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开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探微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初中生英语学习一直是困扰学生、老师及家长的问题。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并觉得学习英语就是浪费时间。也有很多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语言交际能力相对比较差。本文将对在初中开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学校本课程 英美文化 开发原则
  英语学习以及教学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英语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增强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很多初中开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了解英美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校本课程的设立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初中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符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并且,可以使初中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学习的同时,更多的了解英美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分析
  早在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已经对校本课程有过明确的分析。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课改以来的一大亮点。校本课程的涵义要从其开发背景以及目的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
  近年来,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被逐渐的重视起来。在初中开设“英美文化”的校本课程,是以英美的文化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以及英美文化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方面的特长。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和教师为开发课程的主体,在地方的某所学校开发的一门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的长周期的课程开发模式,使所开发的课程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的与社会相适应,还可以以学校的教师和受教育的学生为主体,为课程的开发内容进行决策机制,使所开发的课程多方面多层次地、不断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在初中开设“英美文化”的校本课程,其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以及英美文化的兴趣,还为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以培养学生欣赏英美国家的文化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文化素养为目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了解无限的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为未来社会更好的发展开辟道路。
  (三)校本课程涵义
  校本课程的含义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完成校本化和地方化,也就是学校和教师通过对课程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及拓展等开发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和改造,使课程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二是学校根据学生需要以及自身特点所开发的新课程,学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评估,要以当地社会和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出具有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的、特长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初中“英美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基本宗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一定的原则进行开发。
  (一)要以有效性和重要性为开发原则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体系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要选择与当今社会符合的以及符合学生和时代要求的教课知识。以有效性和重要性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上,掌握学习技巧,快速有效地学到更多英美文化知识。
  (二)要以趣味性和可学性为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学校以及教师在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选定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选定学生感兴趣的教课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及教师在进行编制校本课程内容的时候,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要在学生能够接受并且理解的基础之上,内容要选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培养学生的正能量。
  (三)要以现实性和应用性为开发原则
  “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在对“英美文化”校本课程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要注意所选的内容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横向的思维能力。应用性的开发原则是指,内容选择上要选择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内容有使用价值,不断的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
  三、初中开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初中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就初中课堂上英语课而言,教师通常都会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讲教,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学生对所背下来的知识并不理解。然而在初中课堂上开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完全地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英美文化”的校本课程重在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能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下了解英美文化。例如,教师在讲关于问及英美人隐私的问题是不礼貌的行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隐私问题都有什么(用英语讲)。老师可以将学生组成小组的形式,在黑板上写上关键词,如:old、much、married等词语,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话。这种英语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英语学习当中,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出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四、总结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已经越来越严格。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运用能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但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还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初中开设“英美文化”的校本课程,打破了以往的以教师讲、教写板书为主,以学生机械的记忆为辅的教学模式,而是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教学。校本课程的建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琳.谈英美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J].成人教育,2007,(06).
  [2]熊杰,于慧.近十年我国从英汉语言对比层面研究英美文化综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王素华.浅析文化差异与听力理解[J].科技信息,2006,(11).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术后早期与常规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相关指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尿道电切术以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otidic acid,LPA)受体的关系,为其临床研究提供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患者血液黏滞度与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的58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手术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
摘要: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拟行根治手术的8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