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可视的形象。一幅好的范画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范画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范画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范画来促进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范画;美术课堂;有效性运用;模仿
美术教学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一门学科,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范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对范画的模仿是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必经之路。那么,范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通常所说的范画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作画,示范;第二,它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针对教育教学内容,准备好的完整画幅。因此,范画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性运用将对整个教学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笔者在给二年级的学生讲授《和夏加尔一起画小飞人》一课中,就充分运用了范画来促进教学。但是由于笔者提供的范画都是一些名画,学生无法体会其意义,感觉自己也无法画成这样,因此心理受挫,一直不敢动笔画画。虽然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但是范画的作用,也让很多的学生的作品和我提供的范画都很相似;但是如果不示范,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收到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这一问题困惑了自己一段时间。
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渐渐意识到范画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范画,来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探索,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和课堂实践,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如下:范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的大量的信息图片,一种是演示范画,两者缺一不可。笔者之前刚开始教学时,时常用到第一种形式,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认知和想象能力,后来发现学生的眼界虽然开阔很多,但在换作自己表现时,却无从下手,或者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经过向其他美术教师请教以及查阅资料,笔者认识到,之前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绘画技法的教授。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那么对于如何直观的在课堂上演示范画,基本上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启示性范画
启示性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进行创作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引导”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作品,设计创作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启示性范画是用来启迪和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理解力去完成作画,这就为学生的想象力创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也正好与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针相结合。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启示性范画的重要性。
(二)步骤性范画
步骤性范画是启发指导学生的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现行美术教材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不会画,或者作画方法不对。如果教师在课前,早有准备,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事半功倍。
步骤性范画,要求学生们按照一定的作画方法步骤完成,中规中矩的按部就班虽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中也会导致许多的问题,例如,过多的步骤画不仅会束缚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还会养成惯性思维,照猫画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步骤画时有所侧重,尽量选取少量精彩的步骤图,将其应用于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作画中,但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前预备,把需要应用的步骤范画绘制好,在讲课时边讲解边作画,这样效果更好。
(三)对比性范画
对比性范画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上的正确与错误,学生作业中的正确与错误。例如在一节关于构图知识的课当中,教师仅展示出几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过目不忘。如比例对不对,结构准不准,色调是否统一和谐等,很快就一目了然,是非对错在分秒之间让学生欣然领悟。
一般来讲,对比性范画就是应用经典作品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用自己的作品与优秀作品相比较,知道自己作品的错误和不足,并从中得到启发,真正的知道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到底是优秀在哪里,自己的作品与其相差在哪里,从而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方面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最容易走的弯路和错误,在小学生心中留下最根本的正误观,让教师和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展示;另一方面,在相互比较中使学生们清楚地知道孰优孰劣,优者优在哪里,劣者又劣在哪里,这样在学生中就会有一个相对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知。
(四)课堂性范画
课堂性范画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步骤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画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领会,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当场挥笔作画方能令人满意。
范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的。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大多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了范画。他们以范画为主线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所以,提倡范画教学,不断地探讨范画教学,不断地提高范画教学的质量,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范画的作用首先是激发美感。其次是引导想象,再次是思考新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教师要巧妙利用范画的积极影响,创新绘画形式,给学生创设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以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李芳.莫让“范画”成为“泛画”——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范画有效运用的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4(8).
【关键词】范画;美术课堂;有效性运用;模仿
美术教学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一门学科,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范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对范画的模仿是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必经之路。那么,范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通常所说的范画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作画,示范;第二,它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针对教育教学内容,准备好的完整画幅。因此,范画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性运用将对整个教学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笔者在给二年级的学生讲授《和夏加尔一起画小飞人》一课中,就充分运用了范画来促进教学。但是由于笔者提供的范画都是一些名画,学生无法体会其意义,感觉自己也无法画成这样,因此心理受挫,一直不敢动笔画画。虽然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但是范画的作用,也让很多的学生的作品和我提供的范画都很相似;但是如果不示范,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收到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这一问题困惑了自己一段时间。
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渐渐意识到范画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范画,来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探索,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和课堂实践,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如下:范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的大量的信息图片,一种是演示范画,两者缺一不可。笔者之前刚开始教学时,时常用到第一种形式,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认知和想象能力,后来发现学生的眼界虽然开阔很多,但在换作自己表现时,却无从下手,或者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经过向其他美术教师请教以及查阅资料,笔者认识到,之前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绘画技法的教授。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那么对于如何直观的在课堂上演示范画,基本上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启示性范画
启示性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进行创作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引导”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作品,设计创作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启示性范画是用来启迪和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理解力去完成作画,这就为学生的想象力创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也正好与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针相结合。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启示性范画的重要性。
(二)步骤性范画
步骤性范画是启发指导学生的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现行美术教材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不会画,或者作画方法不对。如果教师在课前,早有准备,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事半功倍。
步骤性范画,要求学生们按照一定的作画方法步骤完成,中规中矩的按部就班虽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中也会导致许多的问题,例如,过多的步骤画不仅会束缚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还会养成惯性思维,照猫画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步骤画时有所侧重,尽量选取少量精彩的步骤图,将其应用于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作画中,但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前预备,把需要应用的步骤范画绘制好,在讲课时边讲解边作画,这样效果更好。
(三)对比性范画
对比性范画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上的正确与错误,学生作业中的正确与错误。例如在一节关于构图知识的课当中,教师仅展示出几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过目不忘。如比例对不对,结构准不准,色调是否统一和谐等,很快就一目了然,是非对错在分秒之间让学生欣然领悟。
一般来讲,对比性范画就是应用经典作品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用自己的作品与优秀作品相比较,知道自己作品的错误和不足,并从中得到启发,真正的知道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到底是优秀在哪里,自己的作品与其相差在哪里,从而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方面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最容易走的弯路和错误,在小学生心中留下最根本的正误观,让教师和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展示;另一方面,在相互比较中使学生们清楚地知道孰优孰劣,优者优在哪里,劣者又劣在哪里,这样在学生中就会有一个相对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知。
(四)课堂性范画
课堂性范画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步骤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俱全。如画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干湿的衔接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领会,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当场挥笔作画方能令人满意。
范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的。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大多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了范画。他们以范画为主线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所以,提倡范画教学,不断地探讨范画教学,不断地提高范画教学的质量,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范画的作用首先是激发美感。其次是引导想象,再次是思考新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教师要巧妙利用范画的积极影响,创新绘画形式,给学生创设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以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李芳.莫让“范画”成为“泛画”——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范画有效运用的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