,但是身为小小的县尉,只能对繁重的税负进行讽喻,对自己丰衣足食的生活感到歉疚,除此之外却无能为力。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中,白居易只能尽文人薄弱之力,创作出讽刺社会弊政,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矛盾的讽喻诗。通过对诗歌语言,诗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的介绍,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一个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官场黑暗的白居易。
三、深入体会诗歌内涵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诗人情感的领悟,接下来就应该将诗歌中的美感进行扩展,真正实现知识的延伸。例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时,教师就可联系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诗人王昌龄的《從军行》一诗进行比较分析,既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两位诗人及其创作风格,又能实现知识间的扩展,梳理古诗词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比较的眼光学习古典诗词。
《凉州词》作于开元年间,当时王之涣与王昌龄及另一位友人高适(系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在饮酒时,根据宴乐伶人的表演各自做了一首诗。诗作从“黄河”,“万仞山”两个意象展开描写,写出了守戍边塞的凄凉、孤寂,之后的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显示出作者尽管经受着边关的孤苦、寂寞却也深刻意识到保卫边关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边关战士身上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整首诗的基调是悲壮的。此诗与王昌龄的《从军行》联系起来学习,可以看出两首诗都展现了守卫边关征人的思乡之情,同时又都体现了边关战士一心报国,保卫国家百姓的壮志豪情,读来气势雄伟,格调高昂。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古人深沉的爱国热情。可见,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上收录的诗歌鉴赏,而应该联系实际给学生介绍更多的经典诗词,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吸取精华,积累更多的古典文化知识,充分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四、小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不理解诗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学习,自然无法体会理解诗歌的内涵,何谈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故而,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期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在对诗歌语言、意象和结构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作品意境,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意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变被动学习诗歌为主动学习诗歌,进而练习写诗。在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中,积累更多的诗词佳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为传承中华文明,发展中国古典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