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针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技术与专业人才、设施设备与实训基地、跨学科培养体系等方面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对接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提高专业群结构契合度;践行“全人格”育人理念,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吻合度;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开设专业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入新职业新标准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制造 人才培养 需求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15-03
在工业4.0发展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全新的工业应用领域,也逐渐成为工业产品创新供给的新路径。我国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制造的融合,搭建智能工厂、智能产品以及智能管理的平台,形成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符合的新型数据化智能化基础建设,促进智能制造的优化发展。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做好技术保障与平台建设,归根结底就是做好人才的供给,发挥人才在智能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突破智能制造工业转型升级的难关。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依托,结合国家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提升自身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智能制造的升级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一、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制造类人才新需求
进入工业4.0时代以后,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逐渐被淘汰,转而成为以智能机器为主要构成的智能化生产,而流水线工人也在这场生产升级中成为智能机器的管理者,取代原本的重复性劳作,成为具备智能技术、智能思维的新时代生产制造工人。随着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制造生产中也逐渐衍生出新兴的岗位,包括智能生产编程设计、智能生产设备与机器维护、智能机器人安装、智能仓储仓管等,这些岗位也成为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构成,同时意味着对制造类人才的新需求,即要求人才具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岗位应用能力。
(二)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新规格
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推动了生产制造行业中新业态的形成,同时也对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制造类岗位人才的总体需求来看,最初的机械化要求岗位人才具备机械设备的高效操作能力、自动化制造要求岗位人才掌握必要的自动化技能、数字化制造要求岗位人才具备设计和管控的复合型能力,而智能制造时代则进一步对岗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人才培养的新规格与新方向,包括岗位人才的创新创意制造、智能制造以及多领域复合能力。因此,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培养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体系,并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对该类技术的应用进行复合分析与掌握。
1.智能制造类人才素质要求
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引起了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动,要求岗位技术人才熟练掌握新兴技术体系,并在与技术体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更高的职业素养。结合当前智能制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些岗位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求岗位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借助互联网发现与总结问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与互动;第二,要求岗位人才在参与互联网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合法化、合理化的网络行为,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的内外部传播体系中,依托互联网路径进行企业信息、生产信息等的传播与交流;第三,要求岗位人才具备智能制造下一体化管理的应用能力,由于智能制造生产的转型推动了精细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因而要求岗位人才既要熟练模式的要求,又要具备依托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收集、生产命令下达、生产调试的能力;第四,要求岗位人才具备智能数据意识,即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确保企业智能制造生产数据的安全,而且做到不对其他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非法侵占。
2.智能制造类人才知识要求
智能制造生产的升级,是多个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复合型知识体系,这对智能制造类人才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岗位人才在具备智能制造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掌握品牌知识、创新创意生产知识、生产管控知识、5G知识以及经营管理知识,以此确保人才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够熟练参与和运行,形成岗位适应能力与岗位发展能力。一方面,智能制造岗位人才要能够以智能制造的全过程为依托,了解和掌握运行发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等知识,确保能够根据智能制造生产的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岗位人才要能够以智能制造为基础,搭建自身的知识能力体系图谱,形成以专业技术为枝干、以智能制造技术为各个二级分叉的全新知识能力体系。
3.智能制造类人才能力要求
智能制造在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制造产业的高端转型,并探索出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全新业态。新业态的形成预示着新技术体系要求的形成,即要求人才具备新业态视阈下的各项实践与操作能力,并能够随着新业态的探索,进行技术、岗位工作的创新探索,将自身的能力从专业型、单一型转化为复合型和全方位型,以此应对智能制造业态下各种融合性技术问题。具体而言,智能制造类人才的能力要涵括5G、AI、大数据、智能管理、一体化管理、智能生产与设计等方面,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各项能力体系出发,对人才进行系统化、分层化培养,进一步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专业发展来看,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正处于探索搭建中,这就造成了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養过程中的困难,进一步影响到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一)智能制造专业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技术与专业人才支撑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智能制造技术技能积累不足、专业教学人才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智能制造新业态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岗位升级的速度相对较快,对人才的要求变动相对较大,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设定处于实时调整的状态,相应的技术技能积累也不足,进一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缺乏具备系统理论能力与丰富实践能力的教师,导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素养与素质难以支撑起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二)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相关设施设备与实训基地
在新基建、工业4.0的综合发展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已不再是独立化发展,而是以专业群为基础进行系统教学与人才培养。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发展需要智能制造设施设备等作为教学的基础,即需要将新基建平台、传感器、智能制造生产设备以及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等设施设备综合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提升人才的复合能力。但是,由于智能制造类设备、新基建平台等在具体搭建的过程中需要高额的成本,而多数高职院校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难以补齐相关的设施设备。此外,在校内设施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地域范围内缺乏必要的智能制造工厂企业等原因,其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开展较为缓慢,未能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开拓必要的实训基地,人才培育的主体仍是学校,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的理论化,造成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三)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缺乏跨学科培养体系支持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来看,由于专业群体化发展过程中涉及越来越多的知识、技术与领域,专业育人的空间与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形成专业群体内部的人才交叉与复合培养。但是,由于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各个细分专业与领域的知识共融性不足,导致跨学科育人、跨学科培养面临师资、教学时间、教学体系安排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符合度较低。
三、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对接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提高专业群结构契合度
针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开展缓慢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相融合,提升智能制造专业群设置与产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专业教学的优化整合,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就业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方面,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要对区域范围内的智能制造产业进行调研,对产业中的岗位设置、岗位人员要求进行总结,为专业群内部的细分化设置提供有效的参照,并基于岗位需求分析,制订专业群内部关于跨专业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与集聚;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区域范围内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形成合作,搭建产业实训教学基地,通过产业实训教学基地与校内教学的互动,推动产业与高职院校在人才、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互动。
(二)践行“全人格”育人理念,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吻合度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人才需求为依托,打通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三维目标培养关联,发挥学生、教师、企业的主体作用,形成目标明确、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的全程育人体系。首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目标,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中的项目教学法,即打破专业群中各个专业的限制,结合具体的岗位内容进行项目的划分,根据项目对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学生团队+任务”的方式实施项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与探索过程交给学生群体,教师只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总结即可。其次,在能力培养过程中,以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校内的虚拟环境实践、企业岗位实训把握岗位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最后,在专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通过理论引导、实训引导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其中,在创新创业活动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从创新创业大赛中进一步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素养。
(三)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应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化应用现代学徒制,并对原有的教学考核体系进行调整。首先,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可以建立“1.5+1.5”的“双主体”教学体系,即前三个学期在校园内进行智能制造的专业理论教学,后三个学期依托合作的智能制造企业进行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形成理实一体化、产教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其次,针对“双主体”育人的开展,高职院校要在学生考核上进行调整,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一方面,在校内考核上,以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考核重点;另一方面,在企业实训阶段考核上,以企业岗位人才考核为标准,进行虚拟考核设置,对于考核成绩较为优秀的學生,企业可以在实训结束后进行直接录用。最后,在智能制造创新探索方面,形成“企业+高职教师”的互动协作体系,在企业与高职教师的合作下,带领学生群体开展与实施创新项目,进一步提高育人效率。
(四)开设专业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入新职业新标准内容
高职院校在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发挥课程的“媒介”作用,以岗位用人标准为依托,打通专业群内部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通过专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动,为跨专业、跨岗位育人的开展提供保障。首先,在通识课程教学上,可以根据智能制造类岗位通识的技能要求,设置智能制造平台的控制、智能制造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课程,确保专业群内的学生能够在走上就业岗位后迅速适应智能制造的要求。其次,对应岗位人才标准,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如针对智能仓储岗位的需求,设置智能仓储管理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通识能力的基础上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为后续的岗位成长提供保障。
工业产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是我国打造高质量工业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制造强国探索的关键路径。同样,作为智能制造业必要的保障体系,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也要能够结合产学研一体化、“1+X”证书制度等内容,进行自身培训与教育水平的升级,进一步促进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标准与岗位需求相符合,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人才培养路径以及人才能力多元化培养体系,确保产业与教育的有效衔接与协同互动。
【参考文献】
[1]赵成.浅谈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J].轻工科技,2020(11).
[2]何俊艺.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实训教学体系重构与提升研究[J].时代汽车,2020(19).
[3]许朝山,顾卫杰,孙华林.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8).
[4]尹霞,凌旭.智能制造专业群生产链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7).
[5]续永刚,马红英,马宝秋,等.智能制造环境下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建设探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6]曹焕亚,杨天玲.高职院校专业群实施1+X证书制度的路径研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0(8).
[7]李阁,郑武强.高职院校服务“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
[8]郭纪斌.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教学实践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7).
注: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高职院校智能制造职业培训成效的方法研究与探索”(GXHZJG2017B24)
【作者简介】廖剑斌(1978— ),男,汉族,广西平乐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制造 人才培养 需求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15-03
在工业4.0发展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全新的工业应用领域,也逐渐成为工业产品创新供给的新路径。我国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制造的融合,搭建智能工厂、智能产品以及智能管理的平台,形成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符合的新型数据化智能化基础建设,促进智能制造的优化发展。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做好技术保障与平台建设,归根结底就是做好人才的供给,发挥人才在智能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突破智能制造工业转型升级的难关。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依托,结合国家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提升自身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智能制造的升级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一、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制造类人才新需求
进入工业4.0时代以后,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逐渐被淘汰,转而成为以智能机器为主要构成的智能化生产,而流水线工人也在这场生产升级中成为智能机器的管理者,取代原本的重复性劳作,成为具备智能技术、智能思维的新时代生产制造工人。随着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制造生产中也逐渐衍生出新兴的岗位,包括智能生产编程设计、智能生产设备与机器维护、智能机器人安装、智能仓储仓管等,这些岗位也成为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构成,同时意味着对制造类人才的新需求,即要求人才具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岗位应用能力。
(二)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新规格
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推动了生产制造行业中新业态的形成,同时也对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制造类岗位人才的总体需求来看,最初的机械化要求岗位人才具备机械设备的高效操作能力、自动化制造要求岗位人才掌握必要的自动化技能、数字化制造要求岗位人才具备设计和管控的复合型能力,而智能制造时代则进一步对岗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人才培养的新规格与新方向,包括岗位人才的创新创意制造、智能制造以及多领域复合能力。因此,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培养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体系,并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对该类技术的应用进行复合分析与掌握。
1.智能制造类人才素质要求
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引起了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动,要求岗位技术人才熟练掌握新兴技术体系,并在与技术体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更高的职业素养。结合当前智能制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些岗位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求岗位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借助互联网发现与总结问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与互动;第二,要求岗位人才在参与互联网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合法化、合理化的网络行为,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的内外部传播体系中,依托互联网路径进行企业信息、生产信息等的传播与交流;第三,要求岗位人才具备智能制造下一体化管理的应用能力,由于智能制造生产的转型推动了精细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因而要求岗位人才既要熟练模式的要求,又要具备依托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收集、生产命令下达、生产调试的能力;第四,要求岗位人才具备智能数据意识,即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确保企业智能制造生产数据的安全,而且做到不对其他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非法侵占。
2.智能制造类人才知识要求
智能制造生产的升级,是多个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复合型知识体系,这对智能制造类人才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岗位人才在具备智能制造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掌握品牌知识、创新创意生产知识、生产管控知识、5G知识以及经营管理知识,以此确保人才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能够熟练参与和运行,形成岗位适应能力与岗位发展能力。一方面,智能制造岗位人才要能够以智能制造的全过程为依托,了解和掌握运行发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等知识,确保能够根据智能制造生产的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岗位人才要能够以智能制造为基础,搭建自身的知识能力体系图谱,形成以专业技术为枝干、以智能制造技术为各个二级分叉的全新知识能力体系。
3.智能制造类人才能力要求
智能制造在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制造产业的高端转型,并探索出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全新业态。新业态的形成预示着新技术体系要求的形成,即要求人才具备新业态视阈下的各项实践与操作能力,并能够随着新业态的探索,进行技术、岗位工作的创新探索,将自身的能力从专业型、单一型转化为复合型和全方位型,以此应对智能制造业态下各种融合性技术问题。具体而言,智能制造类人才的能力要涵括5G、AI、大数据、智能管理、一体化管理、智能生产与设计等方面,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各项能力体系出发,对人才进行系统化、分层化培养,进一步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专业发展来看,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正处于探索搭建中,这就造成了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養过程中的困难,进一步影响到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一)智能制造专业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技术与专业人才支撑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智能制造技术技能积累不足、专业教学人才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智能制造新业态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岗位升级的速度相对较快,对人才的要求变动相对较大,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设定处于实时调整的状态,相应的技术技能积累也不足,进一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缺乏具备系统理论能力与丰富实践能力的教师,导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素养与素质难以支撑起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二)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相关设施设备与实训基地
在新基建、工业4.0的综合发展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已不再是独立化发展,而是以专业群为基础进行系统教学与人才培养。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发展需要智能制造设施设备等作为教学的基础,即需要将新基建平台、传感器、智能制造生产设备以及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等设施设备综合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提升人才的复合能力。但是,由于智能制造类设备、新基建平台等在具体搭建的过程中需要高额的成本,而多数高职院校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难以补齐相关的设施设备。此外,在校内设施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地域范围内缺乏必要的智能制造工厂企业等原因,其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开展较为缓慢,未能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开拓必要的实训基地,人才培育的主体仍是学校,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的理论化,造成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三)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缺乏跨学科培养体系支持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来看,由于专业群体化发展过程中涉及越来越多的知识、技术与领域,专业育人的空间与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形成专业群体内部的人才交叉与复合培养。但是,由于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各个细分专业与领域的知识共融性不足,导致跨学科育人、跨学科培养面临师资、教学时间、教学体系安排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符合度较低。
三、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对接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提高专业群结构契合度
针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开展缓慢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相融合,提升智能制造专业群设置与产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专业教学的优化整合,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就业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方面,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要对区域范围内的智能制造产业进行调研,对产业中的岗位设置、岗位人员要求进行总结,为专业群内部的细分化设置提供有效的参照,并基于岗位需求分析,制订专业群内部关于跨专业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与集聚;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区域范围内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形成合作,搭建产业实训教学基地,通过产业实训教学基地与校内教学的互动,推动产业与高职院校在人才、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互动。
(二)践行“全人格”育人理念,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吻合度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人才需求为依托,打通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三维目标培养关联,发挥学生、教师、企业的主体作用,形成目标明确、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的全程育人体系。首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目标,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中的项目教学法,即打破专业群中各个专业的限制,结合具体的岗位内容进行项目的划分,根据项目对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学生团队+任务”的方式实施项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与探索过程交给学生群体,教师只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总结即可。其次,在能力培养过程中,以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校内的虚拟环境实践、企业岗位实训把握岗位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最后,在专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通过理论引导、实训引导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其中,在创新创业活动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从创新创业大赛中进一步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素养。
(三)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应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化应用现代学徒制,并对原有的教学考核体系进行调整。首先,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可以建立“1.5+1.5”的“双主体”教学体系,即前三个学期在校园内进行智能制造的专业理论教学,后三个学期依托合作的智能制造企业进行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形成理实一体化、产教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其次,针对“双主体”育人的开展,高职院校要在学生考核上进行调整,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一方面,在校内考核上,以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考核重点;另一方面,在企业实训阶段考核上,以企业岗位人才考核为标准,进行虚拟考核设置,对于考核成绩较为优秀的學生,企业可以在实训结束后进行直接录用。最后,在智能制造创新探索方面,形成“企业+高职教师”的互动协作体系,在企业与高职教师的合作下,带领学生群体开展与实施创新项目,进一步提高育人效率。
(四)开设专业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入新职业新标准内容
高职院校在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发挥课程的“媒介”作用,以岗位用人标准为依托,打通专业群内部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通过专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动,为跨专业、跨岗位育人的开展提供保障。首先,在通识课程教学上,可以根据智能制造类岗位通识的技能要求,设置智能制造平台的控制、智能制造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课程,确保专业群内的学生能够在走上就业岗位后迅速适应智能制造的要求。其次,对应岗位人才标准,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如针对智能仓储岗位的需求,设置智能仓储管理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通识能力的基础上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为后续的岗位成长提供保障。
工业产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是我国打造高质量工业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制造强国探索的关键路径。同样,作为智能制造业必要的保障体系,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也要能够结合产学研一体化、“1+X”证书制度等内容,进行自身培训与教育水平的升级,进一步促进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标准与岗位需求相符合,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人才培养路径以及人才能力多元化培养体系,确保产业与教育的有效衔接与协同互动。
【参考文献】
[1]赵成.浅谈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J].轻工科技,2020(11).
[2]何俊艺.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实训教学体系重构与提升研究[J].时代汽车,2020(19).
[3]许朝山,顾卫杰,孙华林.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8).
[4]尹霞,凌旭.智能制造专业群生产链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7).
[5]续永刚,马红英,马宝秋,等.智能制造环境下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建设探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6]曹焕亚,杨天玲.高职院校专业群实施1+X证书制度的路径研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0(8).
[7]李阁,郑武强.高职院校服务“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
[8]郭纪斌.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教学实践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7).
注: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高职院校智能制造职业培训成效的方法研究与探索”(GXHZJG2017B24)
【作者简介】廖剑斌(1978— ),男,汉族,广西平乐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
(责编 苏 洋)