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在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回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日趋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文化旅游业已成为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四五”期间,甘肃需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园一区”建设、“新基建”等契机,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持续推进“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推广,进一步释放文化旅游消費潜力。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积极打造文化制高点,有序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和兰州老街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持续放大文化旅游综合效应,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取得丰硕成果,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回暖复苏
为促进产业增效提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先后印发实施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和《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2020年1月26日,全国旅行社团队游全部按下暂停键,甘肃文化旅游受到重创,2020年2月24日,部分省区允许景区有序开放。为减少疫情对文化旅游业的冲击和影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乡村旅游为抓手,策划了“全国医务工作者游甘肃”“甘肃人游甘肃”“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等系列活动。2020年4月底,甘肃省文旅厅提前下达1.3亿元旅游专项资金,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和市场恢复。随着提振文化旅游产业复工复产信心和加快文化旅游市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活动的举办,2020年,甘肃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1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54.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2.54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96万美元,旅游人均花费683元。[1]与全国平均比较(表1),甘肃2020年接待国内游客量、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均花费三个数据较2019年的下降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可以看出,2020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回暖复苏的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日趋增强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甘肃省共建成大景区18个,A级旅游景区358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107家;旅游星级饭店390家,四星级以上96家;旅行社784家;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6处。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9家。全省导游总计9080人,其中初级导游8566人,中级导游445人,高级导游68人,特级导游1人。[2]甘肃共有各类博物馆227家,其中定级博物馆25家。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拟命名名单。[3]敦煌市入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兰州市和张掖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日益增强的文化旅游产业要素为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实效
2018年,甘肃完成全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019年7月1日,《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关于长城保护的省级专项法规。2020年6月,《陇上非遗》专栏正式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非遗保护成效显著,3项入选联合国名录、68项入选国家级名录、493项入选省级名录,进入市县级名录也极为丰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遗五级保护名录,《甘肃非遗辞典》即将出版。[4]2021年5月,甘肃省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和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2019年启动了《甘肃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和《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化考古和黄河文化主题遗址公园考察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实施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系统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传承弘扬新格局。
(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数量逐步增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持续升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5月,有革命遗址68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个。[5]形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白银市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武威市古浪县古浪战役纪念馆景区、庆阳市华池南梁红色旅游景区、通渭榜罗镇革命遗址景区、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宕昌县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7个4A级景区。培育出“红色沃土”“长征丰碑”“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文化核心旅游景区,有10个系列16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三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6]“红军会师·征途在前”“壮怀激烈·初心不改”和“治沙典范·生态甘肃”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建成全国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8年,甘肃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314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2亿元;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5447人、间接就业人数57286人。[7]2019年,甘肃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4125万人次,同比增长31.3%;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2.7%。[8]昔日的“革命路”“长征路”变成了今天的“致富路”“振兴路”。
(五)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甘肃大力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管,努力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乡村旅游率先发力,引导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共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在西北五省区中仅次于陕西(34个)和新疆(33个)(见图1)。“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建成3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6个省级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出“陇上花开·乡约陇原”“丰收了游甘肃”等一系列乡村旅游品牌活动和60多条精品线路,累计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270个,合作社301个,乡村民宿3500多家,农(牧)家乐21500户,通过乡村旅游带动59.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9]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2020年12月,“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在甘肃康县成功举办,“康县模式”广受关注。2020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8013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为238亿元,平均花费297元/人次。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四五”期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纵深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的深入实践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走深走实,甘肃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旅游综合效益快速释放,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提升空间和潜力可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沿黄省(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提供了新契机。黄河在甘肃流经4市(州)15县(区),2018年成立的沿黄4市(州)旅游发展联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和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在913公里的黄河段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永靖黄河三峡和黄河石林等高级别的黄河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兰州是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黄河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
“三园一区”(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助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甘肃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稳步推进,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受到重视,一大批主题文化公园、文旅小镇等新项目即将铺开,甘肃文旅综合效应将得到充分释放。
“新基建”赋能智慧文旅发展。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智慧旅游注智赋能。甘肃“一部手机游甘肃”和“一中心、三体系、三朵云、一平台”智慧旅游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7月,旅游信息融合处理与数据权属保护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在兰州大学揭牌,为促进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科研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10]“新基建”将赋予甘肃文旅发展新理念、新智慧。
各种区域性发展战略与“十四五”规划的合力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强劲动力。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将开启持续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也必将对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十四五”期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文化旅游产业易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新阶段,甘肃文化旅游业从复苏回暖发展到实现全面繁荣,还将面临以下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全面振兴压力较大。后疫情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直播+云游”“直播+文创产品”等智慧旅游将在一定时期内替代传统的景区旅游,将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创新和运营提出新要求,甘肃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旅游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不高等因素制约,文化旅游产业短期内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压力较大。
旅游品牌知名度與影响力有限。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忽视了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推广,甘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足,再加上营销时间较短、营销范围有限、宣传手段比较单一、营销的合力尚未形成,国内外游客对甘肃的关注度、感知度和亲近度还不够。
文化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缓慢。甘肃过境游客比重大,游客逗留时间短,2019年在甘肃旅游的国内游客平均每人逗留1.45天,其中过夜游客平均逗留2.23天,[11]游客人均消费717元,位居全国倒数第一。从过境游客的消费构成看(图2),住宿、餐饮和购物位居前三,游客的游览和娱乐消费水平低,对文化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制约。
推进甘肃文化旅游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回顾2020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一手紧抓疫情防控,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乡村旅游为杠杆撬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但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文化旅游融合的机制尚未完全畅通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制约,文化旅游要实现全面振兴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抢抓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契机,大力创建提升红色旅游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把红色南梁大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壮大甘肃的红色旅游产业。结合线上线下各类媒介形成甘肃红色旅游矩阵式宣传推广,不断推出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甘肃红色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
高标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构建“一园”“两区”“多基线”红色文化资源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总体格局,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大力挖掘甘肃红色文化的旅游教育功能,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学生国防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展示基地和企业精神传承弘扬基地。加大对南梁、会宁、哈达铺、两当、高台、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等干部学院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筹建支持力度,形成“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争取被列入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二)做优乡村旅游业态,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加大消费惠民力度,积极推进消费惠民。鼓励A级景区与乡村旅游区联合发行年度联票,对本省居民推出套票优惠。鼓励金融机构、文化旅游企业发行“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卡”,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激活文化旅游市场。鼓励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依据规定,组织会员职工开展职工休养及春游冬游活动,促进全省淡季旅游发展。完善景区门票价格机制,推动景区门票根据供求降价、折扣或者免费开放,规范“园中园”门票价格,拓宽降价空间。大力开展“甘肃人游甘肃”活动,支持各市州举办文化旅游消费节(季、月)等活动。
调整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鼓励各地根据自身文化底蕴打造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创意设计、文创产品的开发。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支持发展康养旅游、田园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主题旅游,依托乡村农耕文化、地形地貌、田园山水、森林温泉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等特色业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综合体,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消费空间。加快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休闲旅游线路和独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专业合作社、民宿产品,着力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乡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优化乡村交通网络,结合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田园综合体、17个特色小镇和60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启动实施通往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扶贫示范村公路等级化工程。完善房车自驾车营地、交通沿线、休息驿站、观景台、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引进国内外知名民宿品牌和战略投资商,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合理布局,打造一批高端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三)完善产业要素,拓展文化旅游消费水平
大力提升主要客源地入甘运输能力。加大“航空+旅游”融合力度,在打造出“飞天号”和“如意号”两张空中金名片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文化内涵,拓展合作领域,与更多的航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尽快推出“交响号”主题航线和旅游包机,提升入甘出甘交通便捷性。拓展“客运+旅游”品牌,在现有“环西部火车游”和“三区三州”红色文旅专列的基础上,继续增开重点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专列。加快完善至周边省(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热门旅游景区的旅游直通车,下大力气疏通跨区域旅游交通的堵点、痛点。
完善省内交通接驳体系。依托现有交通枢纽,合理延伸线路,科学优化走向,拓展覆盖范围,有效串联城郊景区。规范以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管理,打通旅游终端出行通道。在西部和南部旅游环线上新建两到三个具有文化内涵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全国知名服务区,推动其他现有服务区转型升级。完善沿线房车自驾车营地服务要素,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大景区临近的服务区与景区共建共享。
提升城市群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門和全游客的协同并进。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VR、AR、3D成像与安防等技术在博物馆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领域的应用,为演艺、文创、宣传推广、资讯推送提供数字化支撑,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沉浸式体验、智慧导览、停车场查找、线路推荐、精准定位、投诉救助等文化旅游需求。
(四)强化宣传,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
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旅游品牌形象,深挖“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内涵,加强与央视、搜狐、新华网、新浪、网易、人民网、腾讯、凤凰网、中国日报客户端等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与携程、同程、马蜂窝、驴妈妈、去哪儿网等旅游线上平台合作,推陈出新,联合“制造”旅游热点话题,推广宣传知名景区景点,营造“引客入甘游”浓郁氛围。推动甘肃文明城市建设与甘肃文化形象建设同步进行,统筹提升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话语表达。借助“一会一节”品牌影响力,推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
利用网络新媒体提高品牌传播效果,加快“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完善,注重内容的服务性和实用性,提升公众号吸引力,体现微信传播的特点,增加受众接触公众号信息的频次,鼓励各类自媒体宣传甘肃旅游品牌,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全媒体手段,通过“旅游+直播”“网红+景区”等网络组合模式,讲好“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故事,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
注释
[1]《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甘肃频道(2021年3月30日)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21-03/30/c_1127271489.htm,2021年7月14日查询。
[2]根据甘肃省文旅厅提供资料和网站信息整理。
[3]《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拟命名名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年11月27日),http://www.ce.cn/culture/gd/202011/27/t20201127_36055833.shtml。
[4]兰州新闻网:《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二次理事工作会议在兰召开》(2021年5月23日),https://www.163.com/dy/article/GAM16B8R05149T3G.html,2021年8月4日查询。
[5]中国新闻网:《甘肃深挖乡村红色记忆:当年“长征路”又是当代“振兴路”》(2021年5月19日),https://www.sohu.com/a/467371361_123753?spm=smpc.content.share.1.1628045235539BWlrPvi#comment_area,2021年8月4日查询。
[6]中新网:《甘肃文旅渐复苏红色旅游升温 创新融合“圈粉”年轻一代》(2021年5月15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21/05-15/9478193.shtml,2021年8月10日查询。
[7]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发展红色旅游传承长征精神 红色文化为甘肃旅游发展赋能》(2019年8月20日),http://wlt.gansu.gov.cn/wlt/c108563/201908/d7c3a440a0524a36abbcf70725ba3c89.shtml,2021年8月4日查询。
[8]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http://wlt.gansu.gov.cn/gswlyw/34214.jhtml。
[9]中国甘肃网:《“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解密甘肃文旅赋能美丽乡村的奥秘》(2020年12月24日),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0/12/23/012518098.shtml,2021年8月9日查询。
[10]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促进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科研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2021年7月31日。http://wlt.gansu.gov.cn/wlt/c108541/202107/1755866.shtml,2021年8月4日查询。
[11]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全省旅游统计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
金 蓉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积极打造文化制高点,有序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和兰州老街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持续放大文化旅游综合效应,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取得丰硕成果,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回暖复苏
为促进产业增效提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先后印发实施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和《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2020年1月26日,全国旅行社团队游全部按下暂停键,甘肃文化旅游受到重创,2020年2月24日,部分省区允许景区有序开放。为减少疫情对文化旅游业的冲击和影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乡村旅游为抓手,策划了“全国医务工作者游甘肃”“甘肃人游甘肃”“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等系列活动。2020年4月底,甘肃省文旅厅提前下达1.3亿元旅游专项资金,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和市场恢复。随着提振文化旅游产业复工复产信心和加快文化旅游市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活动的举办,2020年,甘肃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1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54.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2.54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96万美元,旅游人均花费683元。[1]与全国平均比较(表1),甘肃2020年接待国内游客量、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均花费三个数据较2019年的下降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可以看出,2020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回暖复苏的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日趋增强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甘肃省共建成大景区18个,A级旅游景区358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107家;旅游星级饭店390家,四星级以上96家;旅行社784家;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6处。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9家。全省导游总计9080人,其中初级导游8566人,中级导游445人,高级导游68人,特级导游1人。[2]甘肃共有各类博物馆227家,其中定级博物馆25家。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拟命名名单。[3]敦煌市入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兰州市和张掖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日益增强的文化旅游产业要素为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实效
2018年,甘肃完成全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019年7月1日,《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关于长城保护的省级专项法规。2020年6月,《陇上非遗》专栏正式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非遗保护成效显著,3项入选联合国名录、68项入选国家级名录、493项入选省级名录,进入市县级名录也极为丰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遗五级保护名录,《甘肃非遗辞典》即将出版。[4]2021年5月,甘肃省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和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2019年启动了《甘肃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和《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化考古和黄河文化主题遗址公园考察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实施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系统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传承弘扬新格局。
(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数量逐步增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持续升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5月,有革命遗址68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个。[5]形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白银市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武威市古浪县古浪战役纪念馆景区、庆阳市华池南梁红色旅游景区、通渭榜罗镇革命遗址景区、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宕昌县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7个4A级景区。培育出“红色沃土”“长征丰碑”“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文化核心旅游景区,有10个系列16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三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6]“红军会师·征途在前”“壮怀激烈·初心不改”和“治沙典范·生态甘肃”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建成全国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8年,甘肃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314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2亿元;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5447人、间接就业人数57286人。[7]2019年,甘肃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4125万人次,同比增长31.3%;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2.7%。[8]昔日的“革命路”“长征路”变成了今天的“致富路”“振兴路”。
(五)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甘肃大力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管,努力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乡村旅游率先发力,引导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共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在西北五省区中仅次于陕西(34个)和新疆(33个)(见图1)。“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建成3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6个省级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出“陇上花开·乡约陇原”“丰收了游甘肃”等一系列乡村旅游品牌活动和60多条精品线路,累计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270个,合作社301个,乡村民宿3500多家,农(牧)家乐21500户,通过乡村旅游带动59.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9]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2020年12月,“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在甘肃康县成功举办,“康县模式”广受关注。2020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8013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为238亿元,平均花费297元/人次。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四五”期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纵深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的深入实践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走深走实,甘肃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旅游综合效益快速释放,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提升空间和潜力可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沿黄省(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提供了新契机。黄河在甘肃流经4市(州)15县(区),2018年成立的沿黄4市(州)旅游发展联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和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在913公里的黄河段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永靖黄河三峡和黄河石林等高级别的黄河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兰州是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黄河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
“三园一区”(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助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甘肃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稳步推进,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受到重视,一大批主题文化公园、文旅小镇等新项目即将铺开,甘肃文旅综合效应将得到充分释放。
“新基建”赋能智慧文旅发展。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智慧旅游注智赋能。甘肃“一部手机游甘肃”和“一中心、三体系、三朵云、一平台”智慧旅游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7月,旅游信息融合处理与数据权属保护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在兰州大学揭牌,为促进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科研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10]“新基建”将赋予甘肃文旅发展新理念、新智慧。
各种区域性发展战略与“十四五”规划的合力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强劲动力。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将开启持续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也必将对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十四五”期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文化旅游产业易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新阶段,甘肃文化旅游业从复苏回暖发展到实现全面繁荣,还将面临以下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全面振兴压力较大。后疫情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直播+云游”“直播+文创产品”等智慧旅游将在一定时期内替代传统的景区旅游,将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创新和运营提出新要求,甘肃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旅游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不高等因素制约,文化旅游产业短期内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压力较大。
旅游品牌知名度與影响力有限。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忽视了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推广,甘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足,再加上营销时间较短、营销范围有限、宣传手段比较单一、营销的合力尚未形成,国内外游客对甘肃的关注度、感知度和亲近度还不够。
文化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缓慢。甘肃过境游客比重大,游客逗留时间短,2019年在甘肃旅游的国内游客平均每人逗留1.45天,其中过夜游客平均逗留2.23天,[11]游客人均消费717元,位居全国倒数第一。从过境游客的消费构成看(图2),住宿、餐饮和购物位居前三,游客的游览和娱乐消费水平低,对文化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制约。
推进甘肃文化旅游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回顾2020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一手紧抓疫情防控,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乡村旅游为杠杆撬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但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文化旅游融合的机制尚未完全畅通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制约,文化旅游要实现全面振兴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抢抓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契机,大力创建提升红色旅游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把红色南梁大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壮大甘肃的红色旅游产业。结合线上线下各类媒介形成甘肃红色旅游矩阵式宣传推广,不断推出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甘肃红色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
高标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构建“一园”“两区”“多基线”红色文化资源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总体格局,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大力挖掘甘肃红色文化的旅游教育功能,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学生国防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展示基地和企业精神传承弘扬基地。加大对南梁、会宁、哈达铺、两当、高台、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等干部学院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筹建支持力度,形成“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争取被列入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二)做优乡村旅游业态,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加大消费惠民力度,积极推进消费惠民。鼓励A级景区与乡村旅游区联合发行年度联票,对本省居民推出套票优惠。鼓励金融机构、文化旅游企业发行“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卡”,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激活文化旅游市场。鼓励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依据规定,组织会员职工开展职工休养及春游冬游活动,促进全省淡季旅游发展。完善景区门票价格机制,推动景区门票根据供求降价、折扣或者免费开放,规范“园中园”门票价格,拓宽降价空间。大力开展“甘肃人游甘肃”活动,支持各市州举办文化旅游消费节(季、月)等活动。
调整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鼓励各地根据自身文化底蕴打造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创意设计、文创产品的开发。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支持发展康养旅游、田园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主题旅游,依托乡村农耕文化、地形地貌、田园山水、森林温泉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等特色业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综合体,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消费空间。加快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休闲旅游线路和独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专业合作社、民宿产品,着力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乡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优化乡村交通网络,结合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田园综合体、17个特色小镇和60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启动实施通往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扶贫示范村公路等级化工程。完善房车自驾车营地、交通沿线、休息驿站、观景台、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引进国内外知名民宿品牌和战略投资商,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合理布局,打造一批高端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三)完善产业要素,拓展文化旅游消费水平
大力提升主要客源地入甘运输能力。加大“航空+旅游”融合力度,在打造出“飞天号”和“如意号”两张空中金名片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文化内涵,拓展合作领域,与更多的航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尽快推出“交响号”主题航线和旅游包机,提升入甘出甘交通便捷性。拓展“客运+旅游”品牌,在现有“环西部火车游”和“三区三州”红色文旅专列的基础上,继续增开重点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专列。加快完善至周边省(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热门旅游景区的旅游直通车,下大力气疏通跨区域旅游交通的堵点、痛点。
完善省内交通接驳体系。依托现有交通枢纽,合理延伸线路,科学优化走向,拓展覆盖范围,有效串联城郊景区。规范以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管理,打通旅游终端出行通道。在西部和南部旅游环线上新建两到三个具有文化内涵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全国知名服务区,推动其他现有服务区转型升级。完善沿线房车自驾车营地服务要素,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大景区临近的服务区与景区共建共享。
提升城市群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門和全游客的协同并进。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VR、AR、3D成像与安防等技术在博物馆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领域的应用,为演艺、文创、宣传推广、资讯推送提供数字化支撑,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沉浸式体验、智慧导览、停车场查找、线路推荐、精准定位、投诉救助等文化旅游需求。
(四)强化宣传,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
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旅游品牌形象,深挖“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内涵,加强与央视、搜狐、新华网、新浪、网易、人民网、腾讯、凤凰网、中国日报客户端等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与携程、同程、马蜂窝、驴妈妈、去哪儿网等旅游线上平台合作,推陈出新,联合“制造”旅游热点话题,推广宣传知名景区景点,营造“引客入甘游”浓郁氛围。推动甘肃文明城市建设与甘肃文化形象建设同步进行,统筹提升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话语表达。借助“一会一节”品牌影响力,推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
利用网络新媒体提高品牌传播效果,加快“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完善,注重内容的服务性和实用性,提升公众号吸引力,体现微信传播的特点,增加受众接触公众号信息的频次,鼓励各类自媒体宣传甘肃旅游品牌,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全媒体手段,通过“旅游+直播”“网红+景区”等网络组合模式,讲好“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故事,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
注释
[1]《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甘肃频道(2021年3月30日)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21-03/30/c_1127271489.htm,2021年7月14日查询。
[2]根据甘肃省文旅厅提供资料和网站信息整理。
[3]《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拟命名名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年11月27日),http://www.ce.cn/culture/gd/202011/27/t20201127_36055833.shtml。
[4]兰州新闻网:《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二次理事工作会议在兰召开》(2021年5月23日),https://www.163.com/dy/article/GAM16B8R05149T3G.html,2021年8月4日查询。
[5]中国新闻网:《甘肃深挖乡村红色记忆:当年“长征路”又是当代“振兴路”》(2021年5月19日),https://www.sohu.com/a/467371361_123753?spm=smpc.content.share.1.1628045235539BWlrPvi#comment_area,2021年8月4日查询。
[6]中新网:《甘肃文旅渐复苏红色旅游升温 创新融合“圈粉”年轻一代》(2021年5月15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21/05-15/9478193.shtml,2021年8月10日查询。
[7]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发展红色旅游传承长征精神 红色文化为甘肃旅游发展赋能》(2019年8月20日),http://wlt.gansu.gov.cn/wlt/c108563/201908/d7c3a440a0524a36abbcf70725ba3c89.shtml,2021年8月4日查询。
[8]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http://wlt.gansu.gov.cn/gswlyw/34214.jhtml。
[9]中国甘肃网:《“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解密甘肃文旅赋能美丽乡村的奥秘》(2020年12月24日),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0/12/23/012518098.shtml,2021年8月9日查询。
[10]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促进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科研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2021年7月31日。http://wlt.gansu.gov.cn/wlt/c108541/202107/1755866.shtml,2021年8月4日查询。
[11]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全省旅游统计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
金 蓉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