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全国各职业院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也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核心,而课程改革又是前提。该文以多年任教的乳品加工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等课程为例,阐述了对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思考,为推动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练型教师 校企合作 课程实践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115-02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职院校诸多方面得到了深入的改革,例如从院方的顶层设计,到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然而课程开发
与改革又是高职院校改革的核心,通过教学改革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该文主要以担任过的乳品加工课程、粮油加工课程为例,阐述了对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思考,从教练型课程实践核心内容的建设、课程实践的思路理念等方面进行,为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推广提供参考。
1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核心内容的建设
1.1 教练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于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开发实施,即采用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实践经验,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定的企业锻炼或行业实践的经验及经历,充分熟悉本专业担任课程对应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这样在实施教练型课程实践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工作任务设计典型、合理,知识点应用有效、全面,课堂组织有序完整地进行。目前,高职学院的学生从某种角度上讲,更加喜欢动手操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设计的教练型课程实践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思路引领学生去学习,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高职院校真正有企业锻炼或行业实践的经验及经历的教练型教师人数不多,一些是从行业或企业转入学校的;一些是老教师从事多年教学中经常深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教练型教师应有的实践技能。部分年轻教师及刚从学校毕业入校的新教师就需要有实践技能的老教师传帮带、参加国培区培、经常性深入企业等方式来积累提高实践技能。同时校企还应深度合作互赢互利,建立相应的制度,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实践指导教师,如我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粮油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开发实施,就是在学院大力支持教学改革大方针的指引下,通过食品加工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与焙烤食品公司、乳品公司共同开发,让教师深入粮油加工企业、乳品加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老师们现己具备了指导学生粮油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技能,同时利用企业实践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加强教练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练型教师课程实践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2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按照基于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开发实施过程即“真项目训练、真设备操作、真环境育人”理念去培养现代高职学生,就必须加强教练型课程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形成校企共建型、教学工厂型、校办企业型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使学生增加动手操作能力的机会,即有效实施教练型课程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业院校基于教练型课程实践过程开发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就要按照市场规则和教育规律,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厂合作,积极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高职院校提供管理和场地,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实践指导师资支持,校企共同组织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我院粮油加工技术课程、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就是有效依托校企共建校中厂、依托于锡林郭勒盟是全国奶源重要基地,有现代和传统乳制品企业,与这些企业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只有通过以上各种途径,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共同合作,互利互赢,为教练型课程实践提供设备、实践指导师资、技术、厂房等有利的基地条件,人才培养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2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理念思路
2.1 理念思路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应校企共同研究开发设计,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要求[2]。依据职业岗位目标责任,以“企业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真实工作过程、真实产品”为主要内容进行员工与学生相结合、企业管理与课堂管理相结合,将必需、必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应用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做到教、学、做统一,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融入企业安全意识、企业文化,做到德技双修,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中做”转变为“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采用工学交替、课堂与生产车间一体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我院粮油加工技术课程开发设计理念,就是与焙烤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开发设计理念,就是依托当地现代乳品加工企业、传统乳品加工企业为有利条件进行项目化教學。通过实训基地、实践指导教师的有利条件,这样的设计理念使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开发实施成为了可能,还能提高学生综合创业、就业能力。
2.2 内容选取
根据企业调研,结合行业对高职高专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本着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根据岗位目标责任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校企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够用、突出实践技能”的特点,如我院粮油加工技术课程就是校企共同开发教学内容,以面包、糕点、月饼、饼干加工项目为载体进行,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则以现代乳品企业主要产品液态乳、酸乳、乳粉、炼乳、冷冻饮品;传统乳品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奶油、奶酪、奶皮子、奶酒、嚼口为载体进行。 如月饼的加工工艺流程:配料→分皮分馅→包馅→成型→烘烤→涂蛋液→烘烤→冷却→包装→产品评价
奶酪的加工工艺流程:乳原料乳验收及标准化→杀菌→冷却及添加发酵剂→调整酸度→加氯化钙→加色素→加凝乳酶→凝块切割→搅拌→加温排除乳清→成型压榨加盐→发酵成熟→包装→成品
使学生能够掌握典型产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
2.3 教学及考核方法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教學及考核方法不应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教学方法,及一张试卷判断决定学生成绩能力的考核方法,应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如我院粮油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围绕“能力为本,校企结合”,采取示范教学、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而以考核的形式对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学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考核更多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学习过程及态度的考核评价。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还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企业专家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
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彰显职业特色,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3],特别是教练型课程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师资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基于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实践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4],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终身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最终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综合型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6.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胡建栋,特力更.职业院校教练型教师属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2-65.
关键词:教练型教师 校企合作 课程实践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115-02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职院校诸多方面得到了深入的改革,例如从院方的顶层设计,到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然而课程开发
与改革又是高职院校改革的核心,通过教学改革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该文主要以担任过的乳品加工课程、粮油加工课程为例,阐述了对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思考,从教练型课程实践核心内容的建设、课程实践的思路理念等方面进行,为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推广提供参考。
1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核心内容的建设
1.1 教练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于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开发实施,即采用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实践经验,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定的企业锻炼或行业实践的经验及经历,充分熟悉本专业担任课程对应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这样在实施教练型课程实践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工作任务设计典型、合理,知识点应用有效、全面,课堂组织有序完整地进行。目前,高职学院的学生从某种角度上讲,更加喜欢动手操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设计的教练型课程实践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思路引领学生去学习,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高职院校真正有企业锻炼或行业实践的经验及经历的教练型教师人数不多,一些是从行业或企业转入学校的;一些是老教师从事多年教学中经常深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教练型教师应有的实践技能。部分年轻教师及刚从学校毕业入校的新教师就需要有实践技能的老教师传帮带、参加国培区培、经常性深入企业等方式来积累提高实践技能。同时校企还应深度合作互赢互利,建立相应的制度,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实践指导教师,如我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粮油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开发实施,就是在学院大力支持教学改革大方针的指引下,通过食品加工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与焙烤食品公司、乳品公司共同开发,让教师深入粮油加工企业、乳品加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老师们现己具备了指导学生粮油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技能,同时利用企业实践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加强教练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练型教师课程实践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2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按照基于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开发实施过程即“真项目训练、真设备操作、真环境育人”理念去培养现代高职学生,就必须加强教练型课程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形成校企共建型、教学工厂型、校办企业型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使学生增加动手操作能力的机会,即有效实施教练型课程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业院校基于教练型课程实践过程开发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就要按照市场规则和教育规律,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厂合作,积极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高职院校提供管理和场地,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实践指导师资支持,校企共同组织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我院粮油加工技术课程、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就是有效依托校企共建校中厂、依托于锡林郭勒盟是全国奶源重要基地,有现代和传统乳制品企业,与这些企业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只有通过以上各种途径,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共同合作,互利互赢,为教练型课程实践提供设备、实践指导师资、技术、厂房等有利的基地条件,人才培养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2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理念思路
2.1 理念思路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应校企共同研究开发设计,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要求[2]。依据职业岗位目标责任,以“企业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真实工作过程、真实产品”为主要内容进行员工与学生相结合、企业管理与课堂管理相结合,将必需、必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应用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做到教、学、做统一,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融入企业安全意识、企业文化,做到德技双修,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中做”转变为“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采用工学交替、课堂与生产车间一体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我院粮油加工技术课程开发设计理念,就是与焙烤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开发设计理念,就是依托当地现代乳品加工企业、传统乳品加工企业为有利条件进行项目化教學。通过实训基地、实践指导教师的有利条件,这样的设计理念使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开发实施成为了可能,还能提高学生综合创业、就业能力。
2.2 内容选取
根据企业调研,结合行业对高职高专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本着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根据岗位目标责任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校企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够用、突出实践技能”的特点,如我院粮油加工技术课程就是校企共同开发教学内容,以面包、糕点、月饼、饼干加工项目为载体进行,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则以现代乳品企业主要产品液态乳、酸乳、乳粉、炼乳、冷冻饮品;传统乳品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奶油、奶酪、奶皮子、奶酒、嚼口为载体进行。 如月饼的加工工艺流程:配料→分皮分馅→包馅→成型→烘烤→涂蛋液→烘烤→冷却→包装→产品评价
奶酪的加工工艺流程:乳原料乳验收及标准化→杀菌→冷却及添加发酵剂→调整酸度→加氯化钙→加色素→加凝乳酶→凝块切割→搅拌→加温排除乳清→成型压榨加盐→发酵成熟→包装→成品
使学生能够掌握典型产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
2.3 教学及考核方法
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课程实践的教學及考核方法不应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教学方法,及一张试卷判断决定学生成绩能力的考核方法,应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如我院粮油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课程围绕“能力为本,校企结合”,采取示范教学、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而以考核的形式对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学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考核更多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学习过程及态度的考核评价。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还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企业专家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
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彰显职业特色,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3],特别是教练型课程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师资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基于教练型教师校企合作实践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4],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终身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最终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综合型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6.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胡建栋,特力更.职业院校教练型教师属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