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露地甜菇娘小拱棚膜下滴灌早熟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青冈县露地甜菇娘小拱棚膜下滴灌早熟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本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菇娘;小拱棚;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567.9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092-01
  甜菇娘在青冈县种植历史悠久,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在实际生产中常规靠天吃饭的栽培模式,使其產量和品质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严重制约了甜菇娘产业的发展。2016年农技人员结合青冈县实际情况,采用露地小拱棚加膜下滴灌的早熟栽培模式,使甜菇娘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1 品种选择
  一是选择适应青冈县特殊地理环境、前期抗低温弱光、后期抗高温强光的早熟品种;二是要求口感甜度适宜,满足城乡居民的口味;三是选择分枝能力强、坐果较为集中的品种。常用品种有落地黄和铁把青。
  2 培育壮苗
  2.1 壮苗标准
  甜菇娘苗龄期35~40 d,具有5~7片真叶,株高18~22 cm,茎粗0.4 cm,叶色浓绿,无病虫害,第一花序已开始现蕾。
  2.2 育苗时间和方式
  青冈县普通露地栽培甜菇娘定植期一般在5月19日终霜过后,而采用小拱棚栽培可比普通栽培提前5~7 d。根据苗龄和定植时间确定育苗时间应在4月初,由于此时外界温度还不能满足育苗期所需,所以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进行育苗[1]。
  2.3 配制营养土
  青冈县菜农在蔬菜育苗时习惯用沃土、充分腐熟的粪肥、化肥进行配比。在取土时要选取未施过长、残效除草剂、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去除表层土壤进行采土。将采取的土壤和粪肥按6∶4的体积比混合,混合后加入磷酸二铵1.0~1.5 kg/m3、敌百虫50 g/m3、多菌灵50 g/m3,然后再进行搅拌,以求土、粪、肥、药达到均匀一致,然后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8 cm×8 cm的营养钵中待播。
  2.4 浸种催芽
  将甜菇娘种子放入容器内,倒入50 ℃温水,边倒水边搅拌,待水温降到30 ℃左右,去除表层的秕粒,浸种20 h左右,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将其捞出,置于20~25 ℃室温内进行催芽,经3~4 d后,80%以上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
  2.5 播种
  将催芽的种子播于营养钵内,每钵5~8粒种子,随后覆土0.5~1.0 cm厚,覆土后及时扣上小拱棚,提温保墒。
  2.6 育苗棚管理
  2.6.1 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拱棚内昼温保持在25~28 ℃之间,夜温保持在18~20 ℃之间,促进出苗;幼苗出土以后昼温保持在20~25 ℃之间,夜温保持在14~17 ℃之间,防止秧苗出现徒长;当大棚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3 ℃时可撤去小拱棚。
  2.6.2 水分管理。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出苗后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如发现土壤过干,可于晴天上午浇水,浇水时切勿用井水直接浇灌,每次浇水不宜过大,要以小水勤浇为主。
  2.6.3 间苗。间苗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环节,当幼苗长至 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时以去弱留强为主,每钵保留1株无病虫侵害、长势较强的秧苗[2]。
  3 定植
  3.1 定植前准备
  3.1.1 施足基肥。结合整地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45 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225~300 kg/hm2,深翻25~30 cm,耕地后要做到平整无坷垃、上实下宣。整地后及时起成宽 130 cm大垄,垄高20~25 cm。在田间施用基肥时,要根据土壤地力、品种习性、栽培密度适时调整施肥量。
  3.1.2 铺设滴灌,覆膜增温。于定植前5~7 d,将滴灌带铺好,然后覆盖白色聚乙烯薄膜,并将小拱棚扣好,增加土壤温度,加快定植后的缓苗速度。扣小拱棚时以长20 m、高40~50 cm为宜,太长保温效果不好;在铺设滴灌时,以每300~400 m2铺设1套滴灌设备为宜,每套设备间可用分水阀相互连接[3]。
  3.2 定植
  采用随水定植的方法进行,双行拐子苗,小行距45 cm,株距70 cm,保苗2.25万株/hm2,定植后及时将小拱棚盖好,进行增温保墒。
  4 本田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8~30 ℃间,以加快缓苗速度,促进根系生长;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间,夜间保持在15~18 ℃间,随着秧苗的生长逐渐降低拱棚内温度,当外界夜间温度持续5~7 d保持在15 ℃以上时可将拱棚撤去[4]。
  4.2 水肥管理
  定植后5~7 d结合浇缓苗水追施1次提苗肥,此次施肥以促根为主,施甲壳素75~120 kg/hm2;开花结果期随水冲施磷酸二氢钾60~75 kg/hm2,同时叶面喷施硼、钼、钙等微量元素水溶肥,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所需,土壤相对温度保持在60%~70%。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长势调整浇灌次数和营养供应。
  4.3 植株调整
  植株生长中后期,可将下部老叶、病叶和结果能力较差的侧枝摘除,以免争夺养分,对其他枝干开花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5 病虫害防治
  甜菇娘在青冈县露地栽培时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褐斑病、白叶病、病毒病、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在实际栽培中首先要通过对水、肥等物理措施合理调整植株长势,增强抗病虫能力;其次采用苏云金杆菌、宁南霉素、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制剂防治为主;最后在病虫危害初期选用化学制剂进行防治灭杀,常用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吗胍·乙酸铜、啶虫脒等。
  6 适时采摘
  甜菇娘成熟以后,果实可自然脱落,果实淡黄色,香味浓郁,采用人工捡拾收获,一般每隔2~3 d采摘1次,采摘时切勿碰伤植株,以免影响后期产量。
  7 参考文献
  [1] 韩福太.北方地区菇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04.
  [2] 张小梅.寒地直播后覆膜菇娘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6(2):53-54.
  [3] 刘精芳.春棚菇娘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3):56-57.
  [4] 曲远富.大棚菇娘栽培管理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5(2):13-14.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珍品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自它成书并始传社会,至今已三百余年。且愈流愈广,愈传愈盛。究其久传不衰、广流益盛的原因,无疑与其独特的艺术技巧
摘要 对秋四脉绵蚜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4月初至5月中旬,在室外定时定点观察榆树上虫瘿的发生发展情况,在室内解剖镜下观察虫瘿中有翅孤雌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秋四脉绵蚜1年发生有多种形态,于4月初干母在榆树上产生虫瘿,5月初至5月中旬虫瘿破裂产生有翅孤雌蚜,迁飞到禾本科植物上,9月末有翅性母再次飞回到榆树上产卵越冬。其在不同形态下分别对榆树和禾本科植物有严重的危害。可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对其进
本文集中论述新时期广东电大系统建设。分析了广东电大系统建设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同时结合系统的一般特性,阐述了当前广东电大系统建设的主要思路,提出广东电大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导结合“123”模式,是由中山电大探索形成的面授和多种远程教学手段混合使用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情况。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型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下的素质教育也具有新的内涵,学生的网络素质的培养成为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