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国内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RB1胚系突变的特征及其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5例RB患儿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白细胞DNA,应用多重PCR测序技术检测其RB1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其中6例RB1突变患儿双亲的外周静脉血标本,研究突变的遗传性.结果 35例RB患者中,共发现14例(40%)患者具有RB1的胚系突变,其中双眼受累11例,单眼受累3例.共检
【机 构】
:
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肿瘤科,201102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疾病与发育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01102上海,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国内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RB1胚系突变的特征及其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5例RB患儿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白细胞DNA,应用多重PCR测序技术检测其RB1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其中6例RB1突变患儿双亲的外周静脉血标本,研究突变的遗传性.结果 35例RB患者中,共发现14例(40%)患者具有RB1的胚系突变,其中双眼受累11例,单眼受累3例.共检出RB1突变16种,其中13种为致病突变,包括5种无义突变(c.1072C>T、c.1333C>T、c.1363C>T、c.1399C>T、c.2501C>A),4种错义突变(c.920C>T、c.1346G>A、c.1468G>A、c.1861C>A),2种移码突变(c.1947delG、c.2403delA),以及2种大片段缺失突变(c.139_168del30、exon8缺失).3种为非致病性突变,包括2种发生于内含子区的点突变(c.540-23dupT、c.2664-10T>A)和1种同义突变(c.2192T>A).在6例RB1突变患儿双亲的外周血标本中,检出1例患儿母亲携带与患儿相同的突变.结论 对散发的单眼或双眼RB患者进行RB1胚系突变序列分析可以鉴定其是否为遗传型病例,为RB的遗传咨询和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先证者 男,28岁,因婚后3年不育来我院就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妻子末孕.外院多次行精液常规检查,均未见精子,曾行中药治疗无效.既往史:曾有前列腺炎治疗史.体格检查:身高168 cm,体重75 kg,臂展168 cm,男性第二性征明显,阴毛分布正常,阴茎外观正常双侧睾丸体积12 mL,质地正常,附睾输精管未见异常,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Ⅰ°.精液检查:精液量4.5 mL,pH 7.5,3次检查精子浓度
患儿男,4岁,系第2胎足月顺产.身高100 cm,体重25kg.查体:发育营养中等,睑裂、眼距、鼻梁、外耳均未见明显异常;不会说话,能听懂简单语言,中度智力低下;右手贯通掌,中指、无名指、小指病理性弯曲(图1).左手正常.双脚、脚趾、行走均正常。
目的 探讨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Y-short tandem repeat,Y-STR)在遗传缺陷相关的男性不育群体中基因座分型时无效等位基因现象.方法 应用改良多重PCR体系进行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STS)检测,对236例非梗阻性无精、严重少精男性个体进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检测及分型;应用AmpFI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技术在新发染色体变异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前诊断G显带染色体核型为新发平衡易位或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4名孕妇,知情同意抽取胎儿脐带血DNA,按照标准的微阵列操作手册进行杂交、洗涤及全基因组扫描,扫描数据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例1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改
目的 研究HLA-A、-B、-C、-DRB1和-DQB1等位基因全相合的无关供-受者对HLA-DPA1和-DPB1基因的匹配性。方法对76对HLA-A、-B、-C、-DRB1和-DQB1等位基因10/10相合的无关供-受者样本进行HLA~DPA1和-DPB1基因测序分型,从等位基因水平统计和分析HLA-DPA1和-DP通信作者:邓志辉,Emai1:zhihui-deng@sina.cn基因匹配的比
目的 通过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线粒体DNA ND4 11778G>A、ND1 3460G>A和ND6 14484T>C 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序列分析,阐明LHON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 PCR扩增35例患者的上述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所在的区段,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6例存在ND4 117
先证者(Ⅴ23) 女,6岁.因"先天性听力障碍,言语交流困难"来我院就诊.患者为语前聋,病情稳定,为非进展性听力损失,无耳鸣、眩晕等症状,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否认家庭近亲结婚史,头部外伤史,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查体:头颅无畸形,双侧耳廓大小正常,外耳道未见畸形,鼓膜完整.头颅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耳蜗、前庭功能以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双耳纯音测听显示为重度全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曲线成平坦
目的 建立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携带者筛查的技术体系,评估上海地区SMA携带者频率和携带者筛查的检出效率.方法 收集经临床和分子确诊的15例SMA患儿以及38个SMA核心家庭的76名患儿父母的样本,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SMN1拷贝数的技术体系,对上海地区1741名无症状孕妇进行SMA携带者筛查,根据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计算SMN1等
患儿女,7个月,因发育迟缓来我院就诊.患儿抬头时间较晚,智力落后于同龄儿,哭声尖、不连贯.主要异常体征有大耳廓、眼距宽、左眼小、鼻梁高、上腭弓高耸、短颈、贯通手、手指脚趾细长、左脚小趾短而向上翻,肛门直肠狭窄.B超示心脏、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其母亲孕期未接触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患儿父母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生育年龄分别为24岁和21岁,母亲孕1产1,无不良孕产史。
目的 探讨能够区分中国血友病A肯定携带者与正常女性的凝血因子Ⅷ活性(coagulation factorⅧactivity,FⅧ∶C)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比值的临界值,并与基因诊断方法对照验证其对血友病A(hemophilia A,HA)家系中可疑携带者进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国际通用的一期法检测HA肯定携带者和正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