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造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elif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设计能够从方方方面引导创新、参与构建人民的美好生活。人民对于提升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相应的生产方式、生产系统等抱有更高的期待,设計需要直面人民已经对于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现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消费品升级,提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创新设计作为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被广泛重视。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将设计纳入创新驱动战略,期待设计推动制造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设计实践,显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仅仅在企业中成立设计中心已经不能解决设计创新的问题,企业已经不满足于设计驱动产品竞争力提升,迫切需要解决设计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链接,用设计驱动企业组织发展以及广泛地用设计驱动企业的商业战略。
  在世界范围的创新活动中,一系列前沿科技已经凸显颠覆制造业体系的态势,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3D打印、稀土科技等技术与其他产业或者新技术如何演变与发展,决定未来的全球制造业态的布局。中国设计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我们有全球瞩目的设计成果,但是社会的进步远远超越了设计的发展。近几年,我一直在研究驱动设计发展的机制,什么样的机制可以驱动设计创新?什么样的机制可以让中国设计跨越“设计陷阱”?从战略的维度、从管理的维度、从文化的维度甚至于从设计标准的维度,等等。而我们始终没有解决设计领导力的方法论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如何让设计有效地组织资源参与企业创新力构建的问题。设计之与企业的未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是未来时。亦或是说,设计是探索人类造物活动的手段,引导创新、引导趋势、引导未来合理合适的生活方式。新的科学体系下,设计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量子管理理论认为,在混沌的边缘,每一个创新主体都在一种自由、平衡的状态下工作。在混沌的边界,能量最大、创造性最强,似乎预示着越来越模糊的设计边界,反而容易突破原有的驯服的设计系统,能够“创造”。
  目前,在制造业领域,新一轮技术能力的提升主要聚焦于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以及推动消费升级。许多国家已经利用新技术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应用的新机遇,弯道超车,加速发展,而贯穿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设计。设计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已被广泛作为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作为一门技术,更作为一种管理科学思维,指导产品化的整个流程。然而,设计发展的环境如此复杂,消费者一方面追求品牌消费,—方面“拼多多”也能成为网红。我们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学术可以与国际接轨,而我们的企业的高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又极低。我们要做先进制造,但我们的关键新材料却又难以突破。设计可以在小米、海尔、华为等企业发挥创新主导作用,而国际一流的设计师却在长三角的制造企业中沉沙折戟。显然这些都是当下依然无法回避“设计陷阱”。而逾越“设计陷阱”是件很难的事,即便企业一直在探索解决方案。格特-赛勒“反对设计师将美学范式获得的价值强加于公众”,也拓展了设计是“美的造型的可视化表示”的边界。科学技术、艺术、美学、文化等交叉融合于设计创新已经是一种思维共识。
  更多的探索在路上,设计一直在创新、创造,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设计的领导力方法论可以让设计的过程既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又能够有一套合适的方法和规范,让设计创新变得更加充畅、更具合理性。
其他文献
除了自然,人可以创造一切。当我们从人的角度看待所有,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很多人试图解读卢志荣和他的作品,破解这其中的设计密码,然后呢?  在六天的工作营中,每天启迪学员思考的是走下设计神坛的智者,一位谦逊的陪伴我们一起学习的老人。他把对生命、对世界的爱融入作品,追求那些与生俱来的、亘古不变的,即使进化,也依然保留在DNA里的东西,这是生命本质,是血脉的延续。而这些恰恰是不容易学来的。  他的设计
期刊
“中国设计·大家谈”是《设计》杂志为迎接祖国70华诞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专栏,计划陆续刊出为设计领域“政、产、学、研、商、金”各界领军人物定制的一系列专题访谈,与《设计》读者分享改開40年来他们所见证的中国设计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发展前景。  中国设计在经历了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后走向复兴,从自我否定转变为拥有文化的自觉和设计的自信。但是,在一片掌声之中,我们也看到
期刊
刘新,设计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综合造型基础”。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刘新老师就关注于“可持续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的整理和研究,所撰写的相关主题博士论文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8年作为中方协调人参与LeNS(The Learning Network 0n Sustainability)亚欧可持续设计教学合作项目;创建LeNS-Ch
期刊
8月22日,上海巴斯夫共创中心正式开幕,依托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巴斯夫的丰富材料资源与专业知识,该中心致力于为广大设计师、研发人员与工程师提供从灵感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曾经的“材料国书馆”  巴斯夫共创中心的前身,是在德国总部路德维希港于2006年设立的design fabrik设计中心,德语意为“设计工厂”。该“工厂”由巴斯夫特性材料部门负责,汇集了特性材料方面专家及行业顶尖的各式塑料与
期刊
摘要:将动物园的基础设施——路标,进行图像化设计,在提升指向准确性的同时,使其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针对现有动物园路标的问题,用图像化与交互设计理论来论证路标图像化是否具有必要性。路标是人们参观动物园的“必备品”,只有更加具有交互性、人性化的路标,才能营造休闲的游玩氛围、让人们具有更加良好的观光体验。  关键词:动物园 路标 图像化设计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2019年8月13日,由“创响中国”组委会指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光明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华语互动信息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国际文创设计大赛暨周六福珠宝设计大奖赛颁奖典礼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业内专家、学者,国内外设计类高校参赛选手及周六福全国合作伙伴超过3500人与会。  本届大赛自今年3月28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启动以来,得到了设计界、学
期刊
摘要:文章从景观的视角切入,先分析了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代表的古代夯土城墙和传统夯土民居的景观特征,然后从专业设计、新旧结合、改良配方、改良工具与工艺、合理规划等方面,梳理出现代夯土建筑呈现出的各种景观特征。  关键词:夯土建筑 传统 现代 景观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129-03  引言  夯土建筑,也称生土建筑。其主要承重
期刊
2019年9月6日晚,东城区东四北大街北电科林107号院星光璀璨,世界级科技与设计领域专家学者和创意人士聚集于此。“科技重建未来”—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北电科林107号院分会场系列活动暨SketchUp中国3D设计峰会隆重开幕!  东城园管委会副主任韩树凡,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昱东,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期刊
祝遵凌的主要研究方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栽培理论与实践、园林项目管理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江苏省彩色植物多角度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在祝教授看来,“可持续设计”强调的是环境保护、社会正义和经济发展三者并重的设计方法,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认知,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理念在价值观念、设计行为中对原生自然的
期刊
华为P20 Pro手机采用优雅的设计融合精致的工艺,将艺术与科技汇于精妙的体验,整体形象与材质以及内在质量相互呼应,展现了独特的设计魅力。本产品首创1/1.7英寸传感器,配合人工智能摄影技术,成为全球首款后置三颗摄像头的人工智能手机,提供快速人脸识别解锁、高灵敏正面指纹解锁等功能。最大限度的屏占比、超大容量电池、智慧芯片、合理的整机足寸及舒适的握持手感,为产品提供更加智慧、可靠的操作体验。产品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