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越发强烈,但是,供大众使用的体育场馆与设施却相对贫乏。而对于体育场馆较集中的学校,却由于种种因素未将场馆全面向社会开放,从而制约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阻碍了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的推进。本文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遇到的困扰展开讨论,并简单介绍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开放学校的具体做法,抛砖引玉,以供思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困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41-02
苏州工业园区首批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分两类。一类是园区二实小、胜浦实小等9所学校向社会公众个人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6时至7时,下午18时至21时30分;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为6时至21时30分。正式开放后,社区居民个人可在开放时间段内自行入场锻炼,无需办理证件,无需任何费用。另一类是团体预约式开放,开放范围为园区学校体育馆、田径场及其它附属体育设施,社区、企业在与学校提前预约后,由学校进行有序安排后向团体开放,暂不对个体开放。虽然场馆顺利对社会开放了,但在开放调研期间各学校还是遇到不少阻力和困扰。
困扰一:开放所需的经费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首要解决经费问题。场地的改造、场地的维护、相关人员的工资、场地水电物耗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给予支持,否则场地开放就是一纸空文。在200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条例》中虽然提到要以一定经费用于全民健身,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应给予向社会开放场馆学校的资金补助问题,更没有具体数字和方案。从学校层面来说,只有得到国家和地方的经费补助和有效的监管,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中遇到的经费问题才能基本得以解决。
此次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站在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全民素质的高度来开展工作,进行了多次综合调研,在政府的牵头下,召开了多部门协商会议,最终确定以“政府招标、财政支出、学校负责”的办法解决开放场馆的经费问题,各校场地改造费由财政统一拨款,后期开放场馆维护等费用政府根据各学校开放场地的多少,每年补助适当的专用维修经费,确保不从学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此次九所学校共完成围栏改造8632平方米,将30片室外球场单独辟出,累计投入资金260万元。近期,应广大居民要求,各开放学校还在对场地进行灯光改造,改造仍由政府统一招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费用由财政支出,改造后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校一定的电费补贴。总的来说,园区开放学校不必另行支付其他费用,只需要负责管理和维护,打消了学校开放场馆的后顾之忧。
困扰二:开放后的安全问题
如果说开放所需的财政经费通过各级各部门协调统筹可以解决,那么安全问题才是架在众多部门头上的一把利剑,也是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最大的阻力所在。这里所谓的安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师生人身安全。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伤害学生的恶性事件,各地吸取教训,加强校园安全等级。在园区,学校规定家长不允许直接进入校园,必须要在联系好教师的情况下,由教师带入校园。那么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锻炼,如何才能确保师生的安全呢?园区开放学校采用的做法是将开放运动区与教学区隔离,即对学校运动场地合理规划,对社会开放部分场地,并将锻炼人员与师生进行隔离。如,学校有6片篮球场,对外开放3片,将这3片场地进行改造,用围栏将场地进行封闭,并设置两个大门,非教学时段打开对外大门,关闭校内大门,让社区居民进入场地锻炼;教学时段打开校内大门,关闭对外大门,学校进行正常教学。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也可以确保锻炼人员与师生不产生接触,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2.财产安全。社区居民利用学校场地进行锻炼无可厚非,但不能确保所有人员进入学校的目的性。在这一方面,园区学校做了两点尝试。首先,对社会开放的场地,是封闭管理的,锻炼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校园;其次,对于运动馆、田径场、足球场有需求的群众业余组织(如小区足球队)和企业,要在社区街道、企业出面的情况下,与学校提前预约,由学校进行有序安排后向团体开放,不对个体开放。也就是说,进入学校内进行锻炼必须要有牵头的组织单位,这样一来确保了人员进入校园的目的性,同时组织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对校园财产安全负责。
3.锻炼人员安全。虽说要支持全民健身,但由于在学校内,锻炼人员出了意外事故,最后还是由教育部门承担责任,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为此,区政府每年拨款20万元为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购买公众责任险,打消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顾虑,也为公众的健康买了单。
困扰三:开放后人员、设施管理
学校体育场馆要长期对社会开放,那么有效管理才是场地开放的根本保障。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同志在调研期间,亲自下校检查,对开放管理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他提出“开放不是一时,而是长期;开放不是简单解除封闭,重在有效管理。”根据以上精神,园区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对外开放管理规定和使用安全告知,并通过媒体向居民宣传。
1.锻炼人员管理。园区开放学校本着“学校主导、社区参与、警民合作”的原则对锻炼人员进行管理。各学校保安负责进出学校锻炼人员的管理,按时开放场地,按时清场,并定时进行巡视,确保设施安全可靠。学校在开放区加装摄像头,加强监控,以防万一。周末,锻炼人员较多,社区会安排工作人员到场地进行管理与监督。最后,各学校还加强与辖区派出所的联系,巡逻民警加强对开放场地的治安巡逻,处理纠纷,确保场地安全。
2.运动场地设施管理。学生损坏的运动设施学校可以自己维修,但外来人员弄坏了,谁负责维修?园区开放学校首抓运动设施管理,在各运动器材醒目处标贴使用说明和安全告示,指导活动者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同时明确损坏赔偿等规定,降低人为损坏;其次,各学校的后勤部门负责运动设施的养护和维修,按照器材保养说明,定期巡查,定期保养,定期维护,排除隐患。后勤部门要厉行节约,降低运动设施的保养费用。
总之,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并非把大门打开那么简单”,需要解决太多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和机制,消除学校对安全方面的担忧,给予适当的资金保障,并进一步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刘鹏.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报告发言[R]. 2012-12-26.
[2]园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N].苏州日报,2012-11-04(AO3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条例[Z],2009-08-31
[4]许贵福.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06
[5]黄群玲.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9
关键词: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困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41-02
苏州工业园区首批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分两类。一类是园区二实小、胜浦实小等9所学校向社会公众个人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6时至7时,下午18时至21时30分;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为6时至21时30分。正式开放后,社区居民个人可在开放时间段内自行入场锻炼,无需办理证件,无需任何费用。另一类是团体预约式开放,开放范围为园区学校体育馆、田径场及其它附属体育设施,社区、企业在与学校提前预约后,由学校进行有序安排后向团体开放,暂不对个体开放。虽然场馆顺利对社会开放了,但在开放调研期间各学校还是遇到不少阻力和困扰。
困扰一:开放所需的经费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首要解决经费问题。场地的改造、场地的维护、相关人员的工资、场地水电物耗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给予支持,否则场地开放就是一纸空文。在200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条例》中虽然提到要以一定经费用于全民健身,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应给予向社会开放场馆学校的资金补助问题,更没有具体数字和方案。从学校层面来说,只有得到国家和地方的经费补助和有效的监管,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中遇到的经费问题才能基本得以解决。
此次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站在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全民素质的高度来开展工作,进行了多次综合调研,在政府的牵头下,召开了多部门协商会议,最终确定以“政府招标、财政支出、学校负责”的办法解决开放场馆的经费问题,各校场地改造费由财政统一拨款,后期开放场馆维护等费用政府根据各学校开放场地的多少,每年补助适当的专用维修经费,确保不从学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此次九所学校共完成围栏改造8632平方米,将30片室外球场单独辟出,累计投入资金260万元。近期,应广大居民要求,各开放学校还在对场地进行灯光改造,改造仍由政府统一招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费用由财政支出,改造后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校一定的电费补贴。总的来说,园区开放学校不必另行支付其他费用,只需要负责管理和维护,打消了学校开放场馆的后顾之忧。
困扰二:开放后的安全问题
如果说开放所需的财政经费通过各级各部门协调统筹可以解决,那么安全问题才是架在众多部门头上的一把利剑,也是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最大的阻力所在。这里所谓的安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师生人身安全。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伤害学生的恶性事件,各地吸取教训,加强校园安全等级。在园区,学校规定家长不允许直接进入校园,必须要在联系好教师的情况下,由教师带入校园。那么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锻炼,如何才能确保师生的安全呢?园区开放学校采用的做法是将开放运动区与教学区隔离,即对学校运动场地合理规划,对社会开放部分场地,并将锻炼人员与师生进行隔离。如,学校有6片篮球场,对外开放3片,将这3片场地进行改造,用围栏将场地进行封闭,并设置两个大门,非教学时段打开对外大门,关闭校内大门,让社区居民进入场地锻炼;教学时段打开校内大门,关闭对外大门,学校进行正常教学。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也可以确保锻炼人员与师生不产生接触,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2.财产安全。社区居民利用学校场地进行锻炼无可厚非,但不能确保所有人员进入学校的目的性。在这一方面,园区学校做了两点尝试。首先,对社会开放的场地,是封闭管理的,锻炼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校园;其次,对于运动馆、田径场、足球场有需求的群众业余组织(如小区足球队)和企业,要在社区街道、企业出面的情况下,与学校提前预约,由学校进行有序安排后向团体开放,不对个体开放。也就是说,进入学校内进行锻炼必须要有牵头的组织单位,这样一来确保了人员进入校园的目的性,同时组织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对校园财产安全负责。
3.锻炼人员安全。虽说要支持全民健身,但由于在学校内,锻炼人员出了意外事故,最后还是由教育部门承担责任,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为此,区政府每年拨款20万元为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购买公众责任险,打消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顾虑,也为公众的健康买了单。
困扰三:开放后人员、设施管理
学校体育场馆要长期对社会开放,那么有效管理才是场地开放的根本保障。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同志在调研期间,亲自下校检查,对开放管理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他提出“开放不是一时,而是长期;开放不是简单解除封闭,重在有效管理。”根据以上精神,园区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对外开放管理规定和使用安全告知,并通过媒体向居民宣传。
1.锻炼人员管理。园区开放学校本着“学校主导、社区参与、警民合作”的原则对锻炼人员进行管理。各学校保安负责进出学校锻炼人员的管理,按时开放场地,按时清场,并定时进行巡视,确保设施安全可靠。学校在开放区加装摄像头,加强监控,以防万一。周末,锻炼人员较多,社区会安排工作人员到场地进行管理与监督。最后,各学校还加强与辖区派出所的联系,巡逻民警加强对开放场地的治安巡逻,处理纠纷,确保场地安全。
2.运动场地设施管理。学生损坏的运动设施学校可以自己维修,但外来人员弄坏了,谁负责维修?园区开放学校首抓运动设施管理,在各运动器材醒目处标贴使用说明和安全告示,指导活动者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同时明确损坏赔偿等规定,降低人为损坏;其次,各学校的后勤部门负责运动设施的养护和维修,按照器材保养说明,定期巡查,定期保养,定期维护,排除隐患。后勤部门要厉行节约,降低运动设施的保养费用。
总之,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并非把大门打开那么简单”,需要解决太多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和机制,消除学校对安全方面的担忧,给予适当的资金保障,并进一步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刘鹏.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报告发言[R]. 2012-12-26.
[2]园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N].苏州日报,2012-11-04(AO3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条例[Z],2009-08-31
[4]许贵福.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06
[5]黄群玲.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