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学历门槛不断提高,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农科类优质岗位缺乏,导致农科类本科生就业动力不足。本文以某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从就业选择方向、意向岗位和期望起薪三个方面分析新时期农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意愿,并给出优化职业规划课,树立正确价值观;多方位整合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和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了解行业情况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意愿
全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保居民就业”放在“六稳”的首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就业意愿成为指导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依据。
1 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意愿基本情况
本文以该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就业意愿,共发放问卷391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本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情况并对其分析。
1.1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方向选择的情况
根据当前社会本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问卷设置了提升学历、自主创业、考公考编、加入企业、其它等5个选项。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71.55%的同学选择了提升学历,其次是加入企业和考公考编,分别为13.54%和10.77%。最低的为自主创业,只有1.38%的同学进行了选择。
1.2农科类本科生意向岗位选择的情况
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主要类别,问卷设置了生产类、科研教学类、项目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行政管理类、财务与会计类、销售类等8个类别。其中生产类占比过半,达到56.83%,科研教学类和项目管理类也都超过了30%,分别为33.98%和30.11%。销售类占比最低,只有7.18%的同学进行了选择。
1.3 农科类本科生期望起薪的情况
期望起薪方面,从月薪2500以下至7500以上,按500为一个区间设立选项。数据表明,同学们的选择主要集中在3000至6000这个区间,其中3500至4000占比最高,为24.59%,其次是4000至4500和4500至5000,均为17.13%,占比最低的为2500以下,仅有1.1%的同学进行了选择。
2 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意愿情况分析
2.1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方向选择的情况分析
针对受调查同学选择比例最高的学历提升方向,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以下4个方面:(1)将学历提升的同学把学历提升到研究生的层次上,能够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之后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能更明显。(2)自己对科研很感兴趣,想继续深造。(3)迷茫中,随大流考研。(4)出国留学,丰富人生经历。
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占比最少,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创业环境竞争激烈,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有好的创业思路,还需要有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而农科类学生多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独立创业能力较弱,缺乏创业的勇气。
2.2 农科类本科生意向岗位选择的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同学们选择比例最高的为生产类岗位,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农科类专业知识大多涉及生产相关方向,包括技术工程师、质检员等职业,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容易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科研教学类也是农科类学生热衷的行业,但因其门槛较高,本科层次能力稍有欠缺且能获得的岗位较少,因此同学们选择较为谨慎。项目管理类因其管理类的性质,拥有较高的薪水和较好的社会认可度,且涉农行业也需要此类人才,因此也受到一些同学的青睐。
2.3 农科类本科生期望薪酬的情况分析
农科类本科生期望薪酬的情况显示,期望薪酬最高的是4000-5000元,了解到的往届的同专业的占比最大的为3500-4000,薪资难以达预期期望。2017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相比, 可以看出毕业生对于薪酬的心理预期普遍高于最终得到的起薪水平, 尤其表现在期望起薪在4001~5000元, 心理预期的比例远远高于实际比例。[1],一般来说,如果大学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就能相对准确地判断自己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可获得的工资水平,然而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通常无法正确预期自身能力与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
3 讨论与建议
3.1优化职业规划课,树立正确价值观。
问卷结果表明,其中14.93%的同学作出深造的是因为受其它同学影响。针对这种现状,第一,针对农林学科的学生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课,从大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全面评估其是否适合继续深造,不要盲目从众。第二,开展各种形式就业的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各类工作的状况,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第三,本科生实施导师制,让本科生提前进入课题研究,进行实践,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3.2多方位整合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关于学生创新创业,应该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力。第一,加大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创新创业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第二,学院统筹专业教授和企业创业人士,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三,新时代下,打破高职院校人才培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加强校企协作力度,实现农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是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所在。[3]
3.3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了解行业情况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培育责任担当意识,习得一技之长,提前适应社会生活,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职场。[4] 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类型企业、体验不同岗位等,提供能够亲身、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机会。起薪是大学生较为关注的行业的情况之一,加强校企合作,本科生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可使学生对自身能力和行业起薪有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景生, 杨静.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就业促进机制研究——以河北高校毕业生为例[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 000(024):106-111.
[2]代懋,王子成,杨伟国.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3(06).
[3] 孙雪.基于校企协作的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育模式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255.
[4] 王小鹏, 宋蓮军, 黄现青, et al. 普通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0.
作者简介:杨哲宇(1993-),男,汉族,江西丰城,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意愿
全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保居民就业”放在“六稳”的首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就业意愿成为指导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依据。
1 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意愿基本情况
本文以该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就业意愿,共发放问卷391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本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情况并对其分析。
1.1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方向选择的情况
根据当前社会本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问卷设置了提升学历、自主创业、考公考编、加入企业、其它等5个选项。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71.55%的同学选择了提升学历,其次是加入企业和考公考编,分别为13.54%和10.77%。最低的为自主创业,只有1.38%的同学进行了选择。
1.2农科类本科生意向岗位选择的情况
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主要类别,问卷设置了生产类、科研教学类、项目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行政管理类、财务与会计类、销售类等8个类别。其中生产类占比过半,达到56.83%,科研教学类和项目管理类也都超过了30%,分别为33.98%和30.11%。销售类占比最低,只有7.18%的同学进行了选择。
1.3 农科类本科生期望起薪的情况
期望起薪方面,从月薪2500以下至7500以上,按500为一个区间设立选项。数据表明,同学们的选择主要集中在3000至6000这个区间,其中3500至4000占比最高,为24.59%,其次是4000至4500和4500至5000,均为17.13%,占比最低的为2500以下,仅有1.1%的同学进行了选择。
2 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意愿情况分析
2.1农科类本科生就业方向选择的情况分析
针对受调查同学选择比例最高的学历提升方向,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以下4个方面:(1)将学历提升的同学把学历提升到研究生的层次上,能够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之后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能更明显。(2)自己对科研很感兴趣,想继续深造。(3)迷茫中,随大流考研。(4)出国留学,丰富人生经历。
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占比最少,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创业环境竞争激烈,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有好的创业思路,还需要有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而农科类学生多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独立创业能力较弱,缺乏创业的勇气。
2.2 农科类本科生意向岗位选择的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同学们选择比例最高的为生产类岗位,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农科类专业知识大多涉及生产相关方向,包括技术工程师、质检员等职业,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容易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科研教学类也是农科类学生热衷的行业,但因其门槛较高,本科层次能力稍有欠缺且能获得的岗位较少,因此同学们选择较为谨慎。项目管理类因其管理类的性质,拥有较高的薪水和较好的社会认可度,且涉农行业也需要此类人才,因此也受到一些同学的青睐。
2.3 农科类本科生期望薪酬的情况分析
农科类本科生期望薪酬的情况显示,期望薪酬最高的是4000-5000元,了解到的往届的同专业的占比最大的为3500-4000,薪资难以达预期期望。2017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相比, 可以看出毕业生对于薪酬的心理预期普遍高于最终得到的起薪水平, 尤其表现在期望起薪在4001~5000元, 心理预期的比例远远高于实际比例。[1],一般来说,如果大学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就能相对准确地判断自己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可获得的工资水平,然而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通常无法正确预期自身能力与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
3 讨论与建议
3.1优化职业规划课,树立正确价值观。
问卷结果表明,其中14.93%的同学作出深造的是因为受其它同学影响。针对这种现状,第一,针对农林学科的学生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课,从大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全面评估其是否适合继续深造,不要盲目从众。第二,开展各种形式就业的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各类工作的状况,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第三,本科生实施导师制,让本科生提前进入课题研究,进行实践,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3.2多方位整合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关于学生创新创业,应该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力。第一,加大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创新创业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第二,学院统筹专业教授和企业创业人士,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三,新时代下,打破高职院校人才培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加强校企协作力度,实现农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是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所在。[3]
3.3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了解行业情况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培育责任担当意识,习得一技之长,提前适应社会生活,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职场。[4] 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类型企业、体验不同岗位等,提供能够亲身、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机会。起薪是大学生较为关注的行业的情况之一,加强校企合作,本科生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可使学生对自身能力和行业起薪有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景生, 杨静.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就业促进机制研究——以河北高校毕业生为例[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 000(024):106-111.
[2]代懋,王子成,杨伟国.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3(06).
[3] 孙雪.基于校企协作的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育模式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255.
[4] 王小鹏, 宋蓮军, 黄现青, et al. 普通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0.
作者简介:杨哲宇(1993-),男,汉族,江西丰城,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